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分级及阻力指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余洁;陈艳屏

关键词: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诊断, 鉴别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血流分级及阻力指数(RI)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8月景德镇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女性乳腺肿瘤患者160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不同分为恶性组89例与良性组71例.分析两组患者CDFI血流分级、收缩期流速峰值(PSV)及RI值情况.结果 良性组肿块血流信号检出率为54.9%(39/71),恶性组肿块血流信号检出率为96.6%(86/89);恶性肿块以Ⅰ~Ⅲ级血流为主,占96.6%(86/89),良性肿块以0~Ⅰ级血流为主,占84.5%(60/71);两组患者CDF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PSV、RI值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FI对乳腺肿块的检出率高,CDFI血流分级及RI值可提高乳腺癌患者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水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4月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按照入院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知识掌握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知识掌握度.

    作者:卞芳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治疗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治疗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2010年10月—2015年5月诊治的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颅内压、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颅内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周、2周观察组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中度残疾率均高于对照组,而重度残疾率、植物生存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4/51),低于对照组的31.4%(1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治疗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可持续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并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其预后,安全可靠,适宜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

    作者:覃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分级及阻力指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血流分级及阻力指数(RI)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8月景德镇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女性乳腺肿瘤患者160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不同分为恶性组89例与良性组71例.分析两组患者CDFI血流分级、收缩期流速峰值(PSV)及RI值情况.结果 良性组肿块血流信号检出率为54.9%(39/71),恶性组肿块血流信号检出率为96.6%(86/89);恶性肿块以Ⅰ~Ⅲ级血流为主,占96.6%(86/89),良性肿块以0~Ⅰ级血流为主,占84.5%(60/71);两组患者CDF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PSV、RI值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FI对乳腺肿块的检出率高,CDFI血流分级及RI值可提高乳腺癌患者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余洁;陈艳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寻常型天疱疮的药物治疗现状及展望

    寻常型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大疱性皮肤病,随着其发病率的增加和患者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对该病治疗方法及疗效的研究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课题.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仍存在不同见解,其治疗方法及效果有所差异,但随着发病机制研究的发展,其治疗方法逐渐增多,治疗疗效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本研究对寻常型天疱疮药物治疗方法、疗效、安全性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综述,为更好的开展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作者:宋业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作为填充药物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樟脑酚与氢氧化钙作为填充药物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0月武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接受根管治疗患者68例(76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38颗患牙)与对照组34例(38颗患牙).观察组给予氢氧化钙填充,对照组给予樟脑酚填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牙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患牙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患牙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根管治疗中氢氧化钙作为填充药物临床效果优于樟脑酚,氢氧化钙对内毒素有良好的灭活性,可提高根尖孔封闭性,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刘思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孟鲁司特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慢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慢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宾阳县宾州镇芦圩卫生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慢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试验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炎性指标〔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IL-5〕,症状发作时间、次数、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CysLTs和IL-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CysLTs和IL-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评分时间和方法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症状评分时间和方法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症状评分时间和方法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咳嗽评分、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咳嗽评分、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慢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儿症状.

    作者:谢勇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对症护理干预应用于妊高征产妇的效果

    目的 探讨对症护理干预应用于妊高征产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妊高征产妇,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实施对症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子痫、难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合并妊高征产妇实施对症护理干预,可降低产妇子痫率、难产率,提高围生儿生产质量,对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武海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腹痛与腹胀缓解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痛与腹胀缓解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避免脏器功能衰竭.

    作者:李永生;张义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地佐辛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地佐辛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麻醉科收治的6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根据应用镇痛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瑞芬太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地佐辛.比较两组患儿的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13.2±1.7)min、(9.6±2.1)min,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静评分(CHW)分别为(3.6±0.9)分、(4.2±0.3)分,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的镇痛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帅;安芳;徐文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及N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的表达意义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表达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CAP患者,按其X线表现分为大叶性肺炎组30例、小叶性肺炎组22例及间质性肺炎组8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测定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分数(N%),并检测血清PCT、hs-CRP及NT-proBNP水平.结果 3组CAP患者血清PCT、hs-CRP、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大叶性肺炎组及间质性肺炎组PCT水平高于小叶性肺炎组(P﹤0.05);大叶性肺炎组hs-CRP水平高于小叶性肺炎组和间质性肺炎组(P﹤0.05);小叶性肺炎组患者NT-proBNP水平高于大叶性肺炎组及间质性肺炎组(P﹤0.05);大叶性肺炎组和间质性肺炎组PCT阳性率、hs-CRP升高率均高于小叶性肺炎组(P﹤0.01).大叶性肺炎组PCT阳性率与间质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高于小叶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叶性肺炎组和间质性肺炎hs-CRP升高率均高于小叶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叶性肺炎组hs-CRP升高率与间质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WBC、N%升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AP患者中PCT、hs-CRP、NT-proBNP水平均有变化,但炎性部位不同,上述指标的变化也不尽相同.

