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活动期胃溃疡患者110例,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溃疡直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0,P<0.05).治疗前2组患者溃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溃疡直径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溃疡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减小溃疡直径,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明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菌性阴道炎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好,且安全性高,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萍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OSAHS)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OSAHS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及血氧饱和度(SaO2 min),分为轻度组25例,中度组27例和重度组23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DMA水平,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检测血清NO水平,行相关性分析,将观察组中度、重度组患者50例分为治疗亚组34例和对照亚组16例,治疗亚组需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照亚组患者16例,未接受针nCPAP治疗.结果 血清ADMA水平随OSAHS病情加重而升高,以重度OSAHS组高;血清NO水平随OSAHS病情加重而降低,以重度OSAHS组低.血清ADMA水平与tSaO2<90%呈正相关,与SaO2 mean、SaO2 min呈负相关;血清NO水平与tSaO2<90%呈负相关,与SaO2 mean、SaO2 min呈正相关.随访2个月,无失访患者,治疗前治疗亚组及对照亚组PSG参数及血清ADMA、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亚组PSG参数及血清ADMA水平、NO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亚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亚组PSG参数及血清ADMA、NO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血清ADMA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下降,有效nCPAP治疗可使ADMA水平下降,升高NO水平.
作者:田雨;李杨;黄成;李翎;贺洪军;沈小钦;陈艳;杨文强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的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用镜检、眼观、免疫组化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单发,肿瘤长径2.6~12.0 cm,呈现灰白色;术后随访1~3年复发率为33.3%,包括2例左膝患者术后1年复发,并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2例左踝部患者术后2年复发;在镜检下,肿瘤由皮样细胞、梭形细胞组成,7例为上皮样细胞,胞质呈现明显的嗜酸性.5例为梭形细胞,胞质透明.眼观肿瘤多呈现结节状,8例边界清楚,无包膜,4例呈现浸润性生长,长径2.6~12.0 cm,切面为灰白色;10例坏死病例质地细腻,2例质地中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波形纹蛋白阳性率为100.0%(12/12),黑色素瘤抗原阳性率为83.3%(10/12),这两种染色中,多数为瘤细胞阳性.鉴别诊断中需要的其他标记,如结蛋白、上皮膜抗原、细胞角蛋白等,均为阴性.结论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是一种多发于中青年的软组织肿瘤,易转移、复发,在病理检查时,应与其他软组织肉瘤鉴别.
作者:李龙飞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三联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三联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0,P<0.05);观察组喘息、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三联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较好,患儿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晓霞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急性脑血栓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比较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治疗后2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情感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急性脑血栓效果较好,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展航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系统评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CNKI、CBM、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7年10月.搜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Hp感染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改良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22篇,包含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患者2799例.Mata分析结果显示:(1)试验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PPI三联疗法)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和消化性溃疡愈合总有效率均高于三联疗法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三联疗法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含铋四联疗法)Hp根除率高于四联疗法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四联疗法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消化性溃疡愈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或四联疗法均能提高Hp根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郭倩;王晨;周罗晶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中药熏洗配合中医护理对肛裂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10日-2017年11月10日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肛裂术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实施复方中药熏洗治疗,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分为2组,单号患者60例(基础组)实施基础护理模式干预,双号患者60例(中医组)配合中医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者便血、疼痛程度(术后换药时、排便时)、排尿困难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中医组便血、术后换药疼痛程度、排便时疼痛程度及排尿困难评分均低于基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满意度评分为(89.94±5.67)分高于基础组的(79.89±8.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肛裂术后患者,采用复方中药熏洗配合中医护理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刘虹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通过医院HIS系统和临床药学点评系统,随机抽取医院2017年1月-12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5608张,回顾性分析处方点评内容,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抽取抗菌药物处方5608张,其中不合理处方277张占4.94%,不合理类型主要为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给药途径及疗程不适宜、重复用药和联合用药不当.经过每个季度的处方点评,每个季度的点评结果在药迅公示,前3个季度主要是公示及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在第四季度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 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动态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针对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及时反馈、及时干预,从而促进门急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范智萍;余娜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接受多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用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药学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在院用药咨询.观察比较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变化及对干预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干预工作的满意度为98.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多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用药学干预能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且患者对该干预模式较为满意.
作者:肖万和;王志坚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比较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水平,找出规律,利用调整收缩压预防相应疾病,通过监测收缩压水平的变化对相应疾病进行预警、筛检.方法 选取厦门市某三级医院2017年10月-11月的住院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心脑血管组42例、肿瘤组41例、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组29例,比较3组收缩压水平.结果 3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进行不同因素分层后的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调整并监测收缩压水平进行相应疾病的分类、预防、预警和筛检.
