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密
目的 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敷组和常规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制动和甘露醇静脉滴注,外敷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1周疼痛控制率;干预前和干预1周患者疼痛评分及肿胀周径;疼痛消退及肿胀消退时间.结果 外敷组1周疼痛控制率为95.7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疼痛评分、肿胀周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2组疼痛评分、肿胀周径少于干预前,且外敷组变化幅度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敷组疼痛消退及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肿胀疼痛,加速疼痛和肿胀消退,减轻患者痛苦,可为尽早手术创造条件,有利于加速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倪靖;李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一步深化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临床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方法 随机抽样门诊处方1200张,将处方信息记录在基本药物专项信息表内并进行处方点评.结果 门诊处方合理率为98.2%(1179/1200),不合理处方21张(1.8%),基本药物的处方占43.0%,单张处方使用基本药物的品种数为0.7,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占9.2%,未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处方占17.0%.结论 医院门诊处方比较规范,临床医师选用基本药物的积极性及控制药物费用的主动性偏低,基本药物使用率尚待提高.
作者:邹小蓉;冯敏;舒容;袁琳;米佳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的疗效.方法 31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急诊行软组织清创、骨折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一期缝合伤口,必要时VSD覆盖,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8~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其中一期愈合24例,发生钉道感染4例,经一段时间伤口换药治愈,软组织坏死多次清创愈合2例,二期行皮瓣移植后愈合1例,无螺纹钉松动和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膝、踝关节活动良好,未出现骨髓炎、关节僵硬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具有减少手术等待时间、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江涛;万春友;刘亚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绩效分配考核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该院消毒供应中心仅根据以往经验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完成日常相应消毒及供应工作;2015年初该院制定出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绩效分配考核体系并加以实施.比较2014年、2015年消毒供应中心差错发生情况、医院各科室工作满意度.结果 2015年消毒供应中心差错发生率(0.0475%)显著低于2014年(0.5694%),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2014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合理的绩效分配考核体系有利于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服务质量,显著降低工作错误率并提高服务满意度,有利于保障患者在医院获得更为理想的疾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江秀钦;何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患者,女,54岁. 主因右乳腺癌T1 N0 M0 术后2年发现双肺转移1年,化疗后入院. 患者既往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化显示 ER 阴性, PR 阴性, Her-2:1_,阴性,P53(5%~10%),Ki-67(40%~50%). 于2014年3月5日9:00在全麻下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术后病理示:(1)右乳及右腋下淋巴结:乳腺原切口纤维组织增生,可见炎性细胞、泡沫样细胞及多核巨细胞,血管充血、出血,未见明确肿瘤组织;周边乳腺呈腺病改变;乳头未见癌侵及;筋膜切缘未见癌侵及;腋窝淋巴结未见转移. (2)胸大小肌间淋巴脂肪组织:淋巴结未见转移. 分别给予EC方案6个周期化疗、TP方案6周期,病情稳定. 之后口服希罗达维持治疗,定期复查. 本次住院前复查胸部CT,提示肺内病灶增大. 红细胞4.05 ×1012/L,白细胞7.18 ×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0.484,血红蛋白135.0 g/L,血小板240 × 109/L.
作者:邢琳;豆妮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脑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脑血栓患者90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尿激酶溶栓疗法,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常规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脑血栓效果显著,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成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盐酸米诺环素在种植体周围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种植体周围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2组患者均采用龈下刮治和龈上洁治等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2%碘甘油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1、3、6周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SBI)及牙周探诊深度(PD).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PLI、SBI、P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周2组患者PLI、SBI、PD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2组PLI、SBI及PD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安全性高,疗效更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瑶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观察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胃溃疡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9%高于对照组的7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P<0.05).观察组症状(腹痛、腹胀、反酸、嗳气)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理想,且临床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可作为临床治疗胃溃疡的首选药物.
