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观察

张伟萍

关键词:心肌炎, 卡托普利, 黄芪注射液,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医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2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 n=50)和观察组( n=52)。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明显,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保守性手术治疗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保守性手术治疗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江油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150例。根据不孕原因分为原发不孕组( n=90)和继发不孕组(n=6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情况;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类型分为腹膜型组(n=55),内囊型组(n=75)和腺肌病组(n=20),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情况。结果采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未用药治疗的继发不孕组患者妊娠率均高于原发不孕组,继发不孕组患者总妊娠率高于原发不孕组;通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的腹膜型组患者妊娠率均高于内囊型组及腺肌病组;腹膜型组患者总妊娠率高于内囊型组;内囊型组患者总妊娠率高于腺肌病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保守性手术治疗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治疗效果突出,其中以腹膜型及内囊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较为明显;对于继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原发性患者;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对患者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可显著提高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率。

    作者:杨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血栓心脉宁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栓心脉宁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7月洛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心脉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绞痛发作次数、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血清N末端脑钠尿肽原( NT-proBNP)〕、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NT-proBNP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心绞痛次数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栓心脉宁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马振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100例乙肝患者的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100例乙肝患者的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永修县云山中心卫生院收治的乙肝患者100例,进行表面抗原( HBsAg)、表面抗体(抗HBs)、核心抗体(抗HBc)、е抗原( HBeAg)、е抗体(抗HBe)五项检验,分析五项数据分布特征及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五项检查指标显示阳性,但是阳性程度不同,其中HBsAg呈阳性率高,抗HBc呈阳性率次之,抗HBe呈阳性率低;通过分析指标阳性与年龄两个因素发现,30~49岁之间的人群是乙肝的高发人群,HBeAg和抗HBc检查呈阳性人数多。结论乙肝五项检查作为初步检查乙肝感染的检查项目,可以通过患者检查后的指标性质判断患者感染程度、病毒复制以及患者抵抗力。

    作者:邹细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南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青霉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时间、实验室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时间、实验室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药物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明显,可迅速缓解病情,减轻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继斌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缬沙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及治疗效果,并分析缬沙坦治疗的药理作用。结果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 LVEDV)低于对照组,心搏出量( S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廖全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万载县双桥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黛力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李东一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诊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诊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淇县人民医院2012—2014年行急诊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70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指导下开展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静脉滴注开始时间、心脑肺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静脉滴注开始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心脑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诊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在生理、心理上的创伤应激反应,且并发症少。

    作者:邢振波;周建芳;韩培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海安县肿瘤医院收治的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9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水平〔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MMP-9、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NF-α、MMP-9、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抑制血清炎性因子,缓解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孙颖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金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60例,根据护理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评分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袁桂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本院2015年度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解放军第一四九医院2015年度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汇总本院2015年住院医嘱30000份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根据药品说明书及文献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分别在联合用药不适宜(约占40%)、超剂量超频率给药(约占20%)、溶媒选择及配伍禁忌(约占30%)、医嘱用法不当(约占10%)等方面存在问题,但也有部分用药虽在说明书中未记载,但临床需要,仍属合理范畴。结论临床药师审核处方及医嘱在促进合理用药起重要作用,药师应主动与临床医师加强沟通,相互学习交流,及时将分析情况、结果反馈给临床,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及时干预与提醒,共同促进药物合理使用,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地发挥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减少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

    作者:陈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MRI检查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 MRI)检查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 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河南能源鹤煤集团总医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AS患者78例,分别予以MRI、X线及CT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RI检查对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检出率高于 X线和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RI检查对关节软骨肿胀检出率与CT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与X线检查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RI检查对AS 0级检出率高于X线和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RI和CT检查对AS Ⅰ、Ⅱ级检出率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RI检查对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显示具有明显优势,可更好的检出软组织病变,且能显示低级别的AS。

    作者:王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肺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氨溴索治疗COPD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还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安全可靠。

    作者:罗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7.9%(38/56),高于对照组的48.2%(2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底低切、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安全性高。

