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
笔者制作了一种快速检测食用油中酸值的试剂盒,其使用方便快捷,检测时间可缩短到10s,检出限低于国标一级食用油的限量值0.2mgKOH/g,准确度达到100%。试剂盒保存四个月仍有良好稳定性。与现有酸值快速检测试纸相比,该试剂盒在检测时间、准确度、检出限等方面均有更好的性能、更广的适用性,可广泛用于餐饮、流通领域各类别、各等级食用油酸值的快速检测。
作者:肖敏;龚琴;陈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意识也逐渐发生着变化,饮食习惯也在不断改变,对食物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温饱,逐渐走向多样化。选择外出就餐的人们越来越多,这就促进了中国饮食行业的蓬勃发展。但是,近些年来,由于一些不法商贩的经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出现,难以遏制,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严重的影响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也阻碍了中国餐饮业的发展。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并结合现实,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芦黎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其中农产品作为食品的原料,必须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检验其农药残留,才能进入保证其质量与安全。通过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检验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本文主要讲述了农药残留和气相色谱技术应用的现状、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以及具体的应用。
作者:黄全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酱香型是中国白酒四大基本香型之一,酱香型白酒独特的酿造工艺,使高温大曲和酒醅中形成了特殊的微生物区系,微生物分泌的各种酶对酱香风味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该文首先简述了酱香高温大曲产酱香的机理及酶系构成,然后分析了酱香酒生产过程中多种酶的研究现状,为其投入到实际生产中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鲁珍;余中华;李恩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与此同时人工合成色素在食物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近年来,食品监管部门发现很多食品中的着色剂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严禁生产部门使用超标的合成色素,从而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作者:夏绪红;陈历刚;陶小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食品安全成为社会的关注点之一。保障食品安全的首要前提是食品检验,只有做好监督和检验食品质量的工作,才能达到保证食品质量的目的,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健康食品。加强食品检验工作的力度才能切实提高食品质量,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检验体系,做好管理和监督工作。本文探讨了食品检验对于食品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说明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
作者:霍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以建立志贺氏菌荧光纳米颗粒免疫层析法为目的。首先,制成志贺氏菌单抗-荧光纳米颗粒偶联物,以双抗体夹心模式制备志贺氏菌免疫层析试纸条。利用微型手持荧光检测仪读出质控线和检测线上的荧光信号,并利用荧光强度来半定量检测志贺氏菌。结果显示:用本研究建立的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检测30株菌,对宋内志贺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呈阳性结果,其余菌株的呈阴性结果,试纸条灵敏度为9.0×104CFU/mL。用志贺氏菌免疫层析试纸条和标准法检测60份样品,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88.3%。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志贺氏菌的荧光纳米免疫层析检测方法,能够快速检测志贺氏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便于开展现场快速检测。
作者:何晖;王炳志;毕思远;汪凤林;杨星星;钟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以高接两年的甜橘柚果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坡向、坡位对甜橘柚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坡位对甜橘柚产果量、果径及可食率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可食率的坡向、坡位两因子交互作用极显著,但产果量与果径的坡向、坡位两因子交互作用不显著;不同坡向、坡位对甜橘柚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度、固酸比、粗纤维及维生素C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度及固酸比的坡向、坡位两因子交互作用极显著;维生素C的坡向、坡位两因子交互作用极显著,粗纤维的坡向、坡位两因子交互作用不显著;阳坡上坡对甜橘柚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阴坡下坡则反之。
作者:朱志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前,我国没有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也没有组织相关专家参与风险评估工作,因此,监管部门、风险评估专家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不仅要独立工作,还要加强交流。我国参与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人数很少,制定的标准也不符合国际惯例。本文对风险评估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得顺利开展。
作者:吴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质量安全既关系着人们日常生活及生命健康,也关系着社会安定及政府公信力等问题。因此,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快速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应当作为今后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姗姗;吴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当今食品的倾向是“健康饮食”,低热量和低热能的产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逐渐成为流行的潮流。由于千百年来蔗糖给人带来的口味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其替代品不仅仅要从物理化学方面取代蔗糖的地位,而且也要带来许多有利于健康的功能才可以成为其替代品。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已经开发出了许多具有高甜度的甜味剂。这些新型甜味剂大多是非糖类物质,具有甜度高、热量低、不易发生龋齿、安全性高等优点。此外,在代谢过程中它们不受胰岛素控制,不会引起肥胖症和血压升高,适合糖尿病、肥胖症患者作为甜味的替代品。食品中的甜味剂与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应该对其在各类食品中的检测给予关注。
