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玲丹;陈泽聪;杨六平
目的:综合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 ADR)的发生情况、特点和规律,为结合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2月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共481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性别、不同年龄段、药品种类、剂型分布、器官/系统损害、临床症状和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结果报告中,发生 ADR 的男女比例为1.25∶1;40岁以上发生的 ADR 明显增加;易发生 ADR 的剂型是注射剂(88.77%);发生ADR药物品种数多,居首位的是抗菌药物(20.37%);ADR累及器官/系统常见的是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33.27%),而变态反应是严重ADR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密切关注容易导致严重ADR的药品及其引起机体损害的临床表现,从而降低ADR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梁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据国家肾脏基金会的《美国肾脏病杂志》新发表的一篇文章报道:磷酸钠盐灌肠液可增加长期肾损伤的风险。研究发现,结肠镜检查前使用磷酸钠盐灌肠液的退伍军人,相比使用聚乙二醇(PEG)的退伍军人,其长期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的风险增加。此外,非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风险尤其高。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有限全椎板切除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退变性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3例,对其进行有限全椎板切除潜行减压治疗。通过椎管矢状径、VAS评分、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患者椎管矢状径较术前增大,VAS评分较术前降低,JOA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为93.9%。术后拍摄动力位片未发现不稳及滑脱。结论有限全椎板切除潜行减压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有效术式,可以充分减低椎管压力和维持脊柱稳定性。
作者:张纪威;李永民;原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围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例实施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采用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术后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根据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15.0%,研究组患者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平均得分为(87.46±4.84)分高于对照组的(74.21±4.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围术期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秀芳;黄玲;张静;张会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慢重症( CCI)患者在ICU的滞留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5年6月江苏省中医院ICU收治的95例CCI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滞留时间和病死率,以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比较不同滞留时间的CCI患者病死率,绘制频率直方图和存活曲线。结果95例CCI患者总滞留时间22677d,平均(238.71±318.99)d,滞留少于3个月44例(46.3%),3~6个月25例(26.3%),滞留超过半年26/95例(27.4%),却占总滞留天数的74.8%(16972/22677);死亡53例,总病死率55.79%(53/95),其中男性36.84%,女性18.95%,滞留时间分别(200.39±53.99)d和(307.44±106.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60岁以上CCI患者为主(89.5%),>70岁的CCI患者病死率为61.64%。结论大部分CCI患者滞留ICU时间不超过半年,约1/4的CCI消耗了约3/4的ICU住院时间,以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为主,老年女性滞留更久;大部分CCI患者在半年内死亡,>70岁的患者病死率较高,女性病死率相对较低。滞留超过1年的CCI患者,病死率降低,这意味着CCI患者将逐年增多,应该研究CCI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规律,提高医疗效率。
作者:常宁;裴颖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耐药特征及临床药师的干预效果。方法抽选住院治疗的患者80例,均为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取其呼吸道深部痰液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计算菌株耐药率,并由临床药师给予药物干预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80株感染菌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达91.2%;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耐药率≥80.0%;对舒巴坦耐药率低,仅31.2%。临床药师参与药物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57.5%,因重症肺炎死亡18例,占22.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高,在临床药师的干预下综合患者病情酌情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何显科;宁丽;陈伟杰;黄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近期,达特茅斯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孕妇在喝水和吃饭时摄入低剂量的砷可能会影响胎儿生长。这项研究发表在《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杂志上,该文首次报告在美国怀孕期间接触一定水平的砷与出生结果有关。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半永久置管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该院2015年1月开始对应用半永久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宣教,将进行系统的健康宣教的2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应用系统健康宣教前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自我维护导管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依从性好的患者占78.3%,高于对照组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健康宣教可明显提高半永久置管患者自我维护导管的依从性。
作者:韩丽丽;孙静;陈雅慧;王艳强;李玉伶;岳英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颈动脉斑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颈动脉斑块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单纯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 CRP)、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实验室相关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颈动脉斑块脑梗死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可减少斑块面积及颈动脉IMT,并改善血脂等相关检查指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宗彦武;蔡柳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连续心率减速力(DRs)的变化,及其心率变异性指标如心率变异性总标准差( SDNN)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AMI患者84例作为AMI组,及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测定2组研究对象的DRs值(包括DR2、DR4和DR8)以及心率变异性指标,将AMI组与对照组按照DRs值的大小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比较2组中高危患者所占比例,并分析AMI组DRs值与SDNN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DR4、DR8、SDN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DR2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中预测到的中高危患者所占比例为4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R2、DR4、DR8均与SDNN呈正相关。结论 DRs值可定量对AMI患者的迷走神经张力进行评估,且与SDNN正相关,或可作为临床预测AMI患者发生猝死的一个新指标。
