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目的:探讨3种质子泵抑制剂(PPI)根除幽门螺杆菌(H. pylori)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伴H. pylori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 组54例、B 组54例、C 组55例。3组患者采用四联疗法即 PPI +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PPI 选择:A 组予以雷贝拉唑治疗,B 组予以泮托拉唑治疗,C 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H. pylori根除率并对其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3组患者总有效率、H. pylori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成本-效果比(C/ E)低于 A 组和 B 组,A 组和 B 组 C/ E 差异不明显,A 组增量成本-效果比(△C/△E)低于 B 组。3组治疗方案的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奥美拉唑 C/ E 优于雷贝拉唑和泮托拉唑,为经济、合理的给药方案。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根除H. pylori,但药品价格较贵,在患者不考虑费用的前提下,可作为一种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黄祝林;陈康部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吴桥县人民医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盆腔脓肿患者82例,采取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炎症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炎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盆腔脓肿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消除临床症状,提高其康复速度,避免炎症再次复发。
作者:张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36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胡谦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老龄 SD 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2015年选取40只清洁级老龄健康雄性 SD 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A 组、B 组、C 组,各10只。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A组给予浓度为1.5%的七氟醚,B 组给予浓度为3%的七氟醚,C 组给予浓度为3%的异氟醚。麻醉前对所有 SD 大鼠进行 Morris 水迷宫适应性训练;麻醉后1、7d 分别对4组 SD 大鼠进行 Morris 水迷宫实验,对4组 SD 大鼠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平台象限停留时间(TP)、TP/总游泳时间(T)进行比较。结果麻醉后1d,B 组、C 组 SD 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长于对照组和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7d,C 组 SD 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长于对照组和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A 组、B 组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C 组麻醉后7d 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短于麻醉后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1d,A 组、B 组、C 组 SD 大鼠 TP、TP/ T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7d,A 组、B 组 SD 大鼠 TP、TP/ T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麻醉后7d,C 组 TP、TP/ 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7d,A 组、B 组、C 组 SD 大鼠 TP、TP/ T 高于麻醉后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氟醚会随着浓度与时间改变对老龄 SD 大鼠早期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产生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对老龄 SD 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影响逐渐减弱。
作者:马龙飞;张君;武岳;韦天文;王洁;朱贺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5年苏北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60例,按照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索他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吉孝祥;胡建兵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自拟祛风活络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0月黔东南州中医医院内科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自拟祛风活络通痹汤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自拟祛风活络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甘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5年6月诊治的 COPD 呼吸衰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后死亡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 COPD 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未死亡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 COPD 呼吸衰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机械通气、吸烟、两种及以上器官功能衰竭、两种及以上真菌感染、抗生素联合应用和低蛋白血症与COPD 呼吸衰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预后有关(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两种及以上器官功能衰竭、抗生素联合应用以及低蛋白血症与 COPD 呼吸衰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预后有关(P <0.05)。结论病程迁延、两种及以上器官功能衰竭和低蛋白血症为 COPD 呼吸衰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抗生素联合应用为保护因素,早期预防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可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韦玉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胃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贵港市覃塘区石卡中心卫生院2013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按照数字抽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治疗效果及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5、7d 的血清白介素8(IL -8)、血小板压积(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 Hp 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 IL -8、PCT、TNF -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5、7d,观察组 IL -8、PCT、TNF -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较奥美拉唑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李和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达州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68例,采用掷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儿各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大呼气流量(PEF)、FEV1/ FVC 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缓解时间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FVC、FEV1及 FEV1/ FVC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 P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5/34),低于对照组的50.0%(1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较一般药物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恢复肺通气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比较16层螺旋 CT 与高频彩超在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拟诊为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患者手术前分别行16层螺旋 CT 检查和高频彩超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16层螺旋 CT 和高频彩超诊断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结果16层螺旋 CT 诊断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总准确率高于高频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6层螺旋 CT 诊断水肿性急性阑尾炎、蜂窝织炎性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高于高频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16层螺旋 CT与高频彩超诊断坏疽性急性阑尾炎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高频彩超相比,16层螺旋CT 诊断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蒋忠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光山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收治的癫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 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穴位艾灸疗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 P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深州市医院妇产科收治的 PCS 患者107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33例,Ⅱ组38例,Ⅲ组36例。