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德霖;李铮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矽肺患者预后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矽肺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QOL-100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对矽肺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凤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钠在小儿喘息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来医院就诊的203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102例,所有患儿均采用止咳化痰等基础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部分根据需要辅以吸氧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观察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有喘息性疾病的患儿在止咳化痰等治疗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收治的非恶性肿瘤疾病患者34例组成疾病组,另选取34例胃癌患者组成癌症组,对全部入选患者进行13C呼气检查及胃镜检查,观察Hp感染阳性率;比较癌症组中不同分期、不同浸润深度患者中Hp阳性率的差异性;分析Hp阳性与胃癌的相关性.结果 癌症组Hp阳性率为79.41%,疾病组Hp阳性率为38.24%,癌症组Hp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组(P<0.01);Hp阳性率与胃癌发生呈显著正相关(r=0.418,0
作者:罗春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医院科室采用NPPV治疗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 治疗后,300例中有效240例(80.0%),无效60例(20.0%).其中轻度呼吸性酸中毒有效率为90.0%,中度呼吸性酸中毒有效率为89.5%,重度呼吸性酸中毒有效率为40.0%.结论 NPPV是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应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有效率,使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李志军;杜娟琳;马增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麦默通乳腺旋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接受麦默通乳腺旋切术治疗的良性乳腺肿块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麦默通乳腺旋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块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还能明显提高患者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该护理方案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张丽萍;曾燕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患者,男,59岁,主因发作性胸闷、气短12年,再发1 d入院.该患者于12年前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闷、气短,伴有咽部烧灼样疼痛、大汗,持续约15 min,含服消心痛可缓解,曾于我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检查示:多支血管狭窄,狭窄率在30%~50%,给予扩冠、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平时坚持口服欣康片、拜阿司匹林等药物.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1 d前患者劳累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性质同前,疼痛程度较前加重,口含硝酸甘油2粒10余分钟可缓解.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溃疡等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史20余年,每天约10支,少量饮酒史.心电图示:窦缓,律齐,50次/min,Ⅱ、aVF导联呈Qrs型,Ⅲ导联呈QS型,T波倒置.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标记物、心肌酶提示:TN-I 2.20 ng/ml,LDH 278 U/L,CK 420 U/L,CK-MB 42 U/L,AST 77 U/L.
作者:李娜;纪征;孙淑娴;赵庆霞;王兆祥;史苏娜;王斌;李伯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不同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弹性成像及常规超声.比较2组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诊断及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6.1%,83.9%和85.2%,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7.3%,84.0%和91.6%,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5.2%,93.5%和96.2%.结论 在甲状腺良结节上的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是相辅相成的,提高整体的准确度,提高术后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雅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SDS、S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SDS、S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凤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比较鼓室内注射甲基泼尼松龙与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66例难治性耳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微循环优化、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鼓室内注射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对照组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各频率听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在0.5、1、3 kHz听阈的改善幅度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在4、8 kHz听阀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室内注射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栖如;刘海兵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曼月乐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70例子宫腺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放置曼月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治疗.观察2组痛经、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及乳房胀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痛经VRS评分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乳房胀痛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曼月乐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调查分析龙岩地区健康成人血小板参数.方法 随机选取龙岩地区体检合格的健康成人1 90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其静脉血中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容(PCT)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并统计分析其参考范围.结果 龙岩地区健康成人两性别之间血小板参数PLT、PDW、PCT和MPV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之间血小板参数PLT、PDW、PCT和MPV经方差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之间血小板参数PLT、PDW、PCT和MPV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健康成人血小板参数常因地区、年龄、性别等不同而有差异,因此有必要建立该地区的参考范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张园满;游琴秀;张淳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伊可新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鱼肝油滴剂治疗,观察组采用伊可新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生化指标评价,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及完成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伊可新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效果优于鱼肝油滴剂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各项血清生化指标,疗效肯定,安全有效,凸显伊可新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其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痛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借助这种新的内镜微创技术,使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黏膜下肿瘤可实行内镜下切除而不再需要传统的开腹手术.ESD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治疗成本低、可完整切除病灶、减低病变残留及复发率的优点[1];同时,同一患者可接受多次ESD治疗或一次可进行多部位治疗等优点[2].但作为一种新技术,ESD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尤其是易发生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3].现将我院行ESD患者102例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刘仕朝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综合性防范措施在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及隐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9月-2016年3月我院门诊药房发药出错情况及其原因和隐患作为对照,比较2016年4月-2016年10月采取综合性防范措施后的发药差错情况.结果 实行综合性防范措施后,我院门诊药房发药差错事件从29例降至6例,其差错下降率为79.31%(23/29);发药差错隐患从68例下降至28例,下降率为58.82%(40/68).结论 在门诊药房中实施综合性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发药差错及隐患,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袁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不同术式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应用与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腹腔镜输卵管开窗术治疗,B组给予腹腔镜输卵管切开缝合术治疗,C组给予开腹输卵管切开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结局(宫内妊娠、再次异位妊娠、继发不孕).结果 B组21例输卵管通畅率为70.00%,高于A组的13例(43.33%)与C组的12例(40.00%)(P<0.05);B组患者在宫内妊娠、再次异位妊娠及继发不孕比较中均优于A组与C组(P<0.05).结论给予输卵管妊娠患者使用腹腔镜输卵管切开缝合术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输卵管的阻塞情况和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玉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放射介入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动脉源性胃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120例,以患者治疗方法为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放射介入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补液、输血、注射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再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采用放射介入联合动脉栓塞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控制出血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贤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剖腹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112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剖腹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12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孕产次相同的再次选择剖腹产的孕妇80例进行对照分析,分为3组:剖腹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者为A组(98例),剖腹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失败者为B组(14例),同期孕产次相同的再次选择剖腹产的孕妇为C组(80例).比较3组产妇的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平均住院天数、产褥病.结果 112例剖腹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中,98例试产成功,成功率87.5%,试产失败14例,失败率12.5%,A组与B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均未发生产褥病.结论 严格把握剖腹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适应症,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平均住院天数短.
作者:赵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中药注射剂医嘱点评,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逐步规范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方法 利用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随机抽取2015年全年每位医师在院病例及出院病例各2份,共抽取27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医嘱1 547条,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品种、剂量、溶剂、给药途径、频次、联合用药等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1 547条中药注射剂医嘱中,遴选药品不适宜40条,占31.25%;联合用药不适宜36条,占28.13%;溶媒不适宜30条,占23.44%.并结合点评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结论 通过中药注射剂专项处方点评,发现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监管,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赵天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