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腰—硬联合麻醉手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注药速度不同分为A组(10 s)、B组(15 s)、C组(20 s),每组30例,观察3组T10平面出现时间、高阻滞平面及出现时间、首剂5 min后Bromage评分、肌松满意度、利多卡因追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根据穿刺部位不同将A、B、C3组分别分为L2-3亚组(15例)和L3-4亚组(15例),观察比较各亚组麻醉起效时间和高阻滞平面.结果 高阻滞平面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T10平面出现时间和高阻滞平面出现时间依次呈递增趋势,B组高于A组,C组高于A组、B组(P<0.01).3组Bromage评分均为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肌松优秀率高于A组、C组,肌松优良率高于C组(P<0.05);B组术中麻药追加率低于A组、C组(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优于A组(P<0.05),与B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2-3亚组穿刺患者与L3-4亚组穿刺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L2-3亚组穿刺患者高阻滞平面约高于L3.4亚组穿刺患者1个节段(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采用15 s的注药速度能获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及麻药追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中药治疗非破裂型宫外孕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非破裂性宫外孕患者113例,均给予甲氨蝶呤(MTX)联合中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97例患者治愈(85.84%),11例(9.73%)患者2次注射MTX;4例(3.54%)出现骨髓抑制,6例(5.31%)出现口腔黏膜溃疡及胃肠道反应等.结论 给予非破裂型宫外孕患者MTX联合中药治疗,将患者的痛苦程度降低,疗效较高,虽有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发生率较低;重要的是此种治疗方式可将患者的生育功能保留,非常适用于未育女性患者,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钱红琴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及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00例PHC患者(肝癌组)、55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9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AFP,阳性者(≥20 μg/L)采用微量离心柱法检测AFP-L3,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GP73.结果 AFP、AFP-L3和GP73在肝癌组的检测值均高于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P<0.05);AFP单项诊断PHC的曲线下面积(AUG)为0.902,灵敏度67.0%,特异性90.7%,准确度81.2%;AFP-L3单项诊断的AUG为0.970,灵敏度37.0%,特异性100.0%,准确度74.8%;GP73单项诊断AUG为0.923,灵敏度56.0%,特异性98.0%,准确度81.2%;三者联合检测对PHC诊断的灵敏度提高为78.0%,特异性为90.0%,准确度为85.2%;单项与联合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单项检测诊断PHC AFP-L3(%)优于GP73和AFP,三项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PHC的诊断敏感度和正确性.
作者:郑瑜宏;胡敏华;林莺莺;陈燕 刊期: 2017年第32期
新生儿黄疸指的是出生24h的新生儿体内血清胆红素显著升高,出生时血清胆红素水平一般介于17~51 μmol/L(1~3 mg/dl),而出现黄疸后这一指标提升至86 μmol/L(5 mg/dl)及以上.黄疸症状较轻的患儿面颈部出现浅黄色,或累及躯干,出生后2~3d可消退,出生后5~6d肤色恢复[1].而黄疸症状较为严重的患儿可能出现全身黄色,同时脑脊液、呕吐物等也可能黄染,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尤其是个别早产儿黄疸症状可持续4周,尿中无胆红素.对于此,临床中可通过中西医进行治疗,使黄疸症状尽快得到缓解,避免对患儿神经系统产生损伤.
作者:陈璇 刊期: 2017年第32期
门诊药房是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药物分配,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利益和形象[1-2].随着医疗水平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门诊患者也随之增加,药房作为药物的存放和供应地点,工作量和负担加重,差错率也随之增加[3].如何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提高药房服务质量是医院关注的重点.本文对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张翠华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是第4代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是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的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抗酸菌和非典型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抗菌作用强,疗效较为显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莫西沙星具有一定的脂溶性,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1],可抑制神经递质,使中枢兴奋性增高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腹泻、眩晕、头痛、腹痛、呕吐、焦虑、失眠、震颤、眩晕、定向紊乱、转氨酶升高等,罕见言语障碍、抑郁、癫痫大发作等,尤其是失眠、震颤、眩晕、定向紊乱和障碍、癫痫发作等是氟喹诺酮类特发不良反应.我院发现12例莫西沙星致癫痫病例,目前将这些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引起临床医师注意莫西沙星致癫痫发作的不良反应,提高认识,加强重视,做出相应预防措施,为临床合理规范使用莫西沙星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黄丽静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对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抑郁HAMAD评分、抑郁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 (P <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56.67% (P <0.01).结论 抑郁症患者在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同时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了精神护理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与不良反应,引导患者完成系统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以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作者:陈良红 刊期: 2017年第32期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残疾的重要危险因素[1].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高血压性脑出血占到脑出血患者的70%以上,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死率也高达46%~60%[2].一般患者主要表现为昏迷、头痛、呼吸障碍等症状,若临床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很容易使患者神经系统受损,严重时还可能出现中枢性衰竭,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
作者:万发波;房秀友;李卫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门诊儿科的预约服务诊疗中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根据医院门诊儿科的就诊特殊性,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是抽取周一~周五每天4个门诊普通医师诊室早上电脑排号的前1~20号进行调查,时间为10个工作日.得出影响门诊儿科的预约挂号率的原因,然后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整改.过程中我们利用多种预约挂号的宣传方式进行宣教,让患者/家属体会到预约就诊的方便、快捷.结果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门诊儿科的预约挂号率.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儿内科进行预约挂号的宣教得到很好的成效,缓解医院门诊儿科就诊、候诊拥挤现象,减少纠纷,维护医院良好的就医环境,提高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协调护患关系,体现护士价值.
