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氟醚与七氟醚用于老年人全麻后苏醒情况比较

王胜春;张胧兮;李航

关键词:地氟醚, 七氟醚, 老年人, 全身麻醉, 苏醒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地氟醚与七氟醚用于老年人全麻后苏醒情况.方法 选取ASAⅡ~Ⅲ级、年龄65~85岁,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地氟醚维持麻醉,另外4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七氟醚维持麻醉.麻醉诱导均使用舒芬太尼0.3~0.4μg,依托咪酯0.2~0.3 mg,顺阿曲库铵0.2 mg.术中肺泡有效浓度(MAC)1.0~1.1,控制平均减压幅度为基础压力的10%左右,术后记录2组停止吸入麻醉药到苏醒拔管时间及转出恢复室时间与麻醉恢复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应答名字时间以及转出恢复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恢复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氟醚应用于老年全麻手术中,苏醒拔管时间要更短,能够获得良好的短期恢复效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训练联合血栓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康复训练联合血栓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分析.方法 将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8.33% (P<0.01);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FM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复训练联合血栓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提高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促进患者肢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啸虎;吴秀玮;高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内分泌激素和胰岛素的抵抗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内分泌激素和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1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期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生化检查,测定心血管内分泌激素及胰岛素相关指标并观察两者间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管紧张素Ⅰ(AⅠ)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织型纤溶原酶激活物(t-PA)水平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GLU)、血清胰岛素(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内皮素(ET)、心钠素(AMP)、血管紧张素Ⅱ(AⅡ)、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血清儿茶酚胺(CA)、纤溶原酶激活抑制物(PAI)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疾病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分泌激素存在关联作用,可能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和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作者:单阿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骨通贴膏配合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术配合骨通贴膏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采取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的踝关节骨折并随访成功的患者共97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其中骨通贴膏组35例(A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配合不含药物贴膏组32例(B组),单纯手法复位组30例(C组).观察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评价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肢体肿胀采用骨折肿胀程度分级;术后3个月、6个月的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1个月后,3组疼痛程度得分、肿胀程度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0.01),A组得分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6个月时Lange-Hansen分型Ⅰ型、Ⅱ型踝关节骨折患者Kofoed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Ⅳ型分型A组患者的Kofoed评分在术后第3、6个月均高于B组及C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加骨通贴膏较单纯使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更佳.

    作者:韩万伟;唐翔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艾滋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2013-2015年艾滋病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现状(包括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病原菌分布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等).方法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姓名、标本种类、耐药菌种类、是否为医院感染、采取的干预措施等;再通过查找文献,从而全面深入地总结干预措施.结果 AIDS患者是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检出的MDRO以ESBLs为主,共78株(70.27%),其次是MRSA (20.72%).呼吸道是主要的感染部位(62.23%).MDRO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均升高.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切实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是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手段.

    作者:胡媚;张子婷;刘宾红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血红蛋白在晚期胃肠癌姑息性化疗后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晚期胃肠癌患者姑息化疗后血红蛋白(Hb)的变化,并分析Hb与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40例晚期胃肠癌患者第一周期化疗前及后一周期化疗后的静脉血Hb值,随访所有患者至肿瘤进展;分析患者化疗前后的贫血程度变化,不同疗效患者化疗前后的Hb值变化及其与PFS的关系.结果 化疗后患者的贫血率明显高于化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评效为疾病稳定(SD)或疾病进展(PD)患者的Hb值较化疗前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的Hb值与PFS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化疗可使部分患者Hb值降低;化疗后的Hb值可以作为预测PFS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者:程雪;卞杰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医院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处理

