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邦文
目的 分析我院2017年度门诊中成药处方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 ~12月医院门诊每月中成药处方各180张,共2 160张处方.对处方进行分析,就其中中成药处方不合理情况、处方科室分布、药物类别分布及给药途径等进行汇总.结果 抽取的2 16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共计190张(8.80%);处方开具所涉及的主要科室以内科592张(27.41%)、骨科442张(20.46%)、中医科408张(18.89%)、急诊科336张(15.56%)为主;中成药处方药物类别以理血药、清热药、外科伤药、止咳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等为主;给药途径以口服用药处方多,为1 340张(62.04%),外用次之521张(24.12%),其他为223张(10.32%),注射少,为76张(3.52%).结论 针对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情况,应加强监管力度,不断分析总结发生原因,制定管理策略.
作者:庞常凯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干休所高血压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仅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心率(H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5%,高于对照组的82.98% (P <0.05);治疗后2组患者DBP、SBP和HR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低于对照组的25.53% (P <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在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更对患者身体器官进行保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祥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分析25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或不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严重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32例(共38眼)严重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眼.对照组接受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行内界膜剥除术.比较2组术后6个月时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佳矫正视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均较术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减少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25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黄斑水肿,临床效果肯定,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作者:彭永奎;刘新玲;许英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就诊的流行性感冒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一般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咽痛症状消失时间与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发热、咳嗽、咽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2.5%(P<0.01).结论 儿童流行性感冒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能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春颖;陈圣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临床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疾病是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甲状旁腺素高水平、磷钙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增生,导致患者出现骨痛、骨折、皮肤瘙痒以及钙化等情况,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而临床针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多采用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为探讨相应的有效护理策略,现对我院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李仁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剂量阿奇霉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中度持续期哮喘息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中度持续期哮喘息儿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5 mg·kg-1·d-1)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紊(10mg·kg-1·d-1)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比较2组肺功能指标以及哮喘的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哮喘控制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4% (P <0.05);治疗前,2组第1秒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大呼气峰流速比值(PEF%)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EV1%、PEF%数值较治疗前均升高,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针对慢性中度持续期哮喘息儿的治疗,采用大剂量(10mg·kg-1 ·d-1)阿奇霉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人剂,可有效控制哮喘,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晓林;汪琴庆;朱锦婷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甲拌磷(phorate)别名391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明确规定国家应该严禁使用的高毒类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而引起神经生理功能的紊乱.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抽搐及意识丧失[1].癫痫作为三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根据发病原因大致可分为原发性癫痫、继发性癫痫和隐源性癫痫.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者异常是继发性癫痫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一个症状或主要症状就是癫痫,而有机磷中毒也是继发性癫痫病的病因之一[2].目前,临床治疗癫痫患者的主要方法是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由于抗癫痫药的药代动力学复杂、患者个体差异较大,且体内代谢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尽量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减轻患者的药源性损伤,从而达到安全、有效和经济的治疗目标[3-4].现针对甲拌磷中毒患者1例抗癫痫个体化治疗报告进行分析,分析临床药师在癫痫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翟丹丹;刘建军;李俊峰;代文婷;张正升;刘秀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设计并命名寰枢椎和上部胸椎正位影像科投照体位,探讨该体位设计在康复科的临床意义.方法 结合康复科临床实际需求,明确投照体位设计方法.结果 寰枢椎和上部胸椎正位命名贴近临床,所摄取影像满足临床要求.结论 影像科所设计寰枢椎和上部胸椎正位配合其他常规体位可满足康复科临床需求.
作者:暴云锋;赵明娟;龚树辉;陈英敏;曹慎洁;李知非;黄晓颖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发酵小麦粉酵母饼联合多元化护理干预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乳腺科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发酵小麦粉酵母饼外敷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发酵小麦粉酵母饼联合多元化护理治疗急性乳腺炎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丽棠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鼻咽癌晚期患者采用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调强放疗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晚期鼻咽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诱导化疗加顺铂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调强放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7%,高于对照组的63.6%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1%,低于对照组的84.1% (P <0.01);观察组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为(31.2±2.9)d,短于对照组的(42.7±3.5) d(P<0.01).结论 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鼻咽癌疾病患者采用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调强放疗方案实施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大程度上控制疼痛,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作者:陆新岸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中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外伤确诊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颅骨修补术的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接受中早期颅骨修补术(术后1~3个月),对照组则于术后3~6个月后接受颅骨修补术.比较2组GO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恢复良好率为65.0%,高于对照组的30.0% (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40.0% (P <0.05);观察组随访第5个月和第10个月的统计资料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中早期颅骨修补术可减少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促进其机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邦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用于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2组诊断准确率、ST下移幅度、ST下移维持时间.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5.0% (P <0.01);观察组ST下移幅度大于对照组,其ST下移维持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在较长的时间内为冠心病患者记录下更加全面的心电信号,其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上有着更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应积极使用这种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实现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早期防治.
作者:陈苏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参与此次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比较2组活产率、分娩时孕周、分娩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活产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时孕周长于对照组,分娩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5.0% (P <0.05).结论 习惯性流产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延长分娩孕周,减少出血.
作者:李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观察比较2组护理前后舒张压、收缩压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数值较护理前均下降,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数值低于对照组(P均<0.01);护理后,2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高血压的认识程度,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丽琴;吴雪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比较电视胸腔镜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以及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手术.观察比较2组手术指标、免疫功能指标、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CD3、CD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更明显(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进行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减轻并发症及术后疼痛,调节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较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更佳.
作者:王兰朋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强化防控措施在耐多药结核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强化防控前)40例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强化防控后)40例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防控,观察组在常规防控基础上实行加强防控.比较2组患者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率及防控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率为10.0% (4/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5% (23/40) (P <0.01);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 (P <0.01).结论 对耐多药结核病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加强管理,强化督导化疗过程,严格规范用药和规范治疗,方能有效降低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率.
作者:陈沛学;陈向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 (P <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 保妇康栓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妇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华瑞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选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筛选68例因患肺炎支原体肺炎,对其展开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治疗效果做进一步分析.结果 给药后,入选的68例患儿中,显效54例(79.41%),有效12例(17.65%),无效2例(2.94%),治疗总有效率97.06%;68例患儿啰音消失时间为(5.85±1.20)d,退热时间为(2.25±1.24)d,咳嗽消失时间为(8.10±3.12)d.结论 对于小儿支原体肺炎展开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病情转归,建议推荐应用.
作者:唐铭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联合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 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 (P<0.01);治疗后,观察组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炎性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不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一直是业内所关注的话题,新晃县域基层乡镇医院服务着全县逾26万人口,因其扎根基层,方便服务基层群众.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就抗菌药合理使用这一项考核中,各乡镇医院均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当等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治疗及预防用药起点高、用药剂量大时间长、选药不当、药物不良反应、无指征频繁更换抗菌药物等.笔者共调查6所医院,抽查2016年12月份出院病历46份,其中抗菌药物用药相关病历36份,总住院天数235 d,平均住院天数为5.1d,抗菌药物累计DDD数为304.6,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为234.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129.6 DDD.根据201 1年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须≤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应<40 DDD,本次调查中,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129.6 DDD,均超过卫生部规定.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过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指征用药例1.患者,男,45岁,诊断为带状疱疹,予头孢唑啉钠2 g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8d;阿昔洛韦针0.6g静脉滴注.
作者:陈礼焰;杨兰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