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桂琴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河北冶建医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24h 尿微量清蛋白( UALB);留取晨尿,采用苦味酸法监测尿肌酐( UCr),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β2微球蛋白(β2-MG);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FBG、2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BUN、Scr、UALB、β2-MG/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UN、Scr、UALB、β2-MG/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明显,可降低血糖并改善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卫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医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2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 n=50)和观察组( n=52)。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明显,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好。
作者:张伟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包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梧州市中医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致不良反应患者103例,均应用中药热敷包治疗,评估其出现的具体不良反应情况及性别分布,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处理措施。结果103例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中,以皮肤过敏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女性患者皮肤过敏发生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热敷包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致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包括热敷温度、性别差异等,医护人员应在治疗期间辅以相应处理措施,以降低中药热敷包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中药热敷包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梁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治疗,B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LDL-C、TG、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B组患者TC、LDL-C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每天口服20mg阿托伐他汀钙片相比每天口服10mg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班志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地佐辛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朔州市人民医院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地佐辛组( A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B组),每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T1)、手术结束时(T2)三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血氧饱和度( SPO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可唤醒时间、麻醉舒适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T0、T1、T2三个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T1时SPO2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可唤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舒适度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相比,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对呼吸抑制作用较轻,镇痛镇静效果良好。
作者:张玉青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百色市田东县中医医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不良心理状态发生情况、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恐惧、紧张、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时间,安全可靠。
作者:农惠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基础上加用复方阿米洛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 LVH)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北冶建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伴LVH患者13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69)和观察组( n=65)。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复方阿米洛利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及LVH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室间隔厚度( 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 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及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IVST、LVPWT、LVM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氨氯地平及替米沙坦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阿米洛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LVH效果显著,可进一步降低血压,并且能显著改善LVH。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高县人民医院2012—2014年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处理+静脉滴注乳糖酸红霉素及口服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预后,缩短病程。
作者:易惠茹;易思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比较剖宫产后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根据产妇意愿及分娩体征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行剖宫产分娩,观察组采取经阴道试分娩,比较两组产妇24h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经阴道分娩成功18例,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为90%。观察组产妇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符合阴道分娩指征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产妇经阴道分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与剖宫产相比,经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
作者:覃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徐州仁慈医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集的4547份微生物培养标本,其中970份为不合格标本。回顾性分析标本的临床检验结果,并对导致微生物培养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率为21.33%(970/4547),其中,创伤分泌物标本占61.86%(600/970),痰液标本占20.62%(200/970),血液标本占10.31%(100/970),大便标本占5.15%(50/970),其他标本占2.06%(20/970)。造成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的因素主要包括凝血、药品器械消毒不彻底、溶血、人员操作不当、痰液标本多为唾液、采血量少、试管错误、乳糜血、粪便标本少且不新鲜、采血容器不当、胸腹腔积液凝固及其他原因。结论合格的微生物培养标本是提高临床检验成功率的重要指标,检验科医护人员要建立预防对策,降低微生物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检验科的工作效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马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诊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淇县人民医院2012—2014年行急诊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70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指导下开展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静脉滴注开始时间、心脑肺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静脉滴注开始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心脑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诊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在生理、心理上的创伤应激反应,且并发症少。
作者:邢振波;周建芳;韩培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肺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氨溴索治疗COPD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还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安全可靠。
