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叉神经痛的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胡丽娟;江远仕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磁共振成像模式, 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技术, 磁共振频谱
摘要:三叉神经痛(TN)是指发生在三叉神经分布区中阵发性、突然性、短暂性的周期疼痛,疼痛持续时间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尽早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成像(MRI)是近年新发展的影像学技术,具有组织分辨能力强、无骨形伪影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TN临床诊断,现就MR功能性成像在TN研究进展进行简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降钙素原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发热的鉴别价值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伴发热患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与细菌性感染的鉴别意义.方法 收集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38例,其中无发热无感染组(A组)60例、发热无感染组(B组)42例以及发热伴感染组(C组)36例,分析3组间血清PCT水平差异.结果 3组PCT水平分别为(0.14±0.09) ng/ml、(0.37±0.25) ng/ml以及(1.03±0.52) ng/ml,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PCT诊断痛风患者发热伴细菌性感染的的佳切点是0.76 ng/ml,敏感性66.7%,特异性95.2%.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伴发热是血清PCT升高水平可作为判断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指标,进而指导临床抗菌素的使用.

    作者:陈芯媛;陈家鑫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康复时间及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53.33%,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康复时间为(7.14±1.32)周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84±1.3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活力、一般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以明显提升骨折疗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缓解疼痛反应,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杨大飞;柯文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老年腺垂体功能减退实验室检查特点

    垂体功能减退是垂体或下丘脑疾病导致垂体激素分泌部分或完全缺乏,进而引起一系列内分泌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1].其发病率和患病率每年从11.9 ~42.2(10 000 000),个别从300 ~455(10 000 000)[2].随着对腺垂体功能减退的认识及影像、实验室检测技术的提高,其患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在老年人群中亦不少见.

    作者:马小青;刘永铭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6月入院的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40例(靶器官损害组),同期无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40例(非靶器官损害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异值情况.结果 靶器官损害组血压水平明显高于非靶器官损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器官损害组收缩压变异大于非靶器官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舒张压变异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后产生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与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情况具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文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高血压上肢手术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对麻醉效果、IR损伤及术后血压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血压上肢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对麻醉效果、缺血一再灌注(IR)损伤及术后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进行上肢手术且合并高血压患者87例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予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术中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予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中持续泵入生理盐水.记录患者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于患者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前(T0)、松止血带后5 min(T1)从上肢肘静脉抽取静脉血5ml(术前已开放静脉通路),测量血中丙二醛(MDA)、血浆缺血修饰蛋白(IMA)的浓度.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中、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36 h(To、T1、T2、T3、T4)测量患者血压并记录.结果 实施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后,2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o时2组MDA、IM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o比较,2组T1时MDA、IMA浓度均升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To时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T4时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上肢手术患者予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增强术中麻醉效果,减少术后IR损伤,同时能有效抑制围麻醉期异常的血压增高、心率增快,维持血循环系统的稳定,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苏娟;张振忠;王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分子量为34 000~ 42 000道尔顿的蛋白质.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种正常组织器官和多种肿瘤组织中,具多种生物功能,通过多种细胞表面受体和信号通路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存活、迁移,是内皮细胞生长和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1].如VEGF-A主要调节血管生成和血管通透性;VEGF-C和VEGF-D主要调节淋巴管生成.功能大致可分3个方面:(1)促进和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尤其是微小血管通透性;(2)促进内皮细胞增殖;(3)诱导特异淋巴管生成[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VEGFIs)在肿瘤治疗中,是一类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同时对内皮细胞分化、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肿瘤生长均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本文主要对临床能够获取及使用频率较高药物进行介绍,以期提供参考.

    作者:吕亚青;吕回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症状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免疫球蛋白E(IgE)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NF-α、IL-8、IgE均有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是临床治疗中可以采取的有效手段.

    作者:谢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社区感染性疾病患者合理用药咨询信息分析

    目的 综合分析社区感染性疾病患者关于合理用药咨询情况,为提高社区患者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的理念和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信息.方法 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中心合理用药咨询室的社区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咨询资料.结果 接待咨询患者216例次,咨询者所患感染性疾病以呼吸道感染占首位(73.15%),咨询药物类目多见于抗菌药物(62.45%),咨询药物知识内容主要为药物疗效(21.10%)、药物不良反应(20.51%)、疗程(18.42%).咨询发现患者治疗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以皮疹(13.13%)、头晕痛(11.25%)和胃肠道反应(10.00%)比例较高.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以喹诺酮类(21.88%)、头孢菌素类(15.63%)和青霉素类(14.06%)频率较高.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以无适应证用药(15.79%)、用药剂量过大(13.16%)和联合用药不当(12.50%)为主要诱因.患者参加相关合理用药学习讲座的频率为17.59%,用药说明书参阅率为36.11%.结论 社区感染性疾病患者存在诸多不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现状和由此引起的诸多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积极开展社区合理用药相关的科普教育颇为重要.

    作者:陆浩锋;方宗君;杨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十二导联心电图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十二导联心电图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测,对R波递增不良、左胸联高电压、QRS低电压、异常Q波、ST-T改变、传导阻滞、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7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5.95%;R波递增不良发生率为67.57%;Rv6/Rv5>1发生率为62.16%,Rv6 ≥3.5 mV或Rv5+ Sv1 ≥3.5发生率为36.49%,Rv6/Rmax≥3发生率为31.08%,连续三个心搏的S波和R波电压之和QRS总电压V6>V5发生率为36.49%;QRS低电压发生率13.51%;异常Q波发生率为21.62%;传导阻滞发生率为41.89%.结论 十二导联心电图可反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常出现的多种异常表现,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罗忠志;康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变化特点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根据患者有无颈动脉斑块将其分为观察组(有斑块)30例和对照组(无斑块)30例,比较2组患者CRP、ApoA1、ApoB水平.结果 观察组CRP、ApoA1、Apo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ApoA1、ApoB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密切相关.

