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含四环素四联方案与含克拉霉素四联方案对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

方剑锋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根除率, 四环素, 克拉霉素,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比较含四环素四联疗法与含克拉霉素四联疗法对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 选取2018年2月1日-6月1日证实Hp感染的健康体检者10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四环素组56例采用含四环素四联方案治疗,克拉霉素组52例采用含克拉霉素四联方案治疗.比较2组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四环素组完成疗程53例(94.6%),因为药物不良反应未完成疗程2例(3.5%),失访1例(1.9%);克拉霉素组完成疗程50例(完成率96.2%),未完成疗程2例(3.8%).按ITT法,2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PP法,2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四环素四联方案对健康体检者Hp根除率优于含克拉霉素四联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2017年在医院采取剖宫产术分娩的高危妊娠产妇108例,以对照试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同时20 U静脉滴注;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同时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比较2组不同时间点出血量、产后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中、术后2 h和术后24 h时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总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危妊娠产妇行剖宫产术分娩的过程中给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能显著减少产妇各时间点的出血量,并降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且不良反应更少,临床安全性更高.

    作者:章莉荔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含四环素四联方案与含克拉霉素四联方案对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

    目的 比较含四环素四联疗法与含克拉霉素四联疗法对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 选取2018年2月1日-6月1日证实Hp感染的健康体检者10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四环素组56例采用含四环素四联方案治疗,克拉霉素组52例采用含克拉霉素四联方案治疗.比较2组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四环素组完成疗程53例(94.6%),因为药物不良反应未完成疗程2例(3.5%),失访1例(1.9%);克拉霉素组完成疗程50例(完成率96.2%),未完成疗程2例(3.8%).按ITT法,2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PP法,2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四环素四联方案对健康体检者Hp根除率优于含克拉霉素四联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剑锋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致过敏性休克1例并文献分析

    患者,男,28岁,2018年2月13日9:30因发热,咳嗽,伴咽痛5d于我院急诊科就诊. 患者诉5d前突然发热,高体温39.0 ℃,伴咳嗽,呈阵发性,咽部疼痛. 在诊所给予头孢替唑钠静脉滴注及蓝芩口服液、右旋布洛芬混悬液口服用于退热,效果不佳,遂入院就诊. 病程期间无恶心、呕吐,无腹痛,无皮疹发生. 患者往日体健,无皮肤性疾病,无呼吸系统疾病,无胃肠道疾病史,无食物和药物过敏史,无遗传病史.

    作者:宋登鹏;陈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围生期肺栓塞患者1例抗凝治疗体会

    肺栓塞是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死亡的一种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1]. 子宫增大,盆腔静脉被压迫引起血液流动变慢,且妊娠期体内凝血因子增多,导致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成为围生期患者肺栓塞的高危因素[2]. 抗凝是肺栓塞治疗的根本. 华法林是经典抗凝药,在肺栓塞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 该药起效慢、治疗窗窄、存在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等特点,导致临床使用中需要频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及调整剂量. 此外,华法林存在个体差异性,携带CYP2C9快代谢型或VKORC1野生型患者需要较高的华法林维持剂量[1]. 现就1例围生期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曹格溪;张晓旭;田冬冬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丙戊酸镁联合氯硝西泮与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丙戊酸镁联合氯硝西泮与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躁狂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丙戊酸镁联合氯硝西泮治疗,对照组给予碳酸锂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躁狂量表(BRM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B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2组BRM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BRM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镁联合氯硝西泮治疗躁狂症效果较好,起效时间短,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作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诊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急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70例,按照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采用脑梗死急诊治疗联合血糖控制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脑梗死急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5%高于对照组的8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个月2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观察组轻度缺损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重度缺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诊治疗中采用脑梗死联合血糖控制治疗,有助于快速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患者神经缺损发生率,提高疾病整体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将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降到低.

    作者:孙立果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需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2组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体动、心动过缓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率(HR)水平,无痛人工流产术全程时间、丙泊酚平均用量、恢复定向力时间及清醒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805,P<0.05).麻醉前2组MAP、SpO2及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 min后观察组MAP、SpO2及HR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35,P<0.05).观察组无痛人工流产术全程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及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丙泊酚平均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在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的应用效果更好,可更好地维持动力学指标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麻醉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恢复定向力及清醒时间.

    作者:卢丽贤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我院2014-2016年门诊手足口病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手足口病门诊的用药情况,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4-2016年手足口病门诊的处方,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手足口门诊处方中,使用多的是退热药、抗病毒药、消炎药、清热解毒药和免疫增强剂,给药途径以口服为主.结论 手足口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药物的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

    作者:刘育青;赵兴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进行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各47例.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给予相同的常规操作以及麻醉诱导方式.静脉麻醉组麻醉维持应用3~5 mg/(kg·h)丙泊酚联合0.1μg/(kg·min)瑞芬太尼静脉泵注;而吸入麻醉组麻醉维持应用七氟烷+50%NO持续吸入.应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在术前及应答后1 h、3 h、12 h、24 h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麻醉前,2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麻醉前相比较,静脉麻醉组应答后1 h、吸入麻醉组应答后1 h、3 h的MMSE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应答后1 h、3 h、12 h,静脉麻醉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高于吸入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应答后24 h,2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应用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均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功能障碍,但静脉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和时间均明显小于静脉吸入麻醉.