作者:杨红;熊秋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产妇应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照组产妇单纯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总出血量为(317.2±27.9)ml,明显低于对照组(573.4±38.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保证孕产妇顺利分娩及新生儿安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作者:郭力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患者,女,70岁,主因间断大便带血1年余,加重5d就诊。曾于当地按痔疮治疗,症状无缓解。直肠指诊:肛门外观未见异常,距肛缘约2cm直肠前壁触及一肿物,中央可及溃疡凹陷,呈结节感,质硬,活动度差,占据肠壁近1/2周径,肿物上缘可触及,退观指套染血。三合诊检查:阴道后壁可及局部隆起,表面黏膜粗糙未及明确肿物,退观指套无染血。 CT示:直肠前壁增厚,近肛管处可见直径约3.0cm的略低密度影,边界欠清,肠腔未见狭窄,肠周脂肪间隙模糊,并可见直径约0.5cm的淋巴结(图1~2)。 MRI示:直肠前壁与肛管交界区见大小约2.9cm ×2.7cm的短T1、长T2信号肿物,边界清楚,内信号欠均匀,T2抑脂像及弥散像均呈高信号(图3~6)。结肠镜检查示:肛门口见半球形隆起物突入直肠腔内,顶端有污秽物呈椭圆球形附着,局部黑色,直肠腔内见鲜红色血液(图7),活检病理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图8)。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未见其他脏器转移,行扩大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并周围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直肠病变位于腹膜返折以下,直肠肿物大小约3.0 cm ×2.5cm,质硬,尚可推动,且与阴道后壁关系密切。术后病理: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侵及阴道壁黏膜下层及肛管黏膜下伴肠周淋巴结转移。
作者:赵亮;梁广路;邢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 PEM)联合顺铂( DDP)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PEM(500mg/m2,第1天)+DDP(80mg/m2,第1、2天)全身化疗,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GEM)(1000mg/m2,第1、8天)+DDP(80mg/m2,第1、2天)全身化疗。2组均以28d为1个周期,于规则化疗2周期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34.62%,控制率为76.92%,均高于对照组中的23.08%及57.69%,2组缓解率及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及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PEM联合DDP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GEM联合DDP方案,其对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低,可明显延缓肿瘤复发,减轻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苏伟明;伍定辉;兰国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血管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T2DM合并颈动脉血管病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选择单纯T2 DM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及血糖、血脂水平,分析T2DM合并颈动脉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常规身体检查和病史调查发现,试验组患者年龄相对较大,糖尿病病程相对较长,吸烟史患者较多,同时,患者多存在高血压病等基础性疾病。试验组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 HPG)、FBG、HbA1c、LDL-C、TG、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餐后2h C肽( PCP)、空腹C肽(FC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收缩压(SBP)、2h餐后血糖(2hBG)、胰岛素敏感指数(ISI)、TG是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T2DM患者接受治疗时,应积极预防颈动脉血管病变,接受适当的降压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完全禁止吸烟。同时,定时实施血脂、血糖和血压水平的检测。
作者:吕丽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比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 MCA)与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MCA组和左卡尼汀组各21例。2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MCA和左卡尼汀,治疗1个疗程(10d)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和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同一心功能分级间LVEF及血浆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MCA组Ⅱ、Ⅲ、Ⅳ级患者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左卡尼汀组Ⅲ级患者BN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MCA组BNP升高幅度大于左卡尼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明显增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MCA和左卡尼汀均可进一步降低血浆BNP水平,而MCA比左卡尼汀疗效更佳。
作者:姚郑;陈青莲;陆明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交待;(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质量;(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要求、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应用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86例,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试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对2组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孕妇妊娠情况以及新生儿健康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护理后血压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试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剖宫产使用率、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先兆以及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新生儿早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新生儿平均体质量和Apga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进一步改善孕妇和新生儿的结局。
作者:赵汝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复方连芩双层缓释药膜联合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及对其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给予复方连芩双层缓释药膜与金莲清热泡腾片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金莲清热泡腾片和常规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方连芩双层缓释药膜与金莲清热泡腾片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并有效降低血清IL-6、IL-12及IL-1β水平。
作者:张翠平;付艳颖;谢艳飞;王振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8~34周出生的出现原发性呼吸暂停1次以上的早产儿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比较2组患儿治疗72h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用药72h内观察组39例中未发作呼吸暂停37例,有效率94.9%。对照组39例72h内未发作呼吸暂停30例,有效率76.9%。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心动过速、高血糖、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氨茶碱,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DEX)滴鼻对患者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将100例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D0、D1、D2、D3组,每组25例。小剂量右美托咪啶组0.5μg/kg( D1)、中剂量右美托咪啶组0.75μg/kg(D2)、高剂量右美托咪啶组1.5μg/kg(D3)和生理盐水对照组(D0),诱导前经鼻腔给予DEX滴鼻,完成滴鼻后10~15min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分别观察4组在麻醉前( T1)、滴鼻后10min( T2)、胃镜置入即刻(T3)、胃镜置入3min(T4),撤出胃镜即刻(T5),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组内比较,D0组在T3~5时较T1~2时MAP、HR显著升高(P<0.05);D1、D2和D3组在T3~5时MAP和HR均低于T1~2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D1、D2和D3组在T3~5时MAP和HR均低于D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和D3组之间比较,D3组MAP和HR在T3~5时下降更明显(P<0.05)。 D3组心动过缓、舌后坠、阿托品对抗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肠镜检查的不良反应,在术前经鼻腔给予中等剂量的DEX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董慧领;张惠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