    作者:李琦;丁荣椿;曾庆丰;邓石长;谢志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急性面神经炎伴高血压患者的药学监护实践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急性面神经炎伴高血压患者的药学监护模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并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方法 根据急性面神经炎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特点,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有针对性提出用药建议.结果 通过药学监护,可提高急性面神经炎伴高血压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依从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临床药师积极开展药学服务,协同医师优化给药方案,有利于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作者:方建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1例肺隐球菌感染术后治疗的药学监护

    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感染引起的深部真菌病,可感染人体的任何组织和脏器,常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其次为肺部,尚可累及皮肤、骨骼系统、血液等[1].有研究显示,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隐球菌感染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在免疫抑制的患者中,隐球菌发病率约5%~10%;而在艾滋病患者中,隐球菌感染率高达30%[2].本文主要回顾临床药师对1例肺隐球菌术后患者进行用药前评估,全程参与药物治疗并实施监护,临床药师通过给患者提供药学监护,用药说明和沟通,明显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和患者治疗依从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玉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1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一般均需要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巯咪唑作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一线治疗药物,疗效肯定,应用广泛,但有发生粒细胞减少的风险.根据药品处方资料和相关指南的数据,0.3%~0.6%的使用者可发生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 ×109/L),严重者可出现粒细胞缺乏(白细胞数<2×109/L,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后者若不及时抢救处理,会发生严重感染甚至败血症,威胁患者生命.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治疗分析和药学监护,提高对粒细胞缺乏严重性的认识,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安全性.

    作者:朱艳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头孢曲松钠临床应用不良反应82例分析

    目的 分析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使用头孢曲松钠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共收集82例不良反应,年龄>60岁42例,为51.22%.用药1h内,出现不良反应55例(67.07%);用药1h后出现不良反应27例(32.93%),发生频率高的是皮肤受损25例,为30.49%;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17例,为20.73%.结论 使用头孢曲松钠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因个体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类型也会存在差异.临床医护人员应对头孢曲松钠的应用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潘梁;林东兴;涂志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对神经发生影响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能促使成年哺乳动物的神经发生增强,目前认为神经发生对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存在两个主要的神经发生区域: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和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SGZ),神经发生的过程包括这两个区域神经干细胞/前体细胞(NSPCs)的增殖,神经前体细胞(NPCs)向神经元的分化,NPCs或neuroblasts向特定部位的迁移以及新生神经元整合入神经环路[1].脑缺血能够促使SVZ和SGZ神经发生的增强[2],对脑缺血后的组织重构和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3].

    作者:陶霞;廖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医院接诊的tSAH患者86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给药14 d.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AngⅡ水平及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3.72%高于对照组的6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ng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O2与pH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PaCO2值下降,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tSAH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盐酸法舒地尔.

    作者:王建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PDCA循环对普外科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成效及分析

    目的 分析PDCA循环管理对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情况.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分析应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前后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结果 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普外科围术期无适应证用药,药物选择不合理,术前用药时机不合理,用法、用量、溶媒不合理,更换药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疗程不合理,出院带药不合理发生率均逐年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清洁手术预防用药使用率、使用强度均逐年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用于普外科抗菌药物管理成效显著,可在医院大范围推广运用.

    作者:夏应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心血管疾病中他汀药物应用依从性影响因素及预防

    目的 分析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他汀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120例应用他汀药物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患者他汀药物依从性情况,从性别、年龄、经济收入、疾病知识掌握、服药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医患关系等方面总结分析影响他汀药物依从性的原因,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对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9.11 ±1.45)个月,应用他汀药物依从性好70例(58.33%),依从性差50例(41.67%);年龄、缺少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服药种类、他汀药物不良反应为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性别、经济收入差、医患关系良好不影响依从性.结论 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依从性较差,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

    作者:洪莉;龚金龙;吴婷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不同冲管方式对甘露醇输注致静脉炎发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冲管方式对甘露醇输注导致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收集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经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各20例.试验组在甘露醇输注完毕后用生理盐水10 ml脉冲式冲管,对照1组在甘露醇输注完毕后用生理盐水10 ml一次性冲管,对照2组在甘露醇输注完毕后不冲管,比较5d后3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静脉炎发生1例(5%),对照1组6例(30%),对照2组13例(65%),3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冲式冲管及一次性冲管均能降低甘露醇输注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率,使用脉冲式冲管较一次性冲管效果更明显.

    作者:高永芳;罗淑萍;舒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所致疼痛的疗效.方法 对56例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鼻咽癌同期放化疗中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中重度疼痛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式,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56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100.0%,镇痛疗效显著,无1例因不良反应停药.患者用药后疼痛缓解程度:初始剂量25 μg/h,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其中MR 14例;剂量增加到50 μg/h后,治疗总有效率为78.6%,其中MR 3例;剂量增加到75 μg/h后,总有效率为100.0%.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便秘、嗜睡.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剂可有效缓解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疼痛,具有方便、无创、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应用.

    作者:黄惠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