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观察

吴焱兵

关键词:胫骨创伤性骨髓炎,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开放植骨
摘要:目的 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48例,均在病灶完全清除后实施VSD,并以开放植骨方式修复骨缺损,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48例患者VSD治疗次数为3~6次,创面修复术后皮瓣均成活,且创面Ⅰ期愈合.部分骨硬化患者VSD治疗次数、感染控制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去除时间均明显短于节段性骨硬化患者(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VSD联合开放植骨对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及踝关节功能,不易出现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脑卒中的预防作用

    目的 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观察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随访3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年、2年、3年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脑卒中发生率.结果 2组血压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血压均有所减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Hcy水平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Hcy水平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卒中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更有效地减少H型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仕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对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予以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奥氮平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糖尿病有关指标予以统计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齐拉西酮治疗的效果更加确切,能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且不会影响患者血糖水平,优于奥氮平治疗,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应用与推广的治疗药物.

    作者:高春强;展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胺碘酮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高血压合并房颤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用小剂量利尿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胺碘酮治疗,试验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比较2组房颤转复成功率、1年内房颤复发率及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变化.结果 试验组患者72 h、1周内转复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3个月、6个月、1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高血压合并房颤能提高房颤转复成功率,但长期小剂量应用未观察到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冷海;孙所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依从性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肾病综合征口服激素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依据Morisky标准评判9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不同依从性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接受教育时间、职业、肾病综合征病程、经济状态、报销医疗费、肾病综合征认知程度、心理反应、激素不良反应等因素.结果 对肾病综合征随访8个月~2年,平均(14.26±3.22)个月,90例患者应用激素依从性好60例(66.67%),依从性差30例(33.33%),单因素检验年龄、居住地、接受教育时间、职业、肾病综合征病程、经济状态、报销医疗费、肾病综合征认知程度、心理反应、激素不良反应因素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激素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年龄较大(OR=4.32,95%CI:2.68-29.26,疾病知识认识不足(OR=4.09,95%CI:2.06-23.17)、激素不良反应(OR=3.87,95%CI:1.80-19.40)、不良心理反应(OR=3.02,95%CI:1.91-25.23).结论 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因素复杂,应通过医护人员、家庭、患者的共同努力,减少肾病综合征患者不依从行为,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葛正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规范化药学监护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药物预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抗凝药物在TKA术后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2016年1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 ACCP)发布的第10版《静脉血栓栓塞抗栓治疗指南》和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更新的《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均给出了指导原则,但临床具体方案还需多学科团队合作保障其有效实施.

    作者:解皓;李海涛;李新宇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心房纤颤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致室颤1例

    患者,男,58岁,主因突发心悸、晕厥8 h急诊. 查体:呼吸26 次/min,血压测不到,面色苍白,神志清楚,烦躁不安. 口唇发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220 次/min,律不齐,心音低,未闻及杂音.

    作者:祖思源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于医院就诊及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25 mg,观察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 mg,对比2组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乏力、嗜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应用25 mg剂量的米非司酮相比,应用12.5 mg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更佳.

    作者:黄月娇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临床药师干预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对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干预效果.方法 临床药师对医院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分阶段对干预前后的病历进行调查,对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临床药师干预,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率大幅提高,且抗菌药物费用明显降低.结论 临床药师对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干预行之有效.

    作者:樊晖晖;王康蕊;李丽雅;陈传涛;王运红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多库酯钠联合聚乙二醇在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多库酯钠联合聚乙二醇在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8例行结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根据肠道准备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184例在服用多库酯钠3 d后,服用聚乙二醇;对照组174例直接服用聚乙二醇,比较2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总大便次数、排便总时长、肠道清洁度及服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总大便次数、排便总时长、肠道清洁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5.22%,对照组为21.2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1,P>0.05).结论 多库酯钠联合聚乙二醇在便秘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优于单用聚乙二醇.

