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霞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卡维地洛对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控制基础疾病,如利尿剂、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及降压药等;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及卡维地洛的基础上再加用稳心颗粒,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比较2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 LVEF)、静息心室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LVEF及静息心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F均较治疗升高,静息心室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LVEF与静息心室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能改善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减慢心室率,从而缓解其临床症状,可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汤芳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近期,达特茅斯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孕妇在喝水和吃饭时摄入低剂量的砷可能会影响胎儿生长。这项研究发表在《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杂志上,该文首次报告在美国怀孕期间接触一定水平的砷与出生结果有关。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包括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脑梗死患者的血清TG、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脂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叶博文;李丽萍;王利静;曾人欢;朱永祥;郭倩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螺旋CT与MRI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直肠癌患者137例分为MRI组(68例),采取MRI进行术前诊断;螺旋CT组(69例)采取螺旋CT进行术前诊断。对比2组患者肿瘤(T)分期诊断结果。结果 MRI T1-T2期、T3期、T4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3.33%(11/15),83.87%(26/31),100.00%(22/22);螺旋CT T1-T2期、T3期、T4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5.00%(7/20),81.08%(30/37),100.00%(12/12),MRI整体诊断效果较螺旋CT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前分期临床诊断方面,MRI较螺旋CT更优。
作者:郝亚涛;董强;赵军苍;杨秀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介入手术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对2013年6-12月我科498例介入手术患者(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及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护理安全措施,对2014年2-7月565例介入手术患者(试验组)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措施。并通过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两方面对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措施的试验组与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差错率为0.53%(3/565)低于对照组的3.21%(16/498),试验组满意度为96.64%(546/565)高于对照组的82.73%(412/4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手术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干预措施能够保证介入手术的安全性,有效降低护理差错所引发的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黄景香;曹宏霞;郭丽敏;艾宁;王玲玲;韩丽英;张丽娜;陆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妇科术后感染一直是常见的妇科手术术后并发症。妇科术后感染主要包括:切口的感染,腹腔、盆腔内的感染及尿路感染。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医源性感染之一,可以致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高,甚至引起医疗纠纷[1]。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围术期抗生素预防用药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若明确术后感染,及早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药师拥有专业的药物知识,在临床用药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药师参与1例妇科术后感染的治疗过程,总结药师参与治疗的实践及体会。
作者:赵桂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第二大死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据卫生部2008统计得出:在我国脑卒中已超过冠心病、癌症跃升为病死率高的疾病,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50万例,Savitz研究指出,缺血性卒中占80%。后循环缺血(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 PCI )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常见类型,占缺血性卒中的20%左右,但国内外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标准不明确、处置不规范,容易引起PCI的误诊,因此近年来被更多人的关注,本文主要从病因、诊断等方面对PCI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王傈;柳太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患者,男,36岁,职员,因间断牙龈出血1年,皮肤散在出血点10d入住当地医院,行血常规检查:PLT 14×109/L,WBC 5.84×109/L,Hb 160g/L,尿常规潜血(++);予以行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示: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生不良;未能明确诊断,经激素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时PLT 167×109/L;患者一直给予激素维持治疗。半年后,患者再次出现上述情况,再次入住当地医院,予以止血敏、甲强龙、白细胞介素-11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并嘱其去上级医院就诊,并作进一步的检查。2009年5月5日,患者又因反复的皮肤黏膜出血,第一次入住上级医院,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2.02×109/L,RBC 3.94×1012/L,Hb 128g/L,PLT 461×109/L;Ret 1.66%;细胞形态学: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未见增多,形态未见异常,周围淋巴细胞亚群未见异常,未见大颗粒淋巴细胞,胸片、B型超声、心电图未见异常;骨髓流式细胞检查未见异常;血小板粘附聚集试验未见异常,结合病史,需要在其血小板减少时再行骨髓穿刺以助于诊断。治疗上予以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出院时未能明确诊断。2009年7月2日,患者又因前胸部皮肤散在针尖样出血点2 d第二次入住上级医院。血常规:WBC 6.26×109/L, Hb 140g/L,PLT 38×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9个,形态未见异常,骨髓活检:增生大致正常,巨核细胞不少,JAK/V617F阴性,结合病史及上次辅助检查,诊断为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 CTP ),给予患者加用环孢素治疗,并嘱监测血小板变化和环孢素浓度。2014年7月患者于中医院就诊,现患者靠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药和中药维持治疗。病例特点:(1)患者多次入院,但未能明确诊断。(2)患者血小板呈波浪式变化,周期约为1个月,血小板降低持续时间约为10d,正常时间约为20d,高可达600×109/L以上,低可低至1×109/L,见图1。(3)治疗上处于矛盾的境地,止血药和抗凝药之间反复使用,既要降低患者出血的风险,同时血小板高时又要预防血栓事件发生。
作者:杜英俊;崔思远;徐瑞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促进医师合理用药、提高医院药事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2年7~12月4125份完整出院病历,对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2316例患者使用了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使用率56.15%,其中不合理医嘱914份(39.46%),主要包括溶媒选用不合理、剂量及疗程不对、未对症用药等。结论临床医师中医辨证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临床药师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规范。
