学术投稿

特布他林与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舒秀兰

关键词:特布他林, 异丙托溴铵, 儿童喘息性肺炎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特布他林与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喘息性肺炎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予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特布他林与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基本相似,但与特布他林相比,异丙托溴铵在缩短患儿呼吸困难和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机械通气效果影响

    目的 观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息儿机械通气时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PaCO2水平低于干预前,PaO2、SpO2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息儿血气指标,利于病情控制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霍耀芳;郄学敏;姚爱敏;李建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使用量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不同使用剂量的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医院住院部送检的痰培养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102株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株.对照组采用头孢噻肟钠单方制剂抑菌,观察组采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复合制剂抑菌,根据每天每100床患者对2组不同药物用药的频率及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的变化,比较不同使用剂量的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关系.结果 2组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使用频率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对照组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使用频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3年对鲍曼不动杆菌的平均耐药率为63.4%,高于观察组的42.1%;头孢噻肟钠单方制剂、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复合制剂均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呈正相关性,且采用复合制剂比采用单方制剂更能有效改善耐药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结论 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使用量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密切相关,抗菌药物使用量越大,则细菌的耐药性也就越强.

    作者:林翔彪;黄浩南;刘辉;谢思思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住院治疗的因脑卒中导致吞咽困难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比较2组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及吞咽康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2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经过饮水试验检测,观察组吞咽能力恢复良好率为77.50%,高于对照组的52.50% (P <0.05).结论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吞咽障碍也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琴瑛;林芳芳;林晓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就诊的流行性感冒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一般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咽痛症状消失时间与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发热、咳嗽、咽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2.5%(P<0.01).结论 儿童流行性感冒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能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春颖;陈圣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用于老年人白内障术后40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人白内障术后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诊断并治疗的老年人白内障患者80例,患者均进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根据术后采用的消炎、抗炎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白内障手术后给予常规消炎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 (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提高(0.73±0.12),对照组视力提高(0.42±0.11),观察组视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老年人白内障术后应用效果明显,可降低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哲;徐兵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寰枢椎和上部胸椎正位体位设计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 设计并命名寰枢椎和上部胸椎正位影像科投照体位,探讨该体位设计在康复科的临床意义.方法 结合康复科临床实际需求,明确投照体位设计方法.结果 寰枢椎和上部胸椎正位命名贴近临床,所摄取影像满足临床要求.结论 影像科所设计寰枢椎和上部胸椎正位配合其他常规体位可满足康复科临床需求.

    作者:暴云锋;赵明娟;龚树辉;陈英敏;曹慎洁;李知非;黄晓颖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特布他林与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特布他林与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喘息性肺炎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予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特布他林与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基本相似,但与特布他林相比,异丙托溴铵在缩短患儿呼吸困难和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舒秀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外伤确诊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颅骨修补术的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接受中早期颅骨修补术(术后1~3个月),对照组则于术后3~6个月后接受颅骨修补术.比较2组GO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恢复良好率为65.0%,高于对照组的30.0% (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40.0% (P <0.05);观察组随访第5个月和第10个月的统计资料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中早期颅骨修补术可减少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促进其机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邦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选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筛选68例因患肺炎支原体肺炎,对其展开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治疗效果做进一步分析.结果 给药后,入选的68例患儿中,显效54例(79.41%),有效12例(17.65%),无效2例(2.94%),治疗总有效率97.06%;68例患儿啰音消失时间为(5.85±1.20)d,退热时间为(2.25±1.24)d,咳嗽消失时间为(8.10±3.12)d.结论 对于小儿支原体肺炎展开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病情转归,建议推荐应用.

    作者:唐铭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我县部分乡镇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分析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一直是业内所关注的话题,新晃县域基层乡镇医院服务着全县逾26万人口,因其扎根基层,方便服务基层群众.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就抗菌药合理使用这一项考核中,各乡镇医院均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当等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治疗及预防用药起点高、用药剂量大时间长、选药不当、药物不良反应、无指征频繁更换抗菌药物等.笔者共调查6所医院,抽查2016年12月份出院病历46份,其中抗菌药物用药相关病历36份,总住院天数235 d,平均住院天数为5.1d,抗菌药物累计DDD数为304.6,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为234.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129.6 DDD.根据201 1年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须≤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应<40 DDD,本次调查中,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129.6 DDD,均超过卫生部规定.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过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指征用药例1.患者,男,45岁,诊断为带状疱疹,予头孢唑啉钠2 g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8d;阿昔洛韦针0.6g静脉滴注.

