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服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

林玲

关键词:服药时间, 高血压, 降压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服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晚7时和早上7时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7时服用降压药较早7时的降压药效果好.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时间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降压药物的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6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DS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DS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SDS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凡子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咪达唑仑预防痔上黏膜环切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对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女性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行PPH术患者90例分为3组:Ⅰ组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咪达唑仑40 μg/kg,Ⅱ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40 μg/kg+昂丹司琼8 mg,Ⅲ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6 ml.记录所有患者在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10 min(T2)、给药后5 min(T3)、术毕(T4)5个时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amas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24 h内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T3、T4时,Ⅰ组患者的MAP、HR低于T0时,Ramasy评分高于T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Ⅱ组患者的MAP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Ⅱ组患者的HR水平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Ⅱ组患者的Ramasy评分高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的MAP在各时点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T3时点的HR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SpO2在各时点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内Ⅰ、Ⅱ组的恶心、呕吐率明显低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咪达唑仑对于PPH术患者具有较好的镇静、抗焦虑作用,单独或联合昂丹司琼使用,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潘百强;邱驰宇;林杰;江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儿童慢性肾脏病的临床防治对策

    目的 分析儿童慢性肾脏病(CKD)的分子病理基础及临床防治对策.方法 将儿童CKD患者7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进行日常保养,试验组在对照组日常保养基础上给予针对性防治对策,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儿童CKD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能延缓病情的进展,避免进入尿毒症晚期,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庄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加味麻杏石甘汤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相关症状改善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麻杏石甘汤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能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症状,促进肺组织修复,较单纯医药治疗更有效.

    作者:补晓慧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2014-2015年庐江县中医院麻醉性镇痛药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2014~2015年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4~2015年度麻醉药品的采购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等评价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 2015年麻醉药品采购金额明显增长.瑞芬太尼注射剂各年度采购金额位居首位,瑞芬太尼注射剂(1 mg)和芬太尼注射剂(0.1 mg)DDDs呈逐年上升.芬太尼透皮贴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临床对羟考酮缓释片使用倾向性较高,各年度使用较为稳定.吗啡制剂在该院使用频率较低.瑞芬太尼注射剂(1 mg)和舒芬太尼注射剂(50 μg)DDC较高,分别为202.40元和100.35元.结论 该院麻醉药品使用日趋合理,但仍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对其使用加强干预和管理.

    作者:吴义成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幼稚或成熟T、B淋巴细胞克隆性异常增殖,浸润骨髓、血液或其他器官和组织,引起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紊乱,其生物学特征多样,临床异质性大.

    作者:李琴;李晓明;邢宏运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创伤性脑梗死1例

    创伤性脑梗死多继发于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损伤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突出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脑功能损害重、预后不良等.因常合并多部位器官损伤,使临床上对其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导致延误病因治疗,引起脑组织严重的不可逆性损害,增加了致残、致死率.因此,掌握创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疗起到决定性作用,对该类患者的预后亦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创伤性脑梗死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张继全;魏建萍;张剑;陈为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金双歧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金双岐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60例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金双岐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恢复、退热、呕吐和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双岐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申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热敏灸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热敏灸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对照组1单纯使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的治疗.对照组2单纯采用热敏灸治疗.试验组采用热敏灸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个月症状评分.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疼痛、肿胀和绞索评分差异明显(P<0.05),晨僵、关节功能及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萱;付勇;厉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肌肉内骨瘤1例

    患者,男,26岁,主因右小腿后侧肿物1个月于2015年11月29日入院. 患者1个月前军事训练后右小腿后侧出现酸痛不适并发现一硬性肿块来院诊治.患者既往体健,无任何疾病及外伤史.专科查体:右小腿外观正常,皮肤完整,后外侧可触及一纵形约9 cm×5 cm×3 cm肿物,质硬,局部无压痛,皮温不高,界限不清,可横向活动,足踝关节活动自如,远端感觉、血运正常.

    作者:王洪彬;蒲晓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我院临床药学专业本科实习生带教模式探索与实践

    临床药学是以患者为对象、研究药物及其剂型与病体相互作用和应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旨在用客观科学指标研究具体患者的合理用药.自1989年华西医科大学(现已并入四川大学)首次开设临床药学专业以来,我国开设临床药学专业的高等院校逐年增多.

