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祛风散寒止痛胶囊联合护理干预治疗风寒感冒伴头痛的疗效观察

赵腊梅

关键词:祛风散寒止痛胶囊, 护理干预, 风寒, 头痛
摘要:目的 观察祛风散寒止痛胶囊联合护理干预治疗风寒感冒伴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风寒感冒伴头痛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排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40),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双号作为研究组(n=4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祛风散寒止痛胶囊并联合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5,P<0.05).研究组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风寒感冒伴头痛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祛风散寒止痛胶囊并配合护理干预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同时改善患者头痛的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当中大力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致肺炎患儿夜梦异常1例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属于白三烯类受体拮抗剂,白三烯作为哮喘气道炎性反应中的重要炎性介质,在哮喘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炎性细胞在气道的聚集;引起气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及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气道重塑,引起气道高反应.近来年随着抗白三烯类药物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临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也有所增多,国外及国内多项研究显示孟鲁司特钠可诱发儿童精神系统不良反应[1-5].现对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引起肺炎患儿夜梦异常的1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吴涛;林均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P2X7及其下游活性氧簇、ATP产生和IL-6释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BRPs)P2X7及其下游活性氧簇(ROS)、ATP产生和IL-6释放的影响.方法 将原代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分为4组:正常葡萄糖组(NG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组,30 mmol/L葡萄糖),NG+A438079组(P2X7 受体拮抗剂 A438079 HCl+5.5 mmol/L 葡萄糖),HG+A438079组(P2X7 受体拮抗剂 A438079 HCl+30 mmol/L葡萄糖),分别检测P2X7受体的mRNA表达、蛋白表达水平及NG组和HG组加入P2X7受体激动剂前后ROS、ATP、IL-6的变化.结果 高糖干预后,P2X7受体表达上调(P<0.05),ROS的产生、ATP消耗和IL-6释放均增多(P<0.05).阻断P2X7后,ROS产生、ATP消耗和IL-6的释放显著减少(P<0.05).结论 高糖可经P2X7受体调节BRPs中ROS生成、ATP的产生和IL-6的释放.

    作者:刘琦;于珮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长春西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4,P=0.0347,P<0.05).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85±5.26)分低于对照组的(16.58±4.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14,P=0.0000,P<0.05).治疗前,2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血细胞比容及血小板聚集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2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万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临床药师参与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实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仍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直肠、结肠,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环境的变化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UC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本文报道1例UC患者的治疗经过,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刘香芳;倪穗琴;田泾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Leep刀治疗前庭大腺囊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Leep刀治疗前庭大腺囊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门诊收治的前庭大腺囊肿患者60例,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Leep刀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造口术治疗,观察2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治疗前庭大腺囊肿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欧阳新华;康一青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绩效管理在医院药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现阶段,医院药剂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点:(1)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药品价格不断下降,药房数量增多,因而对医院制剂生产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与规范.与此同时,药剂科收入占医院总体收入的比重降低.(2)在医院药学发展的过程中,药剂科工作的重点已经转向患者,并为其提供药学服务.针对这两种挑战,药剂科必须要与时俱进,以保证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变化.其中,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增强药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合理地制定与医院药学绩效考核相适应的管理规范,以期进一步增强工作的效率.

    作者:杨卫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与传统术式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立体定向穿刺引流与传统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院接诊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18例按临床治疗方法分为立体定向组和传统组,每组各59例.立体定向组患者实施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术式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7 d、14 d、3个月时的NHISS评分、ADL评分等级、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术后6个月脑血肿清除量百分比.结果 术前2组患者的NH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2组患者的NHIS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同时立体定向组患者的NHISS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立体定向组患者的ADL评分等级显著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立体定向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短于传统组,术后6个月脑血肿清除百分比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可有效的清除血肿,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靶控静脉麻醉,比较2组患者术后苏醒情况及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拔管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结束后1 h、2 h 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麻醉结束后3 h 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能降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促进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伟芬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注射用奥硝唑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评价注射用奥硝唑使用的合理性,针对性的提出风险管理建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调查分析某院住院注射用奥硝唑的使用情况,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调查用药878例,发生不良反应6例.注射用奥硝唑在应用时存在超适应证、超剂量、溶媒选择不当及联合用药存在风险等问题.结论 应制定干预措施,加强注射用奥硝唑的合理使用宣传,规范医师用药行为,实现安全用药.

