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张姗姗;吴琼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 食品质量安全, 政府公信力, 生命健康, 焦点, 安定
摘要: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质量安全既关系着人们日常生活及生命健康,也关系着社会安定及政府公信力等问题。因此,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快速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应当作为今后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方向。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辅助萃取酒花中α-酸的工艺优化

    笔者主要对微波辅助萃取α-酸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首先对酒花粒度、浸泡时间、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六个方面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然后采用了L9(34)正交设计对影响α-酸含量的四个主要因素浸泡时间、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α-酸含量的优条件组合为A2B1C2D3,即优条件组合为微波时间20 s,微波功率30%,浸泡时间30 min,料液比40 mg/mL。

    作者:连文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离子色谱法检测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离子色谱法检测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样品提取净化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对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样品提取条件为40℃超声提取30min,色谱检测条件是4.5mmol/LNa2CO3+0.8mmol/LNaHCO3缓冲液,流速为1.2mL/min,进样体积为50μL,相关系数0.9932,线性范围0.1~20mg/L,检出限0.02mg/L,回收率在97%~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结论:所测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

    作者:张蕾;张天慧;张志华;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包装饮用水新国标,让水喝的明明白白

    基于《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19298-2003)及《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2003)基础而制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于2015年5月24日起正式实施。以后除天然矿泉水另有国标外,市场上的包装水只分为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两类,消费者选择饮用水将更加简单。新国标适用于除矿泉水之外的可直接饮用的包装饮用水,并规定包装饮用水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能用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命名,从而将目前市场上不同品类的包装饮用水纳入统一的监管标准。这也意味着,让人眼花缭乱的“矿物质水”、“富氧水”、“小分子团水”,“活化水”、“功能水”等各种“概念水”将退出市场。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东营市河口区2015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分析报告

    按照《河口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区2015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的通知》要求,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区范围内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餐饮服务单位及保健品经营单位开展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样检测工作,抽样检测工作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2015年度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在河口区6个乡镇、街道开展,涵盖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保健食品各环节,抽检工作分三批进行,第一批抽取样品120批次,第二批抽取样品229批次,第三批抽取样品133批次,全年共抽取27个品种482批次样品,不合格产品34批次,不合格率为7.05%。本年度监督性抽样旨在发现辖区内食品安全问题,及时消除本地区食品安全隐患,提高监督执法工作靶向性,为今后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提供技术以及数据支持。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白酒中甜蜜素

    本文建立了白酒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快速检测方法。以ACQUITY UPLC C18(2.1×50 mm,1.7μm)为分离柱,乙腈和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淋洗,用串联质谱测定,采用电喷雾电离正负离子模式进行多反应监测。该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7,检出限(3S/N)为0.01 mg/kg,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5.1%(n=6)。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回收率93%~105%。应用该方法对60批白酒中的环己基氨基磺酸钠进行测定,阳性率3.3%。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分离良好,适宜白酒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快速测定。

    作者:邓新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提高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准确性的对策

    添加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必要手段,我国对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都有相关标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仍然有商家出于商业目的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这样就容易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食品检验部门就需要加强对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检验工作。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其分离效果好、分辨率高、灵敏度高、被测物范围广等优点成为此类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比如:《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的测定》(GB/T5009.29-2003)等国家标准中就规定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食品中添加剂含量的方法。

    作者:王凡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蔗糖在面点制作中的作用及要求

    蔗糖在食品界中用途广,价值大,但要求高。在面点制作中加入蔗糖,不仅满足了顾客的味觉,又满足了他们的视觉,还在无形之中提高了食品的档次。使用中如果能够准确、科学地利用蔗糖,将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让大家对蔗糖有更深入的了解,使蔗糖在面点制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李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人食品安全现状与措施

    目前,某些食品存在安全问题,随着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减弱,食用这些食品会对其健康产生一定伤害。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曝光,老年人也深受其害,如何保证老年人食品安全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大挑战。

