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全山
目的:探讨CT与MRI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月都江堰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243例,其中内侧半月板损伤92例,外侧半月板损伤83例,软骨损伤68例,均采取CT和MRI诊断,与关节镜诊断结果相比较,分析CT和MRI诊断敏感性以及准确率等。结果内侧半月板损伤 MRI 诊断准确率80.4%,CT 诊断准确率79.3%。外侧半月板损伤 MRI 诊断准确率89.2%,CT诊断准确率83.1%。关节软骨损伤MRI诊断准确率61.8%,CT诊断准确率51.5%。结论 CT与MRI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具有较高地诊断价值。
作者:杨珂;潘华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诊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淇县人民医院2012—2014年行急诊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70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指导下开展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静脉滴注开始时间、心脑肺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静脉滴注开始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心脑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诊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在生理、心理上的创伤应激反应,且并发症少。
作者:邢振波;周建芳;韩培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中的佳用药间隔时间。方法选取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镜室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160例,根据用药间隔时间不同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40例。均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依托酯首次剂量0.15~0.20mg/kg,均在30s内注完,其中A组患者注入舒芬太尼后间隔0~2min注入依托咪酯;B组间隔2~5min;C组间隔5~10min;D组间隔10min以上。观察记录4组患者入室后和给药后的血压、心率、SpO2、肌颤情况、入镜反应、体动反应、皱眉、舒芬太尼和依托咪酯用量、操作时间、睁眼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4组患者各组内部血压、心率和SpO2的低值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且各组间血压、心率的下降幅度均小于基础值的20%,处于参考范围内。4组患者血压、心率和SpO2的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肌颤发生率高于D组, B组肌颤发生率低于C组,C组肌颤发生率高于D组( P﹤0.05)。且B组和D组的肌颤程度相对较轻( P﹥0.05)。4组患者入镜反应发生率、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皱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且任何组别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组患者依托咪酯的首量和追加量、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依托咪酯首量高于C组(P﹤0.05)。4组患者操作时间及睁眼时间、术中知晓率、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无痛胃肠镜麻醉中,先给予舒芬太尼后间隔2~5min再注入依托咪酯,对呼吸、血液循环系统抑制轻,可减轻入镜时的刺激,预防肌颤效果佳,体动反应、皱眉发生程度轻,患者苏醒迅速,几乎无术中记忆,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患者总体感觉良好。
作者:严爵基;罗爽爽;陈灿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南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青霉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时间、实验室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时间、实验室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药物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明显,可迅速缓解病情,减轻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继斌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渐进多焦点眼镜对青少年近视度数的临床控制效果。方法选取郏县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佩戴常规单焦点框架眼镜治疗,观察组佩戴渐进多焦点眼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戴镜前后眼睛屈光度、眼轴长度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戴镜前,两组患者眼睛屈光度及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戴镜后,观察组患者眼睛屈光度小于戴镜前,眼轴长度长于戴镜前,且观察组屈光度小于对照组,眼轴长度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近视度数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渐进多焦点眼镜对于青少年近视度数的控制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近视度数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靳素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右旋糖酐40注射剂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广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5年85例右旋糖酐40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报道进行分析。结果右旋糖酐40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寒战、发热、呼吸困难等,其中过敏性休克为突出,占36.5%;严重不良反应多在30 min内发生(85.9%),其中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更为集中,15 min内发生的占86.2%。结论右旋糖酐40注射剂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过敏体质者应慎用;如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救治,将用药风险降到低。
作者:杨燕妮;冯雪梅;楚莉辉;何雨蓝;成琳;林洁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河北冶建医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24h 尿微量清蛋白( UALB);留取晨尿,采用苦味酸法监测尿肌酐( UCr),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β2微球蛋白(β2-MG);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FBG、2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BUN、Scr、UALB、β2-MG/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UN、Scr、UALB、β2-MG/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明显,可降低血糖并改善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卫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郑州大学洛阳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90例,患者均实行FNAC、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并以FNAC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X线检查与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结果超声检查对恶性转移性淋巴结、淋巴结肿大、典型转移性淋巴结、非典型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超声检查的误诊率低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X线检查相比,超声检查在肺癌锁骨部位转移性淋巴结临床应用价值更高,诊断符合率较高。
作者:姬智晓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比较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行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治疗,对照组行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治疗。采用Harris功能评分法评价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检测髋关节屈曲活动度和髋关节总活动度,并统计假体松动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髋关节屈曲活动度和髋关节总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假体松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的临床疗效相当,但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患者假体松动率较低,安全性高。