    目的 分析医院西药房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探究相应的处理改进措施以提高临床西药用药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方法 抽取医院2016年1-12月西药房审核的3 000张西药处方,对处方剂量、用法、适应证、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 3 000张处方中出现有45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比为1.50%,其中内科处方占13张,外科处方11张,妇科处方6张,急诊处方9张,儿科处方6张;45张不合理用药处方中不合理类型主要为药物选择不合理、剂量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合理、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及用药次数不合理等.结论 该院门诊西药房处方中仍然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要加强临床医师对药理学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药师严格对处方审核力度,全面提高西药房处方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何皖苏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临床路径护理在妇科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护理在妇科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观察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护理质量、健康知识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护理干预前后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健康知识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满意度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71.15% (P <0.01);在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为(48.39±4.86)分,低于对照组的(67.04±5.03)分(P<0.01).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妇科肿瘤患者化疗的临床效果,缓解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晓娟;史军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某院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和处方分析

    目的 探讨中老年高血脂症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规范性,并对医院门诊和住院处方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分析,干预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法 从医院2016年10月份诊断为高血脂症的处方中抽取,计算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并对部分用药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结果 一共抽取了含有降血脂药物的处方2 325张,其中含有他汀类药物的处方有1 852张,占比为79.66%,不规范使用的处方89张,占比为4.81%.基本达到合理用药的规定.结论 中老年高血脂症患者常用他汀类药物降血脂,但存在许多问题,怎样合理、安全、有效使用他汀类药物,临床医师、药师应该共同关注,提高正确使用方法.

    作者:吴小利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观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方法.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病情、用药过程和用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用药种类和方式.结果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的用药方案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时常用的治疗方案,除此以外,抗菌素药物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方案和静脉滴注治疗方案等,也是当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案.结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选择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以便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俊贤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精准护理在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精准护理在规范管理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房颤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凝宣教,观察组采用路径式健康宣教.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出血倾向或栓塞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INR达标情况、服药依从性及定期监测INR的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精准护理对规范房颤患者的抗凝管理切实可行.

    作者:宋志虹;马琳晔;陈思萍;王文卿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利托君联合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医院收治的先兆早产孕妇11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利托君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妊娠延长天数、治疗后药物起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妊娠延长天数长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82.46%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7%,低于对照组的14.04% (P <0.05).结论 盐酸利托君联合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丽洁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基于医院的使用管理探讨辅助用药管理的不足与改进

    目的 了解医院辅助用药使用情况,探讨辅助用药管理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方法 对每月进入金额前20名的辅助用药进行抽样分析与监管,比较3个时间段的使用变化.通过分析不合理使用原因,探讨辅助用药管理的不足及改进措施.结果 经过管理,辅助用药逐渐退出金额前20名;分析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存在适应证、溶媒、给药方法、疗程及合并用药等方面使用不合理;分析其深层次原因,辅助用药管理在政策、药品审批与准入、医保、市场监管等方面有待加强.结论 辅助用药的使用尚存改进空间,需迸一步加强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

    作者:陈丰庆;曹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电刺激仪治疗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电刺激仪治疗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雅思牌)进行治疗和护理,根据哇田饮水试验得分和营养状态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吞咽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2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对于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吞咽功能改善速度,加快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铷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恩替卡韦对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恩替卡韦对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组.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6个月乙肝病毒基因检出值,乙肝病毒基因检出转阴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4、6个月,观察组乙肝病毒基因检出值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乙肝病毒基因检出转阴率为72.09% (31/43),高于对照组的6.98% (3/43)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30.23%(P<0.01).结论 对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能促进患者早日改善病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治疗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作者:黄修柳;李裕海;黄锦荣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干扰素与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门诊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与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门诊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VAD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干扰素、小剂量沙利度胺、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红蛋白、肌酐、骨髓浆细胞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酐、骨髓浆细胞数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00%,低于对照组的88.00% (P <0.01).结论 干扰素与小剂量沙利度胺、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门诊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安全性高,方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上高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采用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48例采用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以子宫刮诊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判断阴道超声检查准确率.结果 子宫诊刮病理检查,子宫内膜炎4例,子宫内膜增生10例,萎缩性子宫内膜24例,子宫内膜息肉5例,子宫内膜癌5例.48例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表明子宫内膜炎5例(10.4%),子宫内膜增生10例(20.8%),萎缩性子宫内膜24例(50.0%),子宫内膜息肉6例(12.5%),子宫内膜癌3例(6.4%).阴道超声检查对各种类型子宫内膜病变都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子宫诊刮病理检查的子宫内膜病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采用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可准确鉴别各类型子宫内膜病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刘娴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周应答不佳的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优化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周应答不佳的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优化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周应答不佳的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在经24周干扰素治疗效果不佳后转换为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在经24周干扰素治疗效果不佳后转换为使用干扰素和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HBeAg血清转换率、HBeAg的阴转率、ALT复常率、HBsAg血清转换率、HBsAg的阴转率等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BeAg血清转换率、HBeAg的阴转率、ALT复常率、HBsAg血清转换率、HBsAg的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换使用拉米夫定在干扰素治疗24周应答不佳的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研究.