作者:钟璐红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精准感染控制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开展血液透析事件监测,采用精准感染控制的方式实施干预.分析160例患者经精准感染控制管理前2016年8-10月和管理后2016年11月-2017年1月、2017年2-4月、2017年5-7月行血液透析出现事件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率、下呼吸道感染发生例次率及其他具体问题发生例次率.结果 不同时间段血液透析事件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且2017年5-7月明显低于2016年8-10月(P<0.05).结论 经精准感染控制后,血液透析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护士感染管理意识明显提高,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魏美钦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我院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12月心外科4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病例702份,有695例患者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分析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99.00%(695/702),用药时机均在术前0.5~1 h,抗菌药物品种大多选择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的为头孢唑林钠,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平均费用(197.35±29.67)元.结论 我院心外科4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在全院的专项整治活动后,基本合理,为规范医师合理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及药师合理用药点评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陈锦华;许璐;余雄杰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抗菌能力质量监控在医院临床用药过程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于医院接受抗菌治疗的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93例接受抗菌能力质量监控,对照组89例接受常规用药指导,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2.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27,P<0.05).结论 加强抗菌能力质量监控对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张宁;朱晓娜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护士针刺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及2017年新护士各12名,成立品管圈小组,对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进行调研,制定修改计划,评估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12名新护士累计工作天数平均为1400 d,其中发生针刺伤43次,即新护士在每天的工作当中针刺伤的发生率为3.07%;品管圈活动开展后12名新护士累计工作天数平均仍为1400 d,发生针刺伤10次,发生率为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配合操作是针刺伤发生的主要原因,2016年及2017年新护士针刺伤中患者不配合操作的百分比分别为20.93%(9/43)和30.00%(3/10).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预防护士针刺伤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娄清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应用超声、钼靶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7月-2017年6月医院确诊为乳腺癌164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色超声、钼靶及二者联合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理结果证实腋窝淋巴结转移44例,均为浸润性癌.进一步使用κ系数检验验证三种评估方法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的吻合度一般(κ=0.551),钼靶及二者联合与病理结果的吻合度弱(κ=0.273,κ=0.392).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高于钼靶及二者联合(P<0.05),三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在判定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优于钼靶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钼靶诊断结果不宜作为临床术前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惟一参考标准,但因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仍需进一步进行研究验证.
作者:林菊丽;林伟杰;朱瞻琳;陈永浙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成人不同分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ITP)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55例成人PIT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新诊断PITP组(A组,17例)、持续PITP组(B组,2例)、慢性PITP组(C组,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地塞米松40 mg/d静脉滴注,连用4d的单一疗程短周期治疗.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的血小板数,卡方检验法比较各期患者完全反应率(CR)和有效率(R)、总有效率(OR),对比初诊ITP(D组)、慢性ITP(E组)患者的CR、OR率.观察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第7天血小板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8,P=0.000).进一步采用Dunnett′s T3法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各组间血小板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治疗后第7天血小板升高,治疗前后血小板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第7天血小板升高,治疗前后血小板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的CR率、R率及OR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重症PITP组(D组)的CR率高于慢性重症PITP组(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E组的O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DEX短疗程冲击治疗对PITP患者近期疗效好,治疗后第7天血小板明显上升.新诊断重症PITP患者的疗效优于慢性重症PITP患者.
作者:张正义;马洪建;张夏玮;李永军;苏丹丹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自由体位联合分娩减痛法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2月医院接诊的初产妇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自由体位法分娩,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法联合分娩减痛法分娩.对比2组会阴裂伤及宫颈裂伤的发生率、分娩结局、焦虑、分娩控制感.结果 观察组会阴裂伤及宫颈裂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2 h出血量、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和分娩控制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由体位联合分娩减痛法对初产妇自然分娩有积极影响,产妇会阴裂伤及宫颈裂伤的发生率较低,第一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冯怀;张丽丽;刘昕;刘洁婷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现代医学技术下医学物理师在肿瘤放疗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 根据现代医学和肿瘤放疗的目前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现代医学技术下医学物理师在肿瘤放疗中的作用与地位.结果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医学物理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医疗行业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并占据重要的地位.结论为了促进我国肿瘤放疗技术的发展与整个医疗行业的进步,一定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从企业、单位到个人一起努力,培养出具备一定临床医学知识与经验的医学物理师.
作者:林淑莹 刊期: 2018年第28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持续上升,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1]. 目前,高尿血酸症仅次于糖尿病成为第二大代谢性疾病,很多高尿酸血症患者无明显不适,往往被忽视.临床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不仅引起痛风,而且与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血尿酸水平升高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2] ,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并发症越严重. 因此,对高尿酸血症应及早干预和治疗,对无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也应进行降尿酸治疗.
作者:严旭亮;代灵巧;李红娟 刊期: 2018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