作者:谢志鸿;马金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延续护理预防回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140例回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延续护理,比较2组患者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31.43%低于对照组的5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能有效降低回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阳;黄丽明;杨文洁;郑陈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重症患者术后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危重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咪达唑仑治疗,比较用药前、用药4 h、8 h、12 h和24 h后2组患者的Ramsay评分、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用药前,2组患者Ramsay评分、SBP、DBP、HR、RR、SpO2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 h、8 h、12 h和24 h后,2组患者Ramsay评分、SBP、DBP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R显著下降(P<0.05),RR与SpO2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HR与SpO2无显著变化(P>0.05),RR显著下降(P<0.05).2组治疗后HR和R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作为中枢性镇痛镇静药物在危重患者术后的镇痛镇静治疗中具有明确、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陆克银;汤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一类新生儿疾病,由于患儿年龄较小,病情较为危急,若未及时进行临床干预容易引发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1-2] ,因此,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该类患儿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本文现将相关资料阐述如下.
作者:覃丹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使用无菌吸痰管,从患者的呼吸道内吸取分泌物,并对其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观察组给予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抗生素升级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撤机失败发生率、呼吸机通气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撤机失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呼吸机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陆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妇产科顺产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医院顺产患者212例,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妇产科顺产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指征、药物选择及用药疗程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结论 医院妇产科顺产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需对其抗菌药物的使用加强管理.
作者:程小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溺死动物血中钾离子、氯离子浓度变化及法医学意义.方法 将32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只.实验组动物放入水槽中溺死并记录死亡时间.动物死后0.5 h进行解剖采血,统一编号并进行标记备检.用机械性损伤方式将对照组动物处死,采用细木棒打击动物头部致死,然后放入同一淡水槽中,也在死后0.5 h进行解剖,切开动物胸腔后抽血,并分别进行编号标记备检.检测并对比2组血中的钾离子、氯离子浓度.结果 实验组动物死后0.5 h、2 h血清钾离子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动物死后0.5、2 h血清氯离子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钾离子浓度的变化有助于溺死的法医学鉴定.
作者:王玥;刘大华;礼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缬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2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优于贝那普利,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愈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随着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理解和转变,湿性愈合敷料广泛应用于临床. 敷料的使用目的是预防伤口污染和损伤、吸收渗液、填塞腔隙、减轻水肿并提供一个适宜的愈合环境[1]. 伤口敷料的种类很多,水胶体敷料作为一种新型敷料,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就近几年水胶体透明敷料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研究总结如下,以期为临床伤口敷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周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音乐疗法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手术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音乐疗法,比较2组术后第1天、术后1、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强度(PPI)评分.结果 术后第1天2组VAS评分和PP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2组患者VAS评分和PPI评分均下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疗法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张胜兰;吴鸟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ICU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ICU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肺部感染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ICU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肺部感染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2016年1~6月医院门急诊中成西药处方进行分析,了解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6月的处方,每月抽取1000份共6000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分析点评.结果6000张中不合格处方302张占5.03%,其中用药不适宜112张,处方不规范178例,超常处方12张.结论 通过临床处方点评和干预措施,医院医师用药情况较以前合理.
作者:夏蕾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本文对1例心肌梗死合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 因呕吐3d,发热4h,呕吐物自述为咖啡色胃内容物,来院就诊. 患者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于2016年3月7日因左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行动脉球囊扩张术_置管溶栓术,术后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患者入院后,急查血常规示:红细胞3.97 ×1012/L、血红蛋白112 g/L、红细胞压积35.4%、白细胞15.47 ×109/L、凝血示国际标准化比值4.91,凝血酶原时间62.5 s,部分凝血酶原时间62.7 s. 心电图示:前壁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前间隔及后壁基底段变薄,收缩期增厚率减低,下壁基底段收缩期增厚率减低,左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值63%.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故停用华法林,给予下肢静脉回流泵气压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根据病情医嘱给予保护心肌,改善循环及营养支持治疗,微量泵注射用奥曲肽抑制消化酶分泌. 患者住院第10天突然出现严重的胸闷、呼吸困难、呼吸心跳加快, R 30~40次/min、BP 40/25 mmHg. 端坐位、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心功能LVEF值42%. 遵医嘱给予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呋塞米等药物治疗. 于住院第17天复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心功能LVEF值32%. 遵医嘱给予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氨力农微量泵持续泵注. 于2016年6月2日患者家属要求出院. 出院随访:患者情况尚可,患者心功能为四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不能从事任何活动,即使在休息时偶尔也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作者:李晶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