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黄丽梅

关键词:系统性护理干预, ICU, 肺部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ICU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ICU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肺部感染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ICU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肺部感染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1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股骨粗隆间及股骨干骨折1例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201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3.7亿,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 1型糖尿病患者骨折的愈合非常缓慢,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骨折整复固定术后7~10 d就会在断端处生成新骨(骨痂),而糖尿病患者可能术后1个月甚至半年骨折断端都无骨痂长入. 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除可引起血糖升高,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现存的表现外,还可引起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神经麻痹、肢端坏疽、压疮、泌尿感染、肌肉萎缩等后果[1]. 手术还可能引起切口延期愈合、切口过大、骨髓炎等严重后果. 2015 年10月我科收治1例1型糖尿病合并股骨粗隆间及股骨干骨折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治愈出院. 并通过1年的随访,患者骨折基本已愈合. 现报道如下.

    作者:蒲晓鹏;许可;李玉福;张裕;李西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溺水死亡血中钾离子、氯离子含量变化的检验分析

    目的 探讨溺死动物血中钾离子、氯离子浓度变化及法医学意义.方法 将32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只.实验组动物放入水槽中溺死并记录死亡时间.动物死后0.5 h进行解剖采血,统一编号并进行标记备检.用机械性损伤方式将对照组动物处死,采用细木棒打击动物头部致死,然后放入同一淡水槽中,也在死后0.5 h进行解剖,切开动物胸腔后抽血,并分别进行编号标记备检.检测并对比2组血中的钾离子、氯离子浓度.结果 实验组动物死后0.5 h、2 h血清钾离子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动物死后0.5、2 h血清氯离子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钾离子浓度的变化有助于溺死的法医学鉴定.

    作者:王玥;刘大华;礼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敷组和常规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制动和甘露醇静脉滴注,外敷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1周疼痛控制率;干预前和干预1周患者疼痛评分及肿胀周径;疼痛消退及肿胀消退时间.结果 外敷组1周疼痛控制率为95.7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疼痛评分、肿胀周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2组疼痛评分、肿胀周径少于干预前,且外敷组变化幅度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敷组疼痛消退及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肿胀疼痛,加速疼痛和肿胀消退,减轻患者痛苦,可为尽早手术创造条件,有利于加速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倪靖;李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6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患儿均充分休息,观察组患儿采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卡托普利片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2组患儿均以10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统计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浮肿消除时间、血压正常时间、蛋白尿正常时间及肉眼血尿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5.62%(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患儿,可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作者:刘凤君;韩征利;刘丽丽;路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脑脊液蛋白含量、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5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脊液蛋白含量和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红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柳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B型超声在胎盘早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B型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医院进行疾病诊疗的胎盘早剥患者35例,对所有患者均采取B型超声诊断方式,对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进行超声诊断后显示其超声图像主要为不规则的液性暗区,伴有低回声、无回声、中等回声混合回声区等;35例患者中,产前B型超声诊断为胎盘早剥29例,准确率为82.86%;其中胎盘附着前壁16例,胎盘附着后壁18例,胎盘着床侧壁1例;轻度胎盘早剥25例,重度胎盘早剥10例.结论 产前对胎盘早剥进行B型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显著,诊断准确率较高.

    作者:谭丽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妇产科顺产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分析

    目的 分析妇产科顺产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医院顺产患者212例,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妇产科顺产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指征、药物选择及用药疗程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结论 医院妇产科顺产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需对其抗菌药物的使用加强管理.

