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对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对比

高春强;展玲

关键词:早期精神分裂症, 糖尿病, 齐拉西酮, 奥氮平
摘要:目的 对比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予以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奥氮平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糖尿病有关指标予以统计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齐拉西酮治疗的效果更加确切,能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且不会影响患者血糖水平,优于奥氮平治疗,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应用与推广的治疗药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感染控制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感染控制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60例,其中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实施后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感染控制路径实施前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实施前10 min、手术开始后10 min、30 min、60 min和手术完成时手术室空气菌落总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d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拆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5.00%(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中应用常规的空气净化系统加上严格的感染控制路径可提高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降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月美;陈凤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自发性脑干出血的救治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自发性脑干出血的救治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保守治疗76例,采用手术治疗20例,根据3个月内死亡与否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预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死亡组41例,生存组5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出血量、合并脑积水、瞳孔改变、收缩压、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自发性脑干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出血量、GCS评分和收缩压.结论 保守疗法及手术治疗方案均是治疗自发性脑干出血的重要方法,控制出血量、GCS评分、收缩压等危险因素可有效提高自发性脑干出血的预后效果.

    作者:陈银娟;黄春梅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温阳活血药物三伏贴敷佐治心肾阳虚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温阳活血药物三伏贴敷佐治心肾阳虚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心肾阳虚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第1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第2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加三伏天无药物的淀粉贴敷治疗,第3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加三伏天温阳活血药物贴敷治疗.观察1个月后2组患者的冠心病症状评分、心电图改善、硝酸甘油停减情况.结果 第3组症状评分总有效率为95.0%高于第1组的85.0%和第2组的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和第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硝酸甘油停减总有效率为90.0%高于第1组的80.0%和第2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和第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活血药物三伏贴敷佐治心肾阳虚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封亚丽;张倩倩;苗华为;何红涛;董燕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迟发型静脉炎1例

    患者,男,62岁,主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1年,腹胀伴纳差1个月入院. 门诊以慢性丙型肝炎收住院. 入院时查体:患者精神较好,饮食欠佳,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下肢无水肿. T 36.3 ℃,P 76 次/min,R 18 次/min,BP 130/72 mmHg. 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肝功能检查:ALT 63.4 U/L ,总胆红素16.6 μmoL/L, AST 106 U/L,入院诊断: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

    作者:张春梅;周俊卿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百蕊草片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百蕊草片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4月来医院就诊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患者76例,均不使用任何西药和抗菌素类药物治疗,仅使用百蕊草品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患者显效27例(35.53%),有效49例(64.47%),无效1例(1.32%),总有效率为98.68%.结论 百蕊草片对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具有明显的医治效果,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苏兵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基层医院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措施实施前(2015年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患者137例和实施后(2016年3月-2017年2月)接收的患者129例,观察实施前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调查患者对术后切口感染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对术后切口感染管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层医院普外科实施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痊愈出院.

    作者:朱传波;张丽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右美托咪定改善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效果

    目的 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全身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全麻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加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比较2组手术过程情况、手术后恢复情况、术后MMSE评分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血压控制在术前血压值的上下20%.拔除气管导管顺利,拔管后无躁动及其他并发症出现.2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芬太尼量、丙泊酚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发生率5.13%低于对照组1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全身麻醉过程中联合右美托咪定,可提减少全麻药物用量,促进患者术后唤醒,减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肖红波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规范化药学监护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药物预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抗凝药物在TKA术后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2016年1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 ACCP)发布的第10版《静脉血栓栓塞抗栓治疗指南》和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更新的《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均给出了指导原则,但临床具体方案还需多学科团队合作保障其有效实施.

    作者:解皓;李海涛;李新宇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消化性溃疡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镜下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的镜下特征,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回顾性分析其检查结果 ,并对其镜下特征进行分析,统计溃疡的类别、溃疡的好发位置、胃癌检出率.结果100例患者中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发性溃疡、复合性溃疡的检出率分别为33.0%(33/100)、39.0%(39/100)、13.0%(13/100)、15.0%(15/100),以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高.胃溃疡的好发位置以胃窦、胃角为主,十二指肠溃疡以球前壁为主.检出胃癌患者3例,检出率为3.0%.结论 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镜下特征给予针对性分析处理对于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何俊锋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征集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医院进行体检的120名健康体检者,每人采取2份血样,分别进行凝聚胺技术配血试验和盐水法配血试验,对比2组凝聚细胞数量、抗体检验情况及红细胞凝聚消失情况.结果 凝聚胺技术组红细胞凝聚数量显著多于盐水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聚胺技术组抗体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盐水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水法组3 min内出现特异性凝聚消失现象63例占52.50%,凝聚胺技术组3 min内未出现特异性凝聚消失的现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424,P=0.000).结论 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其红细胞凝聚数量、特异性凝聚消失情况以及抗体检出情况均显著优于盐水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淑芬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肺奴卡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肺奴卡菌病( PN)是由奴卡菌侵犯人体引起的少见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性、化脓性疾病.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通常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也可累及脑、肾脏、皮肤等器官. 肺奴卡菌病发病率较低,而且临床、影像学变化不具有特异性,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

