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鲜茜
目的 分析影响肾病综合征口服激素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依据Morisky标准评判9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不同依从性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接受教育时间、职业、肾病综合征病程、经济状态、报销医疗费、肾病综合征认知程度、心理反应、激素不良反应等因素.结果 对肾病综合征随访8个月~2年,平均(14.26±3.22)个月,90例患者应用激素依从性好60例(66.67%),依从性差30例(33.33%),单因素检验年龄、居住地、接受教育时间、职业、肾病综合征病程、经济状态、报销医疗费、肾病综合征认知程度、心理反应、激素不良反应因素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激素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年龄较大(OR=4.32,95%CI:2.68-29.26,疾病知识认识不足(OR=4.09,95%CI:2.06-23.17)、激素不良反应(OR=3.87,95%CI:1.80-19.40)、不良心理反应(OR=3.02,95%CI:1.91-25.23).结论 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因素复杂,应通过医护人员、家庭、患者的共同努力,减少肾病综合征患者不依从行为,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葛正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确定盐酸法舒地尔中乙醇和二氯甲烷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方法使用AgilentDB-1701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柱温为程序升温:起始温度40℃,保持5 min,以39℃/min升温至200℃,保持15 min;以高纯氮气为载气,柱流速为3.0 ml/min;气化室温度160℃;FID检测器,检测室温度280℃.结果 外标法测得乙醇和二氯甲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7%和91.5%,样品中检测到的乙醇和二氯甲烷均满足药典规定.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有效控制盐酸法舒地尔原料药中乙醇和二氯甲烷残留量的方法.
作者:刘翔;徐宾朋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百蕊草片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4月来医院就诊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患者76例,均不使用任何西药和抗菌素类药物治疗,仅使用百蕊草品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患者显效27例(35.53%),有效49例(64.47%),无效1例(1.32%),总有效率为98.68%.结论 百蕊草片对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具有明显的医治效果,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苏兵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硫酸镁联合利托君治疗早产胎膜早破(PRO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产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早产PROM孕妇80例,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托君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孕期延长时间、抑制宫缩起效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63,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利托君治疗早产PROM临床效果较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鲜茜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替格瑞洛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为冠心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成功完成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凝聚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凝血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小板凝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凝聚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7%略高于对照组的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具有较强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减少血液凝聚,避免血栓的形成,增加患者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志刚;龚华珠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调节性和辅助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沈阳市儿童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HSP患儿34例(HSP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1例(对照组),比较2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 Treg和CD4+CD2+5 Foxp3+Treg)和辅助性T细胞(CD3+、CD4+、CD8+、CD4+/CD8+)检测结果 .结果HSP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 Treg、FoxP3+Treg及辅助性T细胞CD3+、CD4+表达水平、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HSP患儿存在明确的外周血调节性和辅助性T细胞表达异常.
作者:王艳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48例,均在病灶完全清除后实施VSD,并以开放植骨方式修复骨缺损,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48例患者VSD治疗次数为3~6次,创面修复术后皮瓣均成活,且创面Ⅰ期愈合.部分骨硬化患者VSD治疗次数、感染控制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去除时间均明显短于节段性骨硬化患者(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VSD联合开放植骨对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及踝关节功能,不易出现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焱兵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的镜下特征,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回顾性分析其检查结果 ,并对其镜下特征进行分析,统计溃疡的类别、溃疡的好发位置、胃癌检出率.结果100例患者中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发性溃疡、复合性溃疡的检出率分别为33.0%(33/100)、39.0%(39/100)、13.0%(13/100)、15.0%(15/100),以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高.胃溃疡的好发位置以胃窦、胃角为主,十二指肠溃疡以球前壁为主.检出胃癌患者3例,检出率为3.0%.结论 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镜下特征给予针对性分析处理对于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何俊锋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57例的病历资料,观察手术方法及效果,所有患者均给予随访,观察5年期、10年期生存率.结果 57例患者中,行根治性手术42例,占73.7%;行非根治性手术10例,占17.5%;行探查活检5例,占8.8%.经治疗后,重症肌无力缓解50例,缓解率87.7%.随访结果显示,外科手术类型、患者胸腺瘤分期与预后情况密切相关.结论 临床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时,术后患者预后会受到具体手术类型与胸腺瘤分期的影响,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以提升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陈辉;金忠文;郑群英;叶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序贯治疗.比较2组患儿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退及胸片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加强患儿病情的随访,记录治疗后2个月期间病情复发情况.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儿发热、肺部啰音、咳嗽各临床主要症状消退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胸片恢复所需时间同样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照组患儿在治愈出院后的2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患儿病情复发率为3.3%(1/30)低于对照组的2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4,P<0.05).结论 临床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糖皮质激素,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缩短发热、咳嗽、肺部啰音、胸片恢复所需时间,降低病情复发率,且临床应用无不良反应发生,具有显著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立华;张敏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皮试)的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确保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2016年医院整理上报的45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过敏反应的资料.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汇总.结果 引起不良反应的头孢菌素药物共有6种:头孢唑林3例(6.67%)、头孢硫脒3例(6.67%)、头孢丙烯3例(6.67%)、头孢替安13例(28.89%)、头孢曲松17例(37.78%)、头孢地嗪6例(13.33%).其不良反应包括皮疹25例(55.56%),胸闷11例(24.44%),呕吐6例(13.33%),血尿3例(6.67%).统计发现这45例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在用药前均未做皮试试验.结论 为减少用药隐患,建议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谨慎使用.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有关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性试验规范,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波;李燕思;许多;尹琼玉;司梁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对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干预效果.方法 临床药师对医院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分阶段对干预前后的病历进行调查,对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临床药师干预,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率大幅提高,且抗菌药物费用明显降低.结论 临床药师对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干预行之有效.
