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万玲

关键词:肺炎,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吉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炎性指标〔C 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 -6)、白介素8(IL -8)、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 CRP、TNF -α、IL -6、IL -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 CRP、TNF -α、IL -6、IL -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炎性水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4月南宁市上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7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骨不连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科学合理的预防对策。结果72例患者中治疗依从性差14例(19.5%),操作因素24例(33.3%),自身因素34例(47.2%);均一次性全部治愈,平均骨愈合时间为(6.5±1.2)个月。结论操作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治疗依从性差均是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主要原因,故临床采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时需明确患者个体差异,严格按照内固定原则要求,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骨不连发生率。

    作者:李彦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发明于20世纪,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之一。遵循个性化治疗原则,合理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阻断心血管疾病的恶性循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等多种疾病均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吴爱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某院妇科病区注射剂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某院妇科病区注射剂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管理超说明书用药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抽取某院妇科病区2015年住院患者用药医嘱,根据药品说明书判断是否为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抽取注射剂医嘱1232条,171条为超说明书用药医嘱,占13.88%,超说明书类型主要为超溶媒、超给药途径、超剂量、超适应证、超用法用量。结论该院妇科病区注射剂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应积极寻找循证医学证据,规范管理。

    作者:郭华;郑磊;付强;张海礁;邵云;任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对减少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减少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江西省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2h 出血量以及24h 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h 出血量以及24h 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减少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

    作者:鲁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致药疹一例

    拉莫三嗪主要通过选择性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酰胺的释放、抑制电压依赖性Ⅱa 型钠离子通道、稳定突触前膜及抑制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等机制发挥作用。拉莫三嗪作为一种新型心境稳定剂,国内外主要推荐用于双相抑郁急性期、双相障碍维持期治疗。丙戊酸钠缓释片是一种不含氮的广谱抗癫痫药。本研究分析31例采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出现的药疹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雄;骆文志;黄涛;陈卓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平均复律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复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香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分析及药学监护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及药学监护。方法选取2013—2014年山西省蒲县人民医院开具的处方168张,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张。观察组予以药学监护,对照组未予以药学监护。分析两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疗程短于对照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药学监护能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乔慧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复发性流产(RSA)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疑难病症,也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0.4%~0.8%。RSA 的病因复杂,排除解剖、遗传、感染、内分泌因素及免疫因素,约40%患者病因尚不明确,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影响了其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RSA 常见病因较多,目前免疫因素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 RSA 的病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姜利君;陈亚琼;刘国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颈臂丛联合麻醉与单一臂丛麻醉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颈臂丛联合麻醉与单一臂丛麻醉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灵山县中医医院接受锁骨骨折手术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一臂丛麻醉,观察组患者予以颈臂丛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前后生命体征(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前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观察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臂丛联合麻醉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好于单一臂丛麻醉,可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且并发症少。

    作者:宁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一例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应用替考拉宁治疗的药学监护

    目的:分析了1例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应用替考拉宁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从初始用药方案评估、病原菌判定、治疗药物选择、替考拉宁的使用方案、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进行药学监护和用药分析,对抗感染药物的个体化应用提出合理性建议。结果临床药师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及时优化了患者使用替考拉宁的治疗方案。结论临床药师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协助医师制定用药方案,参与抗感染治疗及药学监护,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桃英;张振中;李志业;张涛志;李占武;邢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钩藤汤加减联合心理护理治疗轻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钩藤汤加减联合心理护理治疗轻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于某院产科门诊就诊的轻度子痫前期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地西泮片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钩藤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院第1、7、14天血压、24h 尿蛋白、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发生情况。结果入院第14天治疗组患者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入院第7、14天收缩压低于入院第1天,入院第14天收缩压低于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入院第14天舒张压低于入院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后第1、7、14天两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第14天治疗组患者 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入院第14天 SAS 评分低于入院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子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钩藤汤加减联合心理护理治疗轻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血压及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率,改善患者焦虑状况。

    作者:孙则敏;孙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关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投稿邮箱的郑重声明

    作者:《临床合理用药杂志》三编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罗伊适应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形象紊乱与重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形象紊乱与重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5年6月于邓州市中心医院接受乳腺癌手术的患者77例,按抽签尾数奇偶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罗伊适应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 Stewart 生存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量表(SCL -90)评分及自我形象紊乱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 Stewart 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SCL -90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形象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罗伊适应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形象紊乱与重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有效适应性,降低自我形象紊乱发生率。

    作者:申丛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昔洛韦联合小剂量类固醇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小剂量类固醇眼液(0.02%氟米龙)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 HSK 患者63例(72眼),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37眼)与对照组31例(35眼)。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0.02%氟米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小剂量类固醇眼液治疗 HSK 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梅红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注射用兰索拉唑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注射用兰索拉唑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70例,根据住院时间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患者予以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止血率、止血时间、上腹痛消失时间、上腹痛消失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止血率、止血时间、上腹痛消失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注射用兰索拉唑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相当。

    作者:毛东东;张磊;李会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与咪达唑仑注射液在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的镇静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与咪达唑仑注射液在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 TURP 的老年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咪达唑仑注射液进行麻醉,研究组患者予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泵注药物前(T1)、泵注药物后15min(T2)、手术15min(T3)、手术30min(T4)、手术结束(T5)、术后30min(T6)的心率、平均动脉压、Ramsay 镇静评分、麻醉满意度评分。结果心率、平均动脉压的时间与方法间有交互作用(P ﹤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 T1、T2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 T3、T4、T5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amsay 镇静评分时间与方法间有交互作用(P ﹤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T2、T3、T4、T5、T6的 Ramsay 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麻醉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在老年 TURP 患者中的镇静效果优于咪达唑仑注射液,可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评分。

    作者:吴金丽;曾祥刚;吕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张家界市仁康中医院院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吸氧、抗感染、β2受体激动药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氨茶碱治疗,研究组予以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向有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率减速力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风险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目的:通过对不同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减速力( DC)的测定,早期识别慢性心力衰竭(CHF)高危人群,尽早给予预防、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于中铁一局西安医院住院的 CHF 患者75例作为 CHF 组,同时选取同期心功能正常者73例作为对照组,对所选人群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 DC 值、进行危险分层,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 CHF 各亚组之间 DC、LVEDd、LVEF,各危险分层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组间 DC、LVEDd、LVEF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C 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心源性猝死、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HF 患者 DC 值明显降低,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而下降, DC 值不仅能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而且可作为评估近期预后的指标。

    作者:何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 HCG 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西他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复常时间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WBC 复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WBC 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减少、贫血、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恶心、呕吐、便秘、腹泻、高血糖、肌酐升高、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减少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乏力、心律失常、咳嗽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作者:崔文婷;胡苏;黄燕;欧阳鹏;熊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舞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疼痛控制情况(疼痛控制时间、疼痛控制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控制时间长于对照组,疼痛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疼痛控制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翠红;李焕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