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昀;徐杰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件被屡屡曝光,比如:地沟油火锅、三聚氰胺奶粉、催熟剂蔬菜、瘦肉精肉等,而这些被爆出有问题的食品却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使人们生活在不安之中。对此,,国家在不断地加大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力度,努力建立健全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保障食品消费安全,促进食品结构战略性调整。目前,我国已建立了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并以以下行业主管部门为主,比如:农业、质检、粮食、进出口、商业、卫生、商务等,但是这些对于食品检测和安全监督的管理工作来说,仍然是不够的。
作者:王愚;夏天;崔迎;李甜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黄曲霉毒素作为化学结构类似的一种化合物,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真菌通过聚酮途径分泌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在饲料和湿热地区出现的几率较高,对粮食作物和黄曲霉素制品都容易造成污染。在自然界中,黄曲霉毒素是理化性质稳定的真菌毒素之一,其致癌性、毒性、致畸毒性以及致突变性较强。人类和动物摄取黄曲霉毒素的主要途径就是膳食渠道,毒素进入人体或动物体之后会显示出极强的亲肝性,导致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胆管增生、肝细胞脂肪变性等,终导致肝癌。在食品安全检测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检测方法成为了人们的关注重点,对于控制食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主要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前处理方式、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常规检测方法、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方面对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作者:张美玲;鞠恒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年来,酶工程技术发展较为迅速。由于其绿色、安全、高效的特点,使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大,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又被称为蛋白质工程学,指通过利用酶的生物特性及催化功能,大幅度提升原料转化效率,从而促进整体生产效率提升的一种方法。目前,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及轻工业是酶工程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特别是在食品工业当中,酶工程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化酶反应器的不断推广及应用,为食品新产品开发创造了新的途径。这些新型生物酶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食品产品种类,也促进了食品生产质量水平提升,为食品工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史秀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离子色谱法检测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样品提取净化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对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样品提取条件为40℃超声提取30min,色谱检测条件是4.5mmol/LNa2CO3+0.8mmol/LNaHCO3缓冲液,流速为1.2mL/min,进样体积为50μL,相关系数0.9932,线性范围0.1~20mg/L,检出限0.02mg/L,回收率在97%~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结论:所测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
作者:张蕾;张天慧;张志华;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质量安全既关系着人们日常生活及生命健康,也关系着社会安定及政府公信力等问题。因此,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快速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应当作为今后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姗姗;吴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烹饪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同样也需要在创新中求发展,做到与时俱进。本文一方面分析中式餐饮创新的原因以及创新过程中的困难,另一方面探索中式餐饮创新的途径。
作者:陶寿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果蔬的绿色主要来源于叶绿素,叶绿素决定了产品的品质特征。由于叶绿素具有极不稳定的化学性质,使其在果蔬贮藏、加工和货架期极易发生降解,导致果蔬褪色或变色,影响产品质量。本文对影响叶绿素降解因素、叶绿素降解的途径等进行概述,探讨控制绿色损失的方法,为叶绿素的进一步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魏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从“上海普陀”门户网站获悉,2015年12月21日至2016年1月20日,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收到按照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检验的9大类、共231批次抽检的各类食品样品检验报告,发现不合格样品1批次,总体发现样品不合格率为0.43%。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前,我国没有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也没有组织相关专家参与风险评估工作,因此,监管部门、风险评估专家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不仅要独立工作,还要加强交流。我国参与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人数很少,制定的标准也不符合国际惯例。本文对风险评估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得顺利开展。
作者:吴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深受渔业产业化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要充分发挥渔业产业化的作用,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符合相关规定,从而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蒋翠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虎眼万年青是一味广泛应用于民间的中草药,其化学成分复杂且药理作用明显。本文对其抗肿瘤、抗肝纤维化、免疫增强、抗氧化和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及研究近况进行了整理,并对未来虎眼万年青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其在研发使用和临床运用中提供参考。
作者:郑丽红;李心冬;高陆;姜文月;苏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onate,EC)是一种已被证实可以致癌的物质,在21世纪初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将EC归类为可能会造成人类患癌症的2A组之中。研究发现EC会引发诸如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免疫系统也造成严重损伤。我国现在针对酒类制品中EC物质的含量制定了一定测定标准,但就珠江啤酒中EC含量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由此出发简单对气相色谱法检测酒类饮料中EC的含量进行分析。
作者:蒙法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牛胎盘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是丰富的蛋白质资源。蛋白质酶解是改善蛋白质特性,便于其吸收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牛胎盘下脚料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水解,研究了影响水解的主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酶解的佳条件。结果表明:适的酶解条件为:温度60℃,pH值为7.0,酶底物比为0.4%,料水比为1∶5,水解时间为3 h。
作者:王顺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王银香女士在参加中国经济网和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共同举办的“两会议食厅”的采访中表示:“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良心问题,在《食品安全法》制定后的今天,我们应该增强意识,敢于担当。不要去钻法律的空子,也别想打擦边球,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去做企业搞生产”。在银香伟业董事长王银香看来,食品安全不是检测出来的,也不是监督出来的,应该是生产出来的,生产是第一责任人,食品企业的责任人要有良心,要是好人,有良心,是好人,他就不可能做坏事;“食品”是人加良心,人有良心才能做食品,如果人没良心就不能做食品。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其中农产品作为食品的原料,必须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检验其农药残留,才能进入保证其质量与安全。通过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检验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本文主要讲述了农药残留和气相色谱技术应用的现状、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以及具体的应用。
作者:黄全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建立了白酒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快速检测方法。以ACQUITY UPLC C18(2.1×50 mm,1.7μm)为分离柱,乙腈和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淋洗,用串联质谱测定,采用电喷雾电离正负离子模式进行多反应监测。该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7,检出限(3S/N)为0.01 mg/kg,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5.1%(n=6)。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回收率93%~105%。应用该方法对60批白酒中的环己基氨基磺酸钠进行测定,阳性率3.3%。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分离良好,适宜白酒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快速测定。
作者:邓新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以山东省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例,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安丘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情况以及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所取得的成绩,然后指出了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
作者:王昀;徐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以建立志贺氏菌荧光纳米颗粒免疫层析法为目的。首先,制成志贺氏菌单抗-荧光纳米颗粒偶联物,以双抗体夹心模式制备志贺氏菌免疫层析试纸条。利用微型手持荧光检测仪读出质控线和检测线上的荧光信号,并利用荧光强度来半定量检测志贺氏菌。结果显示:用本研究建立的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检测30株菌,对宋内志贺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呈阳性结果,其余菌株的呈阴性结果,试纸条灵敏度为9.0×104CFU/mL。用志贺氏菌免疫层析试纸条和标准法检测60份样品,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88.3%。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志贺氏菌的荧光纳米免疫层析检测方法,能够快速检测志贺氏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便于开展现场快速检测。
作者:何晖;王炳志;毕思远;汪凤林;杨星星;钟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酶联免疫吸附指的是通过酶的高效催化作用与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相互结合,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分析手段。这一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且操作方法更加简单易行,并在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污染以及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等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在食品安全检查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对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阶段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及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查中的应用,并展望了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酱香型是中国白酒四大基本香型之一,酱香型白酒独特的酿造工艺,使高温大曲和酒醅中形成了特殊的微生物区系,微生物分泌的各种酶对酱香风味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该文首先简述了酱香高温大曲产酱香的机理及酶系构成,然后分析了酱香酒生产过程中多种酶的研究现状,为其投入到实际生产中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鲁珍;余中华;李恩中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