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敏

关键词:多潘立酮, 阿米替林, 功能性消化不良
摘要:目的 观察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FD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饱胀、恶心及腹痛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FD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佐治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佐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心肌酶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酶(HBDH)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K-MB、CK、HBDH及LDH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能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迎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367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头孢噻肟钠+甲硝唑)治疗盆腔炎性疾病(PI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PID患者367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79例给予头孢噻肟钠+甲硝唑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18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妇炎胶囊口服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体征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子宫附件压痛、下腹坠胀、子宫活动度差及盆腔积液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头孢噻肟钠+甲硝唑)治疗PID疗效显著,对改善PID症状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新月;高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护理干预及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护理干预及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终末期DN患者96例,试验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常规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23±2.26)分高于对照组的(83.23±2.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末期DN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因此,临床上加强早期护理干预的意义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叶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灸、中药熏蒸联合静力功能训练治疗颈椎病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中药熏蒸联合静力功能训练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将18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力功能训练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中药熏蒸联合静力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颈椎病症状.

    作者:毕可萍;丛海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脑梗死并低蛋白血症早期鼻饲乳清蛋白营养支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并低蛋白血症早期鼻饲乳清蛋白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2例急性脑梗死并低蛋白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单纯乳清蛋白鼻饲营养,治疗28 d后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肝、肾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前2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2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STB)、直接胆红素(CB)、肌酐(Cr)、尿素氮(BUN)及空腹血糖(FB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清蛋白鼻饲营养支持用于急性脑梗死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平;陈露;李辉;吴秋英;吴水淼;张义强;李永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24例缺血性结肠炎临床与内镜特点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某一段结肠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引起的结肠缺血性疾病.IC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IC患者在逐年增加.IC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严重者可致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及感染中毒性休克.该病临床少见,早期多误诊,现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来诊断为IC病例的临床资料,旨在分析、总结IC的临床特征.

    作者:朱珠;王建宁;翟启智;朱祖明;余艳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组织p38 MAPK,MMP-2、3、9,FN表达与心肌重构的关系

    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组织p38 MAPK,MMP-2、3、9,FN表达与心肌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接受二尖瓣置换术的心力衰竭患者51例,其中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Ⅱ级16级,Ⅲ级19例,Ⅳ级16例.另选取10例发生意外事故伤亡捐赠者的健康心脏器官(心功能Ⅰ级).利用现阶段为先进的光镜检查方式来对患有心肌组织病变的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检测;然后再利用免疫沉淀法对患者心肌组织中的p38 MAPK进行磷酸化程度的检查,并且对p38 MAPK、MMP-2、3、9进行蛋白的有效表达;利用免疫荧光法对心肌组织的FN分布进行详细检查.结果 免疫沉淀法对具有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组织结构中的p38 MAPK磷酸化程度经过凝胶成像分析其吸光度发现,心功能Ⅱ、Ⅲ、Ⅳ级的患者p38 MAPK磷酸化程度明显比Ⅰ级程度的强(P<0.05),Ⅲ、Ⅳ级磷酸化程度比Ⅱ的强(P<0.05),而Ⅲ、Ⅳ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功能Ⅱ级患者的MMP-2蛋白表达在心肌组织结构中的表达与Ⅰ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Ⅳ级患者MMP-2蛋白表达高于Ⅰ级和Ⅱ级.MMP-3、9蛋白表达随着心脏功能的恶化,其蛋白表达相应增加,各级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一般通过激活p38 MAPK而对心肌细胞进行肥大、坏死等情况的诱导,通过MMP-2、3、9蛋白的表达数量来对心肌细胞外基质FN的降解,共同参与心肌重构病变过程.

    作者:陈良才;郑理玲;陈宏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有创及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有创及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256例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28例.试验组采用有创及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方法,比较2组治疗结果.结果 试验组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病死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及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较好,使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邓鸣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FD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饱胀、恶心及腹痛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FD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第一代冷冻球囊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第一代冷冻球囊消融术(CB)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阵发房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阵发房颤于医院行第一代CB患者50例(CB组),导管射频消融术(RF)患者50例(RF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 2组术中即刻消融成功率均为100%,CB组手术持续时间为(94±24)min明显短于RF组的(126±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25,P<0.05).CB组的50位患者共计肺静脉193支,平均每位患者消融(10.0±2.4)次.术后除CB组发生1例膈神经麻痹外,未出现其他并发症.2组患者早期及晚期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一代CB的早期复发率及晚期复发率均达到了国际标准水平,安全性上未发现严重的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心房食道瘘、血栓栓塞及穿刺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膈神经麻痹不影响远期预后.