作者:梁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日益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十分关注、重要的话题之一,其中液相色谱技术作为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食品检验的质量。人们将液相色谱技术与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其检验结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我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中,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高效液相色谱法应运而生,能够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需求,其能够及时地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以及农药残留等情况。本文主要讲述了液相色谱法在食品分析中所具有的作用以及具体检验方法的应用。
作者:李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校园周边的餐馆是高中生就餐的重要场所,因此,餐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广大师生们的身体健康甚至人身安全。由于小商小贩职业技能不合格,或部分餐馆不具备卫生许可证,给安全饮食带来极大的隐患。本文就学校周边环境饮食环境调查以及安全饮食对策思考两方面来进行论述。
作者:张逸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酶联免疫吸附指的是通过酶的高效催化作用与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相互结合,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分析手段。这一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且操作方法更加简单易行,并在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污染以及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等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在食品安全检查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对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阶段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及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查中的应用,并展望了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按照《河口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区2015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的通知》要求,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区范围内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餐饮服务单位及保健品经营单位开展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样检测工作,抽样检测工作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2015年度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在河口区6个乡镇、街道开展,涵盖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保健食品各环节,抽检工作分三批进行,第一批抽取样品120批次,第二批抽取样品229批次,第三批抽取样品133批次,全年共抽取27个品种482批次样品,不合格产品34批次,不合格率为7.05%。本年度监督性抽样旨在发现辖区内食品安全问题,及时消除本地区食品安全隐患,提高监督执法工作靶向性,为今后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提供技术以及数据支持。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前,某些食品存在安全问题,随着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减弱,食用这些食品会对其健康产生一定伤害。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曝光,老年人也深受其害,如何保证老年人食品安全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大挑战。
作者:刘平平;陈晨;阮钰瑶;潘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食品加工过程,是一个受各种各样外在因素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改变食品本身所具有的特质,而且还会对食品产生一些安全隐患。例如在食品加热过程中,高温可能会导致食品中残留的农药发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人吞食之后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以食品加工过程为出发点,阐述清洗、去皮、榨汁、加热等食品加工过程中农药残留的影响。
作者:李小龙;周小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深受渔业产业化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要充分发挥渔业产业化的作用,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符合相关规定,从而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蒋翠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黄曲霉毒素作为化学结构类似的一种化合物,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真菌通过聚酮途径分泌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在饲料和湿热地区出现的几率较高,对粮食作物和黄曲霉素制品都容易造成污染。在自然界中,黄曲霉毒素是理化性质稳定的真菌毒素之一,其致癌性、毒性、致畸毒性以及致突变性较强。人类和动物摄取黄曲霉毒素的主要途径就是膳食渠道,毒素进入人体或动物体之后会显示出极强的亲肝性,导致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胆管增生、肝细胞脂肪变性等,终导致肝癌。在食品安全检测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检测方法成为了人们的关注重点,对于控制食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主要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前处理方式、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常规检测方法、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方面对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作者:张美玲;鞠恒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食品的种类和数目呈现剧增的趋势,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随之出现,对餐饮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有利于餐饮食品行业健康发展。本文针对目前在餐饮食品行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总结出了餐饮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要点。
作者:张卿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