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建;赵阔;高红日;罗山;陈艳;郑联合
以高接两年的甜橘柚果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坡向、坡位对甜橘柚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坡位对甜橘柚产果量、果径及可食率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可食率的坡向、坡位两因子交互作用极显著,但产果量与果径的坡向、坡位两因子交互作用不显著;不同坡向、坡位对甜橘柚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度、固酸比、粗纤维及维生素C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度及固酸比的坡向、坡位两因子交互作用极显著;维生素C的坡向、坡位两因子交互作用极显著,粗纤维的坡向、坡位两因子交互作用不显著;阳坡上坡对甜橘柚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阴坡下坡则反之。
作者:朱志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笔者主要对微波辅助萃取α-酸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首先对酒花粒度、浸泡时间、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六个方面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然后采用了L9(34)正交设计对影响α-酸含量的四个主要因素浸泡时间、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α-酸含量的优条件组合为A2B1C2D3,即优条件组合为微波时间20 s,微波功率30%,浸泡时间30 min,料液比40 mg/mL。
作者:连文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采用新型PE仓为储具,结合植物源杀虫剂为储粮防护剂,稻谷储藏240天后,水分变化≤0.4%,与储粮前水分无显著差异。在0.5%香茅草、0.5%花椒处理条件下,储粮虫口密度为2头/kg,达到基本无虫水平,虫蚀粒率≤2.8%,霉变粒率≤0.3%,粮食损失率≤0.73%,干物质损失率≤1.11%。粮食品尝评分值变化≤4分,与储藏前评分值无显著差异。因此,采用PE仓与植物源杀虫剂配合使用的方法不仅能减少海南地区因高温、高湿带来的农户储粮质量损失,也能有效保证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的品质。
作者:张红建;赵阔;高红日;罗山;陈艳;郑联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菜农在种植蔬菜时,经常会用喷洒农药的方式来防治害虫,这些农药虽然能够有效起到杀虫的效果,但是往往会在蔬菜当中有一定的残留期。沾有残留农药的蔬菜如果没有经过处理而使用,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本文从实际出发,就蔬菜农药残留的现状以及潜在的风险展开探讨和分析。
作者:李江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在这个盛行养生的21世纪现代社会,人们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在一系列诸如地沟油,假冒伪劣食品事件被报道之后,人们对自己所购买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为重视了。食品安管问题是目前我国存在的大问题之一,因为其范围广、涉及多等特点致使管理问题更加困难。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由专门的管理部门实施,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食品安全管理不当造成的,所以就要先从管理方面着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首先是找出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较大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通过这些解决措施,使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本文将找出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找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作者:王娅玲;李维峰;黄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按照GB4789.4-2010对编号“CODE1~CODE5”5个大豆粉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CODE1、CODE2及CODE3为沙门氏菌阳性样品,分别检测出肠炎沙门氏菌、蒙德维的亚沙门氏菌及阿贡纳沙门氏菌,CODE4和CODE5为沙门氏菌阴性样品,干扰菌为奇异变形杆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
作者:严烨;舒静;张莉;樊城;唐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按照《河口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区2015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的通知》要求,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区范围内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餐饮服务单位及保健品经营单位开展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样检测工作,抽样检测工作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2015年度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在河口区6个乡镇、街道开展,涵盖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保健食品各环节,抽检工作分三批进行,第一批抽取样品120批次,第二批抽取样品229批次,第三批抽取样品133批次,全年共抽取27个品种482批次样品,不合格产品34批次,不合格率为7.05%。本年度监督性抽样旨在发现辖区内食品安全问题,及时消除本地区食品安全隐患,提高监督执法工作靶向性,为今后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提供技术以及数据支持。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严重破坏,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因此,对食品中的一些微生物以及病菌的检验是现实的必然需求。检测食品安全的技术对于防止食品中的病菌以及微生物进入人体有着重要作用。现在检测食品安全技术主要的是PCR技术,本文从该技术的定义以及其自身存在的特别之处出发,进而分析了它的发展历程以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作用。
作者:王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与此同时人工合成色素在食物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近年来,食品监管部门发现很多食品中的着色剂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严禁生产部门使用超标的合成色素,从而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作者:夏绪红;陈历刚;陶小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以山东省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例,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安丘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情况以及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所取得的成绩,然后指出了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
