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神经学组
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尚不明确,现将我院1994~2000年诊断明确的83例病因分析如下.83例均符合DSM-Ⅲ诊断标准,男55例,女28例;平均年龄7.5岁;病程6月至4年.
作者:吴立江;高玉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小儿时期脑电图(EEG)随年龄不断成熟变化,许多与该年龄期相应的正常脑电图图形在成人可能被视为异常.下面例举的几种易被误判为异常的小儿正常图像,应予注意.
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神经学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骨组织的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其代谢产物是羟脯氨酸(HYP),血钙降低时,出现骨的溶解吸收,尿HYP排出增多,测定尿液中HYP含量,可间接了解小儿体内缺钙情况.本组选取低血钙患儿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3~27个月,平均13个月.
作者:陈宝昌;田朝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著名儿科学家、医学教育的一代宗师诸福棠教授是我国现代儿科学的奠基人,曾担任北京儿童医院的首任院长直至1981年,后改任名誉院长.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小儿脾切除术后血小板数量变化规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将34例脾切除患儿按原发病分为外伤切脾及脾功能亢进切脾两组,测量术后血小板峰值及其稳定值并分别与术前测定值及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外伤切脾组术后血小板峰值及其稳定值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5);脾功能亢进切脾组术后血小板峰值及其稳定值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各种原因所致脾切除术后患儿血循环中血小板数量均明显升高.术后监测患儿血小板可以了解其变化规律,必要时进行治疗对预防术后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至关重要.
作者:王政;刘贵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作为一种单链多肽,具有广泛的生物调节作用,参与多种生理功能:介导生长激素的促生长和胰岛素样的促合成代谢作用,刺激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影响胚胎、胎儿的生长发育.近年有关IGF-1与脑生长发育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重要进展.现就IGF-1的生理特性和对脑生长发育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陈健;江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基本概念一、对癫癎患者进行长程脑电图监测(long-term monitoring for epilepsy,LTME)是指对患者的脑电图与临床发作行为,进行同步超常规时程记录的特殊检查技术.主要用于有发作性大脑功能异常表现,临床考虑癫癎诊断或必须与癫癎鉴别诊断,但常规脑电图正常的患者.
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神经学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白细胞介素-18(IL-18)和γ-干扰素(IFN-γ)与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酶法(ELISA)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11例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IL-18、IFN-γ、IgG、IgA和IgM含量.以CRP≥20 mg/L作为诊断细菌感染的界限值,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将肺炎患儿分为4组进行分析.结果①肺炎组111份血清中,8型常见病毒及支原体特异性IgM阳性40份(36.0%),对照组30份血清均阴性;病毒及支原体感染23例(20.7%),细菌感染45例(40.6%),病毒及支原体与细菌混合感染17例(15.3%),其他不明病原感染26例(23.4%).②肺炎组IgA、IgM含量>对照组(P<0.05).其中,病毒及支原体感染组IgA含量>其他不明病原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IgM含量>对照组(P<0.05).肺炎各组IgG、IL-18和IFN-γ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照组IgM与IFN-γ呈正相关(P<0.01).病毒及支原体感染组IgA和IgM分别与IFN-γ呈正相关(P<0.01);IgA和IgM分别与IL-18呈正相关(P<0.05);IFN-γ与IL-18呈正相关(P<0.05).细菌感染组IgA与IL-18呈正相关(P<0.01).结论新生儿发生病毒或细菌感染时,体内抗感染免疫和免疫调节的机制不同,不同种类免疫球蛋白含量也不相同.
作者:叶长宁;陈昌辉;李茂军;邱练芬;毛晓兰;陈丽娜;阳倩;何海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16年来收治的73例纠正性大动脉转位(C-TGA)的临床资料,就其解剖类型、合并的心内畸形种类作一分析.方法根据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心导管造影检查结果及心脏手术时直视下所见,判断C-TGA的解剖类型及合并的心内结构畸形.结果73例患儿中心房正位{S.L.L.}62例,心房反位{I.D.D.}11例;合并其他心内结构畸形72例(99%),其中室隔完整型8例(11%),伴有室间隔缺损(VSD)型64例(89%).室隔完整的C-TGA多合并的畸形为三尖瓣形态和功能异常,而C-TGA/VSD常合并肺动脉狭窄或闭锁.73例患儿中术前发生心律失常13例,30例接受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心律失常19例(63%),其中Ⅲ°A-VB 13例,6例在术后2周内恢复正常,余7例安装永久性起搏器.结论C-TGA常见的解剖类型是{S.L.L.}型,解剖右心室的三尖瓣功能异常和肺动脉狭窄或闭锁是为多见的并发畸形.
