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果蔬叶绿素降解机理研究进展

魏珑

关键词:果蔬贮藏, 叶绿素降解, 产品质量, 品质特征, 绿色, 极不稳定, 化学性质, 产品开发, 货架期, 褪色, 理论, 控制, 加工, 方法
摘要:果蔬的绿色主要来源于叶绿素,叶绿素决定了产品的品质特征。由于叶绿素具有极不稳定的化学性质,使其在果蔬贮藏、加工和货架期极易发生降解,导致果蔬褪色或变色,影响产品质量。本文对影响叶绿素降解因素、叶绿素降解的途径等进行概述,探讨控制绿色损失的方法,为叶绿素的进一步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食品检测体系中常见的问题和措施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件被屡屡曝光,比如:地沟油火锅、三聚氰胺奶粉、催熟剂蔬菜、瘦肉精肉等,而这些被爆出有问题的食品却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使人们生活在不安之中。对此,,国家在不断地加大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力度,努力建立健全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保障食品消费安全,促进食品结构战略性调整。目前,我国已建立了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并以以下行业主管部门为主,比如:农业、质检、粮食、进出口、商业、卫生、商务等,但是这些对于食品检测和安全监督的管理工作来说,仍然是不够的。

    作者:王愚;夏天;崔迎;李甜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析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潜在风险

    菜农在种植蔬菜时,经常会用喷洒农药的方式来防治害虫,这些农药虽然能够有效起到杀虫的效果,但是往往会在蔬菜当中有一定的残留期。沾有残留农药的蔬菜如果没有经过处理而使用,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本文从实际出发,就蔬菜农药残留的现状以及潜在的风险展开探讨和分析。

    作者:李江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基于PCR技术探究食品检测新技术的应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食品安全的维护对于稳定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生物技术已成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具竞争力和挑战力的新技术,如免疫学检测技术、PCR技术、基因探针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在食品检测领域。PCR技术自1985年发明以来,因其灵敏、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在食品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关于PCR改进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本文详细介绍了常规PCR检测及其改进技术多重PCR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原理,基于原理,分别介绍三种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孙吉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海南省农村小规模储粮技术研究

    采用新型PE仓为储具,结合植物源杀虫剂为储粮防护剂,稻谷储藏240天后,水分变化≤0.4%,与储粮前水分无显著差异。在0.5%香茅草、0.5%花椒处理条件下,储粮虫口密度为2头/kg,达到基本无虫水平,虫蚀粒率≤2.8%,霉变粒率≤0.3%,粮食损失率≤0.73%,干物质损失率≤1.11%。粮食品尝评分值变化≤4分,与储藏前评分值无显著差异。因此,采用PE仓与植物源杀虫剂配合使用的方法不仅能减少海南地区因高温、高湿带来的农户储粮质量损失,也能有效保证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的品质。

    作者:张红建;赵阔;高红日;罗山;陈艳;郑联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绿豆改性淀粉可食性复合薄膜的拉伸性能研究

    研究绿豆改性淀粉可食性复合薄膜的拉伸性能,以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改性淀粉用量、壳聚糖-改性淀粉共混液比例、甘油添加量、淀粉糊化温度、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六个因素对薄膜拉伸性能的影响,得出改性淀粉含量2.0%,壳聚糖-改性淀粉共混液比例6:4,甘油含量2.5%,糊化温度70℃,干燥温度80℃,干燥时间4 h,薄膜的拉伸性能佳。

    作者:杨柳;王磊;陈宇飞;张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影响食品理化检测准确度因素分析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食品安全检验工作,能够确保食品安全性,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对食品理化检测的准确度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在食品理化检测过程中存在诸多因素,可能影响检测准确度,降低食品检测效率,基于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本文主要分析食品理化检测准确度的影响因素及其误差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建议。

    作者:朱佳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稳定剂在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发酵乳,酸奶是经过保加利亚杆菌发酵产酸而形成的一种乳制品。在众多乳制品中,酸奶具有高的营养价值,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适量稳定剂来保持稳定发酵环境。稳定剂能起到增稠、防止脂肪上浮、防乳清析出的作用,并可以延长保质期。本文针对稳定剂在酸奶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高酸奶生产工艺水平。

