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双歧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效果观察

申丽娟

关键词:金双岐片, 蒙脱石散, 联合用药, 小儿, 急性腹泻, 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金双岐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60例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金双岐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恢复、退热、呕吐和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双岐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内外结合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采用中药内外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瘙痒程度评分.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瘙痒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瘙痒程度.

    作者:王小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儿童慢性肾脏病的临床防治对策

    目的 分析儿童慢性肾脏病(CKD)的分子病理基础及临床防治对策.方法 将儿童CKD患者7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进行日常保养,试验组在对照组日常保养基础上给予针对性防治对策,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儿童CKD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能延缓病情的进展,避免进入尿毒症晚期,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庄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患者,女,2016年9月19日出生,于2017年12月21日,在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iphtheria Tetanus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 Adsorbed)(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20150323-2)0.5 ml,接种前检查无禁忌证,接种后留观30 min无异常.1周后患儿双上肢皮肤出现出血点,遂来我部就诊,查体见患儿双侧前臂皮肤有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压之不退色,无发热、流涕、咳嗽,无恶心、呕吐,无鼻衄,无黑便、血尿.血常规WBC 6.2×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72.4%,中性粒细胞百分比21.4%,血红蛋白107 g/L,血小板计数4.7×109/L,血小板压积0.043.粪常规:潜血(-),初步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转送上级医院进一步查血小板计数3.8×109/L,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IgG 336 mg/dl,IgA 10.3 mg/dl,IgM 24.8 mg/dl,C3 76.9 mg/dl,C4 28.4 mg/dl,血凝四项正常,骨髓象提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抗体IgG升高,后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维生素C、氨肽素等综合治疗后痊愈出院.

    作者:张武萍;刘光德;周晓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布比卡因阻滞效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布比卡因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行异位妊娠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予以布比卡因15 mg行全麻维持,A、B、C 3组患者麻醉维持中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分别为2.5 μg、5.0 μg、7.5 μg),比较3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运动阻滞达高阻滞平面的时间,对比3组患者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A、B、C 3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运动阻滞达高阻滞平面的时间依次缩短,且各组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患者的镇静评分依次升高,分别为(1.57±0.22)分、(2.01±0.31)分、(2.51±0.13)分,各组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中,舒芬太尼对布比卡因的阻滞效果与剂量呈现明显相关性,且应用剂量越大对布比卡因的阻滞效果越明显,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亦增多.应用5.0 μg剂量的舒芬太尼较为合适,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徐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医院治疗的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70例.根据用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再入院率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PaO2及PaC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PaO2及PaC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轻度咯血、皮肤局部淤点、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及再入院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超;谢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肌肉内骨瘤1例

    患者,男,26岁,主因右小腿后侧肿物1个月于2015年11月29日入院. 患者1个月前军事训练后右小腿后侧出现酸痛不适并发现一硬性肿块来院诊治.患者既往体健,无任何疾病及外伤史.专科查体:右小腿外观正常,皮肤完整,后外侧可触及一纵形约9 cm×5 cm×3 cm肿物,质硬,局部无压痛,皮温不高,界限不清,可横向活动,足踝关节活动自如,远端感觉、血运正常.

    作者:王洪彬;蒲晓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靶控静脉麻醉,比较2组患者术后苏醒情况及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拔管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结束后1 h、2 h 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麻醉结束后3 h 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能降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促进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伟芬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温馨提示卡在特需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温馨提示卡在特需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科收治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口头宣教各项检查护理的注意事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温馨提示卡进行宣教.比较2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5.0%(76/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6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需病房住院患者应用温馨提示卡可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可有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贾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150例,全部患者均予以常规临床病理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超声诊断确诊150例,病理诊断确诊139例,诊断符合率为92.67%.其中,异位妊娠患者多,经超声诊断确诊69例,经病理诊断确诊67例,诊断符合率为97.10%;盆腔炎症急腹症患者次之,经超声诊断确诊25例,经病理诊断确诊24例,诊断符合率为96.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妇科急腹症的确诊率较高,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庄惠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热敏灸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热敏灸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对照组1单纯使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的治疗.对照组2单纯采用热敏灸治疗.试验组采用热敏灸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个月症状评分.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疼痛、肿胀和绞索评分差异明显(P<0.05),晨僵、关节功能及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萱;付勇;厉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肾病内科收治的尿毒症脑病患者36例按照患者门诊挂号的编号,根据单双数分为2组各18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ES)评分和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MME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ES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BUN、Scr、iPTH和β2-M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BUN、Scr、iPTH、β2-MG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血肌酐等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书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气管插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气管插管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是否早期行气管插管,将104例实施气管插管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A组(59例)接受早期气管插管,B组(45例)进行常规气管插管.对2组患者的气管插管前后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及血乳酸变化、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 A组气管插管前后呼吸、心率、PaO2、PaCO2、血乳酸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气管插管前后呼吸、心率、PaO2、PaCO2不稳定,插管后呼吸、心率、PaCO2低于插管前,PaO2高于插管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乳酸值插管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气管插管能够改善患者全身情况,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减少脑卒中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较为有利,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推广和普及.

