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平;宋元华;邓智勇;杨传周;刘超;刘鹏杰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210例按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5例,研究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其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王燕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简便易操作、可重复性、无创等优点,在临床诸多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仪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对部分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疾病,临床会采取手术的方式予以干预治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观察甲状腺术后颈内静脉血管腔血流相关情况改变,对早期静脉血栓的形成做出评估及诊断.内容如下.
作者:尹晓燕;杨春燕;董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8、12周的大呼气流量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PEF(%)]和哮喘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前2组P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12周2组PEF(%)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哮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12周2组哮喘症状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的中重度哮喘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能大幅度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作者:邹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70例作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保乳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乳房外观优良率、术后1年复发率及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 70例患者经治疗均顺利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乳房外观优良率为85.71%,复发率为4.29%,术后3年生存率为94.29%.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使用保乳手术治疗效果佳,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乳房外观优良率理想,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推荐使用.
作者:马汇斌;李振洪;农文伟;张晓安;罗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资料,采用合肥恒星的HX-21细菌鉴定分析仪自带的系统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3年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62株,绝大部分在痰液及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检出,科室分布也以呼吸内科为主,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性3年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 3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增高,临床应高度重视,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扩散.
作者:秦智谦;曹勇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不预防使用抗生素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临床资料,其中围术期不使用抗生素50例为观察组,围术期使用抗生素5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可不预防使用抗生素.
作者:王亮;陈信浩;吕纯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比2组患者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体积及水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够有效减小患者血肿及水肿体积,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源;李稳;郑建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强化作业疗法结合限制技术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强化作业疗法和限制技术,比较2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5±2.2)分,对照组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1.6±2.8)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肢体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肢体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作业疗法结合限制技术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高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丛海铭;毕可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非手术)治疗.术后随访0.5~1年,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根据Maryland评分,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38).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首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Ⅰ型和Ⅳ跟骨骨折可据患者病情综合考虑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郐吉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交锁髓内钉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胫骨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病率为22.22%低于对照组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骨折通过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
作者:蓝岚;陆成才;韦善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在小儿鼾症手术全麻中对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3~7岁择期行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的患儿80例,随机分成Ⅰ组(地佐辛+右美托咪啶组),Ⅱ组(地佐辛组),Ⅲ组(右美托咪啶组)和Ⅳ组(对照组),每组20例.记录4组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入室时(T0)、手术结束前5 min(T1)、术毕(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T4)、拔管后10 min(T5)的血流动力学变化(HR、MAP).同时采用儿童苏醒期躁动评分表(PAED)、儿童疼痛评分表(m-CHEOPS)和Ramsay镇静评分表记录拔管后10 min患儿的苏醒情况.结果 4组患儿在T0时的MA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Ⅳ组,T3~T5时HR明显较T0时增快,T2~T5时的MAP较T0时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5时Ⅰ组HR较Ⅱ、Ⅲ、Ⅳ组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儿童苏醒期躁动评分表(PAED)及儿童疼痛评分表(m-CHEOPS)分值均明显低于Ⅱ组、Ⅲ组、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的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Ⅲ组、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鼾症手术中右美托咪啶及地佐辛可使全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拔管时应激反应,提高患儿苏醒期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帅斐;贾俊香;黄惠琼;姚向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治疗先兆早产高危产妇的效果.方法 将先兆早产高危产妇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7例)和对照组(n=65例),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比较2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宫缩停止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及早产率.结果 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及宫缩停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阴道出血停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46%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率为10.45%低于对照组的2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可有效缓解先兆早产患者的相关症状,减少早产的发生率,且药物不良反应事件较少,推荐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洪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作为糖尿病肾病组,同时选取糖尿病非肾病患者60例作为糖尿病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PCT水平,并检测相关肾功能相关指标,分析DN患者血清PCT与其他检测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患者PCT、P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PCT、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Cr高于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Ccr低于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且糖尿病组Cr高于健康对照组,Ccr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发现,PCT水平与血清Cr呈正相关(r=0.457,P<0.05),与Ccr呈负相关(r=-0.405,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α1-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CRP)、HbA1c、尿Cr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糖尿病肾病组α1-微球蛋白、CRP及尿Cr均高于糖尿病组,糖尿病组HbA1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发现,PCT水平与CRP(r=0.201,P<0.05)及尿Cr水平(r=0.346,P<0.05)呈正相关.预后良好与PCT上升呈负相关(r=-0.345,P<0.05),与PCT下降呈正相关(r=0.312,P<0.05).肾性高血压、肾衰竭发生与PCT水平呈正相关,与其他并发症无相关性.结论 无明显感染迹象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PCT水平增高,这可能与微小炎症灶的存在及肾脏功能受损相关.