    作者:林柳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间断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早产儿黄疸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间断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早产儿黄疸的效果.方法 将早产儿黄疸患儿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间断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临床疗效、蓝色照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前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P<0.05).研究组间断蓝光照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早产儿黄疸可提升临床效果,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蓝光照射时间与住院时间.

    作者:黄青;吴斌;朱然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妇科手术患者中人文性关怀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人文性关怀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医院妇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性关怀,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DS评分和SAS评分,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生存状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健康行为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妇科手术患者人文性关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况,提升远期生存状况,是理想的干预模式,临床实践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吴蓓蓓;郑小燕;许美养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为提高临床检验结果准确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2018年采集的用于临床检验的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48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合格血液标本的不合格原因.结果 不合格血液标本的不合格原因:采血量不正确161例占33.47%;抗凝血有细小凝块或凝固108例占22.45%;容器选择不当64例占13.31%;标本发生溶血56例占11.64%;检验单与血液检验标本患者不符44例占9.15%;延时送检24例占4.99%;采血部位不当16例占3.33%;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脂浊4例占0.83%;对患者交代不清楚4例占0.83%.结论 采血量不正确、抗凝血有细小凝块或凝固、容器选择不当、标本发生溶血、检验单与血液检验标本患者不符、延时送检、采血部位不当、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脂浊、对患者交代不清楚等是引起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临床只有根据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制定并完善血液标本质量控制措施,才能够保证血液标本质量,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作者:方跃亭;洪清楚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性儿童医院内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EM)感染的分布、耐药性及感染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EM感染者53例,回顾性分析患儿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分泌物/体液培养药敏结果及治疗转归.结果 53例EM感染患儿中重症医学科住院患儿40例.53例患儿年龄8 d~14岁2个月,其中<3岁患儿40例.以痰液标本检出EM多(50株).常见的基础疾病:重症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和脓毒症.体外药敏试验发现EM对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生素耐药性低.53例患儿经治疗好转出院41例,重症医学科中放弃治疗出院10例,治疗无效院内死亡2例.结论 在综合性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儿较易发生EM感染,部分感染患儿预后不良. EM菌耐药性强,但对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好,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何娟;符跃强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伐昔洛韦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5,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及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3,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较好,可缩短患者的结痂时间和止疱时间,改善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郭圣奇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肝肺综合征患者肝癌切除术后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改善低氧血症的研究

    目的 观察肝肺综合征患者肝癌切除术后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改善低氧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肝癌切除术的肝肺综合征患者98例随机分为BiPAP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吸氧治疗,BiPAP组患者术后给予BiPAP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参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2组患者心率均加快,平均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升高,但BiPAP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2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逐步恢复至术后治疗前水平,BiPAP组患者中心静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治疗前2组患者呼吸相关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值、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处于正常范围,氧合指数低于正常范围.治疗24 h后,对照组pH值、血氧分压、氧合指数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BiPAP组则在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对照组pH值、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呼吸频率虽有一定程度恢复,但仍低于正常水平,BiPAP组则处在正常范围,氧合指数高于治疗前水平,对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仍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iPAP组通气功能改善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愈出院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PAP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呼吸机相关肺炎、恶心呕吐、胃胀气、少量咯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肺综合征患者肝癌切除术后BiPAP是改善术后低氧血症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相关参数,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旋覆花代赭石汤防治肺癌含顺铂两药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旋覆花代赭石汤防治肺癌含顺铂两药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选择采用含顺铂两药方案化疗的肺癌住院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帕诺洛司琼、地塞米松、奥美拉唑联合止吐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旋覆花代赭石汤治疗.比较2组化疗第1~5天恶心、呕吐控制率及化疗后1周便秘、头晕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化疗第1~5天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15.4%低于对照组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旋覆花代赭石汤防治肺癌患者含顺铂两药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效果较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丽萍;卢丽莎;华杭菊;郑艳;陈武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拟行针灸治疗的患者3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对患者膝关节进行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观察膝关节的髌上囊积液大深度、髌上囊滑膜厚度、滑膜周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结果 治疗后患者膝关节的髌上囊积液大深度、髌上囊滑膜厚度、滑膜周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检测髌上囊积液深度、滑膜厚度及滑膜周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可为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客观影像学指标.

    作者:王朝歆;陆峥;李华;杨玲;薛晓轩;王超;刘艳;李文华;苑舒淇;赵晖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达到正常值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00,P<0.05).治疗前2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达到正常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8,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血压,缩短血压达标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小亮;时利娟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氟康唑治疗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氟康唑治疗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内科肺部真菌感染住院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氟康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伊曲康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康唑治疗内科肺部真菌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秀银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通腑下淤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晚期癌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通腑下淤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晚期癌性肠梗阻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晚期癌性肠梗阻患者4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腑下淤法汤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KPS评分、腹痛消失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15,P<0.05).治疗前2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腑下淤法治疗晚期癌性肠梗阻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

    作者:孙畋;刘可期;黄丽芳;林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