    作者:杨焕芝;宋杲;杨俊丽;杨为民;宋沧桑;田静;包金颖;翁稚颖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P2X7及其下游活性氧簇、ATP产生和IL-6释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BRPs)P2X7及其下游活性氧簇(ROS)、ATP产生和IL-6释放的影响.方法 将原代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分为4组:正常葡萄糖组(NG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组,30 mmol/L葡萄糖),NG+A438079组(P2X7 受体拮抗剂 A438079 HCl+5.5 mmol/L 葡萄糖),HG+A438079组(P2X7 受体拮抗剂 A438079 HCl+30 mmol/L葡萄糖),分别检测P2X7受体的mRNA表达、蛋白表达水平及NG组和HG组加入P2X7受体激动剂前后ROS、ATP、IL-6的变化.结果 高糖干预后,P2X7受体表达上调(P<0.05),ROS的产生、ATP消耗和IL-6释放均增多(P<0.05).阻断P2X7后,ROS产生、ATP消耗和IL-6的释放显著减少(P<0.05).结论 高糖可经P2X7受体调节BRPs中ROS生成、ATP的产生和IL-6的释放.

    作者:刘琦;于珮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超敏C反应蛋白、B型脑钠肽及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以及脂联素(APN)含量的变化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疾病类型划分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5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7例,并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5名作为对照组.于入院次日清晨采集受试者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中hs-CRP、BNP及APN含量.结果 SAR组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hs-CRP水平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MI组与UAP组血清BNP及A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BNP及APN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BNP水平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组患者APN水平均显著低于单支组(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A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与BNP呈正相关(r=0.298,P<0.01);hs-CRP水平与APN水平呈负相关(r=-0.406,P<0.01);BNP与APN呈负相关(r=-0.239,P<0.01).结论 hs-CRP、BNP及APN血清含量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通过联合检测三者含量对冠心病发病及病变程度进行预测.

    作者:马华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四君子汤加黄芪抗大鼠衰老标记物变化观察

    目的 观察四君子汤加黄芪抗大鼠衰老标记物变化.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药膳组各10只.中药药膳组给予四君子汤加黄芪、大米汤这一干预措施,而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大米汤干预,后采集大鼠血液,采用ELISA实验技术检测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PX)浓度.结果 空白组大鼠血清SOD、GSH-PX浓度高于模型组和中药药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药膳组血液中SOD浓度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和中药药膳组血液中GSH-PX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君子汤加黄芪制成的药膳使衰老大鼠血液中SOD浓度升高,有延缓衰老作用.但对GSH-PX无明显作用,不是延缓衰老佳方法.

    作者:史冬梅;张锦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医院治疗的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70例.根据用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再入院率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PaO2及PaC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PaO2及PaC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轻度咯血、皮肤局部淤点、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及再入院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超;谢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 将高血压患者3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试验组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口服,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口服.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血压变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具有安全、高效的降压效果,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明绘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Beagle犬牡荆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对牡荆素急性毒性进行研究,为牡荆素制剂临床应用提供安全依据.方法 将牡荆素配成30 mg/ml的溶液给药,按照50%递增法给药体积依次设计为2.0、3.0、4.5、6.8、10.1、15.2 ml/kg一系列剂量组进行实验.结果 Beagle犬接受单剂量牡荆素后出现呕吐反应,随着给药剂量的递减呕吐频率和程度减轻;牡荆素犬无毒反应剂量为204 mg/kg,出现呕吐反应的剂量为303 mg/kg,单次大给药量为600 mg/kg;剖检观察期结束后存活的犬,各主要脏器均未发现有肉眼可见的病理改变.结论 牡荆素急性毒性研究在安全剂量内使用安全.

    作者:李晓亮;邵旭;牛海军;许亮;李光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不同服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服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晚7时和早上7时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7时服用降压药较早7时的降压药效果好.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时间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降压药物的效果.

    作者:林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东莞市麻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东莞市麻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现状.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东莞市麻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营服务资料,对服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东莞市麻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主要为女性(87.38%),且大部分在26~50岁.医师的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科和大专,护士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大专和中专.社区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Barthl指数评分以及QOL-100评分均大部分≥61分,患儿及家属的服务满意度较高,且各年的对比差异变化不大.结论 东莞市麻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情况呈良好状态,但社区医院仍需继续保持和优化,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更好的为社区儿童提供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

    作者:关慧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患者98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2组均给予依那普利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叶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Hcy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血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血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患者血Hcy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春艳;刘文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