作者:王昀;徐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深受渔业产业化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要充分发挥渔业产业化的作用,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符合相关规定,从而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蒋翠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硫酸铜、硫酸钾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作用成硫酸铵,然后通过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作者:陈雄;戴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基于《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19298-2003)及《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2003)基础而制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于2015年5月24日起正式实施。以后除天然矿泉水另有国标外,市场上的包装水只分为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两类,消费者选择饮用水将更加简单。新国标适用于除矿泉水之外的可直接饮用的包装饮用水,并规定包装饮用水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能用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命名,从而将目前市场上不同品类的包装饮用水纳入统一的监管标准。这也意味着,让人眼花缭乱的“矿物质水”、“富氧水”、“小分子团水”,“活化水”、“功能水”等各种“概念水”将退出市场。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阐述了甘肃省民勤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所销售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不合格食品的危害及不合格食品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建议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措施,为食品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分析方法:根据武威市食安办、武威市食药监管局《关于印发2015年全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的通知》(武食安委办发(2015)5号)的要求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结果:共抽检了123家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生产销售的16类食品410个批次,合格395批次,合格率为96.3%。不合格率较高的产品为:酒类、调味品、蔬菜及其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饮料、餐饮自制食品等6类食品。
作者:樊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以建立志贺氏菌荧光纳米颗粒免疫层析法为目的。首先,制成志贺氏菌单抗-荧光纳米颗粒偶联物,以双抗体夹心模式制备志贺氏菌免疫层析试纸条。利用微型手持荧光检测仪读出质控线和检测线上的荧光信号,并利用荧光强度来半定量检测志贺氏菌。结果显示:用本研究建立的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检测30株菌,对宋内志贺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呈阳性结果,其余菌株的呈阴性结果,试纸条灵敏度为9.0×104CFU/mL。用志贺氏菌免疫层析试纸条和标准法检测60份样品,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88.3%。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志贺氏菌的荧光纳米免疫层析检测方法,能够快速检测志贺氏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便于开展现场快速检测。
作者:何晖;王炳志;毕思远;汪凤林;杨星星;钟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主要对《瓶装饮用纯净水》GB17323-1998标准中净含量的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按照GB17323-1998标准规定,净含量试验方法为:在(20±2)℃的条件下,将水样沿容器壁缓慢倒入量筒中,读取容积数。在实际检验中2 L容积的量筒是常用量筒中较大体积的玻璃量器,如按标准检验18.9 L的桶装饮用纯净水,就要多次重复进行试验,极为不方便,而且会造成多次读数误差甚至检验失误,试样洒落。笔者根据日常检验,对净含量检验方法进行了改进,以解决以上易出现的问题,确保桶装饮用水净含量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范惠娟;王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由于陶瓷产品的特殊性,在重金属铅镉溶出量检测项目上,尚无有证标准物质作为陶瓷能力验证样品。笔者在对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检验的过程中,找出了制备陶瓷能力验证样品的佳条件,对其均匀性进行了评价,获得具有良好均匀性的陶瓷能力验证样品,在陶瓷能力验证领域,填补了国际能力验证样品制备在陶瓷样品这一方面的空白。
作者:张苗;陶琳;孙计赞;张丽;许宏民;项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意识也逐渐发生着变化,饮食习惯也在不断改变,对食物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温饱,逐渐走向多样化。选择外出就餐的人们越来越多,这就促进了中国饮食行业的蓬勃发展。但是,近些年来,由于一些不法商贩的经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出现,难以遏制,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严重的影响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也阻碍了中国餐饮业的发展。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并结合现实,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芦黎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食品安全的维护对于稳定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生物技术已成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具竞争力和挑战力的新技术,如免疫学检测技术、PCR技术、基因探针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在食品检测领域。PCR技术自1985年发明以来,因其灵敏、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在食品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关于PCR改进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本文详细介绍了常规PCR检测及其改进技术多重PCR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原理,基于原理,分别介绍三种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孙吉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添加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必要手段,我国对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都有相关标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仍然有商家出于商业目的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这样就容易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食品检验部门就需要加强对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检验工作。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其分离效果好、分辨率高、灵敏度高、被测物范围广等优点成为此类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比如:《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的测定》(GB/T5009.29-2003)等国家标准中就规定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食品中添加剂含量的方法。
作者:王凡非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