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痔的治疗进展分析

罗青

关键词:痔, 现代治疗, 治疗进展
摘要:痔疮是较为常见的肛肠科疾病,且发病率高.临床上,痔的治疗主要包括内服药物、外敷药物、手术切除及物理性治疗等.手术治疗方式一般应用在重度痔和药物治疗无效的痔,手术治疗一般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到目前国内外公认手术治疗为治疗痔的彻底、长效的治疗方法[1].传统的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也得到认可,但传统手术具有较大创面、患者治疗窗口疼痛明显等一系列问题.随着临床手术领域微创理念的发展,微创手术具有诸多优势:手术创面小、术后疼痛感降低及创面愈合时间缩短,但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探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益智汤治疗,采用Berg平衡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MMSE评分、HDS评分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补肾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痴呆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长远;郭伟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低温透析+可调钠透析改善低血压、调节心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低温透析+可调钠透析方案改善血液透析治疗后低血压、调节心率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出现低血压症状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低温透析+可调钠透析方案,观察2组收缩压值、心率值及舒张压值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值、心率值、舒张压值较治疗前均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后出现低血压症状时,可选择低温透析+可调钠透析方案缓解病情,改善收缩压值、心率值及舒张压值等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爱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关节镜治疗老年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关节镜治疗老年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型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均采取经关节镜治疗,并对患者进行28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进行治疗的患者结果进行分析,其中63例膝行走的疼痛及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得到明显改善;37例膝静息痛得到明显的改善.对患者的膝盖症状进行分级为Ⅰ、Ⅱ、Ⅲ级,所有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均明显升高.结论 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镜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具有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刘汝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对肝功能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术后感染25例(20.8%),肺部感染5例(4.2%),肝功能衰竭死亡2例.术后感染和未感染者KPS评分(患者高低分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ALP过高、黄疸的时间过长是PTCD术后出现胆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的引流能够降低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及时解除梗阻,能有效的预防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孟祥博;石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前置胎盘治疗中改良式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改良式剖宫产术应用于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孕产妇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剖宫产手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剖宫产术.观察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手术时间.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为(3.01±1.02)分,低于对照组的(5.35±1.01)分(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1).结论 临床上给予前置胎盘患者改良式剖宫产术治疗,具有并发症少、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PCIA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腹部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氯胺酮4 mg/kg复合舒芬太尼进行PCTA,对照组采用氯胺酮2 mg/kg复合舒芬太尼进行PCTA,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镇静情况及VAS疼痛评分.结果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镇静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8、24 h 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采用氯胺酮4 mg/kg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PCIA,镇痛效果显著.

    作者:李宜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临床路径护理结合亲情式关怀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护理结合亲情式关怀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7例和新型组38例.常规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新型组围术期采取临床路径护理结合亲情式关怀.观察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后健康知识认知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新型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1.08%(P<0.01);新型组护理后健康知识认知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新型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低于常规组的16.22%(P<0.05).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结合亲情式关怀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友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多巴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巴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儿科治疗的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和美托洛尔,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儿随访1~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观察组患儿体征和血气指标明显改善,心肌酶水平改善幅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惠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胺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同型半胱胺酸(Hcy)联合检测冠心病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稳定型心绞痛组(SAP)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每组30例,同时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hs-CRP、Hcy联合检查情况.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较对照组hs-CRP、Hcy升高(P均<0.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hs-CRP、Hcy呈依次下降,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和Hcy浓度水平变化对冠心病情预测起到了关键性的提示作用,可及早预以诊治,提高疗效.

