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麒麟;夏湘;邓新华;何花;吴昌;唐志成;王丽
本研究以建立保健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为目的。样品经石油醚提取,浓缩、酸化后,以弹性石英毛细管柱DB-1701(30 m×0.32 mm×0.25μm),63Ni-ECD电子捕获检测器,以及六六六(BHC)、滴滴涕(DDT)及其同分异构体有机氯农药为对照品,配制成正己烷溶液,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300℃;分流比:1/10;柱流量:1.00 mL/min;程序升温:初始100℃,每分钟10℃升至220℃,再每分钟8℃升至250℃,保持10分钟,气相色谱法测定各有机氯农药的峰面积,以外标法计算残留量。结果:8种有机氯农药的RSD在0.2%~0.9%。结论:本法准确、快速、简便,为保健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作者:梁伟;张琦惠;刘庚;郭菊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食品安全的问题关系我国国民的生活,也是经济、政治和科学发展的问题,在我国的受关注度相当高。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其表现形式较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国民对食品的安全更加的注重,从而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HACCP和风险分析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应用提高了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研究了HACCP和风险分析的作用,对我国的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文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多酚易溶于水,但是水却不是提取多酚的好浸提溶剂,因为在浸提时不仅需要多酚能很好地溶在溶剂中,还要求溶剂可以破坏氢键。水可以很好地溶解多酚类物质,但却不能破坏酚类中的氢键,所以在提取的时候就要加入一些有机溶剂来破坏氢键提高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率,因此笔者选用乙醇-水溶液来浸提多酚类物质。本文分别对几种因素做了试验,检验各自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
作者:秦秀蓉;熊名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前,食品安全是全球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议题,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又是食品安全的焦点问题。因此,本文将从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安全性的思考及应采取的对策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公众科学、客观地对待转基因食品。
作者:吴永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测量系统分析(MSA)是 IS0/TS16949标准中的五大工具之一。在产品的生产和制造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数据的质量,质量管理中应用的所有统计方法都是以数据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在生产过程中数据的使用是非常频繁和广泛的,为了提高测量数据的质量,很有必要对产生数据的各类测量系统进行深入地分析,鉴于此,在IS0/TS16949等质量体系中,测量系统分析作为五大工具之一明确被提了出来。
作者:张苗;陶琳;许宏民;孙计赞;张丽;项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本文从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现有培养模式着手,分析了现有模式的弊端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该专业施行的优势,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实现真正的“校、企、生”三赢。
作者:刘文玉;薛斌;魏长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本研究以新鲜宰杀的草鱼为原料,采用真空包装和普通包装的方式进行包装,在20℃条件下贮藏24小时后,研究贮藏过程中鲜鱼肉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变化量与鱼肉比表面积的变化关系,以及包装鱼肉块从外层至中心TVB-N值和TBA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真空包装和普通包装下,包装鲜鱼肉中TVB-N和TVB增加量均随比表面积增加而增加,且从外层至中心TVB-N和TBA增加量成直线下降。鱼肉比表面积越大腐败程度越深,腐败是由鱼肉的外层逐渐延伸到内层,且普通包装比真空包装的变化速率大。
作者:许霞;张钦发;汪雪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玉米具有丰富的营养,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首先分析玉米加工深加工利用情况,接着就如何综合利用展开论述。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玉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农作物。随着玉米生产发展过程中,通过各种杂交技术,玉米品种不断增加,栽培技术不断提高。玉米食用价值和营养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以及维生素等。在我国玉米深加工技术发展迅速,在消费过程中,主要包括食用、饲料、工业和种子消费。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玉米可以加工成500中以上的产品。玉米作为初加工产品和副产品都能进一步进行加工利用,被广泛的应用在食品、发酵、医药、纺织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渗透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提高玉米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玉米深加工技术发展,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如何做好玉米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展开论述。
作者:耿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近年来,媒体不断曝光食品安全事件,包括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不仅极大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还造成了社会恐慌。在食品安全技术领域中,随着近几年申请量的增大,专利申请更为活跃起来。比较专利食品与非专利食品,人们对专利食品的安全预期要高于后者,但并不能说明专利食品的质量就必然是合格的,做好食品专利申请安全性审查意义重大。
