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王玮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移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eAg、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患者效果确切,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增强抗病毒效果,改善肝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后进行6~82个月的随访,分析影响术后预后情况的主要因素.结果 2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访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93个月、51.4个月.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硬化情况、术前甲胎蛋白水平、辅助治疗手段、术前术后甲胎蛋白变化情况及血管侵犯情况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肝硬化程度、患者手术前后甲胎蛋白水平变化情况以及血管侵犯程度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因素众多,其中以肝硬化程度、术前及术后甲胎蛋白变化情况及血管侵犯情况为主要因素,临床上应格外重视影响因素,及时诊断与治疗,进而提高患者术后预后情况.

    作者:郭昌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锌硒宝治疗小儿厌食症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锌硒宝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2000~2016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WMOD)、维普数据库(VIP)及PubMed等数据库,收集锌硒宝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锌硒宝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RR=1.27,95%CI(1.03.1.56),P<0.00001].结论 锌硒宝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但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普遍偏低且存在发表偏倚,尚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疗效.

    作者:戴燕青;祝连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我国孕产妇逐渐呈高龄化趋势发展,加之现代医学技术的先进,许多孕产妇更倾向于剖宫产.剖宫产手术给孕产妇带来方便、减轻痛苦的同时,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也带来困扰.因剖宫产而引起的子宫瘢痕妊娠相对特殊,属孕卵落在剖宫产之后子宫瘢痕部位的异位妊娠,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因不规则阴道大出血、子宫破裂等危及患者生命,临床治疗中应格外重视.为避免剖宫产术后导致的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医护人员应积极鼓励孕产妇进行自然分娩.我院回顾性分析4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分析有效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玲方;刘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青少年腰椎峡部裂性腰痛的手术治疗

    腰椎峡部裂即是椎弓崩裂或是峡部不连,主要指腰椎椎弓的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间出现骨质缺损情况,且呈不连续特征.目前,峡部裂的发病率约为6%,而在跳水或是体操等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达到46%左右[1].数据显示,腰椎峡部裂主要发病于学龄前儿童,只有极少部分患者为成年后发病.其在患者1级家属中的发病率也较高,为15%~35%.一旦出现峡部骨断裂情况,患者的上、下关节突间椎板的阻断效果则会消失,进而形成腰椎滑脱,又名真性滑脱.研究表明,在腰椎滑脱的80%病例中,出现峡部裂的几率是50%,其是导致青少年腰痛的重要原因.青少年峡部裂性腰痛多数不会伴有腰椎滑脱,也不存在腰神经根刺激或是压迫等症状,其特殊性明显.而临床中治疗该病的方法尚不明确,本文分析该病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赵晓峰;王飞;李放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甲状腺癌早期超声诊断与分析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漏诊的原因,并分析不同量化指标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评价超声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医院检查并住院采用活检以及手术病理证实甲状腺疾病患者174例(结节198个),其中甲状腺癌42例(42个结节),良性132例(156个结节),对比不同超声诊断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 二维超声+CDFI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二维超声、CDFI、弹性超声,差异有统计系意义(P<0.05);甲状腺癌收缩期血流峰值(PSV)、恶性特征评分、应变率比值高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CDFI联合PSV、应变率比值的诊断敏感度为95.24%(40/42),特异度为92.95%(145/156),阳性预测值为78.43%(40/51),阴性预测值98.64%为(145/147),符合率为93.43%(185/198);2例甲状腺癌被误诊,均为良恶性并存,表现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有微小的乳头状癌.结论 合理的利用常规超声、PSV等计量指标,联合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癌效果较好;良恶性并存微小恶性病灶等不典型表现是造成甲状腺癌早期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孙露;谢燕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不同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膜透析及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改善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 将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根据透析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包括血液透析组(HD组)22例,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18例及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组(PD组)16例.记录3组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皮肤瘙痒评分及血尿素氮(BUN)、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钙(Ca)、磷(P)及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结果 PD组、HDF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总有效率高于HDF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3组BUN、SCr、Ca、P、β2-MG和iPTH均无显著差异(P>0.05).16周后,HD组和HDF组BUN、SCr明显低于PD组(P<0.05);HDF组和PD组P显著低于HD组(P<0.05);HD组β2-MG明显高于治疗前,HDF组和PD组β2-MG、iPTH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且均明显低于HD组(P<0.05);PD组β2-MG及iPTH比HDF组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DF与CAPD均能有效缓解尿毒症患者瘙痒症状,同时有效清除体内iPTH、β2-MG,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至于CAPD是否比HDF更具有优势,尚有待更大样本量、更长随访时间的临床研究来明确.

