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伟明;伍定辉;兰国翠
目的:观察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益赛普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所致膝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RA合并膝关节肿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分别于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益赛普、曲安奈德联合益赛普,分别于治疗后1周、1月、2月、3月末观察血沉、CRP、关节疼痛指数、压痛指数、滑膜厚度、滑膜血流信号等评价治疗效果,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组血沉、CRP、关节疼痛指数、压痛指数、滑膜厚度、滑膜血流信号等均明显改善;A组从2月末时血沉、CRP、关节疼痛指数评分、压痛指数评分、滑膜厚度、滑膜血流信号等较上月无明显改善,而B组、C组上述指标较上月比较均持续改善。组间比较,从2月末开始,B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A组,而C组从治疗开始上述指标改善持续优于A组、B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益赛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控制RA局部及全身炎性反应的方法,联合用药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徐建;张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颈动脉斑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颈动脉斑块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单纯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 CRP)、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实验室相关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颈动脉斑块脑梗死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可减少斑块面积及颈动脉IMT,并改善血脂等相关检查指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宗彦武;蔡柳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慢重症( CCI)患者在ICU的滞留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5年6月江苏省中医院ICU收治的95例CCI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滞留时间和病死率,以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比较不同滞留时间的CCI患者病死率,绘制频率直方图和存活曲线。结果95例CCI患者总滞留时间22677d,平均(238.71±318.99)d,滞留少于3个月44例(46.3%),3~6个月25例(26.3%),滞留超过半年26/95例(27.4%),却占总滞留天数的74.8%(16972/22677);死亡53例,总病死率55.79%(53/95),其中男性36.84%,女性18.95%,滞留时间分别(200.39±53.99)d和(307.44±106.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60岁以上CCI患者为主(89.5%),>70岁的CCI患者病死率为61.64%。结论大部分CCI患者滞留ICU时间不超过半年,约1/4的CCI消耗了约3/4的ICU住院时间,以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为主,老年女性滞留更久;大部分CCI患者在半年内死亡,>70岁的患者病死率较高,女性病死率相对较低。滞留超过1年的CCI患者,病死率降低,这意味着CCI患者将逐年增多,应该研究CCI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规律,提高医疗效率。
作者:常宁;裴颖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人体成年身高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性状,某些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变化可能决定人群身材高矮的差异,导致部分人群矮小。现在身高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患有生长障碍疾病的儿童能否得到及时诊断及治疗可影响其本人心理、学业、事业、婚姻等诸多方面,因此受到家长及临床医师高度重视。矮身材(short stature)是指在相似环境下,身高较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童身高均值低2个标准差(-2SD)以上或处于第3百分位数以下[1]。其中,特发性矮身材( 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在临床上约占60%~80%,它不是一种临床诊断,而是包含一些病因尚不明确的矮身材在内的描述性分类。身高增长主要由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即GH-IGF1轴调控。本文仅就特发性矮身材儿童生长障碍与GH-IGF1轴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陈龙;陈晓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那么称重结果12.34mg中,12.3mg为准确数字,0.04mg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 x珋±s )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kg,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2.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根据3月10日在线发表于《欧洲内分泌学杂志》上的一项中国研究,怀孕期间中高水平身体活动的中国女性相较于经常久坐的女性患有妊娠糖尿病的风险显著降低。(Eur J Endocrinol 2016 Mar 10)。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第二大死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据卫生部2008统计得出:在我国脑卒中已超过冠心病、癌症跃升为病死率高的疾病,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50万例,Savitz研究指出,缺血性卒中占80%。后循环缺血(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 PCI )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常见类型,占缺血性卒中的20%左右,但国内外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标准不明确、处置不规范,容易引起PCI的误诊,因此近年来被更多人的关注,本文主要从病因、诊断等方面对PCI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王傈;柳太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交待;(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质量;(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要求、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螺旋CT与MRI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直肠癌患者137例分为MRI组(68例),采取MRI进行术前诊断;螺旋CT组(69例)采取螺旋CT进行术前诊断。对比2组患者肿瘤(T)分期诊断结果。结果 MRI T1-T2期、T3期、T4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3.33%(11/15),83.87%(26/31),100.00%(22/22);螺旋CT T1-T2期、T3期、T4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5.00%(7/20),81.08%(30/37),100.00%(12/12),MRI整体诊断效果较螺旋CT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前分期临床诊断方面,MRI较螺旋CT更优。
作者:郝亚涛;董强;赵军苍;杨秀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患者,女性,78岁,主因突发喘憋2 d入院。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焦虑症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心率118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66/106mm Hg。患者神志清楚,喘憋不能平卧,口唇肢端无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中量干湿性啰音,心脏界限向左扩大,律齐,心率118次/min,各心脏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双下肢水肿(++)。血常规:白细胞:14.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7%;B 型钠尿肽:1090pg/ml;血钾3.79 mmol/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QTc 0.47s,多导联ST-T改变。胸部X线:心脏扩大,双肺基底部间质侵润。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为37%,伴局部室壁运动异常,下壁和室间隔下段运动停止,其他部分运动减弱。患者于入院前半年查冠脉造影检查示前降支冠脉血管狭窄57%,其他血管未见阻塞性冠脉疾病。