    作者:陈礼焰;杨兰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DAAS方案治疗基因1b型丙型肝炎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含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方案在基因1b型丙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验证DAAS在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48例基因1b型丙肝患者,采用含DAAS治疗方案进行12、24周疗程治疗,观察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及肝脏硬度值(F)的变化情况.结果 含DAAS的治疗方案抗病毒疗效高,快速病毒应答(RVR)高,持续病毒应答率(SVR)12周高.48例患者无论HCV-RNA的基线高低,所有含DAAS药物的方案均在2~4周HCV-RNA<25 IU/ml,RVR 100%,SVR12为95.8%,TBIL、ALT下降甚至复常,ALB增加、肝硬度值F下降.抗病毒治疗前和结束后12周比较,TBIL、ALT、ALB、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含DAAS的治疗方案,是高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缩短疗程,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莉华;龙湘珍;蒋玉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急性乳腺炎患者行发酵小麦粉酵母饼联合多元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发酵小麦粉酵母饼联合多元化护理干预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乳腺科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发酵小麦粉酵母饼外敷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发酵小麦粉酵母饼联合多元化护理治疗急性乳腺炎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丽棠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其前臂自体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疾病是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甲状旁腺素高水平、磷钙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增生,导致患者出现骨痛、骨折、皮肤瘙痒以及钙化等情况,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而临床针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多采用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为探讨相应的有效护理策略,现对我院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李仁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8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联合组,每组40例.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中西药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西药组的70.0%(P<0.01);中西药联合组总复发率为15.0%,低于西药组的37.5% (P <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方式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西医治疗的效果,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远期疗效好,可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吐尔洪江·阿西热江;胡西姑·司马义;古丽尼格尔·司马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粘连及月经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粘连及月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妇科收治的宫腔粘连确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雌孕激素联合人工周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加服益肾健脾祛瘀方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月经改变情况以及宫腔粘连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月经情况均显著好转,且观察组各项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宫腔粘连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70.00% (P <0.05).结论 宫腔粘连术后加用益肾健脾祛瘀方较单一雌孕激素序贯人工周期治疗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妍;陈丽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高于对照组的84.6% (P <0.05);治疗后,2组盆底肌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盆底肌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盆底肌力,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童丽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结直肠癌患者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基于氟尿嘧啶化疗方案疗效关系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性评价结直肠癌患者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18年1月.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等位基因(T vs C)遗传模型下的效应量,以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CI)描述效应量,I2和Q检验评价异质性,采用逐一排除法进行敏感性分析,Begg检验和Egger检验评估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16项研究,共计1 5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等位基因模型中,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敏感性间无显著相关性(T vs C:OR=1.05,95% CI =0.80-1.38).按人种差异进行亚组分析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敏感性分析显示研究结果较稳定,Begg和Egger检验结果表明纳入研究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不是预测结直肠癌患者对含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方案敏感性的可靠指标.

    作者:钟磊;何霞;张远;串俊兰;彭倩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措施

    宫颈糜烂多发于育龄妇女,多见于慢性子宫颈炎,在门诊中久居首位.该疾病的患者会出现化脓性、血性白带,并时常与腰部酸痛、腹部坠感等不舒适感并发,若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可导致不育,流产,后期可发展为宫颈癌,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1].临床上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众多,主要以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居多,其中物理疗法中的微波疗法应用广泛,此疗法效果明显,并发症少,患者接受程度较高[2].

    作者:王翠娟;杨晓亭;王环环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越鞠丸辅治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越鞠丸辅治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予越鞠丸配合多潘立酮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证候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组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越鞠丸结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劲亮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规范化生活饮食干预在中青年女性乳腺小叶增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规范化生活饮食干预在中青年女性乳腺小叶增生患者治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中青年女性乳腺小叶增生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生活饮食干预,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1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总体健康(GH)]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青年女性乳腺小叶增生患者实施规范化生活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作者:董娅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