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凤玲;于红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是危害全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母婴垂直传播是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通过主被动联合免疫预防措施的普遍实施,HBV的母婴阻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有5% ~ 10%的失败率,因此在阻断方案、失败原因、相关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娩前、分娩时、分娩后各个阶段对目前乙肝母婴阻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争议性问题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晓霞;张启祥;熊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与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1、3、7d颅内压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d,两组患者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d,研究组患者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切口疝、急性脑膨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临床效果优于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可有效降低并控制颅内压,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利福喷汀(RFT)和利福平(RFP)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德阳市中江县人民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36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RFT组和RFP组,各68例.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RFT组加服RFT胶囊,RFP组加服RFP胶囊,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尿酸(UA)]、痰菌转阴率及空洞闭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LT、WBC、ALT、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FT组PLT、WBC高于RFP组,ALT、UA水平低于RFP组(P<0.05).RFT组痰菌转阴率与空洞闭合率高于RFP组,RF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RFP组(P<0.05).结论 RFT较RFP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更好,抗菌能力更强,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攀枝花市盐边县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132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各66例.传统组予以局部清除渗液法治疗,研究组在传统组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瘢痕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组(P<0.05).研究组患者瘢痕情况优于传统组,瘢痕均值小于传统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微波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确切,瘢痕小,可有效缩短患者愈合时间,提高满意度.
作者:严天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人血清蛋白在湖南省肿瘤医院的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湖南省肿瘤医院2014年7-9月使用人血清蛋白治疗的1979例住院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分科室统计人血清蛋白的基本使用情况.结果 用药总量高排名为妇瘤科、胸部外科,但根据人均用药量,排名前5名为老干头颈内科、肝胆外科、肠道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疼痛病房.人血清蛋白的用药原因主要以低蛋白血症为主,用药前,人血清蛋白浓度25~40 g/L患者占55%,人血清蛋白个人使用量以1~2瓶为主(10 g/瓶),占使用总人数的42%;使用量>10瓶的患者仅占总人数的2%,约61.2%患者用药疗程较短(≤3 d).结论 人血清蛋白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需规范应用指征,减少应用误区.
作者:谌赟;刘妮;龚倩;杨立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小儿肺部感染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 选取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小儿肺部感染患儿1000例,收集患儿痰液,对病原菌微生物进行培养,实施药敏试验,观察肺部感染患儿的主要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革兰阴性菌占比高于革兰阳性菌、真菌(P<0.05).肺炎克雷伯菌占比高于其他菌种占比(P<0.05).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抗生素(苯唑西林、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均具有耐药性,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存在一定耐药性,对万古霉素、诺氟杀星、亚胺培南无耐药性.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小儿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对多种抗生素均存在一定耐药性,对万古霉素等无耐药性,临床治疗小儿肺部感染要正确选择抗生素,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张战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德阳市中江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峰值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FEV1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PEF%及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PEF%及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且安全性好.
作者:邓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在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中心卫生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4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肢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骨科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上肢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治疗在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骨关节生理功能和活动能力,缩短治疗时间,且并发症少.
作者:苏逢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盐边县人民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残气量(RV)],咳喘、肺部哮鸣音、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1、R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FEV1、R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咳喘、肺部哮鸣音、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托溴铵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疾病恢复,且安全可靠.
作者:龙有珠;李建明;李兴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国家ADR上报系统中嘉兴市中成药ADR报告787例,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剂型、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结果 787例患者中男343例,占43.58%,女444例,占56.42%.年龄分布以41岁以上中老年人居多,占77.89%.引起中成药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口服给药为主,剂型以注射剂、胶囊剂为主.中成药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循环系统损害为常见.结论 临床应加强中成药使用的监管制度和指导,特别是中老年患者中成药注射剂的使用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章艳青;张林祥;胡爱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万安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4例,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47例.单药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单药组基础上加服桂枝茯苓胶囊,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单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2、FSH、LH、P水平及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E2、FSH、LH、P水平低于单药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小于单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缩小子宫及肌瘤体积,且安全性高.
