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

卢恋花

关键词:加味柴胡疏肝散,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电频率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1年3月-2015年7月医院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症状评分及胃电频率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症状评分及胃电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症状评分及胃电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获得性肺炎2种抗菌药物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2种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在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的成本—效果,为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将医院就诊后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1例.A组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药物治疗,B组采用美罗培南/替考拉宁抗菌药物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d,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抗菌效果进行判定,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成本—效果比值(C/E).结果 治疗5d后,A组患者病原菌清除成功率为87.80%,明显高于B组的65.85%(P<0.01).A组患者C/E为7.49,明显低于B组的11.9(P<0.01).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具有较低的成本—效果比,可供本院医师在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选择抗菌药物参考.

    作者:张成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52周、治疗104周后患者的CR(血清肌酐)、eGFR(肾小球滤过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CR、eGF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2周后,观察组eGFR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4周后,观察组CR、eGFR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替比夫定治疗时可有效改善患者肾脏功能.

    作者:孙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适形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性食管癌的可行性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性食管癌患者联合采用适形调强放疗和替吉奥同期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52例老年性食管癌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放疗加替吉奥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采用放射治疗),每组26例.放疗主要是周1~5采用6MV-X进行放射治疗,剂量60~70 Gy,化疗采用40 mg/m2替吉奥口服,2周为1个周期.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80.8%(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与对照组1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过相应的对症治疗后病情均有一定改善.结论 老年性食管癌患者联合采用适形调强放疗和替吉奥同期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在老年患者可耐受范围内.

    作者:吴堂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持续泵注改善ICU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持续泵注改善ICU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ICU机械通气人机对抗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取咪达唑仑持续泵注治疗,观察组采用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持续泵注治疗.比较2组用药前后不同时间段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OI)等临床参数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用药后12 h、24 h、48 h时2组患者HR、MAP及OI指标较用药前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用药后各时间点HR、MAP及OI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低于对照组的4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3;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持续泵注可有效改善ICU机械通气人机对抗,有利于提高人机协调,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海文;陈巧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32例,依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比较2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膝关节屈曲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需早期开展康复护理,以强化手术效果,加快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吴忠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银质针配合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银质针配合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住院的AS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组各15例,A组采用银质针配合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B组单用银质针针灸治疗,C组单用补肾强督治偻汤内服治疗,比较3组患者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标(BASDAI)和中医分级量化指标.结果 A组患者总好转率为100.0%,高于B组、C组的80.0%、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12周后3组BASDAI评分、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数值低于同期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质针联合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AS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残疾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涛;安玉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ACG合并白内障患者43例(64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A组22例(34眼)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B组21例(30眼)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 A组术后佳矫正视力(0.25±0.19)LogMAR,优于B组的(0.43±0.15)LogMAR;房角粘连度数(51.34±28.78)°,低于B组的(90.45±27.36)°(P<0.05);并发症发生率2.94%,低于B组的16.67%(P<0.05).2组术后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防止房角粘连、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方面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

    作者:周凌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症状的临床观察

    目的 调查胆囊炎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胃肠道症状变化情况.方法 统计2013年8月-2015年9月因急慢性胆囊炎在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26例,通过《消化道相关生存质量量表》评估患者术后6个月胃肠道症状与术前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评估,在LC术后有9项消化道症状(9/16)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他7项消化道症状未见好转.值得注意的是,26例患者术后出现腹泻,另有2例术后发生胆汁性反流性胃炎.结论 急慢性胆囊炎患者术前多数消化道症状通过LC术能够得到明显缓解,但部分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术后应关注可能出现的胆汁性反流性胃炎及术后腹泻.

    作者:田野;谭广;陈红生;蔡贤福;钟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9.41%(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为(4.2±1.3)d,短于对照组的(8.4±2.2)d(P<0.01);观察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6.2±0.8)d,短于对照组的(12.3±3.4)d(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的26.32%(P<0.05).结论 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莫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8例,按照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痰菌转阴情况、空洞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3、6个月时2组痰菌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时观察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洞改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9,P<0.05).结论 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莫西沙星治疗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治疗,可有效改善空洞情况,提高痰菌阴转率.

    作者:鲁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严重多发伤患者急诊急救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急诊急救的方法、疗效,以及影响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5月急诊外科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7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严重多发伤患者179例抢救成功率为86.59%.死亡组患者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高于非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SS评分、APACHEⅡ评分、MODS为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采取急诊急救方法治疗严重多发伤可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ISS评分、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是影响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何炽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妇产科临床中补法的应用

    补法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补益气、血、阴、阳的药物组合方式,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以达到治疗各种病情的一种方法[1]. 在中医妇科方面,由于女性特殊的身体特质,对于妇科的疾病治疗只要是通过补血、补肾、补肝这几种补法.

    作者:肖佩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乳酸左氧氟沙星和依替米星治疗妇科盆腔炎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乳酸左氧氟沙星和依替米星治疗妇科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盆腔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依替米星治疗,观察组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好转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临床效果优于依替米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1-2015年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对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1-2015年发生的26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目前儿童合理用药提出建议.结果 265例ADR报告中,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78.49%);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感染类所占比例居首位(44.91%%);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年龄段为1~3岁(38.67%);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系统所占比例高(60.94%).结论 医院有必要推进开展临床儿童用药监测活动,临床工作中重视ADR,强调合理用药,以进一步降低ADR发生率,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陆彩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改善新发2型糖尿病胰腺功能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胰腺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收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30例,经胰岛素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取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2组胰腺功能、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胰腺分泌功能、BMI及HbA1c等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胰腺功能、BMI及HbA1c.

    作者:孟午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87例,发病时间<5 h,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予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7%(P<0.01);治疗7 d、14 d及1个月观察组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

    作者:莫金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并发脑出血应用甘露醇治疗过程中检测纤维蛋白原、B型钠尿肽对疗效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并发脑出血(HCH)应用甘露醇治疗过程中,纤维蛋白原(FIB)、B型钠尿肽(BNP)的检测对疗效评价.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及同期进行健康查体的老年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HCH患者入院后接受甘露醇治疗,然后评价治疗结果及FIB、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BNP、FIB和NHISS评分水平逐渐下降,并趋于接近对照组;观察组血清BNP与FIB水平及相关指标准确率均在80.0%以上.结论 老年HCH患者应用甘露醇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改善脑血肿状况,减轻患者的身体疼痛,FIB、BNP的检测,对身体恢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袁林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B型超声检查与手术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符合率比较

    目的 分析B型超声检查在肝内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97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B型超声检查结果:胆囊结石32例(检查符合率93.75%),胆总管结石39例(检查符合率89.74%),肝总管结石20例(检查符合率80.00%),分支肝管结石7例(检查符合率100.00%),胆管癌3例(检查符合率100.00%),肝胆管狭窄7例(检查符合率85.71%).结论 B型超声检查在肝内外胆管结石诊断中效果较好,与手术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徐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种浓度去甲肾上腺素洗胃液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2种浓度去甲肾上腺素洗胃液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8例,依据药物浓度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0.001%去甲肾上腺素洗胃液治疗,观察组采用0.008%去甲肾上腺素洗胃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阿托品用药总量、出现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收缩压及低钠血症、消化道黏膜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阿托品用药总量少,胆碱酯酶恢复、出现阿托品化及住院时间短,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低钠血症及消化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0.008%去甲肾上腺素洗胃液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可迅速阿托品化,促进胆碱酯酶恢复,减少阿托品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低钠血症、消化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战雪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