作者:黄美蓉;陈树宝;高伟;李奋;杨健萍;李筠;余志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来有关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神经电生理检查在GBS的诊断与分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黄润英;肖吉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生化特点与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就诊年龄2~16岁.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皮肤黄色瘤,血清总胆固醇6.38~18.53 mmol/L,LDLC4.71~16.35 mmol/L,甘油三酯浓度正常.4例心电图ST-T段下降.2例分别合并腔隙性脑梗死和眼底动脉硬化.例5及其父母接受了LDL-R基因分析,证实例5及其父亲4A外显子444位碱基存在杂合突变(T→A).经低胆固醇饮食和降脂药物治疗,5例患儿血脂逐渐下降,全身情况改善.结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严重损害患儿心血管系统和皮肤,通过低胆固醇饮食和降脂药物治疗可有效地改善预后,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作者:杨艳玲;赵卫红;钱宁;宋金青;戚豫;秦炯;李万镇;吴希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母亲所生的婴儿是乙型肝炎的高危易感者,母乳喂养在HBV母婴传播中的作用已争论多年.
作者:王建设;朱启鎔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金双歧是由长双歧杆菌、保家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组成的活菌制剂.我科于1999年6月~2002年6月应用内蒙古双奇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双歧治疗婴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8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叶健;吴月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关于脑电图报告中相关结论的书写建议一份脑电图报告除标明必要的记录参数外,必须包括脑电图的主要发现和结论两部分.对结论的书写,力求用词简练,表达客观准确.一般包括:
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神经学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儿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统计,至2002年底全球存活HIV/AIDS人数已达4 200万,2002年新感染的HIV人数为500万,其中成人420万(妇女200万),15岁以下儿童80万.
作者:张金萍;陈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既有潜在生命危险但又可治愈的主要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的感染性皮肤病[1].1999年4月~2003年10月我们曾诊治本综合征20余例,现将资料记录完整的19例进行系统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病,过量的铜常沉积在肝、基底核、肾、角膜后弹力层等组织器官,引起相应症状.
作者:叶盛;水泉祥;赵明飞;方洁;顾海红;周晖;龚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囊肿内压力、胆总管开口位置与囊肿形态及病因的关系.方法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患儿25例,年龄(6.3±0.7)岁.ERCP或MRCP下测共同通道长度,术中测胆道内压并行胆汁淀粉酶测定.结果25例中Ⅰ型14例,囊肿直径平均(7.8±1.3)cm,胆总管压力平均(22.3±11.8)mmHg,共同通道长度平均(1.9±0.6)cm,胆汁淀粉酶浓度平均(4453.7±1452.5)IU,肝活检11例(78.6%)为Ⅱ级;Ⅲ型11例,囊肿直径平均(2.3±0.9)cm,胆总管压力平均(16.5±9.3)mmHg,共同通道长度平均(1.2±0.4)cm,胆汁淀粉酶浓度平均(1785.4±1123.9)IU,肝活检10例(90.9%)为Ⅰ级.两型囊肿患儿的胆道压力均明显高于正常成人(P<0.05),共同通道长度均长于正常成人(P<0.05),Ⅰ型囊肿患儿的胆道压力、共同通道长度和胆汁淀粉酶浓度均明显高于Ⅲ型囊肿患儿(P<0.05).结论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的囊肿形态与囊肿内压力、开口位置和共同通道长度有关;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应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余世耀;施诚仁;张弛;王捍平;励楚刚;许德棣;葛莉;吴燕;陈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了解青岛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我们于1999、2000年4~6月对青岛市1 365名3~4岁组儿童进行了有关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盖志敏;吴红;于双玉;马晓红;贾慧卿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对婴儿发作性事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动态脑电图监测仪,对53例婴儿发作性事件进行发作期脑电监测分析.结果癫癎组31例中,AEEG监测时出现临床发作130次,发作期癎性放电阳性率为96.8%(30/31例);癎性放电起源部位分布于颞区、额区、中央区、枕区或全脑,出现时间以非快速眼动睡眠第1、2期为多.癫癎样组22例中,AEEG监测时出现临床发作99次,经脑电活动同步分析均无癎性放电,为非癫癎性发作.结论应用AEEG对发作期脑电活动进行监测分析,有助于婴儿发作性事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刘智胜;叶进芳;江军;王芳琳;胡家胜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