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胡谦树

关键词:整体护理, 肝炎病毒,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36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宝丰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 VAP 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全身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米卡星雾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恢复情况〔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表(CPIS)评估〕、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其可行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CP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 CPI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 VAP 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感染症状,细菌清除率高及安全性较高,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岳新召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16层螺旋 CT 与高频彩超在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16层螺旋 CT 与高频彩超在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拟诊为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患者手术前分别行16层螺旋 CT 检查和高频彩超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16层螺旋 CT 和高频彩超诊断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结果16层螺旋 CT 诊断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总准确率高于高频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6层螺旋 CT 诊断水肿性急性阑尾炎、蜂窝织炎性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高于高频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16层螺旋 CT与高频彩超诊断坏疽性急性阑尾炎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高频彩超相比,16层螺旋CT 诊断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蒋忠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吴桥县人民医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盆腔脓肿患者82例,采取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炎症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炎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盆腔脓肿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消除临床症状,提高其康复速度,避免炎症再次复发。

    作者:张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患者院前急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华县逍遥镇卫生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实施院前急救的病毒性上感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8例。常规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心理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后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恐惧、焦虑、烦躁、紧张不良心理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试验组各不良心理反应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护理后护理总有效率为98.3%(57/58),高于常规组的86.2%(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在病毒性上感患者院前急救中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改善急救效果,可推广使用。

    作者:王永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5年苏北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60例,按照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索他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吉孝祥;胡建兵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七氟醚对老龄 SD 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老龄 SD 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2015年选取40只清洁级老龄健康雄性 SD 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A 组、B 组、C 组,各10只。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A组给予浓度为1.5%的七氟醚,B 组给予浓度为3%的七氟醚,C 组给予浓度为3%的异氟醚。麻醉前对所有 SD 大鼠进行 Morris 水迷宫适应性训练;麻醉后1、7d 分别对4组 SD 大鼠进行 Morris 水迷宫实验,对4组 SD 大鼠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平台象限停留时间(TP)、TP/总游泳时间(T)进行比较。结果麻醉后1d,B 组、C 组 SD 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长于对照组和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7d,C 组 SD 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长于对照组和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A 组、B 组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C 组麻醉后7d 逃避潜伏期、总游泳距离短于麻醉后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1d,A 组、B 组、C 组 SD 大鼠 TP、TP/ T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7d,A 组、B 组 SD 大鼠 TP、TP/ T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麻醉后7d,C 组 TP、TP/ 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7d,A 组、B 组、C 组 SD 大鼠 TP、TP/ T 高于麻醉后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氟醚会随着浓度与时间改变对老龄 SD 大鼠早期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产生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对老龄 SD 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影响逐渐减弱。

    作者:马龙飞;张君;武岳;韦天文;王洁;朱贺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补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补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2013年2—10月行 TURP 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葡萄糖注射液组(试验组)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对照组),各30例。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1)、术后30min(T2)、术毕(T3)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中心静脉压( CVP)、血糖水平及电解质( Na +、K +、Cl -、Mg2+、Ca2+)水平。结果两组患者 T1、T2、T3时相 MAP、SpO2、HR、CV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 T2、T3时相 MAP 均低于 T1时相,HR 均高于 T1时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T1、T2时相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各时相 Na +、K +、Cl -、C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 T3时相血糖水平高于 T1时相,对照组 T2、T3时相 Mg2+水平低于 T1时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 T3时相血糖、Mg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的电解质配比及渗透浓度更接近于正常机体细胞外液水平,对于行 TURP 的老年患者,术中静脉滴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更有利于维持电解质和代谢平衡。

    作者:冯小迪;祝昌明;郭晓刚;王友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硝酸甘油软膏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硝酸甘油软膏治疗慢性肛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2012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试验组给予硝酸甘油软膏治疗,对照组采用不含药物成分的安慰剂治疗,连续用药8周。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疗效、次要疗效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肛裂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视觉模拟(VAS)评分、便血评分、肛门溃疡评分以及肛管静息压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头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头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硝酸甘油软膏治疗慢性肛裂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肛门疼痛、便血、肛门溃疡等症状,降低肛管静息压。