    作者:程小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与腹部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与腹部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部皮瓣手术治疗.对比2组皮瓣成活情况、外观情况和感觉恢复情况.结果 2组皮瓣的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皮瓣色泽红润,具有极好的弹性,皮瓣的质地接近受区,未出现臃肿与色素沉着情况,外形美观.对照组皮瓣色泽红润,弹性较好,腹部皮瓣有明显的臃肿情况,并且皮瓣的质地和受区之前存在明显的差异,外观较差.患者术后均存在皮瓣感觉异位情况,引导患者实施刺激训练后,重新定位异位的皮瓣,术后0.5~1年内感觉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7(6.015±0.587)mm优于对照组的15~18(16.589±0.86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确切,创伤小、可保留指固有动脉与神经、外形美观,皮肤感觉恢复良好,皮瓣血供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刘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使用无菌吸痰管,从患者的呼吸道内吸取分泌物,并对其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观察组给予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抗生素升级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撤机失败发生率、呼吸机通气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撤机失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呼吸机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陆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根据2000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1]的相关标准,目前我国规定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为高血压.正常人血压在一定范围内确实存在波动,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升高,尤其是收缩压尤为明显[2]. 高血压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遗传、环境、年龄及生活习惯等,此外,许多药物也能影响血压的变化,如避孕药、激素及消炎药等,所以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药物的使用必须规范化、合理化[3]. 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是临床比较常用的麻醉药物,因其起效快、控制性能好及苏醒时间短,已成为临床上的静脉麻醉快通道技术. 本文综述了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试验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肝功能损伤率及肌钙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肝功能损伤率及肌钙蛋白阳性率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康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陈自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76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按患者抗凝意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8例,治疗组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出现栓塞和出血情况及1年内随访脑卒中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8%,脑栓塞、外周血管栓塞、左房附壁血栓、脑出血和其他部位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1年,治疗组1年内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性房颤能有效降低卒中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建;谭九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泵注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泵注用于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时对患儿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47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22例和B组25例,2组患儿均采取七氟烷及瑞芬太尼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B组在此基础上复合静脉泵注DEX.比较2组患儿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苏醒状况.结果 B组患儿PAED评分、拔管时呛咳反应评分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0、T1、T2时点的HR、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T3、T4、T5时的HR、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泵注可明显降低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并保持血流动力学处于稳定状态.

    作者:王青娥;余良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特殊护理干预用于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特殊护理干预对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鼓膜穿刺患者12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特殊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殊护理干预对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刘雅生;张宗闯;林陈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普拉克索联合卡左双多巴缓释片治疗中晚期帕金森患者运动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普拉克索联合卡左双多巴缓释片(息宁)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晚期PD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治疗组给予普拉克索联合息宁治疗,对照组给予息宁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2组UPDRSⅡ评分和UPDRSⅢ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UPDRSⅡ评分和UPDRSⅢ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78%高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62,P<0.05).结论 普拉克索联合息宁治疗中晚期PD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但普拉克索不良反应不应忽视.

    作者:魏建刚;张倩;杨建波;孙薇;徐金凤;吕书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31Ⅰ治疗前后骨密度的变化

    目的 探讨131Ⅰ治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均采用131Ⅰ治疗;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7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观察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4.3%,甲状腺功能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L2~3、股骨颈及髋关节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部位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会降低机体骨密度水平,行131 I治疗后可明显恢复骨密度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生;黄炜坤;童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4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1.43%,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方法,临床护理路径为一种更先进合理的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维持治疗情况调查

    目的 分析农村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维持治疗情况,加深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定期诊疗的意义,及对其疾病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经过在医院住院治疗达好转疗效以上出院的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52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72例及对照组254例,2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其中研究组给予定期诊疗随访服务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停药、复发及复发再住院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停药率、复发率及复发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诊疗随访服务干预保证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的病情更稳定.

    作者:肖涛;谢秀东;崔竹生;郑文静;刘小军;胡明双;张萍萍;胡文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氯沙坦钾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应用氯沙坦钾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左旋氨氯地平分散片,观察组口服氯沙坦钾片,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及高血压、尿酸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BP及DBP均高于治疗前,血尿酸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尿酸水平控制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钾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沈琴;顾建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试验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降压片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压下降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压开始下降时间和血压降至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邹大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