    作者:熊光宗;张健;段雯;何文芳;刘翠林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儿童慢性肾脏病的临床防治对策

    目的 分析儿童慢性肾脏病(CKD)的分子病理基础及临床防治对策.方法 将儿童CKD患者7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进行日常保养,试验组在对照组日常保养基础上给予针对性防治对策,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儿童CKD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能延缓病情的进展,避免进入尿毒症晚期,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庄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2种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经济学比较

    目的 比较2种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经济学差异.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在医院进行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2组,每组54例,A组患者服用马来酸氨氯地平,B组患者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和药物经济学差异.结果 治疗前2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显著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87.0%显著高于B组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所花费的费用较少,且成本-效果低.以A组为依据,计算B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6.06,提示每提高1个有效率,则需要花费6.06元.结论 对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理想,但花费较高.因此,需要在对患者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用药方案.

    作者:张越;刘金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幼稚或成熟T、B淋巴细胞克隆性异常增殖,浸润骨髓、血液或其他器官和组织,引起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紊乱,其生物学特征多样,临床异质性大.

    作者:李琴;李晓明;邢宏运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赛肤润联合泡沫敷料预防无创通气患者鼻面部皮肤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赛肤润联合泡沫敷料预防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患者面部压力性损伤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医院ICU收治的NPPV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皮肤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皮肤护理基础上采用赛肤润联合泡沫敷料保护面部受压皮肤,比较2组压疮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压疮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赛肤润联合泡沫敷料可有效降低无创通气患者面部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应用无创通气的效果.

    作者:王红香;张丽娜;王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温馨提示卡在特需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温馨提示卡在特需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科收治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口头宣教各项检查护理的注意事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温馨提示卡进行宣教.比较2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5.0%(76/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6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需病房住院患者应用温馨提示卡可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可有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贾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150例,全部患者均予以常规临床病理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超声诊断确诊150例,病理诊断确诊139例,诊断符合率为92.67%.其中,异位妊娠患者多,经超声诊断确诊69例,经病理诊断确诊67例,诊断符合率为97.10%;盆腔炎症急腹症患者次之,经超声诊断确诊25例,经病理诊断确诊24例,诊断符合率为96.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妇科急腹症的确诊率较高,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庄惠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8~12月实施处方分析后中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2014年8~12月实施处方分析前中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未予以中药处方分析,观察组中药师通过中药处方分析后进行中药调剂,对比2组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可增强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作者:张丽萍;傅丽琼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2011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同样的方式抽取同期非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在此基础上对2组患者实施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肺性脑病、心力衰竭、真菌感染、低钠、低氯、低钾、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具有肺性脑病、心力衰竭、真菌感染、低钠、低氯、低钾、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发病率较高的临床合并症,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早期抗结核治疗联合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解痉、平喘、纠正呼吸衰竭等综合治疗,但相比非老年患者而言,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差.

    作者:赖金梅;罗兰裕;刘锦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锁定钢板治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胫骨远端骨折青少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选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固定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对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我院临床药学专业本科实习生带教模式探索与实践

    临床药学是以患者为对象、研究药物及其剂型与病体相互作用和应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旨在用客观科学指标研究具体患者的合理用药.自1989年华西医科大学(现已并入四川大学)首次开设临床药学专业以来,我国开设临床药学专业的高等院校逐年增多.

    作者:杨焕芝;宋杲;杨俊丽;杨为民;宋沧桑;田静;包金颖;翁稚颖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阿帕替尼致延迟性高血压并发可逆性后脑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

    患者,男,49岁,既往发现乙肝病毒携带史8年,患者因右上腹隐痛3 d于2016年9月16日首次入院.行肝胆CT/CT增强:考虑多发肝癌,建议MR检查.肝小囊肿.上腹部增强MRI示:(1)考虑:多发肝癌,建议放射介入治疗.(2)肝右叶小囊肿.甲胎蛋白1 210 μg/L,乙肝病毒DNA 8.095×105 U/ml;立即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于2016年9月20日行阿帕替尼0.5g口服每天1次靶向治疗,1周后周身出现皮疹,以后背部明显,考虑为阿帕替尼不良反应,给予中药外用,皮疹好转.

    作者:吴兵;李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