作者:曾永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给食品检验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生物检测技术因其检测操作简单、检验结果准确,在食品检验工作中具有较高应用率。本文对食品检验中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为提高我国食品检验质量与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叶丽努尔·哈木扎;熊素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很多违规生产的食品厂家都被勒令停产,不合格食品厂商也受到了严厉打击,可见社会各界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对食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一定要重视食品的微生物检验工作,不断提升微生物的检验技术,从而更好地控制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本文主要从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和特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重要作用以及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作者:王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本文旨在了解广西高职学生的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为指导其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826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体质指数评价学生营养状况。结果显示:广西高职生体重正常率为64.8%,女生低体重率偏高为40.6%,壮族学生营养状况差于汉族学生;学生水产品、奶制品、水果摄入严重不足,导致其普遍缺乏维生素、锌,并且女生钙、铁摄入不足。结论: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营养教育与干预,保证学生饮食均衡、合理,提高高职学生营养水平。
作者:谭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近几年,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国内,飞速发展的经济带来的恶性竞争,快节奏的生产线,促使商家运用激素、化肥等高科技产物缩短食品的生产周期,造成食品内部残留多种总金属元素,从而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科学家不断加深对食品中重金属元素分析技术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重金属元素痕量分析消解技术的现状以及应用作浅要分析。
作者:王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一组毒性极强的真菌毒素代谢物,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普遍存在于霉变的粮食及粮食制品中,能引起人急性中毒死亡,与人患肝癌有密切关系。黄曲霉毒素比较耐热,加热至230℃才能被完全破坏,因此一般烹饪加工也不易消除。基于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致毒致癌危害,目前,我国对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作了严格规定。因此分析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对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克华;李花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铝含量测定研究进展,然后分析了当前食品中铝残留问题,并提出了优化铝残留量检测的方法,为食品中铝残留量的监督检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作者:邓湘波;邓勇;曹滂;李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苹果汁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种饮品。浓缩苹果汁加工过程中的褐变反应直接影响苹果汁的感官性状和口感。为此,本文结合当前浓缩果汁的发展,介绍了浓缩苹果汁加工过程中褐变反应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以期为控制浓缩苹果汁褐变提供参考。
作者:郭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深度转型期,各方面的不足和问题日渐显露。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在实践工作中要充分了解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改良途径,促使食品安全工作展现出新局面。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并论述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对策。
作者:周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食品防腐剂能够防止因微生物的作用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并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本文重点阐述了天然食品防腐剂分类及使用现状,简要说明了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后展望了食品防腐剂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梁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从2001年的“毒瓜子”、瘦肉精,到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甲醛银鱼,再到2014年的假羊肉、毒淀粉。面对瞬息万变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一直在加紧步伐,不断对国家标准进行更新。从《食品中农药大残留量》(GB 2763-2012)到《食品中农药大残留量》(GB 2763-2014),从《食品微生物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 4789.7-2013)到《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只代表了问题和麻烦,更是反思与突破,倒逼国家标准完善、细化,促使食品工作规范、科学。破除旧方法,再创新思路,让食品工作在新常态下更加顺利。
作者:申海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营养意识与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于食物的追求不在仅仅限于温饱,而是要得到味道与营养价值双重满足。在此种情况下,人们对于海鱼与淡水鱼的营养价值与食用价值的关注就更加深入。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导致鱼类也受到影响,人们也开始更加关注食材的安全性能。因此,可以看出对于海鱼与淡水鱼来讲,除了营养、味道的价值外,还有安全方面的影响价值。本文将针对白令海鱼与淡水鱼的影响价值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