    作者:廖泽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痔的治疗进展分析

    痔疮是较为常见的肛肠科疾病,且发病率高.临床上,痔的治疗主要包括内服药物、外敷药物、手术切除及物理性治疗等.手术治疗方式一般应用在重度痔和药物治疗无效的痔,手术治疗一般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到目前国内外公认手术治疗为治疗痔的彻底、长效的治疗方法[1].传统的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也得到认可,但传统手术具有较大创面、患者治疗窗口疼痛明显等一系列问题.随着临床手术领域微创理念的发展,微创手术具有诸多优势:手术创面小、术后疼痛感降低及创面愈合时间缩短,但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罗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甲状腺微小乳头状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多普勒超声检查后,注入造影剂超声扫描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造影检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比例、影像清晰情况等对比常规超声检查无明显差异性(P>0.05).造影检查操作时间、不适情况、不良情绪发生比例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结果均符合手术结果.结论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能准确定位病灶部位、诊断明确,造影可导致情绪受到影响,在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常规超声诊断中,应结合影像的特异性明确诊断,尤其对微小钙化和毛糙边缘的影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廖金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输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与预防处理措施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针对急性失血、慢性贫血的患者,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临床对输血操作有严格的规范措施,但由于血液制品的复杂性及患者存在个体差异,不可避免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轻度不良反应经及时处理可缓解,重度不良反应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增强护理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判断,加强对临床不良反应的监控,制定科学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1].本研究分析输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提出预防处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王嫩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2例,分为引流组(68例)和开腹组(34例),观察2组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引流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开腹组,引流组病死率低于开腹组(P<0.05).引流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肺部感染2例、腹泻2例),低于开腹组的29.4%(肺部感染3例、梗阻性黄疸4例、切口感染1例,腹泻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流组手术成功率高,病死率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玉栋;于洪格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麻疹合并心肌损害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麻疹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感染科收治的48例成人麻疹患者,均采用药物环磷腺苷葡胺、盐酸川芎嗪等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比较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检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经综合治疗,全部患者麻疹症状均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0.3±1.1) d,治疗有效率100%;心电图扫描14例心动过速,5例ST-T段改变,治疗后复查心电图,扫描提示症状和改变均消失,心电图正常.治疗后复查心肌酶,患者各项检测指标均下降,平均水平已恢复至正常范围内.结论 临床诊治成人麻疹需注重对心肌损害的早期检查和诊断,在对症治疗麻疹的同时,加强心肌保护并予以心肌损害相应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心肌功能损伤,治疗效果好,预后佳.

    作者:陈素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与胃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与胃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医院经胃镜检查确诊的282例胃十二指肠患者,另选同期健康体检112例,于胃镜检查前抽取空腹肘静脉血,对其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血清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17水平进行检测.取胃窦、胃体处活检组织,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所有受检者分为5组:健康组、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胃癌组.结果 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水平较健康组、胃溃疡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低,胃癌组较萎缩性胃炎组低(P均<0.05).萎缩性胃炎组胃泌素-17水平较其他各组低、胃癌组胃泌素-17水平较其他各组高(P<0.05).萎缩性胃炎组中,胃窦萎缩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较其他2组高(P<0.05);胃体萎缩组血清胃泌素-17水平较其他2组高(P<0.05).结论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17可作为筛查萎缩性胃炎的关键指标,结合血清胃泌素-17水平升高、胃蛋白酶原水平降低可进行胃癌的筛查.

    作者:姚文君;郑学东;苗得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胃癌干细胞样细胞的初步分选与鉴定

    目的 研究胃癌干细胞样细胞的初步分选与鉴定.方法 选取20例胃癌患者和15例正常者组织细胞采用流式细胞分离纯化、22CKK-8细胞生长曲线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方式对其进行临床检测和分析.结果 CD44+、CD24+细胞在胃癌组织中的比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与正常胃组织中抗原荧光表达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体外生长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CD24+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Total组(P<0.01),其增殖指数与Tota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和G2/M期较Total细胞轻度增加,G0/G1轻度减少.结论 CD44+、CD24+细胞群可能在胃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富含胃癌干细胞样细胞;CD44、CD24可能是胃癌细胞的干细胞标志物.

    作者:廖鸿纯;李亚林;楚艳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少数民族肺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多器官系统,常见的部位是肺脏,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信息不发达,结核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滞后,导致少数民族患者对结核病不重视,不能及时就医,不能坚持服药,必须使用手术方法切除病灶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健康教育是实施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掌握知识-树立信念一建立健康行为,是现代医院护士的重要职责[1].我院作为全疆唯一的自治区级结核病诊治医院,长期收治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结核病患者,为了解结核病及肺结核围手术期的相关知识,我科针对少数民族肺结核患者采取多种健康教育方式.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雯娟;杨小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以24 h和72 h为时间节点记录止血及发生再出血的患者例数,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血清IL-6(白介素-6)、IL-10(白介素-10)、TNF-α(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治疗,观察组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比较2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变化.结果 术后6 h、12 h、24 h观察组VA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2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血清IL-10水平呈升高确实,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有效缓解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减少炎性反应,效果显著.

    作者:苍成友;彭星;段瑞;李辉喜;刘鹏飞;钟诗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甲基泼尼松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基泼尼松在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甲基泼尼松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2组患儿经不同药物治疗后氧分压、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情况,并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明显升高,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氧分压(P<0.05);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喘息缓解时间、哮鸣音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3.3%(P<0.05).结论 甲基泼尼松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明显优于地塞米松,可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