    作者:徐睿锶;吴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食品中甜味剂的检测技术分析

    当今食品的倾向是“健康饮食”,低热量和低热能的产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逐渐成为流行的潮流。由于千百年来蔗糖给人带来的口味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其替代品不仅仅要从物理化学方面取代蔗糖的地位,而且也要带来许多有利于健康的功能才可以成为其替代品。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已经开发出了许多具有高甜度的甜味剂。这些新型甜味剂大多是非糖类物质,具有甜度高、热量低、不易发生龋齿、安全性高等优点。此外,在代谢过程中它们不受胰岛素控制,不会引起肥胖症和血压升高,适合糖尿病、肥胖症患者作为甜味的替代品。食品中的甜味剂与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应该对其在各类食品中的检测给予关注。

    作者:梁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奶粉中蛋白质的不确定度评定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硫酸铜、硫酸钾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作用成硫酸铵,然后通过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作者:陈雄;戴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啤酒酿造工艺中溶解氧对质量的影响及其控制策略

    文章针对酿造工艺中溶解氧对啤酒质量的影响,探析了酿造啤酒过程中控制溶解氧含量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啤酒酿造企业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宋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成果及问题研究

    本文以山东省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例,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安丘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情况以及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所取得的成绩,然后指出了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

    作者:王昀;徐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民以食为天,食品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开始对食品安全关注度加大。如何避免这种事件的发生是人民群众为关心的事项,要保证食品安全,就需要快捷、准确、灵敏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对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为了提高食品的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就要对食品安全检验的过程进行全程的监控和管理,加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安全控制,保证所有的食品安全达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的应用提高了我国食品安全的检验标准度,对此,本文针对食品安全快速仪器在食品检测仪中的应用来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作出相应的判断。

    作者:吴永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桶装饮用水净含量检验方法的改进

    本文主要对《瓶装饮用纯净水》GB17323-1998标准中净含量的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按照GB17323-1998标准规定,净含量试验方法为:在(20±2)℃的条件下,将水样沿容器壁缓慢倒入量筒中,读取容积数。在实际检验中2 L容积的量筒是常用量筒中较大体积的玻璃量器,如按标准检验18.9 L的桶装饮用纯净水,就要多次重复进行试验,极为不方便,而且会造成多次读数误差甚至检验失误,试样洒落。笔者根据日常检验,对净含量检验方法进行了改进,以解决以上易出现的问题,确保桶装饮用水净含量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范惠娟;王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企业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王银香女士在参加中国经济网和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共同举办的“两会议食厅”的采访中表示:“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良心问题,在《食品安全法》制定后的今天,我们应该增强意识,敢于担当。不要去钻法律的空子,也别想打擦边球,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去做企业搞生产”。在银香伟业董事长王银香看来,食品安全不是检测出来的,也不是监督出来的,应该是生产出来的,生产是第一责任人,食品企业的责任人要有良心,要是好人,有良心,是好人,他就不可能做坏事;“食品”是人加良心,人有良心才能做食品,如果人没良心就不能做食品。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癌症的发生与膳食中营养素的关系

    膳食和营养与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慢性病有重要关系,合理选择可以预防危险因素。各种致癌物在膳食中会经常出现,如烧烤、腌制等食品,如果动物或食物的蛋白质、葡萄糖等其中某一种营养素或一部分营养素长期高于UL或低于RNI,会在人体内经过生物化学的作用下产生癌症。如果平时从情绪、营养免疫和营养食疗等方面去调节体内微环境,可以大限度预防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生。

    作者:何由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蔗糖在面点制作中的作用及要求

    蔗糖在食品界中用途广,价值大,但要求高。在面点制作中加入蔗糖,不仅满足了顾客的味觉,又满足了他们的视觉,还在无形之中提高了食品的档次。使用中如果能够准确、科学地利用蔗糖,将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让大家对蔗糖有更深入的了解,使蔗糖在面点制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李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处罚与保护并重--解读新《食品安全法》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加大了对食品违法生产行为的处罚力度,体现了对食品生产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完善了法律救济渠道。

    作者:王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大麦与全麦芽酿造啤酒工艺对其风味的影响

    啤酒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饮料消费品,在现代人们生活中十分常见,一方面可以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拉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进步。对于啤酒的制作和生产,目前来说是以粮食作物酿造为主。本文对全大麦和全麦芽酿造啤酒的工艺对其风味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

    作者:谢元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我国农产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食用农产品(以下简称“农产品”)是各类食品生产的基础,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整个食品链的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本文结合执法实践,对当前农产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作者:李志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本文主要以我国食用油检测现状及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出发点,探讨了食用油检测中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以期为提高食用油油品检测技术提供参考和意见。

    作者:陈金体;续颖;黄秋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