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血清 PCT与 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相关性分析

张俊光;黄东华;韩慕谦;王洁;申秀清

关键词:肺炎, 脓毒症, 降钙素原, 免疫抑制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 PCT)与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 Treg细胞)水平相关性。方法选择诊断为肺炎伴脓毒症患儿80例,依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55例与严重脓毒症组25例。入院24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CT水平,比较不同分组患儿Treg细胞与血清PCT水平差异,并分析Treg细胞与血清PCT水平间相关性。结果严重脓毒症组患儿血Treg细胞比例为(57.36±7.03)%高于脓毒症组患儿的(40.52±6.39)%,严重脓毒症组患儿血清PCT为(18.59±3.58)ng/ml高于脓毒症组的(5.26±0.9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4h患儿血Treg细胞比例与血清PCT水平间呈正相关(r=0.528,P<0.05)。结论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血清PCT水平与Treg细胞比例存在较好相关性,二者水平高低可以反映患儿病情严重程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2014年我院住院部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2014年住院部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与常见分离细菌耐药趋势。方法利用Excel对住院部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量、药敏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氟喹诺类和大环内酯类是我院使用的主要品种,多种细菌已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较高耐药率。结论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 DDDS )与细菌耐药呈正相关关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提高疗效和减缓耐药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韦红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后循环缺血病因与诊断的研究进展

    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第二大死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据卫生部2008统计得出:在我国脑卒中已超过冠心病、癌症跃升为病死率高的疾病,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50万例,Savitz研究指出,缺血性卒中占80%。后循环缺血(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 PCI )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常见类型,占缺血性卒中的20%左右,但国内外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标准不明确、处置不规范,容易引起PCI的误诊,因此近年来被更多人的关注,本文主要从病因、诊断等方面对PCI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王傈;柳太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外源性白蛋白对重症患者白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通过监测低白蛋白患者输入外源性白蛋白后血浆白蛋白浓度的变化水平,探讨外源性白蛋白对危重程度( APACH Ⅱ评分)不同的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输注外源性蛋白的病例(72例)与未输注外源性白蛋白的病例(59例)进行24h血浆白蛋白水平比较。对输注白蛋白的患者按APACHE Ⅱ评分和输注白蛋白量分为轻症10g组、轻症20g组、重症10g组和重症20g组。对未输注白蛋白患者根据APACHE Ⅱ评分分为轻症对照组和重症对照组。患者输注前和输注24h后血浆白蛋白含量及APACH Ⅱ评分。结果输入白蛋白24h后,轻症10g组与重症10g组的血浆白蛋白浓度均无明显升高,2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输入白蛋白24h后,轻症20g组与重症20g组的血浆白蛋白浓度均升高,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20g白蛋白24h后,血浆白蛋白的增长值:轻症20g组为(3.36±0.92)g/h、重症20g组为(1.81±1.07)g/L,分别与各组的APACHE Ⅱ评分变化值相关性分析,与轻症20g组无相关性(r=0.035,P>0.05);与重症20g组亦无相关性( r=0.143,P>0.05)。结论对危重患者,给予10g外源性白蛋白对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无影响,给予20g外源性白蛋白24h后白蛋白水平升高。给予外源性白蛋白后不改变危重患者的预后,白蛋白增长的程度与APACHE Ⅱ评分无关。

    作者:张天元;徐铁领;王智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包括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脑梗死患者的血清TG、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脂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叶博文;李丽萍;王利静;曾人欢;朱永祥;郭倩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耐药特征及临床药师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耐药特征及临床药师的干预效果。方法抽选住院治疗的患者80例,均为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取其呼吸道深部痰液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计算菌株耐药率,并由临床药师给予药物干预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80株感染菌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达91.2%;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耐药率≥80.0%;对舒巴坦耐药率低,仅31.2%。临床药师参与药物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57.5%,因重症肺炎死亡18例,占22.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高,在临床药师的干预下综合患者病情酌情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何显科;宁丽;陈伟杰;黄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2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记录2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电解质紊乱、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及假体脱位。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伤口感染、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电解质紊乱、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预防护理较常规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较为满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岳淑梅;靳红娥;武爱华;李红霞;刘宗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科学家找到一个B细胞白血病的重要驱动因子

