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 CA125、HE4 及 FS水平联合检测评价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疗效的临床价值分析

苏红梅;王冬;史华山;张文平

关键词:卵巢良性肿瘤, 单孔腹腔镜手术, CA125, HE4, FS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及卵泡抑素(FS)水平联合检测评价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疗效的临床价值. 方法 将204例经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 比较2组患者血清CA125、HE4及FS水平. 结果 治疗前2组血清CA125、HE4及F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血清水平均降低,且有效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清CA125、HE4及FS水平联合检测可有效评价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且上述分子血清水平与疗效呈负相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效果. 方法 将60例重症儿童手足口症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2组患者均给予甘露醇和甲泼尼龙进行基础治疗.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 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各临床症状消退情况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发热、皮疹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退热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过程中,2组患儿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治疗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叶小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4年我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人身安全. 卫生部就药事管理专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规定:药品一经发出,除了质量问题外不得退换[1].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差、人为因素等原因导致患者退药现象经常发生,而拒绝退药难免会造成患者不满情绪,激化医患矛盾,导致医患纠纷. 医院为做好对患者的优质服务工作,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及其对医院的负面影响,又不得不退药[2-3]. 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减少退药,本研究对2014年1-12月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退药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作者:裴贵珍;刘晓霞;蒋艳琼;漆新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个性化康复训练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康复训练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将20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选取的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结合个性化康复训练,对照组结合常规训练. 随访3个月后对比2组肢体功能改变情况. 结果 进行康复训练护理前2组患者肢体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个性化康复训练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有显著作用,有助于提高预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艳玲;靳立新;秦玲;邸艳花;孟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西部地区初治肺结核患者 410 例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西部地区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410例抗结核初次治疗病例,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抗结核治疗中可能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 结果410例西部地区初治患者中治愈308例,治愈率75.12%.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和健康教育程度、严重不良反应、间断治疗、重度肺结核为初治疗效的影响因素. 结论 针对西部地区特点,制定合理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预防严重不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有效的督导,能有效提高西部地区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和治愈率.

    作者:何涛;汪峰;唐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5年5月前国内肺力咳合剂治疗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OR=4.49,95%CI:(2.95,6.84) ,Z=7.00,P<0.01;显效率:OR=1.97,95%CI:(1.32,2.95),Z=3.31,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龙兴浩;谢玉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滴丸辅助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辅助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效果. 方法 将198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9例. 试验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前列地尔,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总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 UMA)、尿6-酮-前列素Flα(6-keto-PGFlα)和血栓素B2 水平.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治疗前总蛋白、UMA、6-keto-PGFlα、血栓素B2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治疗后,2组总蛋白、UMA、血栓素B2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6-keto-PGFlα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辅助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乌新春;翟玉普;张生;郭全付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肠溶阿司匹林预防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肠溶阿司匹林预防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 )形成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120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 治疗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口服,对照组不予肠溶阿司匹林,其他治疗相同,对比观察2组DVT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 DVT发生率为1.7%(1/60)低于对照组的1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无过敏、血小板减少、哮喘和出血倾向发生. 结论 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截瘫患者下肢DVT的发生,且安全、方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锡栋;张凤林;谢逐月;任蕾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 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硫酸镁治疗. 比较2组分娩方式、产后大出血情况和新生儿结局. 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和早产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包玉娟;郭杰;刘春燕;梁海霞;贾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8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92例)和对照组(92例). 研究组患者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 比较并评价这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及总有效率. 结果 研究组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吸吮能力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苗耐英;温慧敏;刘新建;梁红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 方法 将4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组20例和非血液灌流组20例. 非血液灌流组给予常规治疗. 血液灌流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血液灌流治疗. 对比2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和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期间生化指标水平. 结果 血液灌流组临床疗效优于非血液灌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指标优于非血液灌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行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有较好疗效,提高了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张红梅;吴金玉;杨鹊英;李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LPFP、PFNA 及 PCCP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 LPFP)、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 PFNA)及经皮加压钢板术( PC-CP)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 方法 将240例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80例.A组患者给予PCCP手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PFNA手术治疗,C组给予LPFP手术治疗,对比3组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 对比3组VAS评分、手术时长、出血量、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结果 A组VAS评分低于B、C组,手术时长短于B、C组,出血量少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和C组VAS评分、手术时长、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总有效率高于B、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LPFP、PFNA相比,采用PCCP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张金圈;宗虎群;谷永浩;张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创呼吸机辅助新活素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新活素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22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例. 对照组给予新活素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新活素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治疗. 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6、TNF-α及Cys-C水平. 结果 治疗前2组血清IL-6、TNF-α及Cys-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血清IL-6、TNF-α及Cys-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辅助新活素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较新活素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治疗能更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IL-6、TNF-α及Cys-C水平.

