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2014-2016年门诊手足口病处方分析

刘育青;赵兴辉

关键词:手足口病, 门诊, 处方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手足口病门诊的用药情况,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4-2016年手足口病门诊的处方,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手足口门诊处方中,使用多的是退热药、抗病毒药、消炎药、清热解毒药和免疫增强剂,给药途径以口服为主.结论 手足口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药物的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医院牙体牙髓科行根管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85例,根据患者的意见、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比较2组近远期疗效、院内停留时间及座椅时间.结果 2组根尖治疗成功率均为100.0%,未见髓室底穿通、器械分离、侧壁穿通情况.2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所需院内停留时间、座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一次性根管治疗时间更短.

    作者:卫星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我院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7例环孢素浓度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17年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AA患者共378例次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8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C0256例次[平均值(195.72±105.67)μg/L],其中达到有效血药浓度128例次(50.00%),低于有效血药浓度34例次(13.28%),高于有效血药浓度94例次(36.72%);患者首次监测C0低于有效浓度结果占27.03%,随着监测次数增加,低浓度占比逐渐下降,高浓度占比增加.C2监测122例次[平均值(801.62±376.39)μg/L].结论 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治疗AA中有重要意义,应联合监测C0和C2指导临床调整给药剂量.

    作者:朱艳虹;栾家杰;许慧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大麻肽类配体Hemopressin及其相关肽的发现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Hemopressin及其相关肽是由血红蛋白α链和β链降解而成的生物活性肽,其中Hemopressin为九肽结构,而其他Hemo-pressin相关肽是Hemopressin九肽N端延长形式的多肽分子.近年研究发现,Hemopressin 及其相关肽存在于啮齿类动物的脑中,并且这些肽类分子对CB1和CB2受体具有不同的亲和性和选择性[1-3] ,体外药理学研究发现九肽Hemopressin 表现为CB1受体的拮抗剂/反向激动剂[1,3] ,而十一肽 VD-hemo-pressin(α)和十二肽RVD-hemopressin (α)表现为CB1受体的选择性激动剂,但十二肽VD-hemopressin (β)却表现为CB1和CB2受体的非选择性激动剂[2].

    作者:李升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旋覆花代赭石汤防治肺癌含顺铂两药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旋覆花代赭石汤防治肺癌含顺铂两药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选择采用含顺铂两药方案化疗的肺癌住院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帕诺洛司琼、地塞米松、奥美拉唑联合止吐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旋覆花代赭石汤治疗.比较2组化疗第1~5天恶心、呕吐控制率及化疗后1周便秘、头晕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化疗第1~5天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15.4%低于对照组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旋覆花代赭石汤防治肺癌患者含顺铂两药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效果较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丽萍;卢丽莎;华杭菊;郑艳;陈武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血液学指标及危急重症评分对急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作用

    目的 观察血液学指标及危急重症评分对急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急诊危重症患者100例为危重症组,另选择同期住院普通患者100例为普通组,比较2组血液学指标、危急重症评分及病死率.结果 危重症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乳酸(LAC)水平均高于普通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A)低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组危急重症评分和病死率均高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学指标及危急重症评分对急危重症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且检验方法便捷,可作为疾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发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围生期肺栓塞患者1例抗凝治疗体会

    肺栓塞是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死亡的一种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1]. 子宫增大,盆腔静脉被压迫引起血液流动变慢,且妊娠期体内凝血因子增多,导致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成为围生期患者肺栓塞的高危因素[2]. 抗凝是肺栓塞治疗的根本. 华法林是经典抗凝药,在肺栓塞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 该药起效慢、治疗窗窄、存在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等特点,导致临床使用中需要频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及调整剂量. 此外,华法林存在个体差异性,携带CYP2C9快代谢型或VKORC1野生型患者需要较高的华法林维持剂量[1]. 现就1例围生期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曹格溪;张晓旭;田冬冬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我院2016年门急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处方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查医院2016年1-12月门急诊开具的处方5000张,对处方进行点评,分析药物应用合理性.结果 50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985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9.7%(985/5000).大环内酯类使用率高占33.1%,其次是β-内酰胺类占16.8%.抗菌药物单一用药占80.1%(789/985),二联用药占19.9%(196/985),未发现三联用药.985张处方中合理处方904张(91.8%),不合理处方81张(8.2%).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为用法、用量不适宜,无指征或指征不明确,联合用药不适宜,溶媒不适宜,用药频次不合理,临床诊断不全.结论 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应用的情况,应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加强临床医师、药师的协作,提高合格率,降低耐药性,以期达到更加合理使用.

    作者:黄文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阶梯化呼吸管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呼吸管理策略.方法 选择2014-2017年宁德市医院NICU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95例,按照气道管理策略的不同分为改良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比较2组气管切开率、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呼吸机带机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改良组气管切开率低于对照组,呼吸机带机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梯化呼吸管理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可在适当延长呼吸机支持时间的前提下让部分患者免除气管切开,且不增加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风险,使诊疗过程更具合理性.