    近日,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JCI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进展,他们对一种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的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了基因表达分析,结果发现一种叫做IGF2BP3的RNA结合蛋白在病人体内表达丰度非常高,并证明该蛋白在该类型白血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驱动作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饮酒习惯与早期乳腺癌的发生具有正相关性

    在美国和欧洲,每年都有数万例的乳腺癌患者都有经常饮酒的习惯。在女性中发现,饮酒习惯与早期乳腺癌的发生以及癌症的复发具有正相关性。据估计,2016年美国将有超过230,000位女性被诊断患有乳腺癌,它是引发女性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药师参与1例妇科术后感染治疗的实践及体会

    妇科术后感染一直是常见的妇科手术术后并发症。妇科术后感染主要包括:切口的感染,腹腔、盆腔内的感染及尿路感染。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医源性感染之一,可以致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高,甚至引起医疗纠纷[1]。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围术期抗生素预防用药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若明确术后感染,及早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药师拥有专业的药物知识,在临床用药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药师参与1例妇科术后感染的治疗过程,总结药师参与治疗的实践及体会。

    作者:赵桂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患者,女,63岁,广东省人,因“活动后气促8月余,再发1天”于2015年11月8日11时13分以步行方式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慢性病程,患者8多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活动后气促,多于快走时出现,休息后可缓解,当时伴有咳嗽、咯脓痰,曾在本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阵发性房颤、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无咳嗽、咯痰,但仍有活动后气促,2015年5月到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1)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扩大,阵发性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2)高血压3级,很高危。给予强心、利尿、调控血压等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出院后规律服药。2015年11月7日,患者再次出现活动后气促,且夜间需端坐呼吸,为进一步诊治到我院就诊,拟“心功能不全”收入心血管内科。患者2日前洗澡时有“受凉”史,无流鼻涕、打喷嚏等。查体:呼吸稍促,胸廓运动双侧对称,听诊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较多哮鸣音,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58次/min,心律不齐,偶可闻及早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入科心电图:窦性心率,偶发室上性早搏,非特异性ST-T异常。2015年11月19日患者因前一日再次出现房颤律,考虑栓塞风险大,予静脉临时给予胺碘酮复律治疗,患者于12时15分左右开始使用胺碘酮,2min后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喉部不适,全身皮肤发红,心率上升至150次/min,考虑药物不良反应,立即予停用胺碘酮,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心电监护等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呼吸转平顺,心率下降至100~110次/min,血压120/68mm Hg。继续予密切监测患者生命征,必要时给予地塞米松抗炎、抗过敏治疗,并予上报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胡海师;杨春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我国主导的ISO国际标准《中药编码规则》正式发布

    近日,由我国主导的《中药编码系统--第一部分:中药编码规则》( ISO 18668-1)经过为期3个月的ISO终国际标准草案投票,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标志着中药在数字化、标准化、信息化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复位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肠套叠对患儿血清IL-6及 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腹腔镜复位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肠套叠对患儿血清IL-6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84例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2例。2组患者均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儿经腹腔镜下治疗肠套叠,对照组患儿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复位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肠套叠临床疗效较好,与开腹手术相比可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反应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聂向荣;刘艳红;武剑磊;武永庆;武海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心肌桥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心肌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心肌桥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应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艹卓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ST段压低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P<0.01),心肌缺血总负荷明显改善(P<0.01),体力负荷持续时间、心肌缺血功率显著增加(P<0.01),总缺血负荷显著降低(P<0.01),且上述各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心肌桥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巍;周海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8~34周出生的出现原发性呼吸暂停1次以上的早产儿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比较2组患儿治疗72h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用药72h内观察组39例中未发作呼吸暂停37例,有效率94.9%。对照组39例72h内未发作呼吸暂停30例,有效率76.9%。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心动过速、高血糖、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氨茶碱,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小组训练在早中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组训练模式在早中期阿尔兹海默病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老年病区住院的82例早中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结合患者智能受损情况、文化程度及自身爱好,将患者分配至不同的小组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抑郁、焦虑状况在入院时、住院治疗3个月后进行评估。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的MMSE、ADL、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末2组相比,观察组ADL、HAMD及HAMA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MSE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小组训练模式可延缓早中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晚期症状的出现,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早中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康复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赵玲丹;陈泽聪;杨六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ABO血型不合输血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输血对策。方法将200例ABO血型不合输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输血前采取全方位输血对策,对照组输血前未进行特殊处理。对比2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发热、过敏、负荷过重等方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临床ABO血型不合输血患者,应用全方位输血对策,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发挥积极影响。

