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红;李焕琴
目的:调查分析托里县人民医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托里县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科室的西药处方500份。对涉及抗菌药物的处方数量、抗菌药物数量和种类、应用频度、抗菌药物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0份处方中,涉及抗菌药物处方182份(36.4%),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分别为48.5%、20.3%、15.8%、7.2%。克拉霉素、青霉素钠、头孢氨苄缓释片使用频率高,分别为47.3%、15.9%、13.7%。一联用药141份(77.5%),二联用药30份(16.5%),三联用药11份(6.0%)。二联用药主要以阿莫西林﹢青霉素为主,占9.0%。结论本院抗菌药使用较为合理,但是联合用药仍存在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闫海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发病影响因素复杂,涉及遗传与机体免疫调节和外部感染作用因素等,且临床研究中尚未形成明确的定论,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结合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在临床治疗应用的实际情况,根据临床研究结果进展,对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莫永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联合中医疏肝软坚散结法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解放军第159中心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56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以中医疏肝软坚散结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总3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素(TSH)〕。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TT3、TT4水平高于对照组,TSH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旋甲状腺素钠片联合中医疏肝软坚散结法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作者:郭晓红;万亚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膀胱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邓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77例,按抽签尾数奇偶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知识掌握评分及并发症、抑郁、焦虑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抑郁发生率、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膀胱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且并发症少。
作者:刘春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本院未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前收治的3580例住院患者作为比较组。另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本院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后收治的3650例住院患者作为管理组。探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总结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结果管理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有效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吕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艾司洛尔、普罗帕酮及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5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速患者11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胺碘酮组(40例)、普罗帕酮组(38例)及艾司洛尔组(35例)。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静脉滴注治疗,普罗帕酮组给予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艾司洛尔组给予艾司洛尔静脉注射及静脉滴注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率、血压、复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复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胺碘酮组、艾司洛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11.4%,低于普罗帕酮组的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司洛尔、普罗帕酮及胺碘酮均可以治疗阵发性室上速,但是艾司洛尔复律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更适合于急诊阵发性室上速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或危重病的患者。
作者:刘士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某院妇科病区注射剂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管理超说明书用药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抽取某院妇科病区2015年住院患者用药医嘱,根据药品说明书判断是否为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抽取注射剂医嘱1232条,171条为超说明书用药医嘱,占13.88%,超说明书类型主要为超溶媒、超给药途径、超剂量、超适应证、超用法用量。结论该院妇科病区注射剂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应积极寻找循证医学证据,规范管理。
作者:郭华;郑磊;付强;张海礁;邵云;任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外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门诊、急诊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急性发作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予中药封包外敷联合罗通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罗通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封包外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建华;卢丽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及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DR 患者50例作为 DR 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另选取同期单纯糖尿病(DM)患者50例作为无 DR 组。观察组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疗法治疗。观察所有患者视力改善情况、眼底病改善情况变情况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年龄、病程、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高血压、高尿酸、冠心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均为 DR 的影响因素(P ﹤0.05);年龄、病程、高 LDL - C、高血压、高尿酸、冠心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均为 DR 的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总有效率、眼底病变改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病程、高 LDL - C、高血压、高尿酸、冠心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是 DR 的危险因素,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 DR 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视力,改善眼底病变及临床症状。
作者:苏玉英;王晶晶;夏智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三角韧带修补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太原市杏花岭区中心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三角韧带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角韧带修补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
作者:代永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替硝唑与甲硝唑分别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2月湘鹤医院收治的115例急性盆腔炎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用替硝唑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替硝唑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甲硝唑联合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少。
作者:唐伟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及药学监护。方法选取2013—2014年山西省蒲县人民医院开具的处方168张,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张。观察组予以药学监护,对照组未予以药学监护。分析两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疗程短于对照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药学监护能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乔慧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胆结石患者10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50例。腹腔镜组患者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开腹组患者予以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患者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及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胃肠功能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熊卫锋;龙朝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0例,根据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焦秀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2例支气管内型错构瘤患者均通过支气管镜圈套组织活检病理证实。以“支气管内型错构瘤”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结合相关文献对2例病例进行复习。结果2例均为男性,年龄为69岁和34岁。支气管镜下发现支气管内新生物,例1气管镜圈套标本组织病理诊断:(右主支气管)错构瘤-纤维脂肪软骨瘤。例2圈套术后标本组织病理诊断:(左主支气管)错构瘤———纤维软骨脂肪瘤。数据库中检索出12篇病例完整文献,共15例,男12例,女3例,发病年龄46~77岁。其中发生于右上叶支气管4例,左主支气管2例,左上叶支气管2例,左下肺支气管1例,右中叶1例,右下肺1例,右中间段支气管4例。肿瘤直径为0.3~3.0cm,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伴或不伴发热14例,胸痛2例,痰中带血1例。结论发生于主气管内的错构瘤罕见,男性居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与支气管哮喘混淆。临床应与中央型肺癌、支气管腺瘤、肺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支气管镜介入技术进行腔内肿瘤摘除术已可以取代传统手术切除的方法。
作者:王向林;张利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非洛地平缓释片与福辛普利钠片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肾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予以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予以福辛普利钠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好于福辛普利钠,且血压控制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肖利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轻中度中风后抑郁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口干、出汗、便秘和震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郭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平均复律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复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香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月宜春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 SAP 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 SAP 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干预组患者 SAP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预防 SAP 的发生,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小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3月22日,美国 FDA 批准 Taltz(ixekizumab)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银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在有银屑病家族史的患者中,这种疾病的发生率更高,通常见于15~35岁的人。常见形式的银屑病是斑块状银屑病,此类患者会出现厚厚的红色皮肤,有片状的银白色鳞屑。“今天的批准为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提供了另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可以帮助缓解疾病导致的皮肤刺激及不适感” FDA 药物评价与研究中心药物评价 III 办公室主任、医学博士 Beitz 称。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