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杉醇联合阿霉素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周健;周毅

关键词:乳腺肿瘤, 卡培他滨, 阿霉素, 紫杉醇
摘要: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阿霉素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2008—2015年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5例。A组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阿霉素治疗,B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联合阿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阿霉素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保守性手术治疗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保守性手术治疗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江油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150例。根据不孕原因分为原发不孕组( n=90)和继发不孕组(n=6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情况;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类型分为腹膜型组(n=55),内囊型组(n=75)和腺肌病组(n=20),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情况。结果采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未用药治疗的继发不孕组患者妊娠率均高于原发不孕组,继发不孕组患者总妊娠率高于原发不孕组;通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的腹膜型组患者妊娠率均高于内囊型组及腺肌病组;腹膜型组患者总妊娠率高于内囊型组;内囊型组患者总妊娠率高于腺肌病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保守性手术治疗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治疗效果突出,其中以腹膜型及内囊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较为明显;对于继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原发性患者;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对患者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可显著提高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率。

    作者:杨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口服榄香烯联合TF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口服榄香烯联合TF化疗方案(紫杉醇+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11月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4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亚叶酸钙/氟尿嘧啶静脉化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榄香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发生率、生活质量总改善率。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榄香烯联合TF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艳;周冬霞;何续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渐进多焦点眼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度数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渐进多焦点眼镜对青少年近视度数的临床控制效果。方法选取郏县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佩戴常规单焦点框架眼镜治疗,观察组佩戴渐进多焦点眼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戴镜前后眼睛屈光度、眼轴长度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戴镜前,两组患者眼睛屈光度及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戴镜后,观察组患者眼睛屈光度小于戴镜前,眼轴长度长于戴镜前,且观察组屈光度小于对照组,眼轴长度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近视度数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渐进多焦点眼镜对于青少年近视度数的控制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近视度数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靳素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

    目的:探讨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徐州仁慈医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集的4547份微生物培养标本,其中970份为不合格标本。回顾性分析标本的临床检验结果,并对导致微生物培养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率为21.33%(970/4547),其中,创伤分泌物标本占61.86%(600/970),痰液标本占20.62%(200/970),血液标本占10.31%(100/970),大便标本占5.15%(50/970),其他标本占2.06%(20/970)。造成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的因素主要包括凝血、药品器械消毒不彻底、溶血、人员操作不当、痰液标本多为唾液、采血量少、试管错误、乳糜血、粪便标本少且不新鲜、采血容器不当、胸腹腔积液凝固及其他原因。结论合格的微生物培养标本是提高临床检验成功率的重要指标,检验科医护人员要建立预防对策,降低微生物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检验科的工作效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马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丙泊酚复合地佐辛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地佐辛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朔州市人民医院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地佐辛组( A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B组),每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T1)、手术结束时(T2)三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血氧饱和度( SPO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可唤醒时间、麻醉舒适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T0、T1、T2三个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T1时SPO2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可唤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舒适度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相比,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对呼吸抑制作用较轻,镇痛镇静效果良好。

    作者:张玉青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治疗,B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LDL-C、TG、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B组患者TC、LDL-C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每天口服20mg阿托伐他汀钙片相比每天口服10mg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班志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CHF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脏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min步行试验、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水平的改善程度、心电图检查及心功能指标恢复时间、药物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min步行试验、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血浆脑钠肽水平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长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药物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伴CHF临床效果明显,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好。

    作者:韦永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卡络磺氯化钠注射液应用于烧伤手术患儿创面止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卡络磺氯化钠注射液应用于烧伤手术患儿创面止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保定市第五医院收治的烧伤手术患儿80例,按照双盲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手术创面止血效果(出血时间、单位面积出血量、出血总量、术后24h引流量)及术前、术后30min、术后24h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并观察两组患儿的其他临床指征。结果试验组患者出血时间、单位面积出血量、出血总量、术后24h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TT、FIB时间与方法间无交互作用(P﹥0.05);PT、APTT、TT、FIB时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T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前、术后30min、术后24h PT、APTT、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术后24h内生命体征、心电图无异常,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无明显差异,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预后良好。结论卡络磺氯化钠注射液应用于烧伤手术患儿创面止血的止血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香坤;黎海辉;袁彬;孙进华;吴奕垣;杨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金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60例,根据护理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评分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袁桂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本院2015年新生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2015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新生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医院信息检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药剂科2015年新生儿科应用抗菌药物患儿1034例,对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种类、给药次数、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用药金额为733987.19元,占全年用药总金额的14.74%(733987.19/4979560.32)。给药次数高的是头孢菌素类,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99.66%),常用的联合用药为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结论本院2015年新生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总体符合用药特点和使用原则,但仍需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倪洁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州儿童医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法( NBNA)评分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3、7、14d 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吸吮能力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及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

