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明
本文阐述了甘肃省民勤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所销售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不合格食品的危害及不合格食品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建议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措施,为食品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分析方法:根据武威市食安办、武威市食药监管局《关于印发2015年全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的通知》(武食安委办发(2015)5号)的要求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结果:共抽检了123家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生产销售的16类食品410个批次,合格395批次,合格率为96.3%。不合格率较高的产品为:酒类、调味品、蔬菜及其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饮料、餐饮自制食品等6类食品。
作者:樊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深受渔业产业化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要充分发挥渔业产业化的作用,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符合相关规定,从而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蒋翠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黄曲霉毒素作为化学结构类似的一种化合物,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真菌通过聚酮途径分泌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在饲料和湿热地区出现的几率较高,对粮食作物和黄曲霉素制品都容易造成污染。在自然界中,黄曲霉毒素是理化性质稳定的真菌毒素之一,其致癌性、毒性、致畸毒性以及致突变性较强。人类和动物摄取黄曲霉毒素的主要途径就是膳食渠道,毒素进入人体或动物体之后会显示出极强的亲肝性,导致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胆管增生、肝细胞脂肪变性等,终导致肝癌。在食品安全检测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检测方法成为了人们的关注重点,对于控制食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主要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前处理方式、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常规检测方法、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方面对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作者:张美玲;鞠恒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前,某些食品存在安全问题,随着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减弱,食用这些食品会对其健康产生一定伤害。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曝光,老年人也深受其害,如何保证老年人食品安全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大挑战。
作者:刘平平;陈晨;阮钰瑶;潘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食品安全的维护对于稳定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生物技术已成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具竞争力和挑战力的新技术,如免疫学检测技术、PCR技术、基因探针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在食品检测领域。PCR技术自1985年发明以来,因其灵敏、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在食品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关于PCR改进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本文详细介绍了常规PCR检测及其改进技术多重PCR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原理,基于原理,分别介绍三种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孙吉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前,我国没有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也没有组织相关专家参与风险评估工作,因此,监管部门、风险评估专家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不仅要独立工作,还要加强交流。我国参与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人数很少,制定的标准也不符合国际惯例。本文对风险评估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得顺利开展。
作者:吴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主要以我国食用油检测现状及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出发点,探讨了食用油检测中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以期为提高食用油油品检测技术提供参考和意见。
作者:陈金体;续颖;黄秋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在实验室管理体系中,内审和管理评审是体系中两个重要的管理要素,是体系进行自我监督、评价、完善的两个重要监督环节。食品检测实验室体系的建立健全及管理规范是关系到实验室生存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其体系建立情况与管理是实验室的“软件”建设,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则是“软件建设”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问题日趋敏感的当代,从三聚氰胺的奶粉事件、苏丹红,到后来的毒饺子事件,无论是负责执法把关的政府实验室、食品企业自身对产品生产进行监测的实验室,还有社会上的第三方食品检测实验室等,这些负责食品检测把关的实验室,其职能愈显重要了。本文就实验室体系管理中内审及管理评审区别与作用加以阐述,目的在于提高食品检测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进而提升食品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作者:张健行;金怡伦;宋明凯;李政良;王欢;于莹;桑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在这个盛行养生的21世纪现代社会,人们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在一系列诸如地沟油,假冒伪劣食品事件被报道之后,人们对自己所购买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为重视了。食品安管问题是目前我国存在的大问题之一,因为其范围广、涉及多等特点致使管理问题更加困难。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由专门的管理部门实施,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食品安全管理不当造成的,所以就要先从管理方面着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首先是找出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较大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通过这些解决措施,使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本文将找出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找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作者:王娅玲;李维峰;黄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年来,酶工程技术发展较为迅速。