    作者:徐卫峰;黄华丽;毛龙飞;胡智亮;黄晓东;王敏英;费逸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不同子宫切口剖宫产术治疗前置胎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子宫切口剖宫产术治疗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宏力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下段纵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 出血量、子宫切口裂伤、子宫切除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 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切口裂伤率及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1min Apgar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下段纵切口剖宫产术治疗前置胎盘疗效显著,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 出血量,降低子宫切口裂伤率及子宫切除率,改善新生儿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许广慧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大化县人民医院接收的正常足月儿及产妇350例。在产妇完成分娩5d 内及分娩后6个月对产妇开展问卷调查并分析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的影响因素。结果婴儿出现不明原因哭闹36例,占10.29%。不明原因哭闹婴儿每天哭闹≥1h,每周哭闹≥1d,持续7周,平均哭闹时间为(2.2±0.1)个月。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孕期对工作与夫妻生活兴趣下降或者彻底丧失、存在孤独感、较易出汗、母亲对婴儿的表现较为苦恼、孕妇自觉身体疼痛增加与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有关(P <0.05)。结论孕妇在孕期及分娩后产生的负性情绪会导致婴儿不明原因哭闹发生率增高。

    作者:黄含秋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36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胡谦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1190例(管理前),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者1220例(管理后),对比护理管理前后安全差错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管理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管理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明确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能够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卢运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64排螺旋 CT 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肾动脉钙化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目的:比较64排螺旋 CT 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诊断肾动脉钙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3月长沙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经 X 线检查拟诊为肾动脉钙化患者50例,均给予 CTA 和 DSA 检查。比较 CTA 与 DSA 诊断准确率。结果 CTA 诊断准确率为94%,DSA 为96%,CTA 与 DSA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A 与 DSA 诊断肾动脉钙化中诊断准确率相当,CTA 也可作为肾动脉钙化的可靠检查方法。

    作者:罗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不同剂量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郑煤集团总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丁苯酞剂量为100ml/ d,观察组应用丁苯酞剂量为200ml/ d,观察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血栓素 A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一氧化氮)以及肝肾功能(尿蛋白、尿红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观察组内皮素、血栓素 A2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一氧化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尿蛋白、尿红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剂量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且不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作者:李国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达州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68例,采用掷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儿各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大呼气流量(PEF)、FEV1/ FVC 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缓解时间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FVC、FEV1及 FEV1/ FVC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 P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5/34),低于对照组的50.0%(1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较一般药物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恢复肺通气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自拟祛风活络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祛风活络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0月黔东南州中医医院内科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自拟祛风活络通痹汤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自拟祛风活络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甘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徐州市肿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5年9月开始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对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开展问卷调查,比较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开展前后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对无菌物品供应的满意度。结果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开展后,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无菌物品供应的满意度为99.0%(198/200),明显高于活动开展前的87.0%(17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开展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科室及相关医务人员对无菌物品供应的满意度,也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刘晓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宜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0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102例。干预组采用舒适护理,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住院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SDS评分、SAS 评分、VAS 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的术后疼痛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术后的睡眠质量,缩短其恢复时间,促进产妇康复。

    作者:潘泉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于晋江市医院行短小手术患儿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予以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组患儿予以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前(T0)、麻醉诱导结束(T1)、喉罩置入时(T2)、切皮时(T3)、切皮后(T4)、喉罩拔除时(T5)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两组患者停药后10、15min 的清醒程度、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送返病房时间等麻醉效果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 T2~ T4时间点的 HR、RR、MAP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0~ T5时间点的 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送返病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停药后10min 清醒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15min 清醒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显著,可稳定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加快患者清醒进程,缩短患者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少,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作者:黄小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中医针灸联合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建昌县康复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中频电治疗和牵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临床疗效及主观状况、客观症状、活动能力受限情况及膀胱功能状况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在治疗后1周、1个月 VAS 评分及主观状况、客观症状、活动能力受限情况膀胱功能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预后效果佳,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树雷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