    作者:廖国海;谭诗云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强化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对不良事件及医护人员药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强化安全管理对提高高危药品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的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开展强化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前875例患者资料,另选2015年1月-2016年6月开展强化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后804例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管理前后高危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52例医护人员管理前后药学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强化管理后高危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7%低于管理前的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4,P<0.05).强化管理后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种类、配伍禁忌、给药途径、专用标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等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改善医护人员药学认知,提高高危药品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阳苍鸿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1月于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Ⅲ型患者2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认知及健康教育等.对2组患者分别于入院第3天及出院当天给予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估.结果 出院当天2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入院第3天,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天2组患者的8个健康维度身体机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角色情绪及心理健康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入院第3天,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控制患者血压波动,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治疾病发展,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芳;刘小名;徐宁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反应和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 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反应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组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比较2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CRP、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治疗前2组体质指数(BMI)、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MI、ALB、TP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1),且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反应和营养状态改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不同潮气量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潮气量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入住呼吸监护室(RICU)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小潮气量[潮气量(VT):6~8 ml/kg]组(A组)和传统潮气量(VT:10~12 ml/kg)组(B组),每组16例,均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PRVC-SIMV+PSV)模式通气,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机械通气后VAP发生时间、R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 A组机械通气时间和RICU住院时间长于B组,VAP发生率高于B组,VAP发生时间早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可有效预防VAP的发生并改善其预后.

    作者:邹外龙;马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8.2737,P<0.05).观察组经过治疗后Hp转阴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χ2=8.3056,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1,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保护胃黏膜,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仕团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PDCA循环管理法在降低全自动配药分包机拆零药品损耗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用于降低全自动配药分包机拆零药品损耗率的效果,提升拆零药品规范化管理水平.方法 通过收集药品损耗数据资料,分析造成全自动配药分包机拆零药品损耗的原因,综合运用PDCA循环管理技术和方法制订并实施拆零药品管理流程.将实施前、中、后的拆零药品损耗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前、中、后拆零药品损耗率分别为0.143%、0.054%、0.029%,达到目标值1‰以下.结论 有效的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能明显地降低全自动配药分包机拆零药品损耗率,使拆零药品管理规范化,并提升药学服务品质.

    作者:卢贞;丛中笑;黄旭慧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PBL教学在口腔牙槽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 在口腔牙槽外科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口腔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53名进行口腔牙槽外科教学,根据教学方法不同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PBL教学组30例采用PBL教学法,传统教学组23例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测试内容为牙钳识别、牙钳使用、牙挺识别、牙挺使用、辅助器械识别与使用、模拟拔牙.结果 PBL教学组牙钳识别、牙挺识别、牙挺使用、模拟拔牙知识点的掌握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牙钳使用、辅助器械识别与使用的知识点掌握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法在口腔牙槽外科教学中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可推广应用于口腔其他学科教学.

    作者:李自良;何永文;严梅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神经功能重建仪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神经功能重建仪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为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并且均给予患者常规的康复治疗和训练,其中包括肌肉按摩及肢体运动疗法等治疗方案.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神经功能重建仪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采用徒手肌力试验Lovertt分级法进行肌力测评,采用Fugl-Meyer评分表评定患肢运动功能和关节活动功能.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59,P<0.05).治疗组患者Fugl-Meyer上肢评分和下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功能重建仪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上加以应用.

    作者:朱玉玲;宋红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感染控制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感染控制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60例,其中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实施后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感染控制路径实施前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实施前10 min、手术开始后10 min、30 min、60 min和手术完成时手术室空气菌落总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d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拆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5.00%(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中应用常规的空气净化系统加上严格的感染控制路径可提高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降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月美;陈凤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5).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及大呼气流速(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均改善,且观察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心率、呼吸频率、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率、呼吸频率、pH值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状况及心率、呼吸频率、血气pH各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志信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长期口服复方甘草片致成瘾1例

    患者,女,92岁,为军人家属. 主因间断双下肢水肿7年,加重伴纳差、乏力、嗜睡1周,以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入院. 体格检查:患者意识清,反应略迟钝,嗜睡,全身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无咳嗽.

    作者:李红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