    作者:马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以神经症状为首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烟酸缺乏症1例

    患儿,男,9岁,主因发现骨髓细胞两系减少、乏力5个月,间断发热4d来院.患儿5个月前发现骨髓细胞两系减少,伴乏力,于外院查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以中、晚期细胞为主.红系以中、晚幼细胞居多.巨核细胞64个,血小板成堆可见.骨髓病理:骨髓增生较活跃,粒红比例大致正常;粒系各阶段细胞均可见,未见幼稚细胞簇,晚期细胞比例正常,可见嗜酸性细胞;红系以中晚期细胞为主,可见大小幼红细胞;巨核细胞数量形态正常;可见淋巴细胞;未见含铁血黄素沉着,铁染色(+).血常规WBC 2.3×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2×109/L、红细胞计数3.22×1012/L、HGB 107 g/L、PLT 154×109/L,诊断为粒细胞减少症、营养性贫血.给予升高粒细胞、纠正贫血治疗,于4d前出现发热,热型为弛张热,未予特殊处理来我院.既往病史:1年前曾有双指关节对称性肿痛.家族病史:其父诊断为“狼疮性肾炎”4年.其母因“脑出血”病故.

    作者:康天;赵莉;张旭辉;史立端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达英-35联合来曲唑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达英-35联合来曲唑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医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均在使用达英-35进行激素水平调节治疗后,观察组加用来曲唑进行促排卵治疗,对患者服用达英-35前后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进行测定;观察2组患者的妊娠、流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卵泡黄化素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服用达英-35进行基础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LH、T和LH/FSH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者妊娠率为84.4%(38/45),流产率为2.2% (1/45),均未出现未破裂卵泡黄化素综合征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对照组妊娠率为62.2%(28/45),流产率为13.3% (6/45),有4例(8.9%)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4例(8.9%)出现卵泡黄化素综合征,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英-35联合来曲唑能有效减低患者体内的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素水平,调节患者的性激素水平达正常标准,并且能够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卵泡黄化素综合征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率,从而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作者:陈丽英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新生儿肺炎早期与晚期临床特点比较

    目的 观察分析新生儿肺炎早期与晚期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有效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肺炎新生儿25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日龄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A组(日龄0~7d,127例)和B组(日龄8~28 d,131例).观察比较2组肺炎类型、临床症状与体征表现及肺部X线情况.结果 A组吸入性肺炎112例(88.19%)、感染性肺炎15例(11.81%),B组吸入性肺炎11例(8.40%)、感染性肺炎120例(91.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口腔流液/吐沫、咳嗽、发热、肺部湿啰音及吸气三凹征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均<0.01);A组肺纹理增多模糊、点状密度增高影出现率高于B组,片状密度增高影、肺充气征和支气管充气征出现率低于B组(P均<0.01).结论 新生儿早期肺炎以吸入性肺炎为主,晚期以感染性肺炎为主,不同时期患儿肺炎临床症状、体征及肺部X线表现存在差异,有助于临床明确诊断.

    作者:周培培 刊期: 2017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