作者:罗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股静脉、胫前或胫后静脉)血栓患者64例,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与肝素钠组,各32例。利伐沙班组给予口服利伐沙班片治疗,肝素钠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8d。比较两组患者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及血小板( PLT)计数,观察两组患者股静脉、胫前静脉及胫后静脉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利伐沙班组D-二聚体低于肝素钠组,PT、APTT短于肝素钠组,PLT计数、FIB多于肝素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利伐沙班组治疗股静脉、胫前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栓有效率均高于肝素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伐沙班组下肢周径差小于肝素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利伐沙班组出血、恶心、肝损伤发生率低于肝素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伐沙班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小下肢周径差。
作者:徐诣;丑克;何志勇;邓俭良;沈枫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2015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新生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医院信息检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药剂科2015年新生儿科应用抗菌药物患儿1034例,对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种类、给药次数、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用药金额为733987.19元,占全年用药总金额的14.74%(733987.19/4979560.32)。给药次数高的是头孢菌素类,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99.66%),常用的联合用药为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结论本院2015年新生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总体符合用药特点和使用原则,但仍需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倪洁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5年9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接治的加重期COPD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 FVC)、FEV1/FVC〕、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以及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以及FEV1/FVC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部哮鸣音消失、咳嗽、咳痰好转、喘憋缓解、呼吸困难缓解、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加重期COPD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志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吞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扶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吞咽训练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包括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6%,高于对照组的71.0%;并发症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灸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少。
作者:李闯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88例,按照患者入院尾号奇偶数分为A组45例与B组43例。A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B 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 A (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机体营养改善情况〔血红蛋白(Hb)、血清蛋白(ALB)以及三酰甘油(TG)〕、预后及并发症。结果 IgA、IgG及IgM时间与方法有交互作用(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10d两组患者IgA、IgG及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21d,A 组 IgA、IgG 及 IgM 水平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ALB、Hb及TG时间与方法有交互作用( 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10d 两组患者 ALB、Hb 及 TG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1d,A组患者ALB、Hb及TG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凌海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本院感冒患者抗感冒药物处方420份,分析临床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临床用药情况。结果420份抗感冒药物处方中不合理感冒用药处方98张,占23.3%。其中,感冒用药药物成分重复处方60张,占14.3%;感冒药物使用不对症处方38张,占9.0%。感冒用药药物成分重复处方发生率高于感冒药物使用不对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420份抗感冒药物处方中使用率高的为双扑伪麻分散片,占50.7%(213/420),其次为复方锌布颗粒,占29.0%(122/420),愈酚甲麻那敏颗粒占12.9%(54/420),酚麻美敏口服液占3.8%(16/420),复方氨酚烷胺片占3.3%(14/420),酚氨咖敏片占0.2%(1/420)。涉及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包括:解热解痛类、收缩血管类、抗组胺类、镇咳祛痰类、抗病毒类及其他类。结论临床应用抗感冒药物时,应全面了解和掌握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充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开具处方,以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
作者:叶陈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1病例简介患者,女,69岁,主因“非霍奇金淋巴瘤1年,心悸、胸闷4d”于2016-02-20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伴有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血常规检查提示贫血,血红蛋白85g/L,经颈部淋巴结活检诊断为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非特指型ⅣB。后给予 E -CHOP(环磷酰胺1.2g 第1天;表柔比星80mg,第1天;长春地辛3mg,第1天;泼尼松80 mg,第1~5天;足叶乙甙0.1g第1~3天)3周为1个周期,化疗6个周期,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后因体质较差,巩固治疗应用三氧化二砷10mg/d,d1~14,静脉滴注,1个月为1个化疗周期,共3个化疗周期,停亚砷酸期间服用泼尼松40mg/d。治疗过程中贫血无明显改善,血红蛋白75~90g/L。此次入院为第3个周期的亚砷酸治疗停药后2周,入院前4d出现胸闷、心悸,休息后不能缓解,后出现喘憋、双下肢水肿,为进一步诊治再次入院。当日体格检查:半卧位,中度贫血貌,双肺底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示:心影稍增大,双肺纹理增多、增粗,肺门影增大,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心肺改变符合心力衰竭表现。心脏彩超检查示:左心室壁顺应性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45%。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心率82次/min,V3~6导联ST段压低,V4~6导联T波双向。实验室检查示:心肌肌钙蛋白 I( cTnI)为0.85μg/L↑;心肌酶肌酸激酶:206U/L↑、CK -MB:48U/L↑、羟丁酸脱氢酶:297U/L↑,血钾2.8mmol/L↓,N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8350ng/L↑,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入院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外周T细胞性非特指型ⅣB;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病危通知,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滴扩张冠状动脉同时减低肿瘤负荷;低分子肝素钙3000U,1次/12h 皮下注射;拜阿司匹林0.1g/次,1次/d,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次,1次/d,口服,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并予心脉隆注射液及二果糖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后病情有所好转,心电图检查示ST段压低逐渐改善,心悸、胸闷症状改善,心肌酶谱恢复至参考范围,下肢水肿消失。
作者:孙长勇;周玉才;王雪梅;杨淑莲;王茂生;侯伟;闫金玉;李振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解放军第一四九医院2015年度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汇总本院2015年住院医嘱30000份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根据药品说明书及文献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分别在联合用药不适宜(约占40%)、超剂量超频率给药(约占20%)、溶媒选择及配伍禁忌(约占30%)、医嘱用法不当(约占10%)等方面存在问题,但也有部分用药虽在说明书中未记载,但临床需要,仍属合理范畴。结论临床药师审核处方及医嘱在促进合理用药起重要作用,药师应主动与临床医师加强沟通,相互学习交流,及时将分析情况、结果反馈给临床,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及时干预与提醒,共同促进药物合理使用,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地发挥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减少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
作者:陈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