    作者:林晖;陈正雄;蔡智基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炎性肠病的诊断及难治性炎性肠病的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炎性肠病的诊断及难治性炎性肠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将炎性肠病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英夫力西治疗,观察组给予环孢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临床疗效、Mayo评分及治疗费用.结果 2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05).2组Mayo评分、内镜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英夫力西与环孢素在难治性炎性肠病的治疗中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环孢素的治疗费用较低,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曾小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电刺激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电刺激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医院产后康复门诊复查腹直肌分离距离>2.0 cm的产妇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实施电刺激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照组实施自主训练.比较2组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3周后试验组脐上3 cm、脐水平及脐下3 cm腹直肌分离距离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具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可促进产妇产后形体恢复.

    作者:张荣;卢洁;林萍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免疫组化单激素受体阳性和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目的 比较免疫组化单激素受体阳性和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316例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单激素受体阳性91例(ER+/PR-者66例、ER-/PR+者25例)、双激素受体阳性(ER+/PR+)225例.对比不同组别年龄、绝经状态、病理类型、肿瘤组织学分级、TNM分期、T分期、N分期、HER-2、Ki-67和P53表达情况.结果 与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相比,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较大、绝经后、肿瘤组织学分级较差、HER-2阳性、Ki-67高表达及P53阳性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在病理类型、TNM分期、T分期和N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的亚组分析发现,与ER+/PR-亚组相比,ER-/PR+亚组患者年龄较小、绝经期、Ki-67高表达及P53阳性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个亚组在病理类型、肿瘤组织学分级、TNM分期、T分期、N分期、HER-2表达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激素受体阳性和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具有各自的临床病理特征,这可能是导致预后不同的重要因素.

    作者:严俐;江秀芳;安宏建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颈动脉狭窄行内膜剥脱术患者1例围术期的血压管理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颈动脉内膜产生了粥样硬化性斑块,从而导致动脉管腔狭小,病变常累及颈总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动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佳选择,适用于所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和部分>50%的患者[1] .

    作者:沈茜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5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培养和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29例和病毒感染组24例,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23例为对照组,3组均行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3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细菌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C反应蛋白高于对照组,且病毒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诊断阳性率均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细菌感染组诊断阳性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能对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并对病情程度进行判断,二者联合检测,还能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燕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

    目的 观察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2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2,P>0.05).结论 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较好,且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进一步保障患者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秋红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我院2014-2016年门诊手足口病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手足口病门诊的用药情况,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4-2016年手足口病门诊的处方,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手足口门诊处方中,使用多的是退热药、抗病毒药、消炎药、清热解毒药和免疫增强剂,给药途径以口服为主.结论 手足口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药物的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

    作者:刘育青;赵兴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拟行针灸治疗的患者3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对患者膝关节进行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观察膝关节的髌上囊积液大深度、髌上囊滑膜厚度、滑膜周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结果 治疗后患者膝关节的髌上囊积液大深度、髌上囊滑膜厚度、滑膜周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检测髌上囊积液深度、滑膜厚度及滑膜周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可为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客观影像学指标.

    作者:王朝歆;陆峥;李华;杨玲;薛晓轩;王超;刘艳;李文华;苑舒淇;赵晖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卡铂化疗致过敏性休克1例临床分析及护理管理

    卡铂是第二代铂类抗肿瘤配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抗瘤谱与顺铂相同且疗效相近,但肾、耳和神经毒性明显较低,剂量限制性毒性主要为骨髓抑制. 所以卡铂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卡铂对于晚期复发的卵巢癌有较好的疗效,本品可单用,也可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由于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变态反应也频繁发生[1] ,变态反应较少出现在初次用药,多发生于数疗程化疗之后. 据文献报道,卡铂变态反应的发生率为1%~30%[2]. 近期我科在1例卵巢癌患者应用卡铂和紫杉醇联合化疗中出现过敏性休克,以下是对卡铂化疗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和护理措施.

    作者:刘景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及术后复发的预防

    目的 观察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及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预防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医院行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术后依照有无预防复发措施分为预防组与未预防组各40例,预防组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未预防组不开展任何预防,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20~45(24.9±9.6)min,术中出血量3~12(5.4±1.6)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预防组术后3个月、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未预防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未预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月经恢复正常率高于未预防组,复发率低于未预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利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能有效预防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杨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通腑下淤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晚期癌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通腑下淤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晚期癌性肠梗阻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晚期癌性肠梗阻患者4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腑下淤法汤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KPS评分、腹痛消失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15,P<0.05).治疗前2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腑下淤法治疗晚期癌性肠梗阻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

    作者:孙畋;刘可期;黄丽芳;林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椎管内盐酸氢吗啡酮单次给药超前镇痛对剖宫产术产妇镇痛效果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分析椎管内盐酸氢吗啡酮单次给药超前镇痛对剖宫产术产妇镇痛效果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所有产妇均予以剖宫产临床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在术毕前15 min予以椎管内盐酸氢吗啡酮治疗,对照组在同时间予以布比卡因,治疗结束后记录并比较2组产妇不同时间点其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和镇痛效果,并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产妇在T1时其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在T2和T3时逐渐降低,但仍高于T0时,且观察组产妇其各指标水平在术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术后均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椎管内盐酸氢吗啡酮单次给药治疗剖宫产产妇具有较好的镇痛和抗炎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作为临床上剖宫产手术中首选有效药物.

    作者:龚皓;刘丹 刊期: 2018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