作者:尹封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龋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于邯郸市中医院口腔健康检查0~3岁婴幼儿461例,根据国际龋病检测评估系统Ⅱ(ICDAS-Ⅱ)中龋病分级标准分为健康组(n=204)和龋病组(n=257),记录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等,并进行问卷调查其户口所在地(农村、城镇),是否为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多胎、新生儿窒息、低钙血症、产程延长、不良喂养习惯、无节制奶瓶、母乳喂养时间延长、经常饮用果汁、经常睡前吃甜食,婴幼儿开始刷牙年龄、每天刷牙次数,分析婴幼儿龋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体质量(<1岁、1~<2岁)、身高、多胎发生率、低钙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龋病组患儿年龄、体质量(2~3岁)、户口所在地及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产程延长、不良喂养习惯、无节制奶瓶、母乳喂养时间延长、经常饮用果汁、经常睡前吃甜食、婴幼儿开始刷牙年龄、每天刷牙次数差于健康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不良喂养习惯、无节制奶瓶、母乳喂养时间延长、经常饮用果汁、经常睡前吃甜食、婴幼儿开始刷牙年龄、每天刷牙次数为婴幼儿龋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不良喂养习惯、无节制奶瓶、母乳喂养时间延长、经常饮用果汁、经常睡前吃甜食、婴幼儿开始刷牙年龄、每天刷牙次数为婴幼儿龋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闫彦;张彦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环江县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酮替芬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哮喘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哮喘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EV1、P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酮替芬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高.
作者:玉子兵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龄骨折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高龄骨折患者198例,收集分析患者的住院时间(<2周、2~3周及>3周)、年龄(<75岁及≥75岁)、抗生素应用时间(<1周及≥1周)、合并基础疾病(是,否)及手术时间(≤2 h及>2h),分析高龄骨折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98例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20例,包括呼吸道感染10例,创口感染6例,泌尿道感染3例,消化道感染1例,将所有患者分为感染组(n=20)和未感染组(n=178),两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合并基础疾病及手术时间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106,95% CI(1.515,8.758)]、住院时间[OR=2.452,95% CI (1.208,6.415)]、抗生素应用时间[OR=2.875,95% CI(1.376,7.763)]、合并基础疾病[OR=4.186,95% CI (2.054,16.350)]及手术时间[OR=3.241,95% CI (1.642,15.246)]是高龄骨折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合并基础疾病及手术时间是高龄骨折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且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作者:蒲世周;唐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及预后.方法 选取贺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分为A对照组(乙型肝炎)20例、B对照组(戊型肝炎)22例、观察组(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18例.检验比较3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清蛋白(AJ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比较3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恢复时间、重型肝炎发病率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高于A对照组、B对照组,Alb水平低于A对照组、B对照组,A对照组患者ALT、AST低于B对照组(P<0.05).A对照组和B对照组患者TBiL恢复正常时间、ALT恢复正常时间、重型肝炎发病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BiL恢复正常时间、ALT恢复正常时间长于A对照组和B对照组,重型肝炎发病率及病死率高于A对照组和B对照组(P<0.05).结论 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重于乙型肝炎、戊型肝炎患者,且肝功能恢复时间较长,重型肝炎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
作者:孟志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收集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2015年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不良反应26份,分析26份不良反应报表中患者性别、年龄、本人或其家族药物不良反应史、用药原因、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和配伍其他药物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不良反应类型及严重程度.结果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为转氨酶升高、肝功能损害、呕吐,与未严格按说明书使用有关.结论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要求等使用,对于代偿性肝功能不全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注意用药安全.
作者:李魏嶙;秦维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禹州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GnRH-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1年复发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生活治量,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董晓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方式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和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94例,按照单双号将患者分为甲、乙组,每组47例.甲组患者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乙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皮肤瘙痒程度评分、血清甲状旁腺素及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 甲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乙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皮肤瘙痒程度评分低于乙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及β2微球蛋白水平低于乙组(P<0.05).结论 较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可更有效减轻患者皮肤瘙痒程度,降低血清甲状旁腺素及β2微球蛋白水平.
作者:青琴;艾衣坦·阿依特哈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永新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氟康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基转移酶(ALT)].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AST、AL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复发率,改善肝功能.
作者:颜丽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身麻醉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在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武强县医院行上腹部手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2).对照组患者行全静脉麻醉及自控静脉镇痛,研究组患者行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及自控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拔管后5 min的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pO2)、分钟通气量(MV),麻醉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及拔管),术前及术后6、24h血清应激激素水平[皮质醇(Cor)、催乳素(PRL)、白介素8(IL-8)]及咳嗽、发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肺部啰音、胸片特征性表现等术后肺部感染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R、SpO2、M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5 min,研究组患者R低于对照组,SpO2、MV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Cor、PRL和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h,研究组患者Cor、PRL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两组患者咳嗽、发热、外周血WBC、肺部啰音、胸片特征性表现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身麻醉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在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促进麻醉恢复,降低应激激素水平,进而减少患者腹部术后肺部感染发生.
作者:于尹瑞;刘姣;任艳青;何颖娜;李清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