由于其绿色、安全、高效的特点,使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大,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又被称为蛋白质工程学,指通过利用酶的生物特性及催化功能,大幅度提升原料转化效率,从而促进整体生产效率提升的一种方法。目前,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及轻工业是酶工程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特别是在食品工业当中,酶工程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化酶反应器的不断推广及应用,为食品新产品开发创造了新的途径。这些新型生物酶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食品产品种类,也促进了食品生产质量水平提升,为食品工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史秀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天梯山人参果,本试验以天梯山人参果为原料,利用正交试验确立人参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佳提取方法及条件,主要对人参果黄酮的抗氧化性能做了研究。
作者:焦兴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食品安全成为社会的关注点之一。保障食品安全的首要前提是食品检验,只有做好监督和检验食品质量的工作,才能达到保证食品质量的目的,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健康食品。加强食品检验工作的力度才能切实提高食品质量,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检验体系,做好管理和监督工作。本文探讨了食品检验对于食品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说明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
作者:霍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越来越关注,因此,必须保证食品的安全性,人们才能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需要工作人员通过食品检验技术加强对食品的检验。我国在食品检验技术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提高食品检验质量。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究我国食品检验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对应的处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作者:孙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onate,EC)是一种已被证实可以致癌的物质,在21世纪初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将EC归类为可能会造成人类患癌症的2A组之中。研究发现EC会引发诸如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免疫系统也造成严重损伤。我国现在针对酒类制品中EC物质的含量制定了一定测定标准,但就珠江啤酒中EC含量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由此出发简单对气相色谱法检测酒类饮料中EC的含量进行分析。
作者:蒙法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校园周边的餐馆是高中生就餐的重要场所,因此,餐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广大师生们的身体健康甚至人身安全。由于小商小贩职业技能不合格,或部分餐馆不具备卫生许可证,给安全饮食带来极大的隐患。本文就学校周边环境饮食环境调查以及安全饮食对策思考两方面来进行论述。
作者:张逸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我国是人口大国,食品安全和食品监督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更加重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对经济发展和维系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研究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督管理问题,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食品安全形势,并提出了若干关于强化食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议。
作者:于跃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添加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必要手段,我国对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都有相关标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仍然有商家出于商业目的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这样就容易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食品检验部门就需要加强对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检验工作。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其分离效果好、分辨率高、灵敏度高、被测物范围广等优点成为此类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比如:《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的测定》(GB/T5009.29-2003)等国家标准中就规定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食品中添加剂含量的方法。
作者:王凡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以建立志贺氏菌荧光纳米颗粒免疫层析法为目的。首先,制成志贺氏菌单抗-荧光纳米颗粒偶联物,以双抗体夹心模式制备志贺氏菌免疫层析试纸条。利用微型手持荧光检测仪读出质控线和检测线上的荧光信号,并利用荧光强度来半定量检测志贺氏菌。结果显示:用本研究建立的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检测30株菌,对宋内志贺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呈阳性结果,其余菌株的呈阴性结果,试纸条灵敏度为9.0×104CFU/mL。用志贺氏菌免疫层析试纸条和标准法检测60份样品,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88.3%。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志贺氏菌的荧光纳米免疫层析检测方法,能够快速检测志贺氏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便于开展现场快速检测。
作者:何晖;王炳志;毕思远;汪凤林;杨星星;钟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研究绿豆改性淀粉可食性复合薄膜的拉伸性能,以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改性淀粉用量、壳聚糖-改性淀粉共混液比例、甘油添加量、淀粉糊化温度、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六个因素对薄膜拉伸性能的影响,得出改性淀粉含量2.0%,壳聚糖-改性淀粉共混液比例6:4,甘油含量2.5%,糊化温度70℃,干燥温度80℃,干燥时间4 h,薄膜的拉伸性能佳。
作者:杨柳;王磊;陈宇飞;张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烹饪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同样也需要在创新中求发展,做到与时俱进。本文一方面分析中式餐饮创新的原因以及创新过程中的困难,另一方面探索中式餐饮创新的途径。
作者:陶寿山 刊期: 2016年第09期