作者:阳巧平;陈应强;周献京;李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近期,一项在线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的5年纵向研究结果显示,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IBD(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发病率,疾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有关,而且补充似乎与保健应用减少有关。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心肌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心肌桥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应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艹卓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ST段压低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P<0.01),心肌缺血总负荷明显改善(P<0.01),体力负荷持续时间、心肌缺血功率显著增加(P<0.01),总缺血负荷显著降低(P<0.01),且上述各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心肌桥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巍;周海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血管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T2DM合并颈动脉血管病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选择单纯T2 DM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及血糖、血脂水平,分析T2DM合并颈动脉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常规身体检查和病史调查发现,试验组患者年龄相对较大,糖尿病病程相对较长,吸烟史患者较多,同时,患者多存在高血压病等基础性疾病。试验组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 HPG)、FBG、HbA1c、LDL-C、TG、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餐后2h C肽( PCP)、空腹C肽(FC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收缩压(SBP)、2h餐后血糖(2hBG)、胰岛素敏感指数(ISI)、TG是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T2DM患者接受治疗时,应积极预防颈动脉血管病变,接受适当的降压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完全禁止吸烟。同时,定时实施血脂、血糖和血压水平的检测。
作者:吕丽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应用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86例,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试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对2组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孕妇妊娠情况以及新生儿健康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护理后血压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试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剖宫产使用率、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先兆以及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新生儿早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新生儿平均体质量和Apga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进一步改善孕妇和新生儿的结局。
作者:赵汝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患者每天给予硫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9%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仕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2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记录2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电解质紊乱、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及假体脱位。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伤口感染、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电解质紊乱、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预防护理较常规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较为满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岳淑梅;靳红娥;武爱华;李红霞;刘宗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孕产妇8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仅前置胎盘孕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孕产妇进行相同治疗,观察2组孕产妇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的情况,比较母婴结局。结果研究组产后大出血、中度及重度贫血、继发产褥感染、胎盘粘连植入、子宫切除等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围生儿体质量为(2389.48±287.61) g低于对照组围生儿的(2921.44±195.21) g,新生儿早产、窘迫、窒息、贫血、死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可能增加前置胎盘孕妇不良妊娠的发生率,为更好地保护母婴安全,提倡初产妇进行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手术率。
作者:张亚静;张敏妍;成云云;李军夕;王佩;朱春花;茅顺洪;胡清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输血对策。方法将200例ABO血型不合输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输血前采取全方位输血对策,对照组输血前未进行特殊处理。对比2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发热、过敏、负荷过重等方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临床ABO血型不合输血患者,应用全方位输血对策,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发挥积极影响。
作者:毛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丙戊酸钠作为一种广谱的抗癫痫药,是全面性发作,尤其是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的首选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肠道痉挛等。较少见为短暂的脱发、便秘、倦睡、眩晕、疲乏、头痛、共济失调、轻微震颤等。现将我院收治的丙戊酸钠缓释片致脱发的1例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张丹丹;董艳红;吕佩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输血查对单辅助交叉配血对儿童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儿童输血病例6000例分为研究组(3000例)和对照组(3000例),研究组采取输血查对单联合交叉配血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输血查对联合交叉配血方法。对比2组配血结果及配血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共检出29例配血不合的阳性结果,其中盐水介质法检出5例,凝聚胺法检出13例,微柱凝胶法检出25例;对照组共检出30例,其中盐水介质法检出6例,凝聚胺法检出13例,微柱凝胶法检出25例。2组配血不合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输血差错率为1.63%低于对照组的13.07%(P<0.05)。结论3种交叉配血方法各具特点,具有互补性,联合使用可获取更好的检出效果;在输血过程中采用输血查对单可降低输血差错率,从而进一步提升输血安全性。
作者:张层山;高国庆;韩玉双;徐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大剂量臭氧辅助下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膝OA)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96例膝OA患者,先给予40μg/ml臭氧,然后研究组给予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对照组单独给予玻璃酸钠。对比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Lysholm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6周,2组VAS评分明显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差异显著( P<0.05)。治疗后3、6周,研究组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高( P<0.01),对照组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臭氧辅助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膝OA,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利;王爱巧;颜继英;崔树北;贾晓川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