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奎;刘新玲;许英杰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乳腺科接受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乳腺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切口Ⅰ期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5.00% (P <0.05).结论 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住院护理满意度,并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孙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结核丸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结核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空洞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P<0.01);观察组空洞改善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8.0% (P <0.05).结论 结核丸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核的临床效果值得肯定,能有效促进病灶的吸收,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作者:韩立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联合组,每组40例.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中西药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西药组的70.0%(P<0.01);中西药联合组总复发率为15.0%,低于西药组的37.5% (P <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方式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西医治疗的效果,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远期疗效好,可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吐尔洪江·阿西热江;胡西姑·司马义;古丽尼格尔·司马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临床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疾病是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甲状旁腺素高水平、磷钙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增生,导致患者出现骨痛、骨折、皮肤瘙痒以及钙化等情况,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而临床针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多采用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为探讨相应的有效护理策略,现对我院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李仁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医学遗传学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性、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医学基础课程,其不仅要学习医学遗传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还要运用所学医学遗传学知识进行遗传病的咨询、诊断、治疗和预防,学会正确选择和应用医学遗传学的临床诊断技术.因此,在教学上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既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提倡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操作、观察、科学语言等素质培养,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
作者:张晓青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对食管癌患者对患者化疗情绪障碍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期为患者顺利实施化疗过程提供有效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食管癌术后首次化疗患者进行焦虑量表(HADS)调查,化疗后1~2d进行症状量表(MDASI)调查.结果 患者的症状困扰及生活受干扰评分分别为(3.16±1.52)分与(2.89±1.86)分.前者与焦虑呈正相关,后者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结论 食管癌术后首次化疗患者普遍存在各种情绪障碍,护理人员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情绪护理,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梁阿端;郭玉娟;赵亭娴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比较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就诊治疗的AMI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2组梗死冠状动脉的具体狭窄程度、复通情况,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再通率与完全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的30.23% (P <0.05);2组治疗后均未出现脑部出血与重度出血情况,仅出现轻度出血,观察组轻度出血发生率为13.95%,低于对照组的39.53% (P <0.01).结论 在不具备急诊PCI条件的医院,对有适应证的AMI患者在转院前或拒绝转院的患者尽早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有效,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基层医院首选的治疗策略和模式.
作者:杨勇;陈红;张万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发酵小麦粉酵母饼联合多元化护理干预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乳腺科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发酵小麦粉酵母饼外敷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发酵小麦粉酵母饼联合多元化护理治疗急性乳腺炎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丽棠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不同使用剂量的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医院住院部送检的痰培养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102株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株.对照组采用头孢噻肟钠单方制剂抑菌,观察组采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复合制剂抑菌,根据每天每100床患者对2组不同药物用药的频率及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的变化,比较不同使用剂量的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关系.结果 2组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使用频率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对照组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使用频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3年对鲍曼不动杆菌的平均耐药率为63.4%,高于观察组的42.1%;头孢噻肟钠单方制剂、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复合制剂均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呈正相关性,且采用复合制剂比采用单方制剂更能有效改善耐药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结论 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使用量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密切相关,抗菌药物使用量越大,则细菌的耐药性也就越强.
作者:林翔彪;黄浩南;刘辉;谢思思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就诊的流行性感冒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一般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咽痛症状消失时间与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发热、咳嗽、咽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2.5%(P<0.01).结论 儿童流行性感冒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能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春颖;陈圣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O)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张力性尿失禁患者35例,均行TVT-O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显效28例,好转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 (34/35);平均手术时间(18.50±1.65) min,平均住院时间(3.10±0.60)d,平均出血量(15.50±0.65)ml;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5.71%):排尿困难1例、腹股沟区疼痛1例,术后3个月内均完全缓解,进而消失.结论 张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TVT-O治疗,可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防治并发症.
作者:姜涛;严维高;郝昆林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健康护理在肺气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肺气肿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护理,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相关指标(PaCO2、PaO2、FEV1)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71.4%(P<0.01);治疗后,观察组PaO2、FEV1指标高于对照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护理配合药物治疗能提升肺气肿治疗效果,整体优势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章笑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雷替曲塞联合表柔比星经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88例不符合手术指征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2组患者近期(术后1个月)疗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及1年、2年生存率,患者血清AFP、CEA、转氨酶及胆红素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个月RR、DCR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1年与2年生存率分别为83.5%、56.5%,高于对照组的64.0%和36.4% (P <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11.2个月,高于对照组的7.1个月(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AFP、CEA、转氨酶、胆红素水平下降1/2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2组间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表柔比星经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明显,用药安全性与患者耐受性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辉;陈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 (P <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 保妇康栓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妇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华瑞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DCM患者168例,根据有无心力衰竭再入院、心源性死亡的不良事件,将患者分为有事件组(46例)和无事件组(122例).采用ROC曲线和COX回归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对DCM患者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时间(24±7.9)个月,与无事件组相比,有事件组RDW水平明显升高[(15.77±1.23)% vs (13.23±1.02)%,P<0.01].ROC曲线分析,RDW水平对DCM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预测价值,截点值为14.6%时,敏感性为89.5%,特异度为74.6%.以截点值将患者分为RDW高值组和RDW低值组,COX分析显示,RDW≥14.6%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HR=1.43,95% CI:1.22~2.53,P=0.024).Kalp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DW较高的患者无事件生存率低于RDW水平较低的患者(Log-rank P=0.002).结论 RDW与DCM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相关性,RDW≥14.6%可作为DCM患者出院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有助于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
作者:杜荣生;游大勇;李兵;唐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越鞠丸辅治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予越鞠丸配合多潘立酮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证候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组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越鞠丸结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劲亮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比较特布他林与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喘息性肺炎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予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特布他林与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基本相似,但与特布他林相比,异丙托溴铵在缩短患儿呼吸困难和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舒秀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佐治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29例.2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不同时段(第6、9、12个月)阴性率与空洞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5.86% (P <0.05).此外观察组治疗后第6、9、12个月时痰菌阴性率、空洞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2种药物在针对多药肺结核的治疗中,均有一定效果,但莫西沙星治疗效果更为明确,痰菌阴性率高,空洞改善情况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利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宫颈糜烂多发于育龄妇女,多见于慢性子宫颈炎,在门诊中久居首位.该疾病的患者会出现化脓性、血性白带,并时常与腰部酸痛、腹部坠感等不舒适感并发,若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可导致不育,流产,后期可发展为宫颈癌,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1].临床上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众多,主要以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居多,其中物理疗法中的微波疗法应用广泛,此疗法效果明显,并发症少,患者接受程度较高[2].
作者:王翠娟;杨晓亭;王环环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含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方案在基因1b型丙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验证DAAS在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48例基因1b型丙肝患者,采用含DAAS治疗方案进行12、24周疗程治疗,观察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及肝脏硬度值(F)的变化情况.结果 含DAAS的治疗方案抗病毒疗效高,快速病毒应答(RVR)高,持续病毒应答率(SVR)12周高.48例患者无论HCV-RNA的基线高低,所有含DAAS药物的方案均在2~4周HCV-RNA<25 IU/ml,RVR 100%,SVR12为95.8%,TBIL、ALT下降甚至复常,ALB增加、肝硬度值F下降.抗病毒治疗前和结束后12周比较,TBIL、ALT、ALB、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含DAAS的治疗方案,是高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缩短疗程,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莉华;龙湘珍;蒋玉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