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郭力萍

关键词:缩宫素, 米索前列醇, 产后出血, 剖宫产
摘要: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产妇应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照组产妇单纯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总出血量为(317.2±27.9)ml,明显低于对照组(573.4±38.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保证孕产妇顺利分娩及新生儿安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组训练在早中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组训练模式在早中期阿尔兹海默病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老年病区住院的82例早中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结合患者智能受损情况、文化程度及自身爱好,将患者分配至不同的小组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抑郁、焦虑状况在入院时、住院治疗3个月后进行评估。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的MMSE、ADL、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末2组相比,观察组ADL、HAMD及HAMA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MSE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小组训练模式可延缓早中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晚期症状的出现,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早中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康复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赵玲丹;陈泽聪;杨六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

    大量临床证据表明,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 RA)患者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D)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且早,RA可能是CAD的独立危险因素[1],心血管疾病成为RA主要的死亡原因。随着RA患者病情发生、发展,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在RA患者中,发生AS主要与炎性因子、脂质谱异常、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血栓形成、内皮功能紊乱、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等因素有关。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表明:早期应用改善病情类抗风湿药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DMARD)不仅能够延缓失能、残疾,且能延缓AS发生及减少心血管病风险[2-3]。DMARD主要包括羟氯喹( HCQ)、甲氨蝶呤( MTX)、柳氮磺吡啶( SSZ)、来氟米特( LEF)。 MTX具有良好的抗炎、免疫调节、抗增殖作用,MTX价格低廉,在治疗RA获得的临床效益较大,故广泛运用于RA的治疗。 Kim等[4]对44例RA患者进行研究表明:服用MTX组较未服用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降低, Westlake等[5]系统回顾18项研究表明MTX能够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由此推论MTX不仅是作为改善RA病情的药物而且可能减少RA相关性心脑血管风险。 MTX非特异性的抗炎、免疫调节、抗增殖对斑块的发生、发展、活动均具有抑制作用[6-7]。糖脂代谢紊乱在AS中起重要作用,RA患者易发糖尿病及血脂代谢异常,研究表明MTX可通过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AMP-activated potein kinase ,AMPK)途径改善糖脂代谢紊乱[8],AMPK作为能量调节器,参与调节脂肪酸氧化葡萄糖氧化利用,故MTX可通过抗炎、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RA患者动脉硬化。

    作者:王茂竹;李法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镇痛镇静治疗用于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镇痛镇静治疗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 ICU )重症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的镇静镇痛治疗方法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治疗,对照组应用咪达唑仑镇静镇痛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达到目标镇静水平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停药后唤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静脉推注吗啡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镇痛镇静治疗应用在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黎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丙戊酸钠缓释片致脱发1例

    丙戊酸钠作为一种广谱的抗癫痫药,是全面性发作,尤其是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的首选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肠道痉挛等。较少见为短暂的脱发、便秘、倦睡、眩晕、疲乏、头痛、共济失调、轻微震颤等。现将我院收治的丙戊酸钠缓释片致脱发的1例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张丹丹;董艳红;吕佩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介入手术中护理安全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

    目的:观察介入手术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对2013年6-12月我科498例介入手术患者(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及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护理安全措施,对2014年2-7月565例介入手术患者(试验组)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措施。并通过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两方面对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措施的试验组与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差错率为0.53%(3/565)低于对照组的3.21%(16/498),试验组满意度为96.64%(546/565)高于对照组的82.73%(412/4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手术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干预措施能够保证介入手术的安全性,有效降低护理差错所引发的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黄景香;曹宏霞;郭丽敏;艾宁;王玲玲;韩丽英;张丽娜;陆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临床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讨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不稳定性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不稳定组)和稳定性骨折患者(稳定组)各25例。不稳定组患者予以非手术治疗,而稳定性组根据骨折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受伤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受伤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情况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脊柱节段不同骨折类型患者予以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受伤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

    作者:薛书生;岳鹏举;刘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1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干扰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头痛缓解时间、呕吐缓解时间、精神状态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效果较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祁凤茹;韩素芸;牟爱国;孙淑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鼻窦冲洗治疗儿童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生理盐水进行鼻窦冲洗治疗儿童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8例鼻窦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A、B、C组,A组42例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生理盐水行鼻窦冲洗治疗;B组40例患者使用减充血剂呋嘛液和复方洁霉素滴鼻联合普通药物治疗,C组36例患者单纯使用普通稀释黏痰、改善纤毛功能并促进分泌物排出的药物进行治疗,5周后复查鼻窦CT观察疗效。结果 A组、B组、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85.00%、72.22%,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明显优于C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生理盐水进行鼻窦冲洗其疗效优于减充血剂和传统口服药物,其疗程短,安全性好,简单易操作,易于家长和儿童接受,其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包丽丽;赵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IBD的发病率和不良预后有关

