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0例临床特点分析

周继敏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儿童, 临床特点
摘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主要由EB病毒引起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由于病变涉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漏诊.现对我院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0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0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IM诊断标准[1].男28例(56%),女22例(44%);发病年龄1岁10个月~11岁,平均4.6岁;6岁以下儿童35例(70%),其中0~3岁内10例(20%),3~6岁内25例(50%),6~14岁组15例(30%).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肌瘤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2组术后镇痛剂的使用情况、相关手术指标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为20.00%(6/30),低于对照组的56.67%(17/30)(P<0.01);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14.47±3.78) h,短于对照组的(22.98±3.71) h(P<0.0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天数为(2.51±0.69) d,短于对照组的(4.02±0.83) d(P<0.01).结论 子宫肌瘤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手术安全性高,术后病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会娟;张从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甲硝唑缓释药膜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硝唑缓释药膜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牙周炎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对照组采用碘甘油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5.2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4%,高于对照组的34.79%(P<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牙周炎患者实施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可明显改善其临床体征,抑制细菌滋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忠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基层医院开展彩色超声TI-RADS分级诊断对甲状腺结节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开展甲状腺超声影像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诊断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医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术前TI-RADS分级在3~5级的甲状腺结节170个进行分析,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比较此方法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恶性结节34个,良性结节患者136个.与TI-RADS分级诊断检查方法比较,其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97.0%,准确率为95.3%.结论 彩超TI-RADS分级在基层医院开展可更好的指导超声工作者规范、统一、准确可靠地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建红;权永志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在颈椎病中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疼痛影响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在颈椎病中治疗效果及对疼痛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术后1、3、6个月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眩晕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1、3、6个月优良率分别为90.48%、95.24%、9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术前,眩晕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1).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在颈椎病中治疗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眩晕等临床症状.

    作者:肖裕春;赵建国;袁涛;谢平;余斌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建立气腹前采用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2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对2组患者的镇静效果进行评估,并进行苏醒期躁动评估及麻醉效果评估.结果 观察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为(4.63±1.24)分,高于对照组的(3.37±1.20)分(P<0.01);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15.22%,低于对照组的30.43%(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控制效果较好,且有利于缩短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熠;曾繁培;余丽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对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12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50 202张,统计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与用药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 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有4 686张,占总处方的9.33%;存在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184张,占3.93%.结论 该中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刘慧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药品管理规定在科室备用药品规范管理中的应用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疾病,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1].护士是临床各科室备用药品保管与使用的直接责任者,为规范备用药品管理,保证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2015年我院实施药品管理规定,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15个临床科室备用药品以科室自行管理为主,全院未统一模式,直接影响药品的管理和使用.

    作者:冀梅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手术降低颅压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观察2组颅内压、血糖数值及预后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颅内压、血糖数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6个月后,观察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降低颅内压,且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屈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治疗的牙周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腔正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与牙周炎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牙周炎消失时间为(15.2±2.4) d,短于对照组的(25.3±3.3) d(P<0.05).结论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应用于牙周炎患者中,能够促进病情恢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施优灵;马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石菖蒲水煎液和浓缩液的药物成分研究

    目的 石菖蒲水煎液和浓缩液的药物成分.方法 选取石菖蒲放置在陶器中模拟汤剂临床煎法煎煮2次并浓缩,采用气相色谱联合质谱分析的方法将取出的6批次水煎液和浓缩液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2次石菖蒲水煎液中主要成分为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β-细辛醚、5-羟甲基糠醛、α-细辛醚及细辛酮,2次石菖蒲水煎液中含量较高的为β-细辛醚,含量较低的为细辛酮.石菖蒲浓缩液中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含量为(11.46±3.38)%、β-细辛醚含量为(5.06±2.06)%、5-羟甲基糠醛含量为(31.16±5.62)%、α-细辛醚含量为(5.08±2.13)%,细辛酮含量为(2.27±1.44)%,其中含量高的为5-羟甲基糠醛.结论 石菖蒲临床疗效的物质基础是多样的,不仅与挥发油成分有关,而且还含有较高含量的水溶性成分,在研制新药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供药理实验采用的浓缩液与临床实际应用的汤剂的不同之处.

    作者:宋强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研究无痛人工流产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医院行无痛人工流产的8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2组丙泊酚使用剂量、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进行详细记录并比较;并根据2组孕妇的疼痛分级情况对比疼痛程度;详细记录2组孕妇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使用剂量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孕妇疼痛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1%(P<0.01).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中使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的可行性较高,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麻醉诱导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海燕;詹峰;马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吡啶,康复新、錫类散及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健脾化滞丸治疗.观察2组患者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2.86%(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美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PaO2、PaCO2、ABE),生命体征(pH、RR、HR、BP)变化情况.结果 治愈出院46例,治愈率为76.7%.通气治疗2 h后,患者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需及时进行机械通气,为患者原发病治疗及急救提供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任启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华法林用药咨询和用药教育实践与分析

    目的 为提高华法林临床用药安全性,分析医院实施用药教育、咨询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9月医院300例服用华法林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以2015年10月-2016年5月128例服用华法林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用药教育、用药咨询.对2组患者用药知识进行评估,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用药知识认知评估为(21.8±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9±2.5)分(P<0.01);用药不良反应率为3.1%低于对照组的10.0%(P<0.05);药物漏服率为4.7%低于对照组的13.0%(P<0.05).结论 通过对使用华法林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给予用药咨询,可有效减少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应从性.

    作者:花晓薇;何燕;张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及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治疗后,观察组气道阻力、呼吸做功及气道峰压指标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动态顺应性指标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为(132.53±12.73) pg/ml、前降钙素为(14.64±2.13) ng/L、C反应蛋白为(39.20±7.13) mg/L,优于对照组的(152.67±15.32) pg/ml、(20.16±3.16) ng/L、(59.81±8.90) mg/L(P<0.05).结论 将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呼吸力学各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清除气道分泌物,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联合降压调脂对社区治疗老年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联合降压调脂对社区治疗老年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以更好的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10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取氨氯地平治疗的对照组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降压调脂(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2组患者用药干预前后的血压、血脂变化情况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舒张压、收缩压数值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数值较治疗前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数值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 联合降压调脂对社区治疗老年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血压情况,并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石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预混人胰岛素30R加格列美脲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临床疗效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体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值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84.2%(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13.1%(P<0.05).结论 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与预混人胰岛素30R联合药物相比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卫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泼尼松、霉酚酸酯联合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泼尼松、霉酚酸酯联合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肾内科住院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采用泼尼松、霉酚酸酯、他克莫司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1);治疗1年后,2组患者血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泼尼松、霉酚酸酯联合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效果显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艾志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效性与药理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效性与药理作用.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90例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随访结果、临床治疗效果、hs-CRP与血脂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35.56%(P<0.01);治疗后观察组hs-CRP、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而言,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值得临床.

    作者:向国云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高强度超声聚焦(CZB)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强度超声聚焦仪进行超声扫描无创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2组流涕、鼻塞症状改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痒、喷嚏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随访半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 CZB治疗过敏性鼻炎,可快速、明显改善患者鼻痒、喷嚏等不适症状,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静;李谊;张亚戈;邢培梅;张灵敏;麻文来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