    作者:陈金水;张曼;薛萍;曹伟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髓芯减压及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 探究髓芯减压及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92例(98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髓芯减压及植骨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根据手术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变化和Ficat分期改变进行临床评价. 结果 患者术前Harris评分与末次回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总临床成功率为68.4%,其中FicatⅠ、Ⅱ、Ⅲ期的成功率分别为92.9%、71.4%和45.7%,FicatⅢ期与FicatⅠ、Ⅱ期临床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catⅠ期与Ⅱ期临床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髓芯减压及植骨术是治疗FicatⅠ、Ⅱ期(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对FicatⅢ期(中期)患者治疗效果差.

    作者:王宏伟;崔文芳;冯雪亮;付臣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干扰素雾化与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干扰素与利巴韦林雾化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差异. 方法 将6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 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 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体温恢复时间、疱诊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能够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患处,缩短了药物的起效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并可迅速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干扰素雾化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艳丰;钱小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不同麻醉方式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不同麻醉方式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镇痛效果. 方法 将240例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2组均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 对比2组镇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镇痛效果和各产程所需时间. 结果 研究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镇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第1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第2产程、第3产程所需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腰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具有镇痛效果好、起效时间快、维持时间长等优点,是目前无痛分娩镇痛药物选择的一种较佳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金彩;吴春秀;张乐;葛俊芳;赵金花;李桂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米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躯体化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米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56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米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和对照组(米氮平) ,治疗观察8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躯体化因子、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 对比2组临床疗效. 结果 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末SCL-90中的躯体化因子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8周2组SCL-90中的躯体化因子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且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前2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HAMA评分较治疗前逐渐下降,且研究组第2、4、8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躯体化障碍疗效好,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陈洪来;朱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创手术治疗抗凝药相关的顽固性鼻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镜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抗凝药相关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 方法 将52例抗凝药相关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塞方法进行止血,试验组采用鼻内镜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进行止血. 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鼻腔恢复通气时间、鼻腔出血量和鼻黏膜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疗效.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出血量和鼻黏膜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鼻内镜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微创手术对于抗凝药相关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痛苦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匹多莫德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6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2组均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另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匹多莫德治疗. 对比2组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住院时间.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均未发现有药物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病程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卢丽燕;吕永芳;徐青;张东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乌司他汀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乌司他汀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伴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80例急性脑血管病伴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 2组患者均按照医学高等教育本科教材第8版对急性脑血管病给予规范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有创支气管插管术、呼吸机辅助通气,给予呋塞米减轻心脏负荷、少量糖皮质激素,给予抗生素预防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乌司他汀治疗. 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钠尿肽(BNP)水平差异. 对比观察2组患者气管插管置管时间、3d内气管插管拔除率、ICU滞留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病死率差异.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IL-6、TNF-α、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气管插管置管时间、ICU滞留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d内气管插管拔除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乌司他汀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伴神经源性肺水肿可以明显降低肺功能损害,减轻心脏负荷,提高临床疗效. 分析其机制可能与乌司他汀降低患者血清中炎性反应水平有关.

    作者:唐占军;段凯强;梁立;崔真;周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0-2014 年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近5年我院临床药师参与的临床会诊工作和效果,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的模式、方向提供借鉴和参考.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病例,从会诊科室分布、会诊数量、会诊目的、临床科室采纳程度以及会诊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4年本院临床药师参加会诊的总数为943例次,其中2010年会诊16个科室( 80例次) ,2011年21个科室( 122例次) ,2012年23个科室(163例次),2013年24个科室(227例次);2014年25个科室(351例次);临床科室请临床药师会诊的目的主要以抗菌药物品种选择、调整和停药居多,共824 例次( 87.4%); 临床药师会诊意见总体采纳887 例次(94.1%),未采纳的56例次(5.9%);会诊后患者病情好转850例次(90.1%),疗效不明显或恶化50例次(5.3%),因其他原因放弃治疗或死亡的43例(4.5%). 结论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通过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的方式,参与患者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很大帮助,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临床药师需要不断学习临床医学知识和药学专业知识,才能不断积累用药经验,提高会诊质量.

    作者:韦必定;梁秀群;李健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