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品不良反应209例报告分析

赵文霞;何志超;李剑芳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某院2014年上报的209例ADR报表,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9例ADR报告中,发生ADR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136例:73例,1.86:1);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ADR发生率较高(81例,38.76%);静脉滴注是引起ADR多的给药途径(131例,62.68%);引发ADR多的药物是抗菌药物(46例,22.0%);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为常见(78例,37.32%).结论 临床应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献血员发生献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应对措施

    献血人员在正常情况下献血量约在200~400ml,即5%-10%的全身血容量,此种情况下献血人员基本不会出现献血反应,然而受到各类不良因素制约以及献血人员个体因素差异影响,不少献血人员依然会发生献血反应,给采血工作造成不良影响[1].笔者观察并分析献血员发生献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应对措施,旨在为采血工作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莉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抗胆碱药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阿托品静脉注射直至阿托品化等,治疗组用长托宁取代阿托品,根据患者中毒程度给予相应剂量长托宁肌内注射.观察2组长托宁和阿托品的用药次数,2药起效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CHE恢复时间,药物中毒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治愈率.结果 2组治疗后,治疗组各种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替代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辉程;黄金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羟基脲治疗致双手皮肤顽固性溃疡1例

    患者,女,40岁,陕西丹凤县人,以“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年余,双手皮肤溃疡3月”入院.患者2012年初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开始每日口服羟基脲1.0 ~3.0g至今,2014年10~11月份曾给予α-2b干扰素300万U,隔日皮下注射.2015年2月份患者双手皮肤出现粟粒大红色丘疹,双手、双足皮肤脱屑、皲裂,伴有疼痛,皮损逐渐增大,肤色呈暗红色结节,顶端溃破出血,破溃后表面形成溃疡,溃疡逐渐增大并变深,表面结成血痂.在当地医院按皮肤溃疡给予外涂莫匹罗星、生肌膏,并静脉输注活血化瘀、扩张血管等治疗,皮肤色素沉着好转,溃疡可有好转,皮肤皲裂未见明显好转.入院查体:T37.2℃,P90次/min.一般状况可.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作者:冀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内科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内科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康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发生护理纠纷2起(4.7%);对照组发生护理纠纷9起(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好转优良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措施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急诊内科的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起平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Ⅲ期结直肠癌患者45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联合治疗组采用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比较、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KPS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血液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对近期疗效并无明显影响,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如骨髓抑制等化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安宁;张明;于瑞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42例肾外伤的诊治体会

    肾外伤是临床中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一般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腰背部疼痛,压痛或叩击痛,表现为肉眼血尿.镜下血尿,如果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使患者的症状进一步加重,从而可能会演变发展成大出血.随着病情的恶化可能会出现并发症情况,并发症一般表现不同,处理不当也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严重的影响.临床中治疗该病的方法多样,往往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治疗方案,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1].选取我院接收的42例肾外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作者:张保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益生菌对肠道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

    随着医学的深入研究,肠道黏膜是机体自身与外环境接触的大界面这一观点已被人们逐渐认识,它不仅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场所,而且具有重要的防御性屏障功能,是机体防御外来抗原和致病微生物侵犯的主要防线.此功能由于某些原因受到损伤时,肠黏膜通透性增高,进一步肠道细菌移位和促炎因子大量释放,从而使原发疾病加重,甚至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大量抗生素的使用虽在继发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上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目前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死率仍未减少.抗生素治疗外源性感染,杀灭病原菌的同时机体正常的有益菌也被杀灭,从而导致内源性感染或机会感染.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应对感染的“源头”针对性治疗,而不是面对靶器官.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生态学影响人类健康状况的观点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益生菌被应用于临床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开始被广泛关注.笔者就肠道正常屏障功能,以及微生态制剂对肠道正常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郄素会;潘颖;高丽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无精子症诊治中治疗选择和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的循证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不孕不育门诊就诊的无精子症患者72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就诊的42例少弱精症患者为对照组,提出护理问题,文献检索与分析评价,制定出佳个体的诊疗选择和心理护理措施,提供诊治的选择.结果 研究组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77.8%、59.7%高于对照组的50.0%、28.6% (P <0.05).心理干预后2组焦虑及抑郁得分均呈现明显下降(P<0.05),但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亚组下降较梗阻性无精子症OA亚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精子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通过精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有效的减轻患者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有利于患者的临床诊疗.