Ⅰ组患者给予益气活血散瘀中药汤剂治疗,Ⅱ组患者给予灌肠法治疗,Ⅲ组患者给予穴位艾灸疗法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长径、盆腔积液、静脉内径、静脉血流速、疼痛评分、满意度、舒适度、再次诊疗意向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子宫长径、盆腔积液、静脉内径、静脉血流速、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Ⅲ组患者子宫长径小于Ⅰ组、Ⅱ组,盆腔积液少于Ⅰ组、Ⅱ组,静脉内径小于Ⅰ组、Ⅱ组,静脉血流速快于Ⅰ组、Ⅱ组,疼痛评分低于Ⅰ组、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Ⅲ组患者满意度、舒适度、有效率高于Ⅰ组、Ⅱ组,再次诊疗意向率高于Ⅰ组、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艾灸疗法治疗 PCS 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依从性较高。
作者:赵秀管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郑煤集团总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丁苯酞剂量为100ml/ d,观察组应用丁苯酞剂量为200ml/ d,观察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血栓素 A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一氧化氮)以及肝肾功能(尿蛋白、尿红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观察组内皮素、血栓素 A2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一氧化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尿蛋白、尿红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剂量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且不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作者:李国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氯胺酮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麻醉科2014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实施疝气手术患儿58例,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采用氯胺酮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实施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后5、10、15min,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氯胺酮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麻醉优良率为96.6%(28/29),对照组为75.9%(2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胺酮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对患儿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帅;安芳;徐文婷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 DP 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梧州市工人医院血液肿瘤科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按照就诊时间排序,序列号为单号患者作为观察组,序列号为双号患者作为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 DP 化疗方案,对照组单独应用 DP 化疗方案,4个化疗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直径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害、外周神经毒性等毒副作用,但两组各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 DP 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且不会增加患者的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作者:周健;周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大化县人民医院接收的正常足月儿及产妇350例。在产妇完成分娩5d 内及分娩后6个月对产妇开展问卷调查并分析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的影响因素。结果婴儿出现不明原因哭闹36例,占10.29%。不明原因哭闹婴儿每天哭闹≥1h,每周哭闹≥1d,持续7周,平均哭闹时间为(2.2±0.1)个月。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孕期对工作与夫妻生活兴趣下降或者彻底丧失、存在孤独感、较易出汗、母亲对婴儿的表现较为苦恼、孕妇自觉身体疼痛增加与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有关(P <0.05)。结论孕妇在孕期及分娩后产生的负性情绪会导致婴儿不明原因哭闹发生率增高。
作者:黄含秋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 CT 和 MRI 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检出情况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65例,入院后均接受 CT 和 MRI 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和病灶检出情况。结果65例患者 MRI 检查阳性检出率为93.9%(61/65),高于 CT 检查的53.9%(3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 MRI 检查对于位于丘脑、基底核、胼胝体、皮质下脑白质、脑干及小脑部位的病灶检出例数均高于 CT 检查,且病灶检出例数也高于 CT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RI 与 CT 检查均可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但 MRI 检查对此类病灶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其检查结果更为可靠。
作者:武永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比较小切口微创解剖钢板联合加压螺栓与传统解剖钢板联合螺钉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92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实施小切口微创解剖钢板联合加压螺栓固定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解剖钢板联合螺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跟骨结构、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跟骨长度长于对照组,高度高于对照组,宽度短于对照组,Cissens 角、Bohler 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患者踝-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观察组 AOFA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低于对照组的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切口微创解剖钢板联合加压螺栓较传统解剖钢板联合螺钉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疗效显著,患者术后跟骨结构、功能均能够有效恢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善豪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鲁山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予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国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社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洪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3—7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 A 组(阿卡波糖治疗)和 B 组(二甲双胍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及 HbA1c 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 A 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及 HbA1c均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卡波糖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并进行推广。
作者:钟艳波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