作者:张子媛 刊期: 2017年第32期
ERCP是指内镜引导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X线下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是临床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1].不仅如此,基于该项医疗技术开展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等也使ERCP广泛应用于治疗领域,使其在无创或微创诊治肝胆胰系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但是,由于操作的特殊性,ERCP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安全.现以我院近年收治的ERCP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治疗性ERCP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张永琪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诊断、治疗的妊娠糖尿病孕妇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糖、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干预后SAS评分为(38.62±5.34)分、SDS评分为(47.25±7.13)分,低于对照组的(55.42±7.13)分、(60.84±8.16)分(P<0.01);观察组妊娠结局并发症发生率为22.0% (11/50),低于对照组的46.0% (23/50,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方法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孕妇血糖,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平;刘巧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不同乳房全切术在中青年乳腺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早期中青年乳腺癌患者43例为观察组,给予保乳术(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全切术)治疗.选取同期收治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38例中青年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外观.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9.65±2.73)d,短于对照组的(14.95±4.68) d(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乳房外观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全切术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减少并发症及保持良好的乳房外观,有助于术后乳房重建,符合中青年乳腺癌患者的手术需求.
作者:杨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比较2种不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甲亢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给予丙硫氧嘧啶口服,观察组给予甲硫咪唑口服,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31.58%(P<0.05).结论 甲硫咪唑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对肝功能的损伤较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周春梅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期癌症治疗的疗效,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剖腹手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疾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52.5%、85.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发生率为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0.0%,对照组为2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期癌症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降低治疗费用,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疾病复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周宇;罗良德;申红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N末端脑钠肽(NT-proBNP)、脑钠肽(BNP)变化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NT-proBNP和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功能指标、NT-proBNP和BNP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机体应激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练毕全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87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2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87例患者中,Ⅰ型25例(28.7%),Ⅱ型22例(25.3%),Ⅲ型16例(18.4%),Ⅳ型24例(27.6%).观察组高心率、低心率、24h平均心率以及24h总心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希氏-浦肯野系统传导异常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率、窦性心动过缓率、房室传导阻滞率、心房颤动率、窦房传导阻滞率、窦性停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及时发现患者心率异常现象,可作为临床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作者:周树云 刊期: 2017年第32期
人体中血液脂质的含量即血脂,从其成分来看,血液脂质主要由三酰甘油(TG)以及胆固醇(TC)组成,也包括少量的游离脂肪酸、磷脂等成分.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一般将成年人空腹血清TG> 1.70 mmol/L,TC>5.72 mmol/L判定为高脂血症[1].
作者:江云丽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规范化疼痛护理对骨科脊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骨科脊柱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睡眠及康复锻炼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疼痛评分为(2.01 ±1.13)分,低于对照组的(4.01±5.16)分(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为(4.27±1.24)h,康复锻炼时间为(49.48 ±13.32) min,分别长于对照组的(3.66±1.07)h、(41.18±18.31) min(P <0.05).结论 进行规范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治愈率,增加了患者的睡眠时间与康复锻炼总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结合西药三联抗Hp方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癌患病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医院消化科就诊的胃癌前病变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使用三联疗法抗Hp方案治疗,观察组加以半夏泻心汤加减口服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17及血清硫氧还蛋白-1(TRX-1)水平进行检测,分析2组治疗有效率,使用自主研发的胃癌前病变前瞻性自动监测随访软件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观测其胃癌发病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9%,高于对照组的79.73% (P <0.05);2组血清G-17、TRX-1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使用胃癌癌前病变随访软件对2组进行监控,观察组的在随访期间一、二级预警人数少于对照组,而三、四级预警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感染Hp率为6.76%,胃癌发病率为2.70%;对照组再感染Hp率为17.57%,胃癌发病率为6.7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结合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癌前病变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Hp再感染率,有助于Hp的进一步根治,降低胃癌发病风险,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马善美;郑卫;张筠;蔡和利;林洁;倪德龙;欧丽敏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胸部肿瘤同步放化疗并发放射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胸部肿瘤同步放化疗并发放射性肺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在功能量表评估中,观察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和躯体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在症状单项测量中,观察组经济困难纳差、便秘、腹泻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在症状量表评估中,观察组呕吐恶心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在总体健康评估中,观察组总得分为(63.01±3.12)分,高于对照组的(47.22±3.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对胸部肿瘤同步放化疗并发放射性肺炎患者实施心理、呼吸道、氧疗、饮食等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放射性肺炎症状恶化,这对患者后续治疗具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魏春英 刊期: 201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