    作者:刘翠;刘爱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多灶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CH)是一类罕见的、症状复杂多变、以组织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LCH是一种以骨髓树突前体细胞单克隆增生导致器官功能障碍为特征的肿瘤,界于良恶性肿瘤之间.LCH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强、复杂多变的特点,病变可为局灶性或弥漫性浸润,轻者仅累及皮肤、单骨或多骨损害,部分患者伴有尿崩症,重者可累及多器官系统,如肺脏、脾脏、肝脏以及造血系统.骨是LCH常受累的部位,骨骼影像学检查可见单部位或多部位骨质缺损,表现为溶骨性损坏.现报道本院收治的1例以骨组织破坏为主要表现的LCH患者.

    作者:姜静;李希岭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长春西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4,P=0.0347,P<0.05).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85±5.26)分低于对照组的(16.58±4.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14,P=0.0000,P<0.05).治疗前,2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血细胞比容及血小板聚集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2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万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不同服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服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晚7时和早上7时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7时服用降压药较早7时的降压药效果好.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时间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降压药物的效果.

    作者:林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经肾造瘘管持续缓慢静脉滴注血凝酶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经肾造瘘管持续缓慢静脉滴注血凝酶预防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后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86例择期行PCNL的患者,将其分为血凝酶组(63例)、生理盐水组(61例)和对照组(62例).对比3组患者术后72 h内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血凝酶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术后72 h出血量分别为(32.43±7.23)ml、(54.11±8.37)ml、(58.30±8.11)ml,血凝酶组术后72 h出血量显著低于其余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凝酶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5%(11/63)、16.4%(10/61)、17.7%(11/62),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并发症中常见的为伤口漏尿.结论 经肾造瘘管持续缓慢静脉滴注血凝酶预防泌尿外科术后出血的疗效显著,且并未增加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

    作者:文曙光;江拥军;曾春明;李羽佳;吕高飞;吴光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超敏C反应蛋白、B型脑钠肽及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以及脂联素(APN)含量的变化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疾病类型划分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5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7例,并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5名作为对照组.于入院次日清晨采集受试者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中hs-CRP、BNP及APN含量.结果 SAR组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hs-CRP水平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MI组与UAP组血清BNP及A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BNP及APN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BNP水平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组患者APN水平均显著低于单支组(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A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与BNP呈正相关(r=0.298,P<0.01);hs-CRP水平与APN水平呈负相关(r=-0.406,P<0.01);BNP与APN呈负相关(r=-0.239,P<0.01).结论 hs-CRP、BNP及APN血清含量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通过联合检测三者含量对冠心病发病及病变程度进行预测.

    作者:马华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细胞自噬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肺癌是一种发生在支气管黏膜上皮的疾病,也称支气管癌.肺癌是导致全球人类死亡的第一大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持续增加,肺癌发病率与病死率已位居我国发病肿瘤的第1位.肺癌早期发病隐蔽,不易诊断,而能诊断出时一般已到中晚期,此时已经开始发生转移,这是目前导致肺癌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虽大量的人力物力已投入到肺癌治疗药物的研发当中,但近5年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仍无明显改变,因此开展新型抗肺癌药物的研发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凌莉;张评浒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早期体位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分析早期体位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114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产后早期体位干预治疗的措施,比较2组产妇产后双腿肿胀、疼痛状况、产后下肢DVT及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下肢肿胀、疼痛的发生率为7.02%低于对照组的1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下肢DVT、肺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后早期及时进行体位干预,不但能预防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及生活质量,且更能有效地减少术后下肢DVT的发生,促进患者产后尽快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于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右美托咪定防治剖宫产术中牵拉反应的优化方案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用于防治剖宫产术中牵拉反应的优化方案.方法 拟行剖宫产术的孕足月产妇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各30例.胎儿娩出后,A组和C组均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 μg/kg,B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75 μg/kg.负荷量均在10 min内缓慢泵入,C组随后以0.5 μg·kg-1·h-1的速度泵注右美托咪定直至缝皮时停药.观察3组腹腔探查时牵拉反应的情况、患者用药后20 min的Ramsay评分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B组和C组牵拉反应为Ⅰ级的患者明显多于A组(P<0.05),Ⅱ级的患者明显少于A组(P<0.05).B组和C组Ramsay评分为3分的患者明显多于A组(P<0.05),2分的患者明显少于A组(P<0.05).A组和C组打鼾的患者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0.5 μg/kg静脉注射,随后以0.5 μg·kg-1·h-1维持用于剖宫产手术,具有良好的镇静和预防牵拉反应的作用,且对产妇的呼吸系统影响小.

    作者:岳书玉;宋正亮;赵新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