    作者:冯小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应用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应用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拉莫三嗪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比较两组癫痫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5%、56.92%,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2%、18.46%,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应用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严伟;王静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晋江市医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各30例.丙泊酚组予以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靶浓度为4μg/ml,异氟醚组予以3.4%异氟醚吸入麻醉,浓度维持在1%~2%.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评定指标包括诱导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 丙泊酚组患者的诱导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异氟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采用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相较于异氟醚吸入麻醉具有可控性、麻醉效果好等特点,且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

    作者:黄小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痰热清超声雾化治疗流感病毒感染致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痰热清超声雾化治疗流感病毒感染致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2014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7例流感病毒感染致病毒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痰热清超声雾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咳嗽、喘息、发热、全身酸痛等)好转时间,酶学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病灶吸收时间,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O2及SP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咳嗽、喘息、发热、全身酸痛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酶学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病灶吸收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3天,第7天PaO2、SP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痰热清超声雾化治疗流感病毒感染致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

    作者:尹琴;张继先;余贻汉;李松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福清市医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开放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优于开放手术,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毅;谢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早期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早期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任丘市人民医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治疗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患者均采取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早期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Fg)、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及血栓素B2(TXB2)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周、2周、3周、4周的残余血肿吸收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WF、Fg、PAI-1及TXB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WF、Fg、PAI-1及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周、3周、4周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脑出血,但各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残余血肿吸收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7例轻度不良反应,以肢痛、胸闷、恶心为主,经对症治疗或停药后均显著缓解,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心、肝、肾功能正常,血尿常规无异常.结论 早期应用补阳还五汤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的预后,促进残余血肿的吸收,消除血液的高凝状态,可预防血栓形成,不良反应发生少,安全性高.

    作者:杨建青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西华县叶埠口乡卫生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丁庆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的佳治疗剂量研究

    目的 探讨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舒利迭)的佳剂量.方法 选取2013—2015年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重度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给予50/250μg、50/500μg舒利迭吸入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6min步行试验(6-MWD)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FEV1、FEV1/FVC、FEV1%、6-MWD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患者FEV1、FEV1/FVC、FEV1%、6-MWD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PaCO2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临床症状评分、PaCO2低于低剂量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PaO2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患者PaO2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能有效改善中-重度稳定期COPD疾病老年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以及血气分析指标,高剂量时改善效果更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何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麻醉镇痛药物在癌症疼痛患者中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对麻醉镇痛药物在癌症疼痛患者中的使用情况予以全面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2016年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癌症疼痛患者102例,对患者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物的品种、剂量、处方数、规格、用药频度予以全面分析.结果 102例癌症疼痛患者使用的麻醉镇痛药物主要包括盐酸吗啡注射液、曲马多注射液、地佐辛注射液、盐酸吗啡缓释片、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芬太尼透明贴.其中盐酸吗啡缓释片用药量高,其次是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盐酸吗啡注射液、曲马多注射液、地佐辛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用药频度数高,低的是地佐辛注射液.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药物利用指数低,盐酸吗啡缓释片药物利用指数高.结论 对癌症疼痛患者采取麻醉镇痛药物,其使用原则基本符合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麻醉药物使用剂量、规格等方面也基本合理,但仍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及合理化.

    作者:张晨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研究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远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与奥美拉唑相当,不良反应少,且远期复发率较低.

    作者:杨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锝[99 Tc]亚甲基二磷酸钠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锝[99 Tc]亚甲基二磷酸钠注射液(云克)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南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云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用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ESR、CRP、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少于对照组,ESR、CRP、R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克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的实验室指标,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其战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