作者:谢宗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卡络磺氯化钠注射液应用于烧伤手术患儿创面止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保定市第五医院收治的烧伤手术患儿80例,按照双盲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手术创面止血效果(出血时间、单位面积出血量、出血总量、术后24h引流量)及术前、术后30min、术后24h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并观察两组患儿的其他临床指征。结果试验组患者出血时间、单位面积出血量、出血总量、术后24h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TT、FIB时间与方法间无交互作用(P﹥0.05);PT、APTT、TT、FIB时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T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前、术后30min、术后24h PT、APTT、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术后24h内生命体征、心电图无异常,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无明显差异,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预后良好。结论卡络磺氯化钠注射液应用于烧伤手术患儿创面止血的止血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香坤;黎海辉;袁彬;孙进华;吴奕垣;杨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本院感冒患者抗感冒药物处方420份,分析临床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临床用药情况。结果420份抗感冒药物处方中不合理感冒用药处方98张,占23.3%。其中,感冒用药药物成分重复处方60张,占14.3%;感冒药物使用不对症处方38张,占9.0%。感冒用药药物成分重复处方发生率高于感冒药物使用不对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420份抗感冒药物处方中使用率高的为双扑伪麻分散片,占50.7%(213/420),其次为复方锌布颗粒,占29.0%(122/420),愈酚甲麻那敏颗粒占12.9%(54/420),酚麻美敏口服液占3.8%(16/420),复方氨酚烷胺片占3.3%(14/420),酚氨咖敏片占0.2%(1/420)。涉及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包括:解热解痛类、收缩血管类、抗组胺类、镇咳祛痰类、抗病毒类及其他类。结论临床应用抗感冒药物时,应全面了解和掌握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充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开具处方,以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
作者:叶陈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原因及临床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瘙痒原因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皮肤瘙痒原因有电解质代谢障碍、氮质代谢产物潴留、过敏反应,其中因电解质代谢障碍致痒46例(65.71%),氮质代谢产物潴留致痒17例(24.29%),过敏反应致痒7例(10.00%)。两组患者皮肤瘙痒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导致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主要有电解质代谢障碍、氮质代谢产物潴留及过敏反应,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
作者:武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医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2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 n=50)和观察组( n=52)。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明显,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好。
作者:张伟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百色市田东县中医医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不良心理状态发生情况、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恐惧、紧张、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时间,安全可靠。
作者:农惠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基础上加用复方阿米洛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 LVH)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北冶建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伴LVH患者13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69)和观察组( n=65)。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复方阿米洛利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及LVH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室间隔厚度( 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 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及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IVST、LVPWT、LVM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氨氯地平及替米沙坦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阿米洛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LVH效果显著,可进一步降低血压,并且能显著改善LVH。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CHF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脏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min步行试验、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水平的改善程度、心电图检查及心功能指标恢复时间、药物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min步行试验、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血浆脑钠肽水平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长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药物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伴CHF临床效果明显,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好。
作者:韦永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小儿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8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儿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小儿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缩短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辅助提高患儿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北京市大兴区202例重症高危妊娠孕产妇危险因素,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北京市大兴区20家地段保健站、10家助产机构产科门诊接收的重症高危妊娠孕产妇202例,按照《北京市孕产妇危险因素分类标准》及《北京市大兴区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规范》进行筛查管理。按照本市、外地户籍进行分类,分别统计孕妇年龄、建册时间、孕产史、发病时间、上报部门、转归、产检次数,统计各危险因素的情况、发生率及不同妊娠结局的情况和构成比。结果202例重症高危孕妇中,外地户籍116例,占55.50%。≤18岁的早育孕产妇外地户籍占0.99%,高于本市户籍;高龄孕产妇外地户籍占7.42%,高于本市户籍的4.46%;再孕经产孕产妇外地户籍占34.65%,高于本市户籍的18.32%;孕早期建册外地户籍占22.77%,低于本市户籍的35.64%;产检次数﹤8次外地户籍占2.48%,高于本市户籍;产检次数12次以上外地户籍占17.33%,低于本市的26.73%。重症高危妊娠14种危险因素中,前5位危险因素依次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妊娠合并血液疾病。筛查发现孕中期和孕晚期重症高危妊娠占78.20%。202例重症高危孕妇全部安全结束妊娠,其中安全分娩186例,占92.08%,无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和助产机构管理,严格筛查并关注动态危险因素,加强婚前和孕早期健康教育,普及避孕、优生优育、健康生活方式、高度重视产前检查等知识,强化执行三级管理制度,是做好高危妊娠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也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砚颖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老年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他汀类降脂药等扩张血管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患者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TT、PT、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APTT、PT短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且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优于阿司匹林。
作者:吴领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7.9%(38/56),高于对照组的48.2%(2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底低切、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安全性高。
作者:覃光灵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