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80例临床疗效观察

吐尔洪江·阿西热江;胡西姑·司马义;古丽尼格尔·司马义

关键词:中西药联合治疗, 慢性荨麻疹,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联合组,每组40例.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中西药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西药组的70.0%(P<0.01);中西药联合组总复发率为15.0%,低于西药组的37.5% (P <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方式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西医治疗的效果,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远期疗效好,可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2017年度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17年度门诊中成药处方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 ~12月医院门诊每月中成药处方各180张,共2 160张处方.对处方进行分析,就其中中成药处方不合理情况、处方科室分布、药物类别分布及给药途径等进行汇总.结果 抽取的2 16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共计190张(8.80%);处方开具所涉及的主要科室以内科592张(27.41%)、骨科442张(20.46%)、中医科408张(18.89%)、急诊科336张(15.56%)为主;中成药处方药物类别以理血药、清热药、外科伤药、止咳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等为主;给药途径以口服用药处方多,为1 340张(62.04%),外用次之521张(24.12%),其他为223张(10.32%),注射少,为76张(3.52%).结论 针对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情况,应加强监管力度,不断分析总结发生原因,制定管理策略.

    作者:庞常凯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我院住院药房满意度调查分析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医院应始终贯彻“精诚勤慈,永续第一”的精神[1-2].住院药房是医院与患者接触的一个重要窗口,其合理用药和服务质量会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形象[3].我院住院药房位于住院部一楼,面积约200 m2,主要负责我院住院患者的药品供应和药品管理,在全体药师们的努力下,我院住院药房的工作正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体现药师价值——为住院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4].本文通过调查病区对住院药房的满意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提高药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为良好的医院社会形象提供正能量.

    作者:徐靓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机械通气效果影响

    目的 观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息儿机械通气时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PaCO2水平低于干预前,PaO2、SpO2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息儿血气指标,利于病情控制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霍耀芳;郄学敏;姚爱敏;李建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间隔时间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气囊上滞留物清除间隔时间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机械通气患者气囊上滞留物清除间隔时间为4h;B组(50例):机械通气患者气囊上滞留物清除间隔时间为8h;C组(50例)机械通气患者气囊上滞留物清除间隔时间为12 h.比较各组机械通气治疗前后体温、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治疗后VAP发生率、VAP病死率、VAP发病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各组机械通气治疗第3、5、9、12天气囊上滞留物细菌数量.结果 治疗后,各组机械通气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PCT等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且C组上述指标升高幅度大于A、B组(P均<0.01);C组VAP发生率、VAP病死率高于A、B组(P<0.05);C组VAP发病时间短于A、B组(P<0.01);C组机械通气治疗后第3、5、9、12天气囊上滞留物细菌数量均多于A、B组(P<0.01);A、B组上述相关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隔4h清除1次气囊上滞留物过于频繁,存在病房空气环境、操作侵袭性等因素存在,有可能导致VAP发生率增加.机械通气患者气囊上滞留物清除间隔时间8h可降低VAP发生率、病死率,减轻炎性反应,且减少医疗工作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照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地尔硫(草)与氨碘酮用于老年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急诊患者救治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地尔硫(草)与氨碘酮用于老年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急诊患者救治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急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地尔硫(草)治疗,观察组予氨碘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 (P <0.05).结论 地尔硫(草)与氨碘酮用于老年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患者治疗均有明显效果,氨碘酮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用药安全性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药物.

    作者:战雪亮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腔内激光联合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护理

    目的 观察腔内激光联合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行腔内激光联合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的88例(128条肢体)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前与术后的护理情况.结果 本组未见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5 ~7(5.4±0.3)d.术后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其中2次手术10条肢体,无3次手术者.结论 腔内激光联合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是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有效治疗方法,规范化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倩;陈彬彬;吴坤兰;廖黎黎;江婷婷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强化防控措施在耐多药结核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强化防控措施在耐多药结核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强化防控前)40例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强化防控后)40例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防控,观察组在常规防控基础上实行加强防控.比较2组患者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率及防控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率为10.0% (4/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5% (23/40) (P <0.01);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 (P <0.01).结论 对耐多药结核病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加强管理,强化督导化疗过程,严格规范用药和规范治疗,方能有效降低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率.