    作者:任静;马薇;许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在ICU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ICU病房的HAP患者84例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予左氧氟沙星500 mg/16 h治疗,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500 mg/24 h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效时间及疗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治疗HAP患者的过程中,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佘正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丁胺卡那霉素致泌尿系统不良反应8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大量抗生素的问世,新药特药相继用于临床,一些药物在适应证及联合用药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1].不合理的用药,不但会使病情得不到及时治疗,还可引起菌群失调,引起诸多不良反应,所以合理应用抗生素非常重要.本次将临床上常用的丁胺卡那霉素致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杰东;沈文杰;江云贵;姚文波;朱孝娟;马鹏飞;徐雄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焦虑性失眠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焦虑性失眠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焦虑性失眠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劳拉西泮(起始剂量1.0 mg/d,大剂量不超过6 mg/d,睡前30 min顿服)治疗.观察组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0.5 mg/次,每天2次)治疗.30 d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后睡眠障碍(SDRS) 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2组SDRS评分和WHO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DRS评分均降低,WHOQO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焦虑性失眠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慈;任紫茹;周素彩;侯军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药穴位贴敷防治肿瘤化疗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防治肿瘤化疗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肿瘤科住院的化疗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在常规护理、膳食调理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通便贴穴位贴敷(足三里、天枢、大肠俞、脾俞),对照组给予乳果糖或四磨汤口服液口服,比较2组治疗便秘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38%高于对照组的5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防治肿瘤化疗后便秘的疗效显著,与口服用药相比,具有方便、快捷、安全、有效和患者易接受等特点.

    作者:陆清昀;戴小军;张晓春;熊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抗血小板药物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血液循环至大脑突然中断,导致神经功能丧失,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80%,其余为出血性卒中.患者在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有很高的复发风险[2],应尽早进行二级预防.血小板活化是动脉血栓形成的关键,与心肌梗死、中风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血管损伤后,内皮下胶原和vWF释放,血小板可黏附并聚集至暴露的内皮下层.血小板黏附过程是由血小板GPIb/IX受体和vWF相互作用及GPIa/Ⅱa结合至胶原共同介导的.血小板黏附后可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血栓素A2(TXA2)、血清素、腺苷二磷酸(ADP)和凝血酶等可溶性血小板激活剂的释放和聚集,进一步诱导血小板激活和聚集.此外,血小板激活后的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受体构向改变,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并产生交叉连接,从而产生稳定的血小板聚集[3].抗血小板药可抑制血小板黏附激活聚集过程,已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标准治疗药物,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改善长期预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使用旨在通过多种途径阻断血小板聚集.本文主要回顾抗血小板药物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崔亚娇;戴媛媛;杨迪;何广卫;储昭兴;吴玉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接收的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儿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2%,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有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雪医;亢杨;白明辉;张丽文;杨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头孢克洛咀嚼片联合小儿咽扁颗粒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克洛咀嚼片联合小儿咽扁颗粒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儿童急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克洛咀嚼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咽扁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发热消退时间、咽痛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水平(CRP)及治疗前后CD+4/CD+8、CD+4/CD+3、CD+8/CD+3比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和咽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WBC、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WBC、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WBC、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血液中CD+4/CD+8、CD+8/CD+3、CD+4/CD+3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液中CD+4/CD+8和CD+4/CD+3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患儿血液中CD+8/CD+3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D+8/CD+3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患儿血液中CD+4/CD+8和CD+4/CD+3均高于对照组,CD+8/CD+3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克洛咀嚼片联合小儿咽扁颗粒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疗效较好.

    作者:张小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因肝炎、肝硬化而实施脾切断流术的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32例和复合麻醉组30例.分别于术前、麻醉诱导后2 h及术后1 d对2组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及自由基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七氟醚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ALT、ALB、ALP和TBIL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2组患者尿素氮(BUN)水平、肌酐(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2 h、术后1 d,复合麻醉组BUN、Cr水平均显著低于七氟醚组(P<0.05).七氟醚组不同时间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差异显著(P<0.05);复合麻醉组不同时间点SOD、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朝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接受中西医联合治疗,并配合使用插鼻入肠梗阻导管的治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观察和分析患者治疗成功率以及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结果 50例患者治疗成功率达到了100%,患者的呕吐、腹胀、腹痛、排便及排气停止症状均缓解.鼻肠管阻塞导致引流不畅通11例,冲洗之后均变得顺畅,同时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未出现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在治疗肠梗阻患者过程中配合使用经鼻肠梗阻导管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4年5月医院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8%高于对照组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护理中采取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进行临床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快速促进疾病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吴鸟青;张胜兰;胡斐斐;王庆鸿;钟晓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