    作者:房军领;曹翠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联抗血小板在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符合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分析比较2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57.1%和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2%和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3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纤维蛋白原变化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联抗血小板在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各项指标,缓解症状,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张合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体位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体位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013年5月-2015年6月医院接诊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64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持续正压通气(CPAP)诊疗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行体位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儿动脉血气、发生胸骨凹陷几率等情况.结果 2组患儿在治疗后的动脉血气相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胸骨凹陷发生几率为25.0%,观察组胸骨凹陷发生几率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诊疗基础上结合体位干预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儿的康复速度,故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智;李意良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细节护理对内科急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细节护理对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内科急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干预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2组间科学治疗、规律生活依从性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内科急诊患者中的实施,提高了治疗依从性,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吴淑华;刘增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输卵管残端妊娠1例

    患者,女,38岁,孕3产1.1997年自然分娩1次,2013年8月12日因右侧输卵管异位妊娠行腹腔镜下右输卵管切除术.平素月经规律,避孕套避孕.2015年1月5日因停经48d,右下腹痛2d入院.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T36.6℃,BP110/70mmHg,P68次/min,R20次/min.痛苦面容,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妇检:子宫前位,增大,无压痛,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实验室检查:血hCG> 15000U/L (15000mIU/ml),孕酮82.74nmol/L(26.10ng/ml),雌二醇1350.54pmol/L (369.00pg/ml).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前位,稍增大,大小约5.83cm×6.61cm×5.61cm,内膜厚约1.45cm,子宫紧邻右宫角处偏外侧探及大小约2.88cm×2.90cm×2.52cm不均区回声团块,呈“甜圈”征,中间为无回声区直径约1.0cm,内见胎芽及心管搏动,卵黄囊可见,该包块与子宫关闭密切,分界不清,与右侧宫角内膜无重叠,左卵巢正常大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周边及内部探及较丰富的条状血流信号.

    作者:次玲娟;张英华;李丽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单手送管在儿科留置针穿刺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单手送管在儿科留置针穿刺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儿科收治的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7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0例,对照组采取双手送管,观察组采取单手送管,观察比较2组患儿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的留置时长、穿刺中助手配合率以及患儿和家属对穿刺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穿刺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穿刺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手送管在儿科留置针穿刺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穿刺效果和患儿及家属对穿刺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林权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不同性别湿疹患儿气质特点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不同性别湿疹患儿气质特点的分析,指导家长采用适宜的教养方式.方法 选取在医院皮肤科和儿保科就诊的1~4月龄湿疹患儿101例,采用经张劲松等人引进并修订的标准化的1~4个月儿童气质量表家长评定问卷进行气质测评.结果 在101例患儿中,中间偏易养型占41.6%、易养型占23.8%、难养型占19.8%、启动缓慢型占7.9%、中间偏难养型占6.9%.按分组进行5种气质类型构成比的比较,女婴组中间偏易养型和易养型共计76.2%高于男婴组的5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组中,男婴组的适应性2.90±0.75高于女婴组的2.59±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坚持性、注意分散度和反应域8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湿疹患儿家长进行适宜的育儿指导,可使婴儿心理与体格发育达到佳状态.

    作者:梁红梅;赵志英;陈丽雯;沈丽娟;董媛;李聪捷;赵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股骨是人体中长的管状骨.股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折之一,主要由于外界暴力所致.临床上主要以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多样,如常用的有髁钢板、AO螺钉、Ender钉等.但术中常感到复位困难,尤其是股骨下端粉碎、移位明显的骨折,则手术创伤明显,重建关节面困难,术后疗效差.我院对股骨远端骨折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技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56氟西汀联合阿米替林治疗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氟西汀联合阿米替林治疗产妇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分别采用氟西汀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和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1周后、2周后、4周后、6周后,2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治疗1周后、2周后、6周后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西汀联合阿米替林治疗产后抑郁症,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疗效

    作者:刘燕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家属参与的自我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的自我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5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家属参与的自我管理模式.对2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2组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各项评分分值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属参与的自我管理模式可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要,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平;刘奕蓉;李秀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神经改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患者NIHSS评分、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观察组神经改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强;张玉萍;詹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我院2014年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目的 了解2014年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医院421例Ⅰ类切口手术病历,根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及点评.结果 在抽查的421例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共有106例,占25.18%,存在抗菌药物适应证、品种选择、使用疗程不合理的情况.结论 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现象虽较少但还继续存在,应在现有监督和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应措施加强监管.

    作者:吴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血清CA125、CA199及HE4检测对卵巢癌诊断应用价值的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及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220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卵巢癌组52例和卵巢良性肿瘤组16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3组血清CA125、CA199、HE4水平以及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卵巢癌的阳性率.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CA199及HE4水平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组患者CA125及CA199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CA199及HE4联合检测卵巢癌的阳性率均高于血清CA199、HE4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CA199、HF4均显著高于卵巢癌良性患者及健康者,三项指标的血清学检测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贺东;浦玉娥;乔雪梅;田贺永;王亚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