    作者:林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股静脉、胫前或胫后静脉)血栓患者64例,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与肝素钠组,各32例。利伐沙班组给予口服利伐沙班片治疗,肝素钠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8d。比较两组患者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及血小板( PLT)计数,观察两组患者股静脉、胫前静脉及胫后静脉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利伐沙班组D-二聚体低于肝素钠组,PT、APTT短于肝素钠组,PLT计数、FIB多于肝素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利伐沙班组治疗股静脉、胫前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栓有效率均高于肝素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伐沙班组下肢周径差小于肝素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利伐沙班组出血、恶心、肝损伤发生率低于肝素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伐沙班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小下肢周径差。

    作者:徐诣;丑克;何志勇;邓俭良;沈枫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海安县肿瘤医院收治的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9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水平〔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MMP-9、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NF-α、MMP-9、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抑制血清炎性因子,缓解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孙颖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5年9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接治的加重期COPD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 FVC)、FEV1/FVC〕、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以及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以及FEV1/FVC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部哮鸣音消失、咳嗽、咳痰好转、喘憋缓解、呼吸困难缓解、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加重期COPD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志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整体护理在小儿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小儿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8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儿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小儿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缩短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辅助提高患儿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计数减少研究综述

    利奈唑胺为唑烷酮类抗菌药,主要用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等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临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为血小板计数减少。由于利奈唑胺致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判断标准不一,文献报道的发生率差异较大。利奈唑胺致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发生机制可能为骨髓抑制或免疫介导。引起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危险因素为高龄、低基础血小板计数、肾功能不全及长时间使用等。其防治措施为用药期间监测血小板计数;避免长时间应用;避免与可引起血小板计数减少的药物联用;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应停药,严重者可输注血小板等。

    作者:黄祝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诊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诊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淇县人民医院2012—2014年行急诊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70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指导下开展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静脉滴注开始时间、心脑肺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静脉滴注开始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心脑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诊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在生理、心理上的创伤应激反应,且并发症少。

    作者:邢振波;周建芳;韩培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上海市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上海市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2015年上海市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552.66万张,对处方中的药名及剂型、类别、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 )、日均费用( DDC)予以全面分析。结果含抗菌药物总处方为37.16万张,占总处方的6.72%(37.16/552.66);2014—2015年各级抗菌药物DDDs差异不大,维持基本平稳状态;2014、2015年头孢菌素类使用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分别为70.20%、68.76%,第2位、第3位分别为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DDDs排序依次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2014—2015年前10位药品的金额占抗菌药物金额分别为92.69%、88.72%,头孢菌素类有6种;2014年头孢替安注射剂型、头孢克洛口服剂型、头孢呋辛口服剂型分别位于前3位,2015年依次为头孢替安注射剂型、头孢克洛口服剂型、头孢丙烯口服剂型;2014—2015年DDDs排序前3位药品分别为左氧氟沙星口服剂、头孢呋辛口服剂型、甲硝唑口服剂型,日均费用低的是甲硝唑口服剂型为0.61元;2014—2015年抗菌药物静脉给药使用金额为528.74万元,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35.09%(528.74/1506.68),抗菌药物静脉给药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96%。结论本市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需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

    作者:沈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百色市田东县中医医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不良心理状态发生情况、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恐惧、紧张、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时间,安全可靠。

    作者:农惠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肌电图检查与肌肉活检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与肌肉活检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 DM1)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DM1患者15例,治疗前给予肌电图( EMG)检查、肌肉活检等相关检查,并据此分析DM1患者的临床病理。结果 EMG检查显示患者均表现为肌源性损害,出现强直放电。肌肉活检显示,骨骼肌出现轻-重度间质增生13例,出现不同程度肌纤维直径变大15例,明显核内移现象11例。结论 EMG检查与肌肉活检在DM1的临床诊断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邹永周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