    近期,一项在线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的5年纵向研究结果显示,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IBD(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发病率,疾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有关,而且补充似乎与保健应用减少有关。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 PEM)联合顺铂( DDP)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PEM(500mg/m2,第1天)+DDP(80mg/m2,第1、2天)全身化疗,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GEM)(1000mg/m2,第1、8天)+DDP(80mg/m2,第1、2天)全身化疗。2组均以28d为1个周期,于规则化疗2周期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34.62%,控制率为76.92%,均高于对照组中的23.08%及57.69%,2组缓解率及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及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PEM联合DDP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GEM联合DDP方案,其对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低,可明显延缓肿瘤复发,减轻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苏伟明;伍定辉;兰国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药品不良反应481例报告分析

    目的:综合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 ADR)的发生情况、特点和规律,为结合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2月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共481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性别、不同年龄段、药品种类、剂型分布、器官/系统损害、临床症状和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结果报告中,发生 ADR 的男女比例为1.25∶1;40岁以上发生的 ADR 明显增加;易发生 ADR 的剂型是注射剂(88.77%);发生ADR药物品种数多,居首位的是抗菌药物(20.37%);ADR累及器官/系统常见的是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33.27%),而变态反应是严重ADR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密切关注容易导致严重ADR的药品及其引起机体损害的临床表现,从而降低ADR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梁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电视胸腔镜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对减轻术后肋间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经VATS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7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进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1~3天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2、3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肋间神经痛,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周金强;李娜;王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消化不良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7例消化不良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 A组41例患者给予多潘立酮治疗,B组41例患者给予阿米替林治疗,而C组45例患者则给予多潘立酮和阿米替林联合治疗。观察三种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总有效和不良反应率差异,比较3组患者的复发率和胃电图正常率情况。结果 C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高达95.56%(43/45),明显高于A、B组的85.37%(35/41)、68.29%(28/41);并且 C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6.67%(3/45),明显低于 A、B 组的19.51%(8/41)、41.46%(17/41);另外,C组患者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为4.44%(2/45),胃电图正常率为73.33%(33/45),也显著优于A、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应用于消化不良的治疗中较单纯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优,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爱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包括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脑梗死患者的血清TG、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脂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叶博文;李丽萍;王利静;曾人欢;朱永祥;郭倩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环磷腺苷葡胺与左卡尼汀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 MCA)与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MCA组和左卡尼汀组各21例。2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MCA和左卡尼汀,治疗1个疗程(10d)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和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同一心功能分级间LVEF及血浆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MCA组Ⅱ、Ⅲ、Ⅳ级患者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左卡尼汀组Ⅲ级患者BN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MCA组BNP升高幅度大于左卡尼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明显增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MCA和左卡尼汀均可进一步降低血浆BNP水平,而MCA比左卡尼汀疗效更佳。

    作者:姚郑;陈青莲;陆明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FDA:发布了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

    冬虫夏草用于保健品的试点工作被提前叫停,未来冬虫夏草进入保健食品须统一报批。国家食药监总局近日发布了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自通知发布之日起,《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方案》停止执行,含冬虫夏草的保健食品相关申报审批工作按《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未经批准不得生产和销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于本院情况分析儿童用药问题

    目的:基于我院儿童用药现状探讨儿童用药问题。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药品说明书650份,对是否有儿童用药详细说明进行统计;随机抽取500张门诊儿科处方,参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点评,并对医院呈报的158例不良反应( ADR )报告进行分析。结果650份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标注儿童用法用量的仅占20.8%。500张儿科处方中抗生素使用占71.2%,中成药使用占15.6%,激素使用占13.8%;不合理用药处方占16.6%,主要表现在用法用量不适宜、药品选择不适宜等。158份ADR报告中12岁以下儿童占17.72%。结论我院儿童用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儿童用药不合理性普遍存在,有待采取进一步措施促进儿童用药健康发展。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我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促进医师合理用药、提高医院药事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2年7~12月4125份完整出院病历,对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2316例患者使用了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使用率56.15%,其中不合理医嘱914份(39.46%),主要包括溶媒选用不合理、剂量及疗程不对、未对症用药等。结论临床医师中医辨证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临床药师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规范。

    作者:阳巧平;陈应强;周献京;李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复位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肠套叠对患儿血清IL-6及 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腹腔镜复位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肠套叠对患儿血清IL-6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84例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2例。2组患者均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儿经腹腔镜下治疗肠套叠,对照组患儿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复位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肠套叠临床疗效较好,与开腹手术相比可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反应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聂向荣;刘艳红;武剑磊;武永庆;武海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产妇应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照组产妇单纯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总出血量为(317.2±27.9)ml,明显低于对照组(573.4±38.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保证孕产妇顺利分娩及新生儿安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作者:郭力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