    作者:陈沛学;陈向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联合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 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 (P<0.01);治疗后,观察组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炎性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不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 (P <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 保妇康栓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妇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华瑞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住院治疗的因脑卒中导致吞咽困难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比较2组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及吞咽康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2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经过饮水试验检测,观察组吞咽能力恢复良好率为77.50%,高于对照组的52.50% (P <0.05).结论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吞咽障碍也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琴瑛;林芳芳;林晓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小儿鼠伤寒沙门菌肠炎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分析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是目前胃肠道传染病中严重的疾病之一,病情重,耐多种药物,且断断续续排菌成为传染源,应引起重视.本病常在新生儿室、婴儿室、幼儿园流行,可通过医护人员、家长、保育员的手、医疗用具及奶瓶、玩具等传染,故加强卫生管理、切断传播途径非常重要.笔者就我院鼠伤寒沙门菌肠炎住院患儿55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秀平;苏艺玲;文凤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患者在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将8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术后进食时间、尿管留置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尿管留置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2组ADL评分较护理前降低、QOL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将护理干预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术后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宫园园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佐治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佐治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29例.2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不同时段(第6、9、12个月)阴性率与空洞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5.86% (P <0.05).此外观察组治疗后第6、9、12个月时痰菌阴性率、空洞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2种药物在针对多药肺结核的治疗中,均有一定效果,但莫西沙星治疗效果更为明确,痰菌阴性率高,空洞改善情况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利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护理对肝癌介入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分析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护理对肝癌介入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肝癌介入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护理,比较2组自护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自护责任、自护技能、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项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后,2组功能领域、单项问题、症状领域、整体生活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项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低于对照组的44.00% (P <0.01).结论 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护理可有效改善肝癌介入术患者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颖;陆璐;刘璐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高于对照组的84.6% (P <0.05);治疗后,2组盆底肌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盆底肌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盆底肌力,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童丽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其前臂自体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疾病是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甲状旁腺素高水平、磷钙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增生,导致患者出现骨痛、骨折、皮肤瘙痒以及钙化等情况,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而临床针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多采用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为探讨相应的有效护理策略,现对我院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李仁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寰枢椎和上部胸椎正位体位设计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 设计并命名寰枢椎和上部胸椎正位影像科投照体位,探讨该体位设计在康复科的临床意义.方法 结合康复科临床实际需求,明确投照体位设计方法.结果 寰枢椎和上部胸椎正位命名贴近临床,所摄取影像满足临床要求.结论 影像科所设计寰枢椎和上部胸椎正位配合其他常规体位可满足康复科临床需求.

    作者:暴云锋;赵明娟;龚树辉;陈英敏;曹慎洁;李知非;黄晓颖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固定治疗.比较2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椎体矫正度;测定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椎体前后缘高度及矫正丢失度.结果 2组术前椎体矫正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矫正度与术后半年椎体矫正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2组术前及术后即刻前后缘相对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前后缘相对高度、术后半年矫正丢失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经伤椎固定治疗疗效更佳,固定及复位效果好,术后维持脊髓矫正度好,发生矫正丢失度少,远期疗效更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凯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鼻咽癌晚期患者采用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调强放疗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晚期鼻咽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诱导化疗加顺铂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调强放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7%,高于对照组的63.6%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1%,低于对照组的84.1% (P <0.01);观察组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为(31.2±2.9)d,短于对照组的(42.7±3.5) d(P<0.01).结论 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鼻咽癌疾病患者采用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调强放疗方案实施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大程度上控制疼痛,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作者:陆新岸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近年来医患纠纷问题逐年增多,这就加大了医疗风险,因此,大多数基层医院逐渐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并把药学服务概念引入其中,以提升药师专业知识,不断调整、改进临床治疗方法,同时予以药物相关的意见及建议,从而避免伴发各种用药问题.在基层医院大力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且药学服务工作的重点很难准确把握,比如:基层医院如何科学、严谨分析、监督临床药物应用情况,及予以患者更加专业的用药咨询.这就使得基层医院在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方面还有很多的难点,为此,本文重点对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展开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作者:常健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