    作者:覃光灵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88例,按照患者入院尾号奇偶数分为A组45例与B组43例。A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B 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 A (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机体营养改善情况〔血红蛋白(Hb)、血清蛋白(ALB)以及三酰甘油(TG)〕、预后及并发症。结果 IgA、IgG及IgM时间与方法有交互作用(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10d两组患者IgA、IgG及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21d,A 组 IgA、IgG 及 IgM 水平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ALB、Hb及TG时间与方法有交互作用( 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10d 两组患者 ALB、Hb 及 TG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1d,A组患者ALB、Hb及TG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凌海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上海市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上海市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2015年上海市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552.66万张,对处方中的药名及剂型、类别、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 )、日均费用( DDC)予以全面分析。结果含抗菌药物总处方为37.16万张,占总处方的6.72%(37.16/552.66);2014—2015年各级抗菌药物DDDs差异不大,维持基本平稳状态;2014、2015年头孢菌素类使用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分别为70.20%、68.76%,第2位、第3位分别为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DDDs排序依次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2014—2015年前10位药品的金额占抗菌药物金额分别为92.69%、88.72%,头孢菌素类有6种;2014年头孢替安注射剂型、头孢克洛口服剂型、头孢呋辛口服剂型分别位于前3位,2015年依次为头孢替安注射剂型、头孢克洛口服剂型、头孢丙烯口服剂型;2014—2015年DDDs排序前3位药品分别为左氧氟沙星口服剂、头孢呋辛口服剂型、甲硝唑口服剂型,日均费用低的是甲硝唑口服剂型为0.61元;2014—2015年抗菌药物静脉给药使用金额为528.74万元,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35.09%(528.74/1506.68),抗菌药物静脉给药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96%。结论本市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需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

    作者:沈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紫杉醇联合阿霉素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阿霉素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2008—2015年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5例。A组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阿霉素治疗,B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联合阿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阿霉素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

    作者:周健;周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股静脉、胫前或胫后静脉)血栓患者64例,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与肝素钠组,各32例。利伐沙班组给予口服利伐沙班片治疗,肝素钠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8d。比较两组患者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及血小板( PLT)计数,观察两组患者股静脉、胫前静脉及胫后静脉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利伐沙班组D-二聚体低于肝素钠组,PT、APTT短于肝素钠组,PLT计数、FIB多于肝素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利伐沙班组治疗股静脉、胫前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栓有效率均高于肝素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伐沙班组下肢周径差小于肝素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利伐沙班组出血、恶心、肝损伤发生率低于肝素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伐沙班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小下肢周径差。

    作者:徐诣;丑克;何志勇;邓俭良;沈枫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电子放大染色内镜结合超声小探头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电子放大染色内镜结合超声小探头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河池市人民医院2015年8—11月收治的疑似早期食管癌患者58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患者分别采用电子放大染色内镜结合超声小探头进行检查,对比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58例患者中,电子放大染色内镜结合超声小探头检查诊断为早期食管癌的有9例;病变部位:4处位于黏膜层,4处位于黏膜肌层,1处位于黏膜下层。病理结果:4例为鳞状上皮癌,3例为不典型增生,1例为腺瘤性息肉,1例为中度不典型增生。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患者均顺利切除病灶,且癌性病灶切除标本基底及边缘均没有出现病变累及现象。结论电子放大染色内镜结合超声小探头对早期食管癌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能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及确保内镜下切除范围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为患者争取佳治疗时间,提升其生存率。

    作者:陈丽芬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双歧杆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型结肠炎患者炎性递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型结肠炎患者炎性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省长葛市人民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溃疡型结肠炎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仅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采用双歧杆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变化、血清炎性递质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丙二醛( MD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血清及肠黏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MDA均低于对照组,白介素10(IL-10)、SO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型结肠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可作为临床治疗溃疡型结肠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留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浚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乙肝e抗体(抗HBe)阳转率、乙肝表面抗原(HBeAg)阴转率、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HBVD-NA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贾云利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