入院诊断:(1)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 NYHA);(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3)肺炎;(4)焦虑症。患者此次以慢性心力衰竭恶化收住入院,开始予以静脉利尿、扩冠、强心等常规抗心衰治疗。由于肺炎予以痰培养检查及哌拉西林抗感染治疗,原先服用的多虑平继续服用。入院3d后患者咳嗽、咯痰未见明显好转,根据痰培养结果抗素升级为莫西沙星静脉滴注。使用一次莫西沙星后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QTc为0.51s,数小时后患者出现反应迟钝、脉搏测不出,心电图:尖端扭转型室速( TdP)。立即予以电复律,停用药物多虑平,病情未见减轻,间断发生了9次室速,每次均以200J同步直流电复律后,恢复窦性心律,室早频发,给予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和硫酸镁,同时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提高心率。患者QT间期延长,给予临时起搏器起搏治疗,联合口服普萘洛尔。经过数天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热依沙;高晟;赵凯;王振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CA153及人细胞角蛋白21-1( 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结合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的研究组(100例)和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的对照组(100例)。分别在2组治疗前后检测血清VEGF、CA153及CYFRA21-1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VEGF、CA153及CYFRA21-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血清VEGF、CA153及CYFRA21-1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性的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结合干扰素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患者体内血清VEGF、CA153及CYFRA21-1水平。
作者:吕翠红;胡利宏;程瑞波;董丽娟;郑志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 PVP)联合125 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78例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9例。研究组采用PVP联合125 I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PVP治疗,通过CT测量手术前后患者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的变化,并对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椎体前缘、椎体中线高度大于对照组,椎体后缘高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及术后1d,2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治疗可有效治疗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缓解疼痛,联合125 I粒子植入治疗可增强PVP抗肿瘤效果,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正孟;徐文彦;王海平;高彬;崔海涛;赵红梅;徐志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综合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 ADR)的发生情况、特点和规律,为结合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2月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共481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性别、不同年龄段、药品种类、剂型分布、器官/系统损害、临床症状和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结果报告中,发生 ADR 的男女比例为1.25∶1;40岁以上发生的 ADR 明显增加;易发生 ADR 的剂型是注射剂(88.77%);发生ADR药物品种数多,居首位的是抗菌药物(20.37%);ADR累及器官/系统常见的是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33.27%),而变态反应是严重ADR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密切关注容易导致严重ADR的药品及其引起机体损害的临床表现,从而降低ADR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梁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治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292例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并加以整理和归纳。结果292例患者中术后肺部感染37例,其中因肺部感染死亡8例;患肢深静脉血栓15例,其中并发肺栓塞4例,死亡3例;心脑血管意外32例,死亡13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停用抗凝药物后好转),其他原因死亡4例,共死亡28例。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手术时机及手术适应证的把握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病死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黄腾;翟金帅;陈佳;张隆;田志;郑旺;时莉芳;李西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曾多次重申,科技期刊从来无国家级、地方级之分,仅有主办、主管单位属中央和地方之别。论文的学术水平与刊物主办单位不存在因果关系。然而,不少地区、单位在学术水平评定、技术职称晋升中常会片面地以发表论文的期刊主办、主管单位级别评价论文学术水平。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产妇应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照组产妇单纯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总出血量为(317.2±27.9)ml,明显低于对照组(573.4±38.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保证孕产妇顺利分娩及新生儿安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作者:郭力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妇科术后感染一直是常见的妇科手术术后并发症。妇科术后感染主要包括:切口的感染,腹腔、盆腔内的感染及尿路感染。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医源性感染之一,可以致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高,甚至引起医疗纠纷[1]。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围术期抗生素预防用药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若明确术后感染,及早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药师拥有专业的药物知识,在临床用药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药师参与1例妇科术后感染的治疗过程,总结药师参与治疗的实践及体会。
作者:赵桂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近期,一项在线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的5年纵向研究结果显示,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IBD(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发病率,疾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有关,而且补充似乎与保健应用减少有关。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患者每天给予硫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9%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仕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四肢长骨干多节段骨折偶有发生,其是一种少见、严重的骨折,特别是开放性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引起,如车祸伤、高处坠落伤、重物砸伤等。四肢长骨干多节段骨折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其固定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髓内钉、钢板(普通钢板、加压锁定钢板、Liss钢板、桥接钢板)、外固定架微创固定系统等,闭合骨折以髓内固定为首选,开放性骨折多选择外固定架系统,二期更换为内固定。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是一种新型内固定系统[1],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科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长骨干多节段骨折32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庆利;熊鹰;姚仁福;王彦亭;张仕祥;邵建楠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