作者:樊晖晖;王康蕊;李丽雅;陈传涛;王运红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项目管理模式在围术期Ⅰ类切口抗菌药物管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方法 建立医院围术期Ⅰ类切口抗菌药物管理项目组织,确定项目目标,制定项目计划,组织项目实施,并通过各种过程控制措施保障项目结果 .结果围术期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且较之前有明显改进,并达到了预期目标;各项管理流程能够按照设计好的模式有效运行,并形成了长效运行机制.结论 项目管理模式是医院流程再造、运营模式创新的有效管理模式,值得在医院管理领域中推广应用.
作者:陶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对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点评并做出相应整改措施,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对全院每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进行统计,按既定的要求随机抽取门诊处方及住院病历并做点评.结果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无适应证用药,监护不完善,药品遴选、用法用量及联合用药不适宜等方面,主要用药科室有ICU、呼吸内科、小儿科、消化内科、肾内科、血液风湿免疫科、神经外科和骨科等.结论 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持续存在,需加大监管力度并大程度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保证用药合理性.
作者:聂雪坤;许双临;陈家鑫;张立 刊期: 2017年第28期
患者,男,62岁,主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1年,腹胀伴纳差1个月入院. 门诊以慢性丙型肝炎收住院. 入院时查体:患者精神较好,饮食欠佳,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下肢无水肿. T 36.3 ℃,P 76 次/min,R 18 次/min,BP 130/72 mmHg. 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肝功能检查:ALT 63.4 U/L ,总胆红素16.6 μmoL/L, AST 106 U/L,入院诊断: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
作者:张春梅;周俊卿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单侧完全性面神经损伤的神经炎患者120例和不完全性面神经损伤的神经炎患者120例,将2组患者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患者均给予传统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不完全性损伤的患者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全性损伤患者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治疗能够提高完全性损伤面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林壮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21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107)和对照组(n=105).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3%明显好于对照组的8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3,P=0.00).治疗前2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分泌物及宫颈病变程度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在肿瘤内科实施毒废弃物规范化处理的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肿瘤内科2016年1-6月22名医护人员的身体检查资料设为参照组.2016年7-12月肿瘤内科其他医护人员20名的身体检查资料设为试验组.参照组医护人员处理毒废弃物采用常规处理方法,试验组医护人员采用加强规范化处理方式.比较不同周期医护人员的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检查情况,比较2组处理有效率.结果 2组医护人员的血小板计数皆有所降低,白细胞含量皆有所上升,且试验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护人员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总改善率为85.00%优于参照组的6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内科细胞毒废弃物实施规范化处理,能对医护人员、病区环境及患者健康进行有力保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宝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运用PDCA循环(质量环)对肾功能异常的特殊患者不合理用药干预,以期提高用药安全,减少对肾脏药源性伤害.方法 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医院肾功能异常患者用药作持续性干预,通过PASS系统抽选医院2015年3-5月肾功能异常患者病历217例,为对照组;第一干预循环阶段,208份病历,2015年6-8月为干预一组;第二干预循环阶段,211份病历,2015年9月-12月为干预二组;比较3组用药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调查共涉及医务人员874人次,设计9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中主要因素A为特殊人群肾功能不全患者剂量计算、特殊患者相关知识培训、特殊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次要因素B为特殊患者药物选择、特殊患者注射用溶媒选择、特殊患者与普通患者用药区别.在工作中加大力度对A因素循环的干预,重视主要因素的同时,并不能忽视次要因素,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互相转换.PDCA循环完成第二次干预后,药物选择、溶媒及配伍、剂量选择调整等7项指标发生变化,第一次干预后7项指标的比例升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次循环干预7项指标的比例升高与第一次干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CA干预前肾功能异常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血尿素氮三项出入院患者肾功能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CA干预后1期、2期,出入院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干预后肾功能无进一步恶化.结论 借助PDCA循环管理控制模式,有助于肾功能异常患者合理选择治疗药品,得到有效的实施,并达到个体化精准治疗.
作者:戴飞;赵萍;苏德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与开腹组,各39例,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9)低于开腹组的20.5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用于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且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对胃肠道的刺激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吕海 刊期: 2017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