    作者:涂曦文;唐东兴;陈继英;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内镜下碘染色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食管癌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研究显示,我国是食管癌患者病死率高的国家,而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和治疗与早期诊断密切相关,但是临床胃镜检查较难发现患者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1-2],因此,本文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早期食管癌提供有利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倡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热敏灸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热敏灸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腰肌劳损患者90例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毫针组各45例.热敏灸组采用热敏灸联合护理干预治疗,针灸组给予毫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疼痛程度.结果 热敏灸组的治愈率为55.56%明显高于毫针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热敏灸组低于毫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有较好疗效,且疗程短,无痛苦,患者接受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宋剑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跌打镇痛液治疗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跌打镇痛液治疗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给予跌打镇痛液治疗,对照组给予云南白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和肿胀程度.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 d后,试验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4 d,2组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d后,试验组的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局部出现脱皮状况2例,而试验组局部未出现脱皮、红疹、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 对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使用跌打镇痛液治疗更安全,不良反应少,在治疗初期的止痛效果优于云南白药.

    作者:毛滔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者6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法分为单一接受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治疗的对照组与接受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治疗组,每组31例.对比2组治疗效果情况,记录治疗前后2组炎性因子IFN-γ和IL-4水平,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炎性因子IFN-γ以及IL-4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炎性因子IFN-γ以及IL-4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疗效好,疗效发挥快,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劲松;秦铁林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7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70例作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保乳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乳房外观优良率、术后1年复发率及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 70例患者经治疗均顺利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乳房外观优良率为85.71%,复发率为4.29%,术后3年生存率为94.29%.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使用保乳手术治疗效果佳,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乳房外观优良率理想,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推荐使用.

    作者:马汇斌;李振洪;农文伟;张晓安;罗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化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转化(HT)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9例急性脑梗死行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溶栓后头颅CT或MRI检查作为判断标准分为无出血组及脑出血转化组,比较2组患者相关因素后,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与静脉溶栓HT有关的因素.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69例,经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HT 12例,无HT 57例.2组年龄、既往卒中、早期急诊CT异常、溶栓前血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尿酸、LDL、溶栓开始前舒张压、溶栓结束时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IHSS评分、溶栓前血糖、血尿酸、溶栓前舒张压与脑出血转化独立相关.结论 溶栓前NIHSS评分、血糖、血尿酸和溶栓前舒张压可能是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HT的相关因素.

    作者:李雅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急诊科就诊伴有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动脉血pH值,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前2组HR、RR、PaCO2、PaO2、SaO2和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 h、24 h的HR、RR、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2 h、24 h的PaO2、SaO2、pH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后2 h、24 h观察组HR、RR、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SaO2、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永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甲状腺术后颈内静脉血栓形成早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临床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简便易操作、可重复性、无创等优点,在临床诸多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仪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对部分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疾病,临床会采取手术的方式予以干预治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观察甲状腺术后颈内静脉血管腔血流相关情况改变,对早期静脉血栓的形成做出评估及诊断.内容如下.

    作者:尹晓燕;杨春燕;董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老年焦虑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9例.A组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B组口服文拉法辛缓释片.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第1、2、3、4周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完成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A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第1周末,A组患者HAMA评分低于B组(P<0.05);其余监测时间点,2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2.56%)显著低于B组(12.82%)(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疗效无差异,但前者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值推广.

    作者:王鸿健;陈思宇;李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早期高压氧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对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70例CVS患者随机平均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采用Hunt-Hess分级标准评定2组治疗前后病情改变.采用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TCD),记录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CT灌注成像(CTP)检查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对病情的Hunt-Hess分级改善程度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高压氧治疗组的ACA、MCA、PCA、CBF、CBV和MTT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以格拉斯哥预后计分GOS评分统计作为疗效的评价标准,高压氧治疗组治疗后3月的预后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能有效缓解CVS的高峰,显著改善临床预后,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栓塞术后CVS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建宏;陆爻忠;蒋云召;朱力平;季惠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200例.根据患者的自愿原则分为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和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的试验组,2组各100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腹内压.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34.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腹内压为(4.35±2.40)mmHg低于对照组的(9.10±4.3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痊愈.

    作者:刘波;袁爱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横结肠间置术治疗胃癌及食管下段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横结肠间置手术治疗胃癌和食管下段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胃癌和食管下段癌患者,按照临床选择的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将行横结肠间置手术治疗,对照组行食管空肠吻合手术治疗,比较2组效果、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钡餐排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体质量差值、血浆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和食管下段癌患者行横结肠间置手术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梁成桂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新型哌嗪类衍生物的设计及合成

    目的 新型哌嗪类衍生物的设计及合成.方法 用哌嗪环代替先导化合物高哌嗪类衍生物的高哌嗪环.结果 成功合成了结构新颖的哌嗪类衍生物,其结构采用了1H NMR、MS进行确证.结论 合成了3个结构新颖的哌嗪类衍生物,为后续测定大麻Ⅱ型受体(CB2)活性提供了基础.

    作者:陈炯炯;钱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患者安全与护理质量改善的研究与成效

    目的 探讨患者安全与护理质量改善的措施与成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在该院就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护理人员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改进后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改进前的常规护理措施.2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在护理及时、态度和蔼、技术操作熟练、保护患者隐私方面进行满意度评分,并比较2组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及时、态度和蔼、技术操作熟练、保护患者隐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采用改进后的护理质量与安管管理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敏;王琳;唐玉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