作者:卓利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认知程度和对血糖仪的使用情况.方法 对已购有快速毛细血管血糖仪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 120例患者中,仅有46例(38.3%)患者能按照血糖监测方案进行监测.按照指南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未按指南监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当天对血糖监测的基本知识了解甚少,经过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的宣教,出院当天患者对基本知识的各项内容了解情况均优于入院当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当天患者对血糖监测的正确使用方法未掌握,经过住院的强化教育后,出院当天90%以上的患者掌握测量血糖的正确方法,达到预期目标,正确使用方法知晓率高于入院当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仪的使用方法指导,能有效地使血糖监测的结果更准确、更科学.按照血糖监测指南方案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更理想,值得向糖尿病患者大力推广.
作者:苏健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其中,A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B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C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规律用药3个月,监测用药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微量白蛋白(mALB)、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的水平变化.对比3组降压效果.结果 C组的血压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B组(P<0.05).3组患者经过治疗SBP、DBP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SBP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SBP、DBP均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经过治疗舒张期LVPWT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治疗后mALB均下降,且2组mALB、舒张期LVPWT均较A组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优于单药治疗.
作者:童文玲;高红梅;王潞;赵磊;李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者6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法分为单一接受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治疗的对照组与接受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治疗组,每组31例.对比2组治疗效果情况,记录治疗前后2组炎性因子IFN-γ和IL-4水平,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炎性因子IFN-γ以及IL-4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炎性因子IFN-γ以及IL-4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疗效好,疗效发挥快,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劲松;秦铁林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横结肠间置手术治疗胃癌和食管下段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胃癌和食管下段癌患者,按照临床选择的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将行横结肠间置手术治疗,对照组行食管空肠吻合手术治疗,比较2组效果、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钡餐排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体质量差值、血浆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和食管下段癌患者行横结肠间置手术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梁成桂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漏诊的原因,并分析不同量化指标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评价超声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医院检查并住院采用活检以及手术病理证实甲状腺疾病患者174例(结节198个),其中甲状腺癌42例(42个结节),良性132例(156个结节),对比不同超声诊断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 二维超声+CDFI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二维超声、CDFI、弹性超声,差异有统计系意义(P<0.05);甲状腺癌收缩期血流峰值(PSV)、恶性特征评分、应变率比值高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CDFI联合PSV、应变率比值的诊断敏感度为95.24%(40/42),特异度为92.95%(145/156),阳性预测值为78.43%(40/51),阴性预测值98.64%为(145/147),符合率为93.43%(185/198);2例甲状腺癌被误诊,均为良恶性并存,表现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有微小的乳头状癌.结论 合理的利用常规超声、PSV等计量指标,联合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癌效果较好;良恶性并存微小恶性病灶等不典型表现是造成甲状腺癌早期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孙露;谢燕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自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应用于临床以来,由于对手术入路研究的深入,技术的提高,理念的创新,器械及假体的更新,促进了THA的飞速发展.随着手术微创技术得到认可,微创直接前入路(DAA)已成为THA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微创DAA经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之间显露髋关节,具有术后疼痛轻、下地活动早、功能恢复快等优势,因其较传统THA手术入路具有以上明显优势,近年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现就微创DAA在THA中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王政;陈佳;高博;曹旭阳;任强;张隆;时莉芳;李西成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西酞普兰与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及IL-2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TNF-α、IL-6及IL-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NF-α、IL-6及IL-2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同时还能减少腹泻、食欲下降、心悸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