    作者:李希岭;姜静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磁共振成像对比剂钆喷酸葡胺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 观察磁共振成像对比剂钆喷酸葡胺的不良反应,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方案.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接受磁共振增强检查并以钆喷酸葡胺为对比剂的受检者50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分析,记录发生钆喷酸葡胺不良反应患者的例次比例、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分级,不良反应的处理及转归情况.结果 本文接受磁共振增强扫描的5020例患者中,共发生钆喷酸葡胺不良反应1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4%.其中,接受普通增强扫描的患者中,钆喷酸葡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9%(3/3430);接受磁共振造影检查的患者中,钆喷酸葡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0.88%(14/1590);磁共振造影检查患者的钆喷酸葡胺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增强扫描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钆喷酸葡胺不良反应患者的主要表现进行分级,可见非变态反应、轻度变态反应、中度变态反应、重度变态反应的构成比分别为58.82%、23.53%、11.76%、5.88%,以非变态反应和轻度变态反应的发生率高,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变态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其不良反应分级给予相应的处理后,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好转或控制.结论 在实施磁共振增强扫描时,对比剂的轧喷酸葡胺注射不良反应虽整体较低,但要做好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检查的安全性.

    作者:林春蕊;李小妹;刘秋娥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21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107)和对照组(n=105).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3%明显好于对照组的8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3,P=0.00).治疗前2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分泌物及宫颈病变程度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5).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及大呼气流速(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均改善,且观察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心率、呼吸频率、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率、呼吸频率、pH值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状况及心率、呼吸频率、血气pH各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志信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48例,均在病灶完全清除后实施VSD,并以开放植骨方式修复骨缺损,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48例患者VSD治疗次数为3~6次,创面修复术后皮瓣均成活,且创面Ⅰ期愈合.部分骨硬化患者VSD治疗次数、感染控制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去除时间均明显短于节段性骨硬化患者(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VSD联合开放植骨对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及踝关节功能,不易出现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焱兵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样反应1例

    患者,男,70岁. 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因车祸致多处疼痛1 h送至我院急诊科,行颅脑、胸部CT及上下腹部增强CT,胸腹部B型超声等检查示:双侧肋骨骨折. 入院查体:体温37.2 ℃,脉搏74 次/min,呼吸21 次/min,血压124/75 mmHg. 予以丹红注射液活血、奥美拉唑钠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对症治疗.

    作者:宋均;王萍;孔飞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复合皮移植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 对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和复合皮移植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烧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复合皮移植治疗,研究组则采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复合皮移植治疗方法相比,在烧伤整形治疗中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创面皮肤血运的更好康复及皮损创面的更快愈合,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潘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不同炮制方法对牡丹皮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炮制方法 对牡丹皮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牡丹皮中丹皮酚和芍药苷作为含量变化参考,分别对生品牡丹皮、去心牡丹皮、清炒牡丹皮、酒制牡丹皮和制炭牡丹皮进行含量测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流动相分别为甲醇:水=55:45,乙腈:0.2%磷酸水溶液(16:84),检测波长分别为274 nm、234 nm.结果 丹皮酚在不同炮制品中的含量排序:酒制>生品>去心>清炒>制炭;芍药苷在不同炮制品中的含量顺序:去心>酒制>生品>清炒>制炭.结论 牡丹皮经不同炮制方法后有效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多指标成分测定有利于牡丹皮炮制品的质量检测.

    作者:江国荣;刘少文;陈卫民;何玲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8.2737,P<0.05).观察组经过治疗后Hp转阴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χ2=8.3056,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1,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保护胃黏膜,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仕团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胺碘酮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高血压合并房颤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用小剂量利尿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胺碘酮治疗,试验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比较2组房颤转复成功率、1年内房颤复发率及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变化.结果 试验组患者72 h、1周内转复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3个月、6个月、1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高血压合并房颤能提高房颤转复成功率,但长期小剂量应用未观察到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冷海;孙所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