    作者:刘平平;陈晨;阮钰瑶;潘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色素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与此同时人工合成色素在食物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近年来,食品监管部门发现很多食品中的着色剂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严禁生产部门使用超标的合成色素,从而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作者:夏绪红;陈历刚;陶小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成果及问题研究

    本文以山东省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例,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安丘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情况以及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所取得的成绩,然后指出了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

    作者:王昀;徐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餐饮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要点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食品的种类和数目呈现剧增的趋势,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随之出现,对餐饮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有利于餐饮食品行业健康发展。本文针对目前在餐饮食品行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总结出了餐饮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要点。

    作者:张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天梯山人参果黄酮的抗氧化性研究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天梯山人参果,本试验以天梯山人参果为原料,利用正交试验确立人参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佳提取方法及条件,主要对人参果黄酮的抗氧化性能做了研究。

    作者:焦兴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绿豆改性淀粉可食性复合薄膜的拉伸性能研究

    研究绿豆改性淀粉可食性复合薄膜的拉伸性能,以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改性淀粉用量、壳聚糖-改性淀粉共混液比例、甘油添加量、淀粉糊化温度、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六个因素对薄膜拉伸性能的影响,得出改性淀粉含量2.0%,壳聚糖-改性淀粉共混液比例6:4,甘油含量2.5%,糊化温度70℃,干燥温度80℃,干燥时间4 h,薄膜的拉伸性能佳。

    作者:杨柳;王磊;陈宇飞;张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当前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黄曲霉毒素作为化学结构类似的一种化合物,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真菌通过聚酮途径分泌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在饲料和湿热地区出现的几率较高,对粮食作物和黄曲霉素制品都容易造成污染。在自然界中,黄曲霉毒素是理化性质稳定的真菌毒素之一,其致癌性、毒性、致畸毒性以及致突变性较强。人类和动物摄取黄曲霉毒素的主要途径就是膳食渠道,毒素进入人体或动物体之后会显示出极强的亲肝性,导致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胆管增生、肝细胞脂肪变性等,终导致肝癌。在食品安全检测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检测方法成为了人们的关注重点,对于控制食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主要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前处理方式、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常规检测方法、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方面对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作者:张美玲;鞠恒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奶粉中蛋白质的不确定度评定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硫酸铜、硫酸钾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作用成硫酸铵,然后通过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作者:陈雄;戴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及其对食品安全检查的重要作用

    酶联免疫吸附指的是通过酶的高效催化作用与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相互结合,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分析手段。这一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且操作方法更加简单易行,并在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污染以及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等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在食品安全检查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对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阶段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及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查中的应用,并展望了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虎眼万年青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虎眼万年青是一味广泛应用于民间的中草药,其化学成分复杂且药理作用明显。本文对其抗肿瘤、抗肝纤维化、免疫增强、抗氧化和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及研究近况进行了整理,并对未来虎眼万年青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其在研发使用和临床运用中提供参考。

    作者:郑丽红;李心冬;高陆;姜文月;苏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酱香型高温大曲酶系的研究进展

    酱香型是中国白酒四大基本香型之一,酱香型白酒独特的酿造工艺,使高温大曲和酒醅中形成了特殊的微生物区系,微生物分泌的各种酶对酱香风味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该文首先简述了酱香高温大曲产酱香的机理及酶系构成,然后分析了酱香酒生产过程中多种酶的研究现状,为其投入到实际生产中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鲁珍;余中华;李恩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本文主要以我国食用油检测现状及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出发点,探讨了食用油检测中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以期为提高食用油油品检测技术提供参考和意见。

    作者:陈金体;续颖;黄秋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湛江农垦从职人员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现状及提高食品生产安全保障对策分析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湛江农垦食品公司(以下简称湛江农垦)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安全运输、安全入口,致力于企业产品食品安全的提高,并学习利用“健康教育”方法,科学运用健康教育学知识,开展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促使从业员工自觉地采取有益于食品安全的行为,减轻或者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险因素,维护人们健康,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作者:陈光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