    作者:毛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

    大量临床证据表明,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 RA)患者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D)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且早,RA可能是CAD的独立危险因素[1],心血管疾病成为RA主要的死亡原因。随着RA患者病情发生、发展,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在RA患者中,发生AS主要与炎性因子、脂质谱异常、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血栓形成、内皮功能紊乱、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等因素有关。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表明:早期应用改善病情类抗风湿药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DMARD)不仅能够延缓失能、残疾,且能延缓AS发生及减少心血管病风险[2-3]。DMARD主要包括羟氯喹( HCQ)、甲氨蝶呤( MTX)、柳氮磺吡啶( SSZ)、来氟米特( LEF)。 MTX具有良好的抗炎、免疫调节、抗增殖作用,MTX价格低廉,在治疗RA获得的临床效益较大,故广泛运用于RA的治疗。 Kim等[4]对44例RA患者进行研究表明:服用MTX组较未服用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降低, Westlake等[5]系统回顾18项研究表明MTX能够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由此推论MTX不仅是作为改善RA病情的药物而且可能减少RA相关性心脑血管风险。 MTX非特异性的抗炎、免疫调节、抗增殖对斑块的发生、发展、活动均具有抑制作用[6-7]。糖脂代谢紊乱在AS中起重要作用,RA患者易发糖尿病及血脂代谢异常,研究表明MTX可通过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AMP-activated potein kinase ,AMPK)途径改善糖脂代谢紊乱[8],AMPK作为能量调节器,参与调节脂肪酸氧化葡萄糖氧化利用,故MTX可通过抗炎、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RA患者动脉硬化。

    作者:王茂竹;李法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云母的胃肠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云母作为一种传统矿石中药,在矿物药中亦属于上佳之品,其在中医药学的基础上有着独特的作用。云母,又名云珠,云华,云英等,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谓:“云母,味甘,平。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除邪气,安五藏,益子精,明目。”其药性平和,入脾、肺、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纳气坠痰,敛疮生肌,补益肾阴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虚损,疮疡等证。《药性论》曰:“主下痢肠澼,补肾冷”。《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云母可用于治疗赤白久痢,淋证,风疹等病。《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认为云母还有“下气坚肌,续绝补中”的作用。目前临床使用的药用云母皆为白云母,可归属到理气药和补益药的范围内,近年来已有多种研究表明白云母有较强的肠黏膜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此有关。

    作者:李晶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磷酸钠盐灌肠液可增加长期肾损伤的风险

    据国家肾脏基金会的《美国肾脏病杂志》新发表的一篇文章报道:磷酸钠盐灌肠液可增加长期肾损伤的风险。研究发现,结肠镜检查前使用磷酸钠盐灌肠液的退伍军人,相比使用聚乙二醇(PEG)的退伍军人,其长期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的风险增加。此外,非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风险尤其高。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理用药咨询信息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合理用药咨询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社区COPD患者的药学服务和疾病的防治提供相关资料。方法汇总2011年7月-2014年12月来本中心合理用药咨询室的社区COPD患者咨询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咨询药物相关内容859例次,以药理机制(26.54%)、药物不良反应(18.86%)和疗效(15.72%)多见,其中尤以抗感染类(21.42%)和糖皮质激素类(14.78%)为主要咨询药物;咨询发现药物不良反应情况15项,59例(11.80%)涉及诸多系统;咨询者健康教育参与率为74.63%,其中多以单一的影视教育形式为主(37.25%);咨询者用药说明书参阅率较低(18.54%)。结论社区COPD患者合理用药情况堪忧,影响疾病防治,进一步